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路谈兵法·解三国(159)假如周瑜不早逝,还会“天下三分”吗?

机器人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题字:王国全</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诸葛亮的《隆中对》,基于对汉末形势的深刻分析,为刘备勾画了三分天下的战略构想,提出了对曹操“诚不可与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的战略指导方针。神奇的是,后来的格局演变与诸葛亮的“宏伟蓝图”几乎如出一辙,从而让诸葛亮赢得了“神机妙算”的美名,以至包括罗贯中在内的后人,对诸葛亮这个智慧人物的刻画与渲染都颇具神秘色彩。</p><p class="ql-block">然而,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客观分析,诸葛亮《隆中对》中提出的“蓝图”最终变成了现实,并不是必然的。在汉末局势演进的过程中,有一个人物的态度与生死,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个人就是周瑜。</p><p class="ql-block">赤壁之战前,面对来势汹汹的曹操大军,东吴降曹的声音是压倒性的,就连孙权也犹豫不定,朝内只有鲁肃反对投降,但鲁肃毕竟是个文臣,他说话的分量也是非常微弱的。没有办法,鲁肃只好求助于大都督周瑜,是周瑜的意见帮助孙权定下了联合刘备抗曹的决心。如果没有周瑜的坚定态度,孙权大概率就投降曹操了。那么,“天下三分”之说,便还原为诸葛亮为刘备提供的一种战略诉求,也就不存在什么“神机妙算”了。</p><p class="ql-block">赤壁之战后,孙权任命周瑜为偏将军,兼南郡太守,驻守江陵。当时刘璋担任益州牧,外部受到汉中张鲁的侵扰,周瑜于是到京口拜见孙权说:“现在曹操刚刚受到挫折,正担心他的内部发生变乱,不可能与您对阵作战。请允许我同奋威将军孙瑜一起进军攻取益州,得到益州后再吞并张鲁,然后让奋威将军留在那里固守,以便与马超结盟,互为援助。我再回来与您一起占据襄阳进击曹操,这样攻取北方就有希望了。”孙权同意此论。周瑜回到江陵,准备出征行装,然而因前期与曹仁军队交战时被流矢射中右肋,路过巴丘时发病去世。孙权便放弃了西取益州的想法。</p><p class="ql-block">接替周瑜做大都督的鲁肃,一直主张与刘备集团修好,共同抗击曹操,从而使“三分天下”的局势得以维持与稳定。因为鲁肃早于诸葛亮《隆中对》八年的《榻上对》,已经提出了这种战略构想。</p><p class="ql-block">周瑜一直主张遏制刘备势力的发展,如果他不中流矢和突然去世,鲁肃推动孙刘联盟的努力也会受限,东吴就很可能夺取益州和汉中,回过头来再挤压刘备,这样就很可能形成曹孙“两分天下”的局面。那么,诸葛亮的“三分天下”构想也就没有“神机妙算”可言了。除非诸葛亮连周瑜的早逝都“算”到了。</p><p class="ql-block">《孙子兵法.谋攻篇》曰:“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诸葛亮始终把“伐谋”“伐交”放在第一位,即使后来的北伐也是为“伐谋”“伐交”服务的。诸葛亮的智慧就在于,为刘备集团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生存与发展之路,那就是通过“伐谋”“伐交”谋求“天下三分”。 </p><p class="ql-block">但也要看到,历史不能假设,而战略构想也不能“神化”。当初诸葛亮的“天下三分”之说,只是一种战略诉求而已,能否变成现实,既要看己方的努力,还要取决于种种外部因素。“天下三分”格局的最终形成,其实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不是所谓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必然“应验”。</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老路名片:</i></p><p class="ql-block"><i>路秀儒,军封大校,人封作家,自封学人,时封兵学专家。曾任原济南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某基地司令员、军区司令部某部部长,现为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子研究》杂志主编、孙子兵法大讲堂讲师团团长,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大学客座教授。先后出版著作17部,多部获全国性和山东省奖项。</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为文追求:独辟视角,原创深耕!</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