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原碑拓片)</p><p class="ql-block">汉《裴岑纪功碑》是刊刻于东汉永和二年(137年)的一方碑刻,又称“镇海碑”“雍正碑”“裴岑碑”“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汉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东汉裴岑纪功碑”“东汉永和二年碑”等,无撰书人姓名,属隶书书法作品,现藏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裴岑纪功碑》高约160厘米,宽约60厘米,阴刻6行,每行10字,主要记述了东汉永和二年(137年)敦煌太守裴岑带领三千郡兵击败匈奴呼衍王一事。书法上,其字体以篆入隶,圆劲古厚,气势磅礴。</p> <p class="ql-block">(作者临本图片)</p><p class="ql-block">釋文:惟漢永和二年八月,敦煌太守雲中裴岑將郡兵三千人誅呼衍王等,斬馘部眾,克敵全師,除西域之災,蠲四郡之害,邊境艾安,振武到此,立德祠以表萬世。</p> <p class="ql-block">(作者临本图片)</p><p class="ql-block">裴岑纪功碑书法特点</p><p class="ql-block">裴岑纪功碑的书法特点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书体和风格上。 该碑的字体系以篆入隶,展现出圆劲古厚、气势磅礴的特点。</p><p class="ql-block">裴岑纪功碑的书法特点具体表现为:</p><p class="ql-block">书体:该碑的书体以篆入隶,结合了篆书的圆润和隶书的方正,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p><p class="ql-block">笔画特点:笔画雄健生辣,真有率三千人擒王俘众的气势。康有为评价其“古茂雄深,得秦相笔意”。</p><p class="ql-block">字形结构:字形较长,结构宽博大度,章法茂密。与其他如《鄐君碑》、《石门颂》等刻石同属一路。</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该碑立于东汉永和二年(137年),记录了敦煌太守裴岑击败匈奴的事迹,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裴岑纪功碑不仅在书法艺术上有重要地位,还在学术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尽管该碑早在清初在新疆巴里坤重新被发现,但关于其出土地点、安放地变迁、碑文考释、拓本鉴定等方面仍存在许多未解之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