<p class="ql-block"> 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首批获此殊荣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十分深远,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浓厚的市井氛围,深受海内外人民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岳晓绘《黄梅戏人物》年画</p> <p class="ql-block"> 对于生长在湖北省黄梅县的人们来说,是非常荣幸的,因为,黄梅县因黄梅戏而扬美名,黄梅人因黄梅戏美名而自豪。</p><p class="ql-block"> 我仍然记得39年前毕业被分配到湖北当年第二大城市中的一家央企工作时的情景。那家央企是改革开放之前从湖南株州迁移而来的,员工主要是跟随企业从湖南株州迁移过来的。当时,有同事问我是哪里人,我回答说是黄梅的。他们问什么黄梅?我说就是那个黄梅戏《天仙配》的黄梅。他们说“黄梅戏不是安徽的吗?”我自豪地告诉他们:“黄梅戏发源地是黄梅,安徽人只是比黄梅人唱得好,人们才错误地认为黄梅戏是安徽的。”</p><p class="ql-block">2009年,我被调整到黄梅县一家新单位。在这个单位,我开始了解到,对于黄梅戏的起源,众说纷纭,成为安徽和湖北两省相关人士持续多年论战的话题。</p><p class="ql-block">在湖北黄梅县,有人说,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现流布于安徽省安庆市、湖北省黄梅县等地。清末湖北省黄梅县一带的采茶调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当时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早期的黄梅戏。</p><p class="ql-block">其后黄梅戏又借鉴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和剧目,开始演出“本戏”。后以安庆为中心,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黄梅戏成为安徽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和全国知名的大剧种。安徽则并不接受这一说法。</p><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两个情况需要首先说明。</p><p class="ql-block">其一,需要区分三个不同的传统地方戏曲种类:黄梅戏与黄梅采茶戏、黄梅调(儿),这三种戏曲在九江、黄梅、武穴一带至今仍有广泛的传唱,它们有着不同的唱腔,属于不同的声腔戏曲,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p><p class="ql-block">采茶戏又名“彩子”、“采子”,它与今天我们所听到的黄梅戏不是同一种声腔戏曲,这是基本常识,不能把“黄梅采茶戏”与今天的“黄梅戏”混为一谈。</p> <p class="ql-block">黄梅戏《天仙配》邮票</p> <p class="ql-block">如果把《天仙配》作为典型或标准的黄梅戏,那么,很显然,今天人们所听闻的黄梅戏与黄梅采茶戏完全不是同一种戏曲。</p><p class="ql-block">黄梅戏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有花腔、彩腔、主调三大腔系,以抒情见长,韵味丰厚,唱腔淳朴,清新靓丽,细腻动人,婉转流畅,有丰富的表现力,而黄梅采茶戏音调、音色、唱腔则较为高、尖、涩。</p><p class="ql-block">还有一种在黄梅、九江、武穴、安庆一带被叫作“调儿”或“调㖠”的戏种,黄梅人也时也称它为“黄梅调”,它的雅名叫“文曲戏”,已被授予为武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戏也与今天人们所听闻的黄梅戏大不同。</p><p class="ql-block">采茶戏、“调儿”的唱腔都有点类似改革开放后从陕西一带挖掘出来、这些年很火热的老腔或秦腔,声腔尖锐高亢,采茶戏和调儿这两种声腔至今在九江、安庆、黄梅、武穴等一带民间,尤其是现今老年人中依然流传甚广。</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五十年代刊行《黄梅调》、黄梅戏《柳树井》</p> <p class="ql-block">其次,需要说明的是,今天,黄梅戏不仅在湖北黄梅县、安徽安庆市深受人们的喜爱,就是在湖北英山县、罗田县、武汉市和江西省九江市全境,乃至全国、甚至海外,都深受人们的喜爱。可以说,在中国,哪儿有村落、哪儿有广场,哪儿就能或看到或听到人们演唱黄梅戏。</p><p class="ql-block">到黄梅新单位后,有同事几乎天天跟我谈黄梅戏发源于黄梅的话题,直到他退休,中间持续了近十年的时间。正是受环境的影响,我开始被动地持续地关注并思考这个问题。我一开始是完全认定黄梅戏发源于黄梅的观点。</p><p class="ql-block">但是,随着关注的越多,了解的越多,思考的越深,加之单位性质,一些人也会跟我谈论这个话题,我越来越觉得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在我看来,如果说黄梅戏发源于黄梅县,那么,还有一些问题有待破解。</p><p class="ql-block">一、为什么60多年前黄梅县的国有戏剧院不唱黄梅戏?</p><p class="ql-block">共产党历来重视宣传工作。1949年刚刚解放,黄梅县就立即组织人员筹建国有戏剧团,开始唱演的主要是现代戏曲。</p><p class="ql-block">1951年成立“黄梅县大众采茶戏剧团”,演唱的就是采茶戏剧目,而不是今天所谓的黄梅戏,这是并未远去的历史事实,是有历史记载的,而不是杜撰的,是从那个年代走到今天的黄梅人所共知的。</p><p class="ql-block">1954年,黄梅戏电影《天仙配》火遍全国,黄梅县采茶戏剧院从此开始唱黄梅戏,并于1955年将“黄梅县采茶戏剧院”改名为“黄梅戏剧院”。</p> <p class="ql-block">黄梅采茶戏《打豆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以说,如果没有《天仙配》的火爆,恐怕黄梅采茶戏剧院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演唱黄梅戏,更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改名。黄梅戏剧院在《天仙配》出名后改名,并开始唱黄梅戏的历史事实,在后来修编的《黄梅县志》或由其他黄梅文人所写的文章、出版的书上都有记载。</p><p class="ql-block">如果黄梅戏发源于黄梅县,那为什么黄梅县原国有戏剧院却不叫“黄梅戏剧院”或“黄梅戏剧团”,而叫“黄梅采茶戏剧院”,并且,他们为什么不演唱黄梅戏,而是演唱采茶戏?是黄梅戏不好听,还是黄梅当时的演员和人民群众都不爱演唱自己的戏?</p><p class="ql-block">二、黄梅老人为什么不会唱黄梅戏?</p><p class="ql-block">我今年年近60,记得小时候,农村老人们都不会唱黄梅戏。现在,民间80岁以上的老人,一般也不会唱黄梅戏,但很多老人却会唱黄梅采茶戏或调儿。</p><p class="ql-block">“文革”期间,农村都有宣传队,那时的宣传队都是唱红歌、跳忠字舞的,不能唱老戏。1976年毛泽东去世后,国家文化迅速放开,农村人开始唱老戏。</p> <p class="ql-block">《采茶戏研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时,我年近70岁的爷爷开始公开唱起了采茶戏和调儿,村里的年轻人就开始跟我爷爷学唱采茶戏,如,村里的余胜华等,就常来我家,跟我爷爷学唱采茶戏。</p><p class="ql-block">不过后来,由于黄梅戏流行起来,年轻人就都去学唱黄梅戏了,再没有人跟爷爷学唱采茶戏(即彩子戏)。</p><p class="ql-block">说实话,当时,我听到爷爷唱这种唱腔不容易上口的彩子戏,感觉很新鲜,也很奇怪爷爷为什么不唱些流行的戏曲或歌曲。正因如此,我这个本喜欢唱歌的人,也不愿意跟爷爷学唱采茶戏。</p><p class="ql-block">原来,我爷爷在解放前就是村里采茶戏班的头头,村里的许多人都是爷爷这个戏班的成员,我父亲也是戏班子里的肯干之一。爷爷的戏班不仅在村里唱戏,还经常到外村去唱,跟外村戏班子进行横向交流。</p><p class="ql-block">我外公叫张行富,是张河柳桥陈福万墩人,离我爷爷家有二十多里地,外公也是当地戏班子的头头。我爷爷和我外公经常互请对方到村里演戏,我父亲常常成为这中间的传话人,一来二往,我爷爷和我外公就成了亲家。</p><p class="ql-block">我曾听老人们讲,过去,小池、孔垄、分路等沿江一带乡镇有很多戏班子,他们或唱彩子,或唱调儿,或两者都唱。</p><p class="ql-block">如现年83岁的小池桥下村(现为莲湖村)的张行国老先生(原籍是孔垄张河方畈村),当年也是方畈戏班子头头。张行国老先生因为会唱采茶戏,于2021年被黄梅县文化局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采茶戏传承人。</p> <p class="ql-block">《黄梅采茶戏志》</p> <p class="ql-block">现在,黄梅县城周边还有不少七八十岁的老人会唱采茶戏或调儿,他们经常聚集到黄梅古塔公园演唱。小池周边会唱采茶戏或调儿的老人们,则主要聚集在九江大桥小池桥头公园演唱,张行国老先生就是那班人的组织者和主角。</p><p class="ql-block">1980年,我到黄梅一中读书,也常常在街上尤其是菜场边,听到或看到老人们唱彩子或调儿,但是,并没有看到或听到他们唱黄梅戏。后来,还有人把老人们唱的彩子和调儿录成磁带出售,很受人们的喜爱。</p><p class="ql-block">据了解,黄梅现年八十岁以上的老人,他们小时候唱的是采茶戏或调儿,并不是今天所谓的黄梅戏。</p><p class="ql-block">约1978年后,农村传统文化开始活跃起来,村里人才开始唱电影里的黄梅戏,主要是演唱由安徽人编演的热门电影《天仙配》《女附马》等剧中的戏曲,黄梅戏此时开始在黄梅县广泛流行起来。</p><p class="ql-block">1978年到1979年间,我在初中时,看了几遍《天仙配》,就会唱全本《天仙配》,这得益于当时广泛的流行程度。这说明,黄梅戏不仅好听,也易学易唱,容易流传开来。</p><p class="ql-block">三、为什么清朝编撰的时间跨度达两百多年的黄梅县志上没有关于黄梅戏的任何文字记载?</p><p class="ql-block">黄梅县在清朝的顺治十七年(1660)、乾隆五十四年(1789)、光绪二年(1876)分别修志,它们的刻本流传至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清代黄梅县志重刊合订本》</p> <p class="ql-block">2010年,黄梅县决定组织专家重刊这三本县志,并将此书定名为《清代〈黄梅县志〉重刊合订本》,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馆员、地方志收藏中心主任赵嘉朱的悉心指导、热忱鼓励和作序。</p><p class="ql-block">2015年,重刊后的县志出版发行。这次重刊,“注重保持原貌,尽可能对原书缺页、模糊字迹、破损处进行考证、修补、填描,对污迹进行清理。对无法考证缺页、模糊文字、破损处,保持原貌,以避讹传。”</p><p class="ql-block">重刊的县志共十二册,其中,顺治十七年的二册,光绪五十四年的四册,光绪二年的六册。这套县志内容相当全面,如地图、县治、沿革、山川、风土、祀典、学校、选举(科举考试中榜名单)、明经、忠义、贤哲、节烈、义民、牌坊、艺文、隐逸、仙释等,还有很多难以列举。</p><p class="ql-block">为了在这套志书中找到有关黄梅戏的文字记载,我将该套书共1782页,从头至尾翻了三遍,对于我感兴趣的字,如“戏”“乐”“唱”“锣”“鼓”“笛”“邢氏”等字眼,我就用笔打圈圈,但是,很遗憾,我没有在这套志书中找到关于黄梅戏的任何文字。</p><p class="ql-block">在这套志书前面的《重刊序言》中,对于书中关于黄梅县“禅宗祖师传说”、岳飞后人在黄梅隐居、发展岳家拳的记载都有说明,却没有提及任何关于黄梅戏的文字。</p><p class="ql-block">这说明,一方面,参与重刊工作的专家们在修志时就特别关注了黄梅县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发展脉络情况,另一方面,也无声地说明了,县志上找不到有关黄梅戏发源于黄梅的任何记载,今天的黄梅戏在那段历史上与黄梅县没有任何关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顺治、乾隆《黄梅县志》</p> <p class="ql-block">这套《黄梅县志》中,不仅没有提及黄梅戏,我从头到尾翻了几遍,都没有找到当时的黄梅人演唱其他戏曲的任何文字,也没有找到有关县外的人来黄梅演唱其他戏曲的文字,或当时的黄梅人听到并在县志上记述县外的任何人在县外其他任何地方演唱任何戏曲的文字。</p><p class="ql-block">从1876年编辑清代最后一版黄梅县志,到1954年电影黄梅戏《天仙配》公映,中间只有区区78年时间。这期间中国发生了什么?黄梅县又发生了什么?能在黄梅县诞生黄梅戏?黄梅自己的县志上都没有任何记载黄梅戏的文字,这说明什么?</p><p class="ql-block">为此,我找到2015年重印清代黄梅县志时担任黄梅县志办主任和此前的县志办主任了解过此事,他们都表示,他们在重刊清代黄梅县志时也注重到此情况,该志上确实没有任何关于黄梅戏的记载或表述,为此,他们还与专家们进行了讨论,结论是要尊重史志,没有就没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光绪《黄梅县志》</p> <p class="ql-block">在反复翻阅这套志书过程中,我发现了《重刊编辑说明》中有一处把光绪二年标注为(1867年),这显然是错标,光绪二年实为公元1876年。</p><p class="ql-block">四、黄梅发大水,黄梅人到安庆去讨饭?</p><p class="ql-block">在黄梅和安徽争抢黄梅戏发源地时,有人说,因为黄梅发大水,黄梅人逃到安庆,也把黄梅戏带到了安庆,才使得安徽也有了黄梅戏。</p><p class="ql-block">对于这种说法,只要稍加推敲,即能发现其没有任何逻辑。黄梅和安庆都在长江边,两地相邻,且安庆在黄梅下游,海拔低于黄梅,黄梅发大水,安庆不发大水?这可能吗?</p><p class="ql-block">远的不说,1954年,长江流域发大水,黄梅下乡成泽国,当地人不是到安徽安庆去避水,而是向高处逃、向山区逃,主要是向江南地势较高的九江、阳新县逃,向黄梅地势较高的上乡如独山逃,并没有听说向安徽安庆逃的。</p><p class="ql-block">所谓长江发大水,黄梅人到安庆讨饭就把黄梅戏带到安徽安庆的说法,既不符合事实,从逻辑上也是经不起推敲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黄梅戏回娘家》</p> <p class="ql-block">五、黄梅人唱戏讨饭?</p><p class="ql-block">我自小至今,既没有看过,更没有听说过黄梅人借唱戏讨饭的。我们见过的那些唱戏讨饭的主要是安徽凤阳县人,而不是黄梅人,黄梅人几乎没有出去唱戏讨饭的文化和习惯。</p><p class="ql-block">解放后,凤阳县曾在很长一段时间有大量县民,主要是农民外出讨饭,是世人共知的事实,这种情况在改革开放之前普遍存在;这种情况在改革开放初期,也时常发生,直到1990年代初才开始减少。</p><p class="ql-block">凤阳人讨饭时,通常会一手拿着小鼓,一手拿着小碟子,口中唱着传统的凤阳腔,诉说着凤阳人的苦难。</p><p class="ql-block">那个年代,并没有什么黄梅人到外地讨饭时演唱黄梅戏的说法。说黄梅人到安庆讨饭演唱黄梅戏,不符合史实,完全是杜撰的。</p><p class="ql-block">六、怀腔或怀调是由黄梅采茶戏或黄梅调发展而来的?</p><p class="ql-block">有人说,“清末湖北省黄梅县一带的采茶调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当时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早期的黄梅戏。其后黄梅戏又借鉴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和剧目,开始演出‘本戏’。后以安庆为中心,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黄梅戏成为安徽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和全国知名的大剧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国怀腔音乐集成》</p> <p class="ql-block">这种说法乍听起来很绕,细思起来会让人觉得太有魔幻般的想象力了,太会腾挪幻化,有点牵强附会,实则皆为虚构,并没有任何的史料佐证。</p><p class="ql-block">按照这样的绕法,豫剧、秦腔、河北梆子等其他任何剧种,都可以说是今天黄梅戏的源头。按照这样的绕法,也可以说怀腔、怀调是黄梅采茶戏、黄梅调的源头。</p><p class="ql-block">要说文化交流互鉴、融合创新,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有,但是,如何定义文化的地方特色,或如何定义演化后的文化,则有相应的规则,如根据演化的先后顺序来确定,或就是如果主体没有变,主体得到保持,就可以以其主体文化命名或定义。</p><p class="ql-block">假设怀腔、怀调真是黄梅调的衍生物,那么,为什么称之为怀腔、怀调,而不直接称为黄梅腔或黄梅调?而怀腔、怀调与安庆文化杂交之后的产物却又称为黄梅戏?这是什么命名逻辑?今天的黄梅采茶戏、黄梅调与怀腔、怀调、青阳腔等在历史上,谁先出现、谁后出现?有什么历史证据能够证明今天的黄梅采茶戏或黄梅调比怀腔、怀调更早出现、且是怀腔、怀调的源头?</p><p class="ql-block">本来,今天的黄梅调儿、黄梅采茶戏在唱腔、念白上与今天的黄梅戏就不搭界,为了把黄梅戏说成发源于黄梅,就迂回曲折地把黄梅采茶戏、黄梅调与怀腔、怀调、安庆腔等扯上关系,这也太魔幻、太具有想象力了。有什么根据能把黄梅采茶戏或黄梅调说成是怀腔、怀调的前身?</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湖北黄梅采茶戏剧本》</p> <p class="ql-block">《湖北黄梅采茶戏剧本》</p> <p class="ql-block">七、为什么清代黄梅文人写的文章中没有关于黄梅戏方面的任何记载?</p><p class="ql-block">在前面提到的清代黄梅县志中,有大量的县内外文人所写的文章,但是,其,无论是黄梅自己的文人写的文章,还是县外的人写的文章,都没有提到过黄梅人在黄梅县内任何地方演唱黄梅戏时的任何情景,更没有把黄梅戏剧本等作为文章收入其中。</p><p class="ql-block">甚至后来黄梅人在报道、记述当年黄梅庆祝抗日战争胜利、解放军解放黄梅这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时,都没有提及黄梅人演唱黄梅戏的任何情况。</p><p class="ql-block">没有听说有任何解放前的历史文献记录记载了历史上的黄梅人唱过黄梅戏的情景,包括其中的舞台布局、主要组织者、演出的剧目、参演的剧目、剧情、声腔、角(脚)色、班子乐器、演唱方式、演唱的时机、以及人们观看时的感觉感受等,角色如生、旦、净、末、丑,班子乐器如锣、鼓、笛、唢呐、弦子等,剧目如《天仙配》《女附马》《牛郎织女》,声腔如“吹腔”“高拨子”[跌落金钱][倒花篮],演唱的时机如祀典、开榜、元宵等。</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黄梅戏艺术欣赏》</p> <p class="ql-block">《黄梅戏艺术欣赏》</p> <p class="ql-block">如果当年历史文献上有关于黄梅人演唱黄梅戏方面的记载,并与今天的黄梅戏唱腔、曲调等有一些相同的名称,也能证明黄梅人历史上曾唱过今天所谓的黄梅戏。</p><p class="ql-block">八、今天的黄梅戏与黄梅采茶戏、调儿差异巨大,能否说黄梅戏是从黄梅采茶戏或黄梅调儿演变而来的?</p><p class="ql-block">我多次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的黄梅县黄梅戏剧创作室主任陈章华先生就黄梅戏的发源地进行过交流,他多次讲,如果说黄梅戏是从(黄梅)采茶戏或调儿演变而来的,那么,理论上,它们在唱腔、念白方面,应有较大的接近。</p><p class="ql-block">但是,目前的事实情况是,黄梅戏与至今仍被人们广泛演唱的采茶戏、调儿在唱腔、念白方面,差异不是一点儿,而是巨大的。而且,地方戏曲的发展,通常与其当地的方言、语音、口语等完全融合,不可分割。</p><p class="ql-block">今天的黄梅戏,念白都是安庆方言、口音,如果把其中的安庆方言、口音,改成黄梅方言、口音,黄梅戏的味道就大失和谐、优美。他认为,从今天的黄梅戏中听不出有采茶戏或调儿的影子、基因,从采茶戏和调儿上也听不出它们与今天的黄梅戏有什么历史关联。陈先生据此认为,“说黄梅戏是由黄梅采茶戏或调儿演变而来的难以说得通。”</p><p class="ql-block">九、关于什么几大本、几小本黄梅戏的问题</p><p class="ql-block">据说,有黄梅人在《天仙配》出名后,从黄梅民间搜集了一些黄梅戏传统剧本剧目,说黄梅的传统黄梅戏有几大本、几小本之多,总之,剧本剧目相当丰富、门类相当齐全。</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民国间地方黄梅戏剧手册</p> <p class="ql-block">民国间地方黄梅戏剧手册</p> <p class="ql-block">如果真是如此,就说明所谓的黄梅戏当时在黄梅有广泛的演唱和群众基础。那么,从清朝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到公元1954年《天仙配》出名,两百多年间,黄梅人为什么不唱黄梅戏?甚至1949年后到1954年,黄梅县国有的剧团,为什么也不演唱这些传统剧本剧目、也不唱黄梅戏?</p><p class="ql-block">正常道理和常识应当是,传统剧本剧目多,那么,演唱的也就很广泛,流传得也就很广泛。为什么事实与此常理正好相反?那么,这些所谓的黄梅戏传统剧本剧目,是从哪里来的?又是谁创作的?在黄梅是谁演唱的?为什么这些剧本、演唱的形式、观众情况、演唱人员等,在黄梅县志上没有任何的文字记载,而那些寥寥几句话的诗文却被县志记载下来了?这说明什么?</p><p class="ql-block">这恐怕说明事实恰恰相反,黄梅县此前既没有人唱这些所谓的传统剧目的黄梅戏,也没有听说所谓的黄梅戏传统剧目在黄梅广泛流传的情况,甚至此前黄梅国有剧团,都没有唱过这些所谓的黄梅戏传统剧目,这说明什么?</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黄梅县黄梅戏剧团组织章程》</p> <p class="ql-block">《黄梅县黄梅戏剧团组织章程》</p> <p class="ql-block">一个可能的分析是,这些所谓的黄梅戏传统剧目,是在《天仙配》唱出名后,才出现的,至于它们的来历,并没有公开、确凿的来源证据,具体情况可能只有提供者自己知道。它们是黄梅戏剧目,还是其它什么传统戏剧剧目?尚有待继续考证。</p><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一个可供参考的考证思路是,将黄梅人提供的《黄梅县传统剧目》与李斗的《扬州画舫录》上所记述的许多剧目、清代黄文旸主编的《曲海》中所收录的剧目、以及当年其他人所编录的许多剧目进行对照。</p><p class="ql-block">据《扬州画舫录》第五卷之的《黄文旸和〈曲海〉》记载,“乾隆丁酉年,巡盐御史伊龄阿奉旨于扬州设局修改曲剧,历经图思阿并伊公两任,凡四年事竣。总校黄文旸、李经,分校凌廷堪、程枚、陈治、荆汝为,委员准北分司张辅,经历查建佩、板浦场大使汤惟镜。修改既成,黄文旸著有《曲海》二十卷。今录其序目云:乾隆辛丑间,奉旨修改古今词曲,予受盐使者聘,得与修改之列,兼总校苏州织造进呈词曲,因得尽阅古今杂居传奇。阅一年,事竣,追忆其盛,拟将古今作者各撮其关目大概,勒成一书。既成,为总目一类,以记其人之姓氏。然作是事者多自隐其名,而妄作者又多伪托名流之欺世;且其时代先后,尤难考核,即此总目之成,已非易事矣。”</p><p class="ql-block">该书中还提到当年其他人编录的剧目类书籍,这些都可作为考证黄梅人拿出来的黄梅戏传统剧目的参考。</p><p class="ql-block">十、曾经的黄梅县国有戏剧团为什么在《天仙配》出名后要到安徽去学习演唱黄梅戏?</p><p class="ql-block">据《黄梅县志(1986-2007)》及相关人士所写的文章记载,安徽编排演映的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在中华大地唱出名后,黄梅县有关部门和领导感到非常高兴喜悦,积极组织安排当时的相关人员和剧团演员到安徽去考察、学习黄梅戏,并从全县广泛招收有声音特质的少年学员到安徽去学黄梅戏。</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黄梅县志(1986-2007)》</p> <p class="ql-block">《黄梅县志(1986-2007)》</p> <p class="ql-block">“1955年,第一届学员班招收胡亚莎、张一芳、龚利华、翟英等8名学员;1959年7月,第二届学员班招收易春华、吕金姣等22名,送至安徽省艺校培训一年。”“1957年,县剧团著名演员胡亚莎拜王少舫为师。”</p><p class="ql-block">这些情况是历史的真实存在,这段历史并没有走多远,并没有被时间或灰尘淹没,新《黄梅县志》及有关书籍和文章上对这些情况都有记述,许多相关人士也都健在。</p><p class="ql-block">也就是说,正是自安徽把《天仙配》唱出名后,黄梅人才开始师从安徽人学唱黄梅戏,黄梅剧团才开始安排老演员并招收新学员到安徽考察、学习黄梅戏。</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黄梅戏起源》</p> <p class="ql-block">《黄梅戏起源》</p> <p class="ql-block">这不是什么学习先进、取经的事,而是一次学习全新文化的开始,对于黄梅来说,是外面的新文化在黄梅一次大传播、大学习。正是这个契机,黄梅才开始广泛演唱黄梅戏。</p><p class="ql-block">那时,安徽也安排人员到黄梅,可他们来不是来学习黄梅人如何唱黄梅戏的,而是来指导黄梅人如何演唱黄梅戏的,来了解黄梅人对黄梅戏的看法和态度、黄梅戏在黄梅的受欢迎程度。</p><p class="ql-block">如果黄梅戏真是发源于黄梅戏,又有那么多的传统剧目,为何黄梅还要安排专业演员到安徽去学唱黄梅戏?是不是黄梅没有人会唱黄梅戏?是不是黄梅人不爱唱黄梅戏?老百姓喜爱的戏曲会失传吗?自己人发明的戏曲会失传吗?一句失传就能说通这其中的道理?</p><p class="ql-block">我想,只要把当年黄梅剧团转型前后的历史认真梳理一遍,就足可以找到黄梅戏是否发源于黄梅的有力证据。</p><p class="ql-block">十一、黄梅籍的桂林栖让黄梅戏唱响能否说黄梅戏发源于黄梅?</p><p class="ql-block">不可否认,正是当时安徽省编演的黄梅戏《天仙配》惊艳了大江南北,才让全国人民知道了黄梅戏,也因此引发了黄梅戏发源地之争。</p><p class="ql-block">安徽编演的《天仙配》,是由当时的黄梅籍的安徽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桂林栖组织编著和排演的,当时是个政治任务。</p><p class="ql-block">作为黄梅戏的《天仙配》唱出名后,桂林栖家乡族人成为争黄梅戏发源地的旗手,是否与此有关?</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纪念桂林栖》</p> <p class="ql-block">《纪念桂林栖》</p> <p class="ql-block">不可否认,在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前,在黄梅,并没有多少人关心、讨论黄梅戏发源于黄梅的话题,甚至没有多少人认为黄梅戏发源于黄梅,不停地讨论并不停地跟安徽争论此话题的主要是桂林栖的家乡族人。</p><p class="ql-block">可以说,没有他们的争取,恐怕黄梅没有多少人管“黄梅戏发源于黄梅”这个事。因此,当黄梅县与安庆同时获得国家授予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应该说,桂林栖的族人有很大功劳。如果不是受他们的影响,我恐怕也不会关注此话题。</p><p class="ql-block">十二、《扬州画舫录》上为何没有记载黄梅戏?</p><p class="ql-block">黄梅在禹、夏及秦时,属扬州管辖,建县于隋开皇18年(公元598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黄梅与扬州是有历史渊源的。</p><p class="ql-block">如果说黄梅戏发源于元明清时期,为什么作为清代扬州戏曲界名人的李斗在其《扬州画舫录》中没有任何关于黄梅戏的文字?</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清乾隆六十年自然盦刊本《扬州画舫录》</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六十年自然盦刊本《扬州画舫录》</p> <p class="ql-block">扬州在清代康熙、乾隆时期属于中国南方戏曲中心之一,北方戏曲中心是北京。清代乾隆年间,通音律、爱戏曲的扬州大文人李斗以笔记的形式记录了扬州的许多人、事、物,历时三十余年,在乾隆六十年写成了《扬州画舫录》。</p><p class="ql-block">该书共十八卷,以地为经,以人为纬,记述了扬州名胜、运河沿革、庙宇园林、风俗美食等,涉及历史、文化、经济、风俗各个方面,许多普通人物、平凡事件成了书中主角。</p><p class="ql-block">其第五卷专门用一整卷详细记录了扬州当时的戏曲实况,用大量篇幅讲述了京腔等多种声腔、一千多个剧目在扬州的流传情况。</p><p class="ql-block">声腔包括雅部即昆山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书中记载:“迨五月昆腔散班,乱弹不散,谓之‘火班’。后句容有以梆子腔来者,安庆有以二簧调来者,弋阳有以高腔来者,湖广有以罗罗腔来。”“而安庆色艺最优,盖于本地乱弹,故本地乱弹间有聘之入班者。”这其中为什么没有黄梅戏或黄梅腔、黄梅调?</p><p class="ql-block">据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扬州画舫录》和中国画报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扬州画舫录》中解释,乱弹:昆腔以外所有剧种的总称,也就是花部。弋阳腔:戏曲声腔剧种,起源于元代江西弋阳,明代最为流行,后与各地戏曲结合形成。罗罗腔:戏曲声腔剧种,清康熙年间流行于湖北、江西,乾隆年间传至扬州,腔调轻松活泼,类似民间小曲。</p><p class="ql-block">该书记载有“安庆”“弋阳”“湖广”“罗罗腔”;央视新闻提及该书记载的一千多个剧目,以及该书所记载乾隆年间,官方在扬州设局修改曲剧,黄文旸奉官担任总校,“尽阅古今杂剧传奇”,凡四年事竣,编著的《曲海》二十卷中,是否与黄梅戏、黄梅采茶戏、黄梅调或黄梅有关?这些均不得而知,有待进一步考证。</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扬州画舫录》,郭征帆评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23年9月版。</p> <p class="ql-block">《扬州画舫录》,郭征帆评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23年9月版。</p> <p class="ql-block">十三、民国中期有关学术名著中为何没有“黄梅戏”?</p><p class="ql-block">我在九江市浔阳区图书馆琵琶书屋中看到了由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9月出版的“中国学术名著丛书”,主要是民国时期的大学问家们写的学术著作,其中,有当时的中央大学教授、南昌人王易撰写的《中国词曲史》、吴梅撰写的《词曲通论、中国戏曲概论》、郑振铎撰写的《中国俗文学史(上、下)》、闻一多撰写的《诗经讲义》等名家名著大作,把中国传统戏曲的发展史、发源地、各类、唱腔等写清楚了。</p><p class="ql-block">其中,王易教授在《中国词曲史》的《后序》的落款时间是民国十九年六月。按照这个时间换算,这本书应当是在一九三〇年出版发行的。</p><p class="ql-block">该书收录了大量的中国戏曲种类及其剧本、剧目和剧作者、唱腔和演唱的方法等,民国时期的作品都有些收录。</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中国词曲史》</p> <p class="ql-block">《中国词曲史》</p> <p class="ql-block">与其类似的还有吴梅的《词曲通论中国戏曲概论》、郑振铎的《中国俗文学史(上、下)》、闻一多的《诗经讲义》、朱自清的《中国歌谣》、李维的《中国诗史》,以及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年8月出版的“中国学术文化名著文库”中,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宋元戏曲史》等有关书目。</p><p class="ql-block">当代有,由徐潜主编,张克、崔博华副主编,李秀萍、孙颖瑞编著,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年2月出版的《古代戏曲名著》。</p><p class="ql-block">可以说,这些学术名著,把我国天南海北、从东到西各地各种戏曲的发源、演变、流派、剧本、唱腔、脚名、演唱方法、舞台形式、伴奏乐器等,研究得相当透彻。</p><p class="ql-block">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大家们,个个都是大学问家:朱自清、闻一多、郑振铎、王国维学贯中西,王易、吴梅通声律,能度曲。</p><p class="ql-block">王易的《中国词曲史》第340到341页中,有这样的表述:“清代戏剧,以昆腔为主”“溯昆腔之先,有弋阳海盐等腔,皆用弦索。自昆腔改任管笛,弦索遂流于北部,随土风而各变。安徽人歌之为枞阳腔(一名石碑腔,又名吹腔);湖广人歌之为襄阳腔(又称湖广腔);陕西人歌之为秦腔(本秦云撷英小谱)。是时北京贵族所赏者皆为昆腔。……而民间所通行之歌剧则为高腔,其腔粗简,不用丝竹,反杂锣鼓,故士大夫罕称之,于是,秦腔乘机而入。”</p><p class="ql-block">“雅部乃征集苏昆名优而成,是为昆班,一名内江班;花部则合各地杂腔——如弋阳,枞阳,襄阳,梆子及罗罗腔,拨子调等而成,是为乱弹班;一名外江班……”“今观《缀白裘》六集中有梆子腔多剧,……其所用调,如吹腔,梆子腔,仙花调,凤阳歌,花鼓曲,高腔,银绞丝,四大景,西调等;亦有梆子而用曲调者……”</p><p class="ql-block">“按:今人郑觐文之《中国音乐史》,谓元北戏有乱弹西腔梆子高腔等,皆以性质立名。至明昆腔出,南北杂剧有全体并入者,如弋阳吹腔等,有一部分并入者,如乱弹梆子等。”</p><p class="ql-block">“昆腔用调,皆出南北曲;梆子中用南北曲者,其源与昆腔同出于弋阳。”</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中国音乐史》</p> <p class="ql-block">《中国音乐史》</p> <p class="ql-block">“徽班所用主腔为徽调,徽调实本汉调,而汉调之先则为襄阳腔。襄阳腔之来源有二:一自秦,西皮是也;一自黄冈黄陂之间,二黄是也。西皮为秦腔之一种,惟不用梆子板胡而用皮胡,故可与二黄合,而为襄阳之主腔。襄阳者,地界南北,故可兼采二地之声也。初其调反流行于皖鄂之间;石门,桐城,休宁间人变而效之,遂成徽调。”</p><p class="ql-block">吴梅的《中国戏曲概论 词学通论》第177页上,有:“又光宣之季,黄冈俗讴,风靡天下,内廷法曲,弃若土苴,民间声歌,亦尚乱弹,上下成风,如饮狂药。”</p><p class="ql-block">上述语句中提到的“黄冈黄陂之间,二黄是也”、“黄冈俗讴”,与今天的“黄梅戏”有关系吗?</p><p class="ql-block">郑振铎的《中国俗文学史(上)》第6页上有:“皮黄戏原来也是由地方戏演变而成的。有所谓徽调、汉调、秦腔等等,都是代表的地方戏。先于皮黄而出现。而为其福祢的。”</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中国俗文学史》</p> <p class="ql-block">《中国俗文学史》</p> <p class="ql-block">我觉得,这几段文字讲的就是中国戏曲源起、传承、流变等,于是摘转于斯,以供读者参考。从这几段文字中,是否可以推断徽调或“黄冈俗讴”就是今天的“黄梅戏”源头?又是否能从其推断出今天的“黄梅戏”源出于“弋阳腔”?</p><p class="ql-block">我不敢肯定,还有待大家更多的分析和考证。其它几本书中,也有大量相关的表述,这里就不再引述。</p><p class="ql-block">我对这几本书进行了多次的阅览,想从中找到有关黄梅戏的表述。很遗憾,我并没有从这些书中发现有关于“黄梅戏”或“黄梅人”或“黄梅人唱戏”的有关表述。</p><p class="ql-block">我分析,如果当时黄梅戏就被广泛传唱,或者从黄梅唱到了安徽,那么,这些大学问家们应该不会不知道,应该不会出现在自己的学术著作中把黄梅戏遗漏掉的可能。</p><p class="ql-block">会不会是我的粗心,没有从中发现有关“黄梅戏”或“黄梅人”唱“黄梅戏”的有关文字表述呢?我不得而知。我只能说我自己从中没有找到相关文字表述,只得寄望于有关方面对这些书进行大数据分析,看能不能从中找到关于黄梅戏的表述,找到民国时期“黄梅戏”之名词存在的证据。</p><p class="ql-block">我相信,在大数据时代,关于黄梅戏是否发源于黄梅的问题的答案一定是可以从历史文献中找到的。如果通过大数据分析,真的无法从这些历史文献中找到有关“黄梅戏”“黄梅人”等涉及黄梅的词语,那么,作为“千年古县”“文化大县”的“黄梅县”为什么会在这些文化名著中“藉藉无名”,“隐身”“失联”?这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p><p class="ql-block">如果民国十九年(即公元1930年)的关于中国戏曲史的诸学术著作中都没有提到“黄梅戏”,那“黄梅戏”之名是什么时候在中国出现、在什么地方出现、在什么文献上出现的?</p><p class="ql-block">我想,这三个问题对于探究“黄梅戏”发源地是相当重要的。把这三个问题解决了,就基本上可以破解“黄梅戏”发源地之迷。</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中国戏曲概论》</p> <p class="ql-block">《中国戏曲概论》</p> <p class="ql-block">十四、《申报》有关于黄梅戏的记载?</p><p class="ql-block">有持“黄梅戏发源于黄梅”的旗手跟我讲,清末到民国时期的《申报》有关于黄梅戏的报道。听了这话,我很是兴奋,就立马扎入图书馆,希望能够找到《申报》。</p><p class="ql-block">但是,我只能说,很遗憾,我没有找到该报,也许是我不够努力吧。不过,我找到了由《申报索引》编辑委员会编、上海书店1987年11月出版的《申报索引(1927-1928)》和由唐雪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出版的《民国初期上海戏曲研究》。《申报索引(1927-1928)》中并没有关于黄梅戏的任何记录。</p><p class="ql-block">唐雪莹的《民国初期上海戏曲研究》一书则用超过一半的篇幅转录、整理、研究了《申报》自1872年创刊到1949年关闭的全部时期内有关当时上海戏曲文化盛况的相关报道,包括戏楼、创作、演出、演员、戏目、观众、广告、戏评、观众、舆论、风尚、花边、周边等方面的情况。可以说,其关于当时戏曲方面的资料全面、详实、立体、鲜活,成为后人研究中国戏曲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资料。</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民国初期上海戏曲研究》</p> <p class="ql-block">《中国戏曲概论》</p> <p class="ql-block">但是,我也只能很遗憾地告诉大家,我没有从该书中找到有关于“黄梅戏”的任何记载。不过,该书中有大量关于要求禁止演出的“禁戏”“淫戏”,其第278页上,记载了1879年(清光绪五年)8月29日,有被要求禁止演出的“黄梅淫戏”(《申报》第15册第421页)。</p><p class="ql-block">但是,并没有载明“黄梅淫戏”到底是什么戏曲剧种剧目?是今天的黄梅戏?不太可能。我估计,可能是黄梅采子(即采茶戏)或调儿(又称文曲戏),因为,我小时候,我爷爷就跟我们讲,采子中有不少流氓戏(即淫戏),如《外甥调姨娘》。</p><p class="ql-block">我爷爷在教年青人唱戏时,还提到过这本淫戏,只是我爷爷讲,这是本不能唱的戏。爷爷提到该戏,是想让年青人知道,唱戏也是有规矩的,要知道什么样的戏可以唱,什么样的戏不能唱。当然,《申报》上到底有没有关于黄梅戏的文章,还有待人们运用大数据进行分析。</p><p class="ql-block">十五、《民国戏曲史年谱》对黄梅“调儿”“采茶戏”和“黄梅戏”有清晰记载,无法证明黄梅戏发源于黄梅县。</p><p class="ql-block">《民国戏曲史年谱》由陈洁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这本书对民国从成立的1912年到倒台的1949年的三十八间,每天的戏曲动态进行了详细记载。现将书中对“黄梅调”“采茶戏”“黄梅戏”所有记载摘录如下。</p><p class="ql-block">P6,民国元年(1912年,壬子年)</p><p class="ql-block">12月,安徽宿松县黄梅调艺人王子林,会同湖北省黄梅县、江西省瑞昌县采茶戏艺人余海仙、戴秀芝等人,组成班社于祁门茶山演出。</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民国戏曲史年谱》</p> <p class="ql-block">《民国戏曲史年谱》</p> <p class="ql-block">P49,民国八年(1919年,已未年)</p><p class="ql-block">12月,安徽桐城县黄梅戏艺人琚光华等,联合建立双喜班,并聘请京剧艺人传艺。</p><p class="ql-block">P78,民国十二年(1923年,癸寅年)</p><p class="ql-block">1月,春节,湖北黄梅县王元林、闵金保等在本县聂福俊墩村首次将“调儿”戏搬上舞台。</p><p class="ql-block">P95,民国十五年(1926年,丙寅年)</p><p class="ql-block">12月,</p><p class="ql-block">∆黄梅戏艺人丁老六(丁永泉),组黄梅戏班进入安庆演出。</p><p class="ql-block">P120,民国十九年(1930年,庚午年)</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民国年间上海戏曲唱片研究》</p> <p class="ql-block">《民国年间上海戏曲唱片研究》</p> <p class="ql-block">2月,吴汉周、柳绍光、余继礼等黄梅调和高腔艺人,参加岳西县境内清水寨暴动。暴动领导人王效廷、陈履谦、王焰才等,创作并演出了《土劣自叹》、《金老三逼租》、《送夫参军》等一批现代题材的黄梅戏,后刊印成帙。</p><p class="ql-block">P172,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乙亥年)</p><p class="ql-block">12月,∆黄梅戏流动至上海,于月华楼二楼进行演唱。艺人有丁永泉(丁老六)、潘孝慈等。</p><p class="ql-block">P173,12月,∆安徽铜陵县艺人黄士贵、黄本长,组成良友班,初唱京剧,后改唱黄梅戏。班内有演员数十人,其中,演员张义举、程享金、张紫明等七人,都是地下共产党员,他们以唱戏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p><p class="ql-block">P215,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已卯年)</p><p class="ql-block">10月,安徽青阳县京剧票友和青阳中学联合成立九华剧团,内分京剧、黄梅戏、话剧三个队。县民众教育馆馆长徐义德任团长。三个队经常同台演出:京剧开场,话剧中场,黄梅戏压轴。</p><p class="ql-block">P249,民国三十二年(1945年,癸未年)</p><p class="ql-block">3月,安徽贵池县杜含芳因编写黄梅戏《难民自叹》,揭露日本侵略军暴行,被日军活埋于贵池县东门外三阳墩,同时受害乡亲共41人。</p><p class="ql-block">P294,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丁亥年)</p><p class="ql-block">11月,中国共产党潜(山)太(湖)县委书记刘秀山,邀请两县黄梅调艺人汪治安等十多人,组成宣传话剧组,并编演黄梅调《翻身会》,配合大别山首次土地改革运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民国戏曲期刊研究》</p> <p class="ql-block">P295,下半年,冬,∆黄梅戏戏曲剧本集《坤本戏曲丛书》由安庆坤记书局出版。计:《西楼会》全本(一册)、《二龙山》全本(一册)、《花亭会》全本(一册)、《蓝桥汲水》(一册)、《张二女最新十二想》(一册)。</p><p class="ql-block">P320,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已丑年)</p><p class="ql-block">9月,安徽安庆军分区文工团,改歌剧《王贵与李香香》为黄梅调演出。以马金凤为骨干的中原柳剧团和以徐艳琴为骨干的大众豫剧团,在安徽界首县成立。皖北师范设立文艺研究班,下设戏剧、音乐、美术三个专业班。</p><p class="ql-block">P378,民国戏曲年谱——民国时期出版的重要戏曲书谱之《皖优谱》戏曲传记论著集(1939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程演生撰),对戏曲历史演进状况概括为:名嘉靖时,池、太则为余姚腔;嘉靖以后,青阳、徽州、石埭、太平则为弋阳腔。迨至万历、天启,皖上新安又习吴音,尚昆腔;降至盛清,安庆产新声,由石牌腔或枞阳之高拨子腔,成为二簧新声,先达扬州,继抵北京,又复融合京秦二腔,后又徽汉合一,发展为京二簧调。</p> <p class="ql-block">《晚清民国戏曲现代化研究》</p> <p class="ql-block">上述记载共13个条目,其中,有关黄梅人唱“采茶戏”“调儿”的有2条,有关安徽人唱“黄梅调”的却有4条,比记载黄梅人唱“调儿”的要多,其余的都是有关安徽人唱黄梅戏的。</p><p class="ql-block">这说明,民国时期,就存在“采茶戏”“黄梅调”“黄梅戏”这三种不同的戏曲,当时的人们就对三者有显著清晰的区分,根本不能把三者混为一谈。</p><p class="ql-block">记载安徽人唱“黄梅戏”的共有7条,其中没有一条是关于黄梅人唱“黄梅戏”的记载。这可能说明当时黄梅人并不唱黄梅戏。</p><p class="ql-block">结束语</p><p class="ql-block">一、面对这么多的盲点、疑问,不能不让人产生“黄梅戏源出于黄梅”的结论还需要有更多更实的证据和更有逻辑、更科学的推断的看法。</p><p class="ql-block">本文目的不在于推翻现有关于黄梅戏发源地的观点,而是希望大家能以科学的态度来进行探索、分析,从而使其判断的基础更真实、可靠。</p><p class="ql-block">如果判断的基础不真实、可靠,不仅我们自己没有争论的底气,也无法回应其他人的质疑。让历史有争议、有质疑、有怀疑地传播不仅不符合科学精神,也是不道德的。</p><p class="ql-block">不让历史被虚假所掩盖、扭曲和传播,是其所处时代正义学人应有的责任。只有把相关问题解答清楚了,找到了扎实、真实、可靠的证据,才能下结论,才符合科学要求,才是当代学人应有的态度和应当做的工作。</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黄梅戏传播形态研究》</p> <p class="ql-block">《黄梅戏传播形态研究》</p> <p class="ql-block">望有关方面和研究人员,继续努力,本着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作风,拿出经得起推敲、令人信服的证据。</p><p class="ql-block">二、黄梅戏发源地有待利用大数据来分析,加上逻辑严密的推断。</p><p class="ql-block">我想,只要对这两家吉林出版部门出版的这两套学术丛书进行大数据分析、推断,其中上就能发现这些书中是否有关于黄梅戏或黄梅人唱黄梅戏的有关表述,就基本能从中发现黄梅戏可能的发源地。</p><p class="ql-block">三、如果“黄梅戏发源于黄梅”被证伪,那么,是不是黄梅戏就与黄梅没有历史渊源?</p><p class="ql-block">当然不是!毕竟,在黄梅戏发展这一重要事件上,黄梅籍的桂林栖是重要的参与者、决策者,发挥了重要作用。黄梅戏之所以被唱出名,是因为黄梅籍的桂林栖决定组织编演《天仙配》,才使黄梅戏一炮走红。</p><p class="ql-block">当然,即使没有黄梅籍的桂林栖在其中发挥作用,也可能会有其他人发挥作用,黄梅戏走红,不是因为某个人的作用,而是黄梅戏天生丽质而造成的历史必然。</p><p class="ql-block">但是,显然,历史事实就摆在那儿,正是因为有了桂林栖,黄梅戏与黄梅县因此而发生了历史的必然联系,这是不可否认、不可抹杀的事实。</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黄梅戏的跨文化互动与传播》</p> <p class="ql-block">《黄梅戏的跨文化互动与传播》</p> <p class="ql-block">桂林栖为唱响黄梅戏所作出的贡献,就是黄梅人对黄梅戏作出的贡献,表明黄梅人在黄梅戏中并没有缺席,这是值得黄梅人骄傲和自豪的。</p><p class="ql-block">黄梅人喜爱黄梅戏不是因为她曾被认为出生于黄梅,而因为她美妙动人的音乐、唱腔的美感和动人的故事。</p><p class="ql-block">这正是人们喜爱黄梅戏的根本原因。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表达着人类共同的心声,共鸣着人类共同的情感,这表明,天下大同,人心相通。这还表明,人们对于黄梅戏有着共同价值的观,值得进一步交流、沟通和发展。</p><p class="ql-block">四、黄梅戏发源地被正本清源后,黄梅能够获得更好的形象和更好的发展机会。</p><p class="ql-block">正如几年前,一些中国媒体说“电商、移动支付、高铁、共享单车是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一些中国人也跟着欢呼。当这个所谓的“新四大发明”被证明只是个幽默后,中国人也因此知道更加谦虚、更加尊重事实、更加尊重知识产权、更加努力地创新了。</p><p class="ql-block">无论黄梅戏发源于何处,今天的黄梅戏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是客观事实。黄梅戏已走出国门。在多方共同努力下,随着中国文化上的对外进一步开放,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力不断提升,国外喜爱黄梅戏的人正在持续增长。</p><p class="ql-block">我相信,喜爱黄梅戏的人们不是因为黄梅戏发源于某地而喜爱她,而是因为她俊俏丽质、美妙声腔而喜爱她。我相信,黄梅戏发源地的结论得到正本清源后,喜爱她的人会更坦然、更轻松、更众多,也会更加坚定。没有了发源地的包袱,我们会更加清醒,会更加谦虚地学习、更加努力地创新。</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历史·构成·现状:黄梅戏的亲缘剧种》</p> <p class="ql-block">《历史·构成·现状:黄梅戏的亲缘剧种》</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还要说明,本文在于科学求证,而不是否定黄梅戏发源地之说。如果这篇文章有伤某些人或组织感情和利益,我在此请大家予以包容谅解。</p><p class="ql-block">追求真理总会对谬误及其既得利益者产生冲击。只要大家把黄梅戏发源地探析当成科学问题,就不应该有什么顾虑和心理障碍,更不应在自己的思想情感上预设禁区。</p><p class="ql-block">虽然有的人和地方认为黄梅戏发源地已有定论,并已成众声喧哗之势,但是,我更想探寻源头、激浊扬清。</p><p class="ql-block">好在黄梅戏发源地之争一直在持续,我只不过是加入这场争论的后来者。如果没有听到热烈的争论,我怎么会加入这场论战,来趟这池浑水呢?</p><p class="ql-block">我坚信,真理不辩不明,乌云不可能永远遮住日月光辉,浑水总会有澄清的时候。只要冷静下来、沉思起来,就能看清问题、探寻问题,也许真理就能水落石出,答案就能更清晰地呈现出来。正视历史,寻找证据,完善逻辑,准确定位,更能让世界敬佩。</p><p class="ql-block">参考文献:</p><p class="ql-block">[1]《黄梅县志》(清),黄梅县志办,2015年。</p><p class="ql-block">[2]《黄梅县志》,黄梅县志办,1986年。</p><p class="ql-block">[3]《黄梅县志》 ,黄梅县志办,2007年。</p><p class="ql-block">[4]《扬州画舫录》(清)李斗著,中国画报出版社,2014年。</p><p class="ql-block">[5]中国词曲史》,(民国)王易,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p><p class="ql-block">[6]《词曲通论、中国戏曲概论》,(民国)吴梅,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p><p class="ql-block">[7]《中国俗文学史(上、下)》,(民国)郑振铎,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p><p class="ql-block">[8]《诗经讲义》,(民国)闻一多,由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p><p class="ql-block">[9]《中国歌谣》,(民国)朱自清,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p><p class="ql-block">[10]《中国诗史》,(民国)李维,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p><p class="ql-block">[11]《人间词话 宋元戏曲史》,(民国)王国维,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年。</p><p class="ql-block">[12]《古代戏曲名著》,徐潜主编,张克、崔博华副主编,李秀萍、孙颖瑞编著,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年。</p><p class="ql-block">[13]《民国初期上海戏曲研究》,唐雪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p><p class="ql-block">[14]《民国戏曲史年谱》,陈洁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