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知行合一”

红蓝融合-怒放生命

<p class="ql-block">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但是人们多有误解,“知”不是指的知道、认知或者知识,而是指良知,即佛家的自性,本自具足,光明圆满的意思。很多人理解成了,要让言行和认知,或者说知识道理与行为去保持一致,这不仅不是王阳明讲的知行合一,而且它还变成了一句错误的废话,所以这里做个新解。</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说它是废话,因为对多数的凡夫俗子来说,人的行动天然就是自己思维、认知和想法的具体呈现。即使觉得不是,也只是被自己的潜意识蒙蔽。所以如果把“知”理解为“认知”,本来就应该是知行合一的,再刻意去强调这一点,不就是废话吗?</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它不仅是废话,还是错误的废话?因为这样的”知行合一”,只是在社会习惯下的自动化反应,只是社会惯性里的提线木偶,用王阳明的话说,就是被社会习气浸染的良知暗淡的人,这恰恰是王阳明让修行者要努力摆脱的状态,所以它不仅是废话,还和心学背道而驰。</p> <p class="ql-block">  “知行合一”里的“知”是良知,是自信,并非道理。“知行合一”是要让言行和良知保持一致,言行都要符合良知的标准,对吗?当然不是。王阳明一直都在强调知和行其实是一体的,从来就没分过家,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知而不行的情况。没行很简单,说明其实没有知,也就是没有良知,或者说良知已经被社会习气给遮蔽掉了,佛家叫做自性被尘蔽。</p><p class="ql-block"> 所以王阳明讲的“知行合一”,重点不在“合”字,“知行合一”并不是在说要让你的言行去符合良知的要求,和良知保持一致,这么理解就是本末倒置,因为人本来就应该是知行合一的,假如良知暗淡被社会习气所遮蔽,那么知行合一就是凡夫俗子的知行合一,所“合”的东西就是在社会习惯之下的认知,假如是一个良知光明的人,已经回归自性,行已经和良知和谐统一了,这叫自性而为。</p> <p class="ql-block">  如果不考虑遗传基因等因素,每个人刚出生的瞬间,他的良知就是无限接近光明的,是本自俱足的,是知行合一的,之所以越来越不知行合一,是因为从原生家庭开始,自性就逐渐的被社会习气所浸染所摧残了。</p><p class="ql-block"> 刘丰老师说,每个孩子其实都是带着宇宙高维的智慧来到地球的,刚出生的时候人家就像是一个长满根须的千年老参,结果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我们这些愚昧的父母就开始给孩子一点点的胡乱的修剪,把那些根须也就是所谓的高维智慧都剪掉了,最后让这些孩子们都成了标准的统一的,符合社会习惯、社会习气与他们的认知统一的知行合一的人。</p><p class="ql-block"> 这个比喻特别象,和王阳明的说法如出一辙。每个人的良知原本光明,但是从他人生的起点开始,每天都被不同程度的遮蔽和浸染,一直贯穿整个童年少年青年,甚至到成年,直到有一天机缘来了,经历了无数的困苦逆境以后开悟了,开始实修,开始调转方向,不断重新光复原本光明的良知。</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是真正的人生功课,这条路就是王阳明的“致良知”,但是,最终能突破习惯,突破我执,突破已经被固化的头脑,把握住机缘,实现“我心光明”的人寥寥无几。所以“知行合一”表达的其实是重新光复良知的意思,而不是是让言行符合于良知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当良知重新恢复光明以后,“行”自然就会和光明的良知保持和谐统一了,那个时候修行者会时刻在觉知之下,光明的良知会时刻觉照到任何自动化反应的升起,可以随时觉照到起心动念、负面情绪,这时人自然是自性而为,本自具足,知行合一的。</p><p class="ql-block"> 反之,如果把“知行合一”的重点放在了“合”上,就和知行一体、本自具足就矛盾了,与禅宗、与心学背道而驰了。其实这一个“和”字底下所隐藏着的是“控制”,可是,凡是你想控制的东西,最终都控制了你。</p> <p class="ql-block">  所以“知行合一”表达的重点是在如何光复你的良知,也就是如何回归本心,回归自信,就是内在维度的提升过程。那我们要怎么光复良知,让良知重新恢复光明呢?</p><p class="ql-block"> 就是通过王阳明反复讲的“事上练”,唯有通过持之以恒,坚定不移的在事上磨练,去不断的验证良知,或者说自性的本自具足,在每一件事情上都去努力的听见你内在良知的声音,或者说召唤,把自己的意识从当下的情绪杂念和习惯当中收回来,就是从机械化的人为造作转变成“无为而为”的一个心法,也是让良知逐渐光明起来的必经过程。</p><p class="ql-block"> 反之,如果在每一件事情上不断的辜负和违背内在良知的指引,就会越来越黯淡,千万不能小看了普普通通的“事上练”三个字,这三个字里蕴含了大玄机和大智慧,而关键就在“练”上。</p> <p class="ql-block">  我们身边经常有这样的前辈,一生经历坎坷,阅历无数,饱经沧桑,你听他讲他的人生过往和故事的时候,他可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讲上一天,但是你要是说拿出纸和笔,问他:“前辈,您经历了这么多波澜起伏的故事,能不能总结出什么智慧来告诉我呢?”他听完以后就沉默了,竟然一个字也写不下来,因为最终他只能就事论事,虽然经历了大风大浪,但是在这些过程当中,他并没有听从良知的声音和召唤,让良知变得更光明,这说明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知识和认知的积累,并不能让人获得智慧,只有经历才可以。但是经历只是获得智慧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人生的经历,一定就无法获得智慧。反过来说,有很多的人生经历,也不一定就可以获得智慧。</p> <p class="ql-block">  王阳明说的“事上练”的真正含义,如果只是在被动的经历这些事情,挫折逆境没有一个“练”的主观意识在里面,那么经历就只是一种在习惯之下的被动受苦而已,说白了就是单纯的倒霉,而这一个“练”字就把被动受苦变为了主动受苦。</p><p class="ql-block"> 如果能领略王阳明的“事上练”的精髓,那么一切的苦难在你的眼里就都只是你为了光复良知的有意练习而已,你将轻松地接纳接受并且坦然面对所有苦厄。</p><p class="ql-block"> 另外,如果总想着如何让“行”去对应“知”,就变成了“以行制性”,这里不是全盘的否定“以形制性”提升修为,本来就是要以次第而分,看缘分、看造化、看悟性,“以形制性”对于那些根器有限,慧根比较浅,造化不大的人,并不失为一条合适的提升之路。</p><p class="ql-block"> 这里指的是那些一味持戒苦修的人,他们所去往的“知”,往往是经书当中规定出来的“知”,并非“良知”,王阳明看到了问题的本质,于是诞生了心学。心学就是解决实践问题的,具体点说,心学找到了一条介于顿悟和渐悟之间的,更加实际更加落地的,适合我们绝大多数普通人的自性回归之路,修行之路。</p> <p class="ql-block">  首先明确方向,就是向内求,直指本心,心外无物。让每个人知道,每个人的内在都住着一个圣人,都有原本光明的良知,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要让他重新光明起来,显现出来,觉照到我们把自由意志从习惯当中抽离出来,然后去回归它。</p><p class="ql-block"> 具体如何做呢?王阳明说,先以静坐提升定力,然后“事上练”。如何在事上练呢?两个字:诚意。就是面对良知的声音和召唤的时候,不要辜负它,不要违背它,要坚定不移的在每件事情上“练”,按照它的指引去做去验证,这样便会“心安”。此心安处即是家。</p><p class="ql-block">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给每个普通人指明的方向,十分明确。如何到达这个目标?前进路径十分清晰,王阳明给这条路起了一个名字,它就叫做“致良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