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前782年),为西周大将尹吉甫驻军于此而建。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重建扩修。目前,古城内保存着近4000座明清古建筑,是现今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p> <p class="ql-block"> 我是沿康宁路,从小南门进入古城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武庙”。武庙始建年代不详,清乾隆、道光、同治间曾反复修葺。庙门坐北朝南,面阔三间,正门前牌楼上的“威灵震叠”四个字,传说是慈禧太后亲笔书写。街道东西两面分别立有一个牌楼,为“精诚宣德”、“义贯古今”和“忠昭日月”、“护国保民”牌楼。正门上“神勇”竖匾为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清高宗弘历敕赐关帝谥号时所题。门两侧各塑一匹战马。左墙彩绘白虎、廖化,右墙彩绘青龙、周仓。</p> <p class="ql-block"> 庙里建有戏楼、献殿。献殿楹联写着:“浩气丹心昭日月 佑民福国镇山河”,殿内挂着三块横匾:“威震华夏”“忠义仁勇”“四海共仰”,以此赞美关羽的品格与日月同辉,神威与山河同寿。一侧立有一幅大型彩绘“关羽擒将图”。</p> <p class="ql-block"> 再往后走,就是武庙的主殿“关帝殿”。面阔五间悬山式,屋面是黄蓝绿等色的琉璃瓦。殿内建五个供台神龛,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的彩塑。五尊神像均高2米有余,由上等木材精雕细琢而成。墙壁上有一幅彩绘图,应该是“华容道义释曹操”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出武庙向东,道路两边均是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大门上的门楣都装饰着镂空的木雕:缠枝牡丹、龙凤呈祥等等,精工细作,华丽大气,给人以蓦然心动的古朴感和沧桑感。</p> <p class="ql-block"> “迎薰门”是平遥古城的南门,也是它的主门,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年),高18.6米,宽12.5米。东北方不远处是文庙。天下文庙布局基本一致,第一道门是“棂星门”,最后是“大成殿”。这座“棂星门”始建于明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近年翻修。“城隍庙”是平遥古城屈指可数的遗存下来的道教建筑,琉璃碧瓦,建筑精美。</p> <p class="ql-block"> “市楼”是古城内唯一的楼阁式高层建筑。因“市楼”南偏东有水井一眼,相传“水色如金”,所以“市楼”又称“金井楼”。“市楼”建筑年代不详,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重修,为清朝时期的古建筑遗址。</p> <p class="ql-block"> “日升昌”创立于清道光四年(公元1823年),是我国的首家票号,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被称为“中国银行的乡下鼻祖”。从门口所挂牌子看,“日升昌”旧址门楣上,雕刻着龙狮和“福寿禄”三星等,已成为中国票号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观风楼”位于古城北大街的南端,始建于明代,共三层,高20多米,底层是砖砌高台,上面是木构建筑,中间为砖券门洞。楼体呈方形,古朴典雅,是典型的明清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 “平遥县署”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所以我就没进去参观,只在门口看了看。县署始建于北魏,元明清三朝均有修缮,保存下来最早的建筑是元至正六年(公元1346年)的。据说大堂有副楹联:“吃百姓之饭 穿百姓之衣 莫道百姓可欺 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 失一官不辱 勿说一官无用 地方全靠一官”,颇令人深思。</p> <p class="ql-block"> 因时间关系,未在平遥古城多停留,走马观花地转了转。即便如此,也是大开眼界了。</p><p class="ql-block"> 记于2024年10月2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