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漫记》 05 学党史、讲传统,激励前行

乡里闲人

<p class="ql-block">  学习党史、军史,进行解放军光荣传统教育和读报上的重要时政大事和重要文章,是连队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学党史的过程中,对我印象最深,教育最大的是毛主席在井冈山时期的三起三落。</p><p class="ql-block"> 第一落:开除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这说起来叫人不能不遐想。1927年春夏,国民党突然对共产党翻脸,进行穷追猛打。一向怀有救国理想的共产党对此极其震惊和气愤,立刻决定通过充分发动工农群众,在城市实行武装起义,夺取全国政权。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主动请缨到湖南组织起义。然而,起义并不顺利,原想几路进攻长沙,可是起义没几天,几乎全部失利。这使毛主席迅速明白了一个问题,国民党已经坐大,整个形势是敌强我弱,眼下不是什么继续暴动,而是如何生存的问题。当然,他是否马上就明白了靠暴动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似也不是那么明确,但有一点,他比较肯定,必须保存武装,必须先生存下来才能谈到其他。所以,几路起义军失败之后,毛主席立刻做出决断,不再进攻长沙,拉着队伍上井冈山了。上山在当时来说,是惟一正确的选择,但中央则很难理解,乃至非常愤怒。认为他“停止长沙暴动”,是“放任工农革命军退走”,是“临阵脱逃”。共产国际的代表说得更严重,是“最可耻的背叛”。很快,毛主席就被“开除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但是奉命来传达中央决定的特派员周鲁到井冈山传达决定时,只记得要开除,却把开除什么给忘记了,结果传达成了“开除党籍”,免去了毛主席的前委书记和党代表职务。直到一个月后,见到了中央文件,才恢复了他的党代表职务。事后来看,当时在中央负责的同志,也都是一些革命青年,他们凭着一股坚定的革命信念,凭着对苏联十月革命武装起义道路的认定,以及对国民党政权的蔑视,一心认为通过发动一个个暴动就可以实现全国革命的胜利。那么毛主席呢?他暴动一半,就领兵走了,自然就是他们眼里的“逃兵”。之后,随着一个个暴动的失败,人们才逐渐认识毛主席是对的。问题的关键是,毛主席为中国共产党保存了实力,搞出一个工农武装割据的成功案例。他不仅让一些起义队伍有了归宿,而且为众多的起义队伍提供了榜样,使中国共产党有了喘息和重整队伍的机会,否则中央精心策划的所有起义都会是惨痛的失败而变得无甚意义。  </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的第二落,是红四军内部意见分歧的结果,与中央关系不大,但所争论的内容,也涉及一些原则问题。红四军的核心人物是毛主席和朱德等,当时的分歧也主要产生在他们之间。毛主席没读过军校,也没有在正规军队当过军官带兵打过仗;相对于朱德来说,在人们的眼里毛主席带兵打仗可以说是一个外行;朱德不仅读过军校,而且身经百战,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而红四军这支弱小的军队,既属于初创时期,又生长在国民党强大优势兵力的“丛林”之间,时刻都有被剿灭的危险。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如何生存、如何领导、如何建设和发展,面临着生死的考验,一切都在艰难的起步与探索之中。问题的复杂性在于,远在偏远农村的红四军,是由身居上海的中共中央指挥的一支军队,中共中央又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红四军的行动必须按中央的指示办事。毛主席虽然初入行伍,但他悟性极高,在如何治军、如何带兵打仗、如何使红军发展壮大等方面提出一些自己的主张,并且常常是一些有别于中央指示的主张。当同志们向他质疑时,他总是以要从本地情况出发,要创造性地执行中央指示为由,为自己辩护,这使认为应该坚决执行中央指示的同志心里总是不那么踏实。在这些现象的背后却存在着毛主席揽事太多、太有主见,常常听不进他人意见的情况,也让同志们感到郁闷。一来二去,加上中央二月指示的因素,再加上中央特派员刘安恭的到来,红四军内部的大争论爆发了。很快,毛主席就成了少数,甚至刘安恭说他是“自创体系”,是“反中央派”。在1929年6月召开的红四军第七次党代表大会在选举前委书记时,毛主席落选了。无奈,毛主席离开了红四军,到闽西上杭地区去指导地方工作。对此,江华回忆说:“我们离开部队,由龙岩出发时,把我们的马也扣留了。那时候我们一行人真有些灰溜溜的样子。”不久后,毛主席大病了一场,一度化名“杨先生”住进了山洞。国民党报纸造遥说,毛泽东病死掉了。远在莫斯科的共产国际也相信了毛泽东病逝的消息。1930年3月20日发表讣告,沉痛宣布毛泽东因患肺结核在福建前线去世。讣告称:“中国共产党的奠基者、中国游击队的创立者和中国红军的缔造者之一的毛泽东同志,因长期患肺结核而在福建前线逝世。……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名布尔什维克,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战士,毛泽东同志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中国工农群众将永远铭记他的业绩,并将完成他的未尽竟事业。”毛主席不会死,毛主席不能死,他的历史史命还远远没有完成。在离开红四军的这段时间里,毛主席可谓身心交病。但是,他没有被击倒,反而充满了革命斗志。在1929年农历9月9日重阳节那天,毛主席写下了巜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仅春光,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在这段时间里,毛主席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看了很多书,认真思考了党和军队的建设问题。几个月后的实践证明红四军离开了毛主席的领导日子更不好过,朱德和陈毅都认识到红四军离不开毛主席。中央对毛主席提出的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关于红军建设的基本原则进行了肯定。于是,毛主席又被请回了红四军。毛主席抓住这一机会,起草了一个有3万多字的文件,交红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史称“古田会议决议”。这个决议,将红军建设的基本原则确立起来,其最鲜明的特色是强调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政治建军、思想建军。“古田会议决议”成为我党建军的纲领,至今仍在发挥作用。</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的第三落,情况非常复杂,这一次主要是同中央的一些认识分歧,最根本的问题,是以什么方式如何实现中国革命胜利的问题。到1931年底,毛主席和朱德领导的红军已发展到几万人,并建立了大片根据地。怎样才能夺取全国政权呢?中央的意见仍是以占领中心城市为主,以实现革命在一省数省的首先胜利。毛泽东则坚持以“农村为中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也就是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那么这个争论,谁是正确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呢?这时在中央负责的是一些从苏联学习回来的年轻人,中央的同志理直气壮地认为,“山沟”里出不了马克思主义。毛主席提出的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对中国革命经验的总结。它虽与苏联的道路不同,却是一条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惟一能够实现中国革命胜利的路。但中央的领导权不在毛主席的手里,他越是坚持自己的意见,越是让人觉得他太固执,他已经成为贯彻落实中央意见的阻力。因此,毛主席便成了中央批判的对象,被请出了红军,去做地方工作。用一句通俗的话说,边缘化了。最严重时,人们甚至不敢同他交往。这就是毛主席的第三落。1934年,红军被迫长征,在红军生死关头的时刻,毛主席才又回到了军事指挥的领导岗位。有人说,历史选择了毛泽东,这个话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p><p class="ql-block"> 面对挫折,毛主席不仅没有消极沉沦,而且求学若渴。他后来回忆道:</p><p class="ql-block">“一些吃过洋面包的人不信任,认为山沟子里出不了马克思主义。1932年秋开始,我没有工作,就从漳州以及其他地方搜集来的书籍中,把有关马恩列斯的书通通找了出来,不全不够的就向一些同志借。我就埋头读马列著作,差不多整天看,读了这本,又看那本,有时还交替着看,扎扎实实下功夫,硬是读了两年书。”</p><p class="ql-block"> 周恩来曾在一个青年会议上,讲如何学习毛泽东。他说:“毛主席当着他的意见没有被大家接受时,他就等待,有机会他就又讲,又教育,又说服。在十年内战的时候,我们主张打大城市,毛主席认为我们力量小,不应该打大城市,应该集中力量建设根据地。但是毛主席的意见大多数不赞成,大家要打,他只好跟着打。结果打败了,毛主席赶快在会上提出:打败了证明这个办法不行,换一换吧!大家还不接受,他只好再等待,又跟着大家走。正确的意见是要经过许多等待、迂回才能取得胜利,为大家所接受。”</p><p class="ql-block"> 没有不变的事物,没有永远的兴盛,也没有永远的低谷。正如毛主席在 1956年9月10日中共八大预备会议第二次会议上所讲:“我想同志们中间可能也有多多少少受过冤枉受过委屈的。对于那些冤枉和委屈,对于那些不适当的处罚和错误的处置(如把自己打成什么‘机会主义’、撤销职务、调离职务等等),可以有两种态度。一种态度是从此消极,很气愤,很不满意;另一种态度是把它看作一种有益的教育,当作一种锻炼。你晓得,这个世界就是这么个世界,要那么完全公道是不可能的,现在不可能,永远不可能······”</p> <p class="ql-block">  通过军史的学习,除了对中国人民解军军史有一个相对系统的了解外。印象较深的是31军的历史和解放厦门的战斗史。31军是1949年2月由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改称的,13纵队所属的第37、38、39师改称为31军所属的91、92、93师。其中93师的前身可追溯到1947年8月,以胶东军区北海、滨海和东海军分区各1个独立团为基础组建胶东军区第7师。1947年8月下旬,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39师。19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1军93师,原辖第115、116、117团依次改称第277、278、279团,隶属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知道了,我们部队就是解放厦门的解放军留在了厦门,是在武器装备不如敌人的情况下,解放军英勇战斗,不怕牺牲解放了厦门,为解放厦门牺牲了许多同志,烈士们的鲜血染红了海水……。我们的副师长任进贵在解放厦门的战斗中,率领所部274团3营在厦门岛的石湖山、寨上一线率先登陆,战果丰硕,战后被评为团级模范指挥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进行光荣传统教育,学习南京路上好八连拒腐蚀不沾的精神时,还给我们讲了我们部队有位班长在三支两军中遇到一个资本家的女儿百般挑逗,纠缠,而不为所动的生动事例。这种以本部队的实例进行教育的方式对战士的教育方式,效果比仅是就报纸和书本上的理论和模范事例进行教育,印象更深刻,效果更好。我们连队在1970年前后承担了大量的到大学和中学进行军训的任务,还进行了支援工厂农村的工作,派人进工厂驻农村,都没有出现违犯纪律的事件。有的干部和战士面对十分热爱解放军的大学生的过分热情都能理性处理,很好地维护了解放军的形象。</p><p class="ql-block"> 每周都有的读报时间也是重要的时事政治教育课。通过读报大家了解了当时国际国内大事,更有当时的路线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毛主席关于读点马克思主义的教导等等,都是报纸上大力宣传的,是好的政治教育的材料。有不少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让青轻的战士接触了,对后来的理论学习和正确的世界观的形成是有积极作用的。</p> <p class="ql-block">图2至5选自网络,特说明并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