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秋意正浓的延安,历史的韵味在空气中弥漫。2024年10月21日小学语文学科示范班的教师们齐聚一堂,迎来了这场以“师德铸魂·改革引领”为主题的研修活动。在简短而庄重的开班仪式后,大家满怀期待地开始了这一天的学习之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午的时光,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延安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中学教学研究科科长张国栋专家为我们作专题讲座。张老师的讲座以“教育家精神铸师·课程思政育新人”为主题,内容深入浅出,引人深思。张老师首先指出,新时代的教育需要新的理念和方式。作为教师,我们应当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教育方法,为学生营造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他强调,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教师的角色变得更加重要,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着,张老师详细阐述了教育家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性。他认为,教师应具备敬业、创新、爱生、公正等品质,用教育家的精神来铸就自己的教育之魂。他引用了许多古今中外著名教育家的事迹,生动地展示了这些品质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最后,张老师重点强调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他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能培养他们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延安大学校报主编、高级编辑,兼任陕西省高校校报研究会理事长、延安大学摄影协会主席、路遥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袁广斌专家教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题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精彩讲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袁老师首先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出发,详细解读了我国教育事业九个坚持。他指出,这九个坚持不仅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也深化了我们对教育本质的理解。接着,袁老师围绕三个核心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培养什么人”这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袁老师强调,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不仅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每个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社会责任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面对“怎样培养人”的课题,袁老师这样认为,关键在于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具体来说,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使学生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激发学生的拼搏精神和进取心;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袁老师的话语铿锵有力,让人感受到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为谁培养人”方面,袁老师明确表示,我们的教育是为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意味着我们的教育不仅要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学生,还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这些人才将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教师代表李建华老师和季梅先老师分别分享了学习心得,李老师对专家的授课内容进行了深入总结,并特别引用了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富有深意的话语:“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 李老师表示新时代要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青年,作为新青年培养者的教育工作者,我们的眼里就不能只有知识、考试、分数、升学率,更要有国家发展、青少年的使命担当、创新型和创造性人才培养。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才能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我们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克服本领恐慌,借助平台和团队的优势资源,提升自己,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为国育才,为党育人,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季老师全面的概括了今日学习内容。并鼓励老师们时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兢兢业业,默默耕耘在教育教学这广阔的天空下,提升全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同时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