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17班第4、5、6讲 遇见自己--我是谁;在场不在场;理解着的理解者

春晓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海明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几个基本问题:自己和自己鸿沟问题、我们和他人之间鸿沟问题、我们和事实之间鸿沟问题,三者之间是有关联的。首先要进入遇见自己--我是谁,我们最疑惑的谜就是对自己的了解,或回答我是谁。人类干过最有价值的事就是提出了我是谁,提出这个问题的价值远远大于答案。我们似乎没有直白的这么问过自己,我是听了三亚《爱与生命》课后才试着去了解自己,之前从来没有问过我是谁这个问题。没有问不代表没问题,我们每天都活在这个问题里,只有有意识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才能看到一个我们和自己之间深不见底的鸿沟,才能看到某个维度的生存,我们是怎么存在的。海德格尔说“只有人是本体论意义上的生存,人是在理解和意义层面生存的。”为什么这么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他动物都有认知能力,能认识到危险,知道哪个蘑菇能吃,哪个不能吃,哪个动物可以成为他的猎物,哪个不能。这些认知能力有个很大问题,它这些认知是基于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还是基于自然的本能?动物在识别猎物、食物上更多的不是基于我来理解,动物在解释自己行为时候不是基于我捕的食物够吃就行了。从我们的角度问,为何你不考虑下一顿呢?显然动物不是这么思考的。人不一样,人捕到足够猎物还会要更多的粮食,挣到维持生存的钱还会去挣更多的钱。小象掉到水里遇到危险,大象救它一定是基于自己的安全去救它,不会为了救小象而牺牲自己的生命。除了生存,没有什么是比生命更高的东西,它孩子的命不会比它的命更重要,救不了就不救了,它不会为了小象牺牲自己的生命,它也没有能力去回答这个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什么动物不会,但人会?人会为了自己幼崽付出自己生命,说明在人身上有比命更重要的东西。这么比较就知道,在人身上有之所以是人的东西。人为什么不像大象、狼一样付出自己的生命做一些事?如果必须回答,就是“我这么做有意义。”有的人说他找不到意义,学习有什么意义,考大学有什么意义,毕业找个工作有什么意义呢?当他找不到意义就不活了。一头猪不会因为找不到意义不活了,猪干的一些行为有意义,还是没意义不是由猪定义的。大象是救幼崽或不救,它是基于什么情况下救幼崽?怎么样活着才有意义呢?它不存在这个问题,它所有行为合理性都是由大自然赋予的。但是人不一样。人自从问了我是谁这个问题,人就遇到了一个大麻烦,他拥有了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他为了他,生命是可以不要的。就像裴多菲小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发现比生命更重要的,人为了爱可以不要命,在爱的人面前,人为了自由,爱又可以不要。自由又是什么?自由就是人基于“我是谁”这个问题引发出来的权利。(我主宰我命运的权利,我的主体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观察所有动物,看到动物的生存状态,做一个对比可以看到,一个小孩在两岁半之前是不会用主语,没有“我”这个概念;到两岁半左右是第一次自我意识蒙醒期,孩子的我突然醒过来了,前面就像在一种睡梦的状态里一样,他是没有我的,你叫孩子分清你的、我的、他的,他是分不清楚的,他大约两岁半才第一次分清你的我的他的,他的主体性开始发展,基于我来解释自己行为,他是基于我来看这个世界,基于我来进行理解、进行思考、进行生存;初中青春期是第二次自我意识觉醒期,是我的意识发展高峰期。从两岁半后我们遭遇的所有问题都是“我是谁”的问题,我的意识发展的问题。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想一下如果猪有这个能力挺麻烦的,有一天它突然意识到我是猪,长的美还是丑,行为合适不合适?会不会影响别的猪?公猪对母猪说:“哈啰,你长的很漂亮,我很爱你。”这就疯了。其他动物不会,其他所有动物活着和生存的意义是由大自然定义的,或者有个上帝、神定义了它就这么行动、这么思考、这么过一生,它不会思考猪生、狗生有何意义。但人在演化过程中突然意识到一个事----“我是谁”。原来“我是谁”?我怎么过这一生?都是由大自然赋予和定义的,我的一切意识的来源都是由大自然定义的,原来的主语是“上帝、自然、神”。莱布尼茨把神降格为自然,有了泛神论才有了自然主义。一旦人开始意识到有“我”的存在,我怎么活?不再由上帝、由自然和神定义。我为何这么做而不那么做?为何这么教育孩子,而不那么教育孩子?为什么这么生活而不那样生活?为何这么思考而不那样?我准备怎么样过这一生?我怎么教育孩子,并不再由某个高于你的东西主宰你了,人开始能进行自我定义。人为自己的行为可以提供动机、提供解释,人变成了在意义和理解层面的一个生存。意义就是为行为提供动机东西。我们怎么活着不再由大自然定义,你怎么过这一生,它不再是大自然定义了。原来所有的东西都是大自然主宰的,你之所以这么活着,不那么活着,别的动物是不这么思考的。人有了主语之后,原来这所有的东西都是大自然主宰的,你拥有了上帝和神的一部分权利,我怎么活就由我定义了,很大程度上是我定义我自己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是通过什么来定义呢?人其实是通过意义来为自己的行为提供动机,通过意义来解释自己的行为。你一定程度上不再受限于大自然和神的支配,意义变成了制约我们的东西,人是为意义活着的,我们通过意义拥有了掌控自己命运的权利,但我们又受限于意义。人生发不出来意义的时候,人是没法活的。人追问我是谁这个问题,让人类有了主语,有了主体性,但生存空间又变成了我们生存在意义的理解层面上,又受限于意义,意义是高于生命的东西。其他动物没有水、食物会饿死,但人有吃、有穿、有用,各种条件非常好,但他不幸福、不快乐,没有意义,就不想活了。动物不会,它只要有吃的、喝的、有水就能生存下去,没有什么是高于生命的。但人拥有了高于生命的东西,意义高于生命,命很重要,但为了那个叫意义的东西,命可以不要。人之所以是人不再是动物了,人有了主语、有了主体性,所有活着的东西都是通过“我”生发出来的意义解释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遇到过很多这样的孩子,不能接受成绩不好,从拔尖到成绩下滑无法接受,就不上学了,只是滑了一点,但还是比别的学生成绩好的多,其实考个好大学也是没问题的,上211、985都是没有问题的。但他不接受自己不在前几名。所以妈妈给他讲道理,希望让他明白什么道理,不要有那么大心理负担,成绩高高低低是可以的。但是发现,孩子告诉你所有道理他都懂,知道成绩高高低低很正常,也知道考211、985没问题,但就是做不到不难受,我不能接受,为此而放弃学业。我想问,多简单的事儿,想开了就行了,为何非要当前几名呢?都知道成绩高高低低很正常,都知道你依然非常有竞争力,为什么就不能接受?为什么都知道还是选择离开学校呢?是什么东西控制他呢?想要理解这个孩子的行为,必须回到意义上,回到我是谁上来,人是在意义和理解层面生存的,你如果理解不到这个层面上来,我们就永远无法理解那个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把我们气的吐血,急的上吊,你也理解不了他为什么这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考前几名对孩子意味着孩子之所以存在和活着的全部意义。必须考前几名,如果考不到前几名,就找不到继续学习活着的意义在哪,甚至找不到活着的理由。直白一点说,我学习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考前几名,甚至我活着的意义在于考前几名,反过来考不到前几名,我就找不到活着的意义,考不到前几名,我就找不到学习的意义了、找不到上学的意义是什么。大家有没有观察到,我们说学习很重要,学习能够让你考个好大学,选个好专业,找个好工作,我们这么思考是基于生存层面的东西。人之所以是人,人是有高于生存、高于生命的东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这时理解的学习跟孩子理解的学习之间有巨大鸿沟,就是意义。我们爸妈是基于生存、生命来理解孩子学习的,但是爸妈忽视了孩子学习背后并不单单的是为了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我们现在孩子遇到的很多的学习问题,其实本质上是意义问题,他找不到再这么学下去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从现象上来描述一下。他辍学了、这个孩子厌学了,其实厌学也是意义问题,他根源上是意义问题。他考不了前几名,他就不上了,他是意义问题,他不是生存问题,他不是生命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为什么非得这样理解问题,不能那么理解问题呢?我觉得考十几名挺好的。而孩子说我觉得不好。我们都是基于我---我觉得挺好的,你说的是“你是谁”,但你说的不是“孩子是谁”。这个孩子是谁,是基于我觉得考20名是不行的,我不能接受。你会说我要考个全校前20名,我挺开心的,那是我,就是这个事对你意味着什么,那是你。孩子反过来可以说:我觉得就不行嘛。所有的意义都是由“我”引发的,都是从“我”生发出来的。那是你的意义,不是我的。那是我的意义,这个事儿对我意味着什么,而不是你。这就是我们之间的一道鸿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我们要想真的理解孩子,我们得通过追问“我是谁”来了解。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解决的并不是学习重要不重要,不是解决生存问题,是一个“我”的问题,是意义层面的问题。他看不见摸不着,似乎我们说的轻飘飘的,但是人有了这个权利,也要受到这个制约,付出这个代价。你说:不这样想不行吗?对,不行。你说:我不想这样了,不行。我能不能像猪一样不思考这个问题?不行,因为你是人,你是有主语的人,人有主体性,你拥有了自然的、上帝的权利,你所有的意义都是通过“我”来生成的,猪不是生活在意义和理解层面上的。但你怎么活着、怎么生成是由意义构成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个不在场问题。蛇咬那个疼痛已经过去了,仿佛那个蛇每天都在现场控制你、影响你,让你怕这个,怕那个。你小时候被老师、父母伤害过,那个伤害已经过去了,他因为学习打骂羞辱你,为什么现在还厌学呢?其实那个事儿已经过去了,那个疼痛已经过去了,当时我们受伤害的那个场景已经过去了,但是由这个事生成的意义没有过去,会伴随你终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说我在学习上有很多学习上的错误观念,我这个观念是错误的,我不应该这样想,我应该那样想,我们都知道,说一个孩子聪明,是我认为的聪明,说一个孩子笨,是我认为的笨,聪明还是笨背后是由观念控制的,你是什么样的观念控制你,没有真正的聪明和笨的孩子,是你自己认为自己聪明,你自己认为自己笨,只有观念上的区分。你现在知道了,我聪明还是我笨?他是观念上的区分,你转变一下观念不就行了吗?这个话说的轻飘飘的。你转变一下观念不就行了,并不是你真的笨,你现在已经知道了。就像我小时候笨,我小时候的经历背书老记不住。老师老说我笨,关键是我后来也觉得我笨。我现在也知道了,我并不是记忆力不好,只是我小时候的那段经历形成这样一个观念。你转变了,你不就能记住东西了吗?当我这么说的时候,大家应该都有感受,并不是你转变一个观念就能记住东西了。所谓的转变观念是,你观念背后还有一个东西在控制着你,并不是转变一下观念就行了,他并不是一个你不这么想了,你把观念转变过来,咦,我记忆力好了,那就不傻了吗,那是神经病。现在我道理想通了,我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好了,我就回去上学呗,考20名也行,他不是这样的。真正控制你的是意义,之所以你知道了也转不过来,你知道了并不是你真笨,是你认为你笨,现在我不认为我笨了,我就不笨了吗?我知道了,厌学是某段经历导致的,现在老师也给你道歉了,家长也给你道歉了,我们也知道学习除了痛苦之外也可以是快乐的,那你快乐吧,那你别厌学了。不行,你照样快乐不起来,照样厌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触碰到这儿,它并不是一个观念转变就怎么着了,背后还有意义。这是神的权力交到你手里,你既拥有这个权利,但你又受他控制。今天我们就触碰到了这个很核心的问题。你说我过去受到这个东西的控制了,如果你能触摸到的话,他不是一个道理,一个观念转变就行了,我们拥有了神的权利,但是我又受限于意义。你说我就厌学了,我就不想上了,我就不能接受20名,我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我做不到。我们怎么样才能从这种负面意义中解构出来?他限制了我们的行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比如说学习是快乐的,背后也是有意义的,它生成了一种正面的意义,我很聪明,数学很容易学,它是一种正面的东西。现在是我们陷入了负面,被他控制了,它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我们怎么样能从负面意义中解构出来?你如果只转变观念,没有生成新的意义,为你的行为提供新的动机,这个事儿就解决不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生存层面上都像动物一样吃喝拉撒睡,能活着就行了,我们没有注意到我们人受限的不是这个东西,我们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东西,人是在意义和理解层面上进行生存的,现在孩子遇到的所有心理、精神问题都是这个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普通人特别难以理解孩子的心理和精神问题。我们能理解他饿了、冷了、他摔倒了、他伤着了、他痛了、他哭了,这些。但我们理解不了他为何厌学,为什么考了20名就不能接受,我们不能理解精神层面的东西。但是现在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教育、包括我们自己遇到绝大部分问题都是这个层面的东西。但是我们误以为是物质层面的东西,误以为它是生物学层面的东西,这些都不对,导致我们讲了一堆道理,浪费了不少口舌,啥用也不管,导致我们过去的伤痛都过去那么多年了,还在参与今天的生活,还在伤害你,依然在影响你。</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这个《遇见自己》的话题,先讲到这个位置,我们怎么样在这个层面上去看问题,怎么样在这个层面上去解决问题,放到下一讲来继续探讨这个话题。这几讲都跟遇见自己有关系,我们借由了解自己,好在这方面的生存,我们来看一下在教育过程当中沟到底在哪儿?这也不是多深的话题,你稍微想一想,梳理一下,反思一下,我们就知道我们遇到的好多教育问题、遇到好多自己的问题,他不是简单的转变和观念转变和想法,你想通了这个事儿就没有了。以前别人伤害你,我不恨了,现在这个事儿就没有了。我过去经历了什么,这个事儿已经过去了,这事儿就没了,他不是。下一讲继续探讨我遇到的那个问题其实是一个意义的沟壑,在这个层面上一个深不见底的鸿沟,他是独属于人的问题,别的动物没有。他是人之所以为人,才有的问题。是你拥有了上帝的权利,同样我们也拥有了上帝的烦恼,而别的动物是没有这个烦恼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深耕17班第5讲 不在场 但在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切意义背后,都有某种动机。接着上讲对“我”的追问,来了解下由意义鸿沟引发的不在场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稍微留意下,过去发生的好的或不好的经历,似乎都对今天的生活、行为产生很重要影响。<b><u>甚至如何面向未来,很大程度上是从我们有没有能力理解和面向过去来决定的。</u></b>这个是个有价值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看到很多孩子、家长经常反思自己,观察自己现在的行动和行为,在我看来很有意义的行为或正在行动的行为是哪来的?是什么东西影响他?是什么东西让他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达成共识,先假设我们所有的行为是合理的,找行为的合理性。就是为何是这样?而不是说这个行为是应该还是不应,是对的还是错的,不去做这样的道德批判和价值判断。去掉所有的价值评判,这是探访意义问题的关键。我们能不能看到我们是寻求意义的东西,我们追求自身一切行为的意义化,拜访过去的时候这是最基本的假设,所有的行为都是合理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像我自己特别追求完美,这个问题困扰着我现在的生活,我有时候是苛求完美。苛求完美是一种语言概念,所有的感受理解是借助语言去实现,是一个跟语言有关的问题。比如我说我追求完美、我说我是抑郁症、我说我有多动症、我说我是知行分离的、我说我是爱对方的,都需要引入语言系统,必须借助语言表达。这是我曾经很困扰的东西。比如写材料写文章,我以前用稿纸写的过程中,出现错别字后不能接受,用笔一下划了,看着稿纸特别痛苦,不能接受上面描划,希望上边是干干净净的、很规矩的,如果不是这样就把纸撕掉从头再写。从头再写过程中哪句话又写错了,又重头再写,就把自己写的很崩溃很沮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个师兄说:我们都是先写完,再描一下,再调整,然后再整一遍,你这样特别浪费纸。其实我是特别浪费情绪。真正这样写的时候,自己依然接受不了上边有错别字,描描画画,所以我写东西需要很长时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学负责校报出版,看一下错别字是基本工作,特别不能接受它有瑕疵。但你必须接受的是你永远做不出来没有任何瑕疵的东西,做不出来没有问题的事儿,导致自己内耗特别严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交朋友也一样,关系一般还好,关系越来越亲密,对方身上缺点毛病越多,也知道人还是那个人,人身上都有缺点毛病。怎么办呢?总结规律就是不能跟人关系太近,关系越近对人越失望,类似问题会困扰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因为这种完美型人格辍学,追求完美,不能接受自己成绩不好、不能接受自己不是重点班佼佼者,更不能接受身上有那么多缺点毛病,特别渴望得到老师认可,要考出满意的成绩,就压力内耗大,读不下去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想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不用先急着给出建议,说你别这样。其实说你别这样是很没意义的事。因为我要能做到不这样就已经不这样,做不到吗。很多事没做,就害怕做不好,花大量时间去担心,也知道挺内耗,就没时间精力去学习,我没把注意力焦点放到好好学习上,都知道是对,但是你做不到不担心、不要求,似乎有某种强迫症。我们不妨别去给什么建议,说他是对的,还是错的,好的或不好的。设想:我之所以这样,它对我是有特别的意义,只是我还不知道是什么,一定是合理的;我之所以有完美型情绪,它一定是合理的;孩子辍学了,他一定是合理的,而不是他是对,还是不对,他该,还是不该,或者我们建议他去怎么做,不需要这些。你首先把他放到一个合理的地方。如果你找不到他为什么是合理的,接下来的问题也就无从追问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何是合理的呢?如果看到合理性,再往下看就能看到,你之所以这么做,是希望自己是完美的。自己是完美还是不完美的,这是由什么定义呢?是由我定义,还是别人定义呢?努力考第一名,自己的成绩是自己来定义,还是第一名是通过别人的眼光看的?发现这背后你是努力的完美给别人看的。突然理解了法国哲学家加缪说:“意义是一种社会情绪的调节器,意义是特别强大的集体叙事。”你这么干是集体叙事,你这么干是别人的眼光规定的,你在意的是群体大家怎么看你。再往下追问,我特别在意别人眼光、别人的评价,但别人眼光、别人的评价有那么重要吗?都是对的吗?你之所以这样,甚至于他为何努力的向别人证明自己,到了强迫苛刻地步?努力向别人呈现最好的自己?我想一下自己跟孔雀开屏似的都是表演给别人看的,开屏他还得是最美的。这些东西就是表演给别人看的,他变成你的人格特征。人格本来就是面具,带着脸谱表现人物角色和身份,面具被引申为人格,是个人蕴藏于内被遮蔽起来没有表露出来的某些特点、没有被表现出来的某个真实的自我。左龙说:人生如戏,全靠演戏。人格有某种表演性质,这个并不是自己能注意到的,是无意识的,大家都是这样。只是真实的我被遮蔽起来,我看不到。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人格?戴这样的面具呢?我不想要这个面具,这个面具戴着太累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说一下面具咋来的。再往下追问,真实的自我是隐藏在面具后面真实的自我需要,我才有了这样一个面具,有这个面具并不是不合理的,就是后面还有张脸他需要面具,所以我们用这样面具表达面具后面的我真实的需要。面具后面又隐藏着怎样的自己呢?我们探访人格后面的我,一种没有被满足的需求、一种没有被看见的感受,里面还有一个更真实的你。再往前追,就追到过去,追到以前小时候,发现面具背后藏着一段记忆和历史。小时候自己学习成绩不好,记忆不行、成绩不行,干什么都不行,想获得老师认可几乎是不可能的。老师批判、指责,甚至放弃了你,不再较劲。那会儿努力学习是想获得老师认可,关键老师也不批判了,不再难为你了,不用担心他盯成绩,说不好,老师表现出一丝同情和友善。为何非得较劲呢?你为何不放过自己?再往下追,发现自己有个真实的我的动机在里边。思考一下,如果为了达到老师要求,老师也这么对你了,这个动机不成立了,但还是不行。再往前追,我还有一个愿望和动机特别强烈,是我生而为人就有的东西,并不是后天塑造的,就是你特别渴望取悦你的母亲。为何?这是上帝规定的,是人生而为人的东西。你考的好了,自己的母亲会开心,考的不好,她会伤心难过。你真实的能力恰恰考的那么差,没能力通过大家公认的方式让自己的妈妈高兴。我妈看似对我特别包容,我找不到恨她、不取悦她的理由,就恨自己不够好。是自己不行,是自己没有能力,是自己不够优秀,所有的情绪就指向了自己,形成了这样的情结。小时那种无力感有多强,对自己苛求就有多高,苛求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对自己的接纳度、容忍度越低,不能接受自己不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追问,为何非要取悦自己的母亲向她证明自己?发现尤其是中国孩子母亲是我们的意义之源,让你觉得自己的存在有意义,还是没意义,甚至是我们生存的源头,母亲是因,我是存在的结果。再往前追问我活着的动机,依然需要合理化的解释。母亲对我们的爱、认可,就是我之所以存在的更深层的动机,母亲就是我们意义的源头。通过取悦母亲,妈妈能高兴了,就能给到我们爱,让我们觉得我的存在是合理的,是应该的、是对的,让我们感觉到这么干是有意义的,这么活着是有意义的。再往前面更深层的动机,意义不仅为我们行为提供动机,意义还为我们怎么理解自己、怎么定义自己、感受自己合理性,提供更深层动机。因不存在,果就不存在了。梳理后,发现你是这么过来的,你追求完美,甚至进入强迫状态。这种强迫状态跟那种深深的无力感有关系。但是你又无法消解掉这个取悦母亲动机,消解了它,就消解了自己所有意义感,人就不活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最终是为了什么?一切还是为了爱与被爱,母亲就是我们意义的爱的容器,你最终要回到这个容器里。所以人的精神性问题、心理性问题,或灵魂问题,最终是一个跟爱和情感有关的问题,你变成这样是因为他,你解决这个东西还得因为他。很多的家庭教育有很多不在场的问题,看似是由过去某些事件、某些经历导致的。导致现在不上学、厌学、过不好、追求完美、有各种心理创伤,这些问题多半都是意义的产物。因为有意义,我这样活着也是合理的。你这么追求完美,有强迫性,一定有合理的地方,你依然在诉求这些东西。你大了,必须通过某种道德规范、社会伦理、文化、群体标准去表达自己,他又形成一个面具,或者引申为人格,你通过这种人格去表达。所有过去不在场问题都叫意义之结,我们通过社会剧情、伦理需要、道德需要变成人格特征,但我们依然在表达着面具背后真实的我,只是通过面具把真实的我遮蔽了,我不能像小时候那样去表达述求。在弗洛伊德来看这就是自我,就是你衡量了你的现实条件下你形成了某种我的特征,遵循现实原则。还有就是本我,你的本能、欲望、更深层的情感动机在里面,形成完美型情结,代表了某种社会要求,特别是来自父母的价值和标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我们都有这样的问题,关键是为何现在还怕呢?背后是有意义之结的,所有跟意义有关的最终都是和情感有关系。通俗讲,把他简化成语言结构,就是你这么大了,你依然在表达妈妈你爱我吗?我可以成为你的骄傲吗?我们现在是通过别的方式,但依然在表达一个很简单的旋律,非常简单的和弦----妈妈你爱我吗?我有能力去得到、配得上这样的爱吗?这就是一个不在场问题。我们很多东西都是从过去发生事虽然不在场,我们很多东西都是从过去发生事依然以某种方式参与今天的生活,决定你如何面向未来,筹划自身。如果你再往深层理解或解构他,必须把语言系统引进来,去挖掘,深研班进一步触碰更深层的问题。简单说一切都是为了爱与被爱更原始的、更深层的动机。一个小孩乱花钱,什么都买贵的、好的,这个行为在意义里是合理的,都能追问到爱的问题上;孩子不上学,一定能追问到爱的问题;孩子老霸凌别人,也能追问到这个问题。家庭教育问题,归根结底是爱的问题,那些不在场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爱的问题;很多心理创伤,归根结底都是这个问题;孩子不写作业、叛逆、玩手机,那么多的表现全能追问到这个地方,不在场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董博士在《爱与生命》讲:人的精神性问题、灵魂性问题,爱是主食,底层是爱和意义的问题。客观世界是没有意义的,只有规律,但人是追问意义的,人是靠意义活着的生物,想理解人,必须追问人的存在方式。什么才能把我们解构出来呢?因为什么形成的,就会因为什么解构,当我们无法把自己解构出来,发现你就没有能力面向明天、面向未来更好的自己。道理懂了,但做不到,我们是受意义控制的,我们是上帝权利,他能成就你,也能限制你,他能送你到天堂,也能送你到地狱,他能成就你,也能毁你。所以我们对自己的探究,如果能理解到这个层面,在这个层面再看家庭教育里跟爱有关的东西,我们去理解到底遇到怎样的沟。父母爱的学习,爱的能力的提升,是我们解决不在场问题里帮助孩子解构出来,有能力形成新的意义、有能力遇见更好的自己,这个是最重要的学习内容和工作。他是在家庭教育里一切意义的意义----爱的能力的学习和提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业:爱是一切意义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深耕15班第6讲 理解着的理解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这两天在长春是家训营,感觉头冷、冒汗、咳嗽,好像是阳了。我问一个老师,感冒了和阳了有什么区别呢?老师说感冒了也没什么,阳了好像挺严重的,应该是很痛苦的,嗓子会怎么样?会有什么样的症状?似乎都是感冒症状,你如果说他阳了很严重,如果说感冒了就那样。我对自己说:我阳了这么痛苦,这么难受,早上还得讲早课,一边讲一边流鼻涕,我觉得挺委屈的,如果说感冒了,那很正常,感冒了再讲个课,有什么呢?如果检查一下,会有一个解释是感冒了还是阳了,他有一个事实。还有一个就是我对这个事实,我是理解者,你对事实怎么理解往往会改变事实本身的含义,这是哈耶克说的。我想这个事的决定权力在我这儿。我们的学员能感受到我感冒了,一边讲课一边流鼻涕,事实上不管感冒还是阳了,它没有什么,吃点药就可以了。我们的学员会有给买各种药的,快克、莲花清瘟,我收到了一大堆药。我看着那么一堆药,我会觉得就是阳了又何妨?我想说的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心理体验。一开始我能觉得我是阳了或者是感冒了,我看到那一大堆药的时候,心理状态又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感冒了和阳了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收到了那么多人关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昨天刚好是我一天的课,那会儿你眼里只有这群人,没觉得自己生病了,阳了,不舒服了。眼里只有这群人,因为这群人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上一节课讲了一个不在场之在场问题,提到爱是一切意义的意义。因为这个你觉得其他东西都不重要了。爱是一切意义的意义,它会让你从其他的意义里解构出来,你现在只有一个事儿,不是为了这次家长训练营讲课的,不是为了完成某个工作在讲课的。这事儿本身事实上是什么样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作为一个理解者对这个事的理解已经改变了这个事本身的含义,他改变了一次阳了感冒了这样一个含义,并不是生病了。似乎是一场相遇,在这个世界里你能感觉到是一场情感的相遇,是这个事儿本身含义的升华,所以分享给大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一开始的那种完蛋了,我生病了,我感觉到病了,后来发现真病了,挺麻烦的,又试着做一些心理上的调整。原来觉得我是个病人,后来觉得我是个老师,再后来觉得我是一个奥特曼。这种很小的心态的变化,其实就是意义的解构和重构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理解着的理解者,在这里你更多的是怎么理解自己?一个人怎么理解自我,他就会怎么筹划自己的未来,他就会怎么行动,怎么筹划自身的未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长春接了一个女儿聊到妈妈的咨询,孩子想去英国,妈妈觉得孩子年龄有点小,希望女孩子大一点再出去。这个女孩子和我有点像的地方,追求完美,不能接受自己不好的东西,追求完美的孩子,一旦被这种不在场问题控制怎么办呢?妈妈很苦恼,她谈到的很多特点我是特别能懂的,比如说你不去关注她不行,你去激励她给他过度关注也不行,理她也不行,不理她也不行,女孩的这种内压很高。似乎总给妈妈提出有挑战的要求。比如这个学校上不行,换学校不行,去国外读书也不行,孩子有一系列的诉求让父母头疼不已。她不接受自己的平庸,压力高,妈妈不知道该怎么支持这样的孩子。比如说她去英国读书,你会担心在那边年龄小读不下去,会担心她回来。去国外一种结果是读不下去,一种是读下去,两种结果都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要问的是这对一个母亲而言,她读下去,读不下去重要吗?她去英国、去新西兰,去哪个国家读书重要吗?最重要的是你可以带她去国外看看,出去走一走,最终她的选择去哪儿重要吗?能坚持下来,还是不能,对一个母亲来讲结果真的很重要吗?重要的是爸妈在陪伴支持她的过程中,这个孩子产生关于自己怎样的理解,她如何理解自身才会如何筹划未来。她筹划未来前提是如何完成自我理解。最重要的不是这事儿,对事的理解反而会改变事的含义,不是简单的留学或上学不上学的问题,做父母最重要的是怎样陪伴的过程。就像我感冒了,重要的不是药对不对症,重要的是那种关怀支持帮助了你完成了怎样的自我理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妈妈好像突然开窍了,她说:对,我懂了。以前总是执着于那个结果,执着于她该不该,执着于她行不行,那重要吗?人是在情境里理解自身的,不是在结果里完成,人是在情境里解构意义、建构意义的,人在情和境里完成了对自身的理解,然后由此展开行动,筹划未来。情和境是很重要的概念,怎样的情境会塑造怎样的理解。在这样的支持孩子过程中,我们创造了什么样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昨天下课的时候,那妈妈还跟我说:特别好,我回去跟我女儿在沟通这个事儿,在交流在聊的时候,产生了那种意想不到的一些效果,这里面不是那个事儿,我们没有办法告诉对方,你去英国读书就对了、去国外读书就对了,我们无法为这样的建议负责任,你走哪条路就对了。但是不管你往哪个方向走,在这里面都能感受到爱、感受到信任、支持,我能生活在这样的情境,我能产生怎样的自我理解----对我是谁的一个理解。恰恰因为有了这样的情、有了这样的境,我们产生了一种关于我是谁的好的积极的理解,对我赋予了好的积极意义,不断有能力赋予更好的意义,产生更好的理解。关于我是谁,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是会变的,人是理解着的理解者,人是在行动中不断变化、不断生成、不断构成,是动态的。你说我能生成怎样的自己,往往是由情境决定的,人的自我理解是离不开情和境的,它跟此情此境有关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自我理解案例,小学我的自我理解就认为自己是笨的,初中觉得是可以拿奥运金牌的,高中觉得我是学霸,都跟此情此境有关系。为什么同一个人上小学觉得自己笨,上高中觉得自己是聪明的?都跟此情此境有关系,你怎么理解自己,就会怎么筹划自身,每个人都是一个正在进行时的理解着的理解者,我们产生怎样的理解,能变成怎样的理解者,都跟你所处的情境有关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女生这方面会更敏锐,你问女生哪种理解是确定的理解?一般女生不会告诉你哪种是确定性的理解,都跟她的心境有关系,情绪好的时候是一种理解,心情不好的时候是一种理解,平静的时候是一种理解,焦躁的时候是一种理解。哪种理解更接近事实,哪种理解是不更改的呢?在她看来都是对的,是跟着某种情景和心境确定的。一般的女生都不会告诉哪一种理解是事实,可能在女生看来她哪一种理解都是对的,甚至是一种结论相反的理解在她看来都是对的,她是跟着某种情境和心境进行确诊的,就这么个特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说人会不会产生一个关于我是谁一个确定性的答案?人是不会,人所有的理解都是主观的,人关于我是谁的理解都是主观的,人并不会形成像真理一样的自我理解,我们是一直不停的在变化的、运动的、发展的一个理解者的状态,不断的在进行着这样一个理解着的动作。然后究竟我是谁呢,哪个才是我呢,哪个才是确定的我呢?没有。唯一确定的是我们都是正在进行时的理解着的理解者。我们借此来决定采取如何行动,借此来决定如何筹划未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不改变情境,而想改变这个理解者他的理解状态,他怎么理解,他其实就怎么赋予意义的。如果说情景没有变,你想让孩子或者让我们自己从过去的意义里解构出来,这是不可能的。他很多东西都是随着情境的变化引起了你新的变化,然后导致你在赋意层面上的一个变化。这个才是在我看来我们在处理一些家庭教育问题的时候,经常去讨论该怎么做,还是不该怎么做?他这么选择的结果会是什么样的?没有人能对他怎么选择之后的结果进行负责任的。或者没有谁能确切的告诉他,你这么做就一定是对的,或者你那么做一定是错的。没有人能对我们这样的言行来负责任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是负不了责任的,因为它是关于未来的一些东西。但是我们经常执着于你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当孩子选择上学也好,休学也好,我们作为教育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他的选择里面,我们建构一个什么样的情,一个什么样的境,他的选择是在一个什么样的情境里发生的,然后在这样的情境里发生的选择核心目的并不是说这样选择之后我是对的还是错的,他的核心目的是帮助我们的孩子作为一个理解着的理解者他是怎样理解了自身,进而他会怎样筹划他的未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会觉得他的选择不会变,他那样选是不对的,他那样选择是对的,你发现他那样选的时候,后来又不那样选了,他这样选的时候,后来又不这样选了,他说他去英国留学又不去了,他说他要干嘛又不干了,他是一直在变化着的,我们去捕捉这个又累又没有意义,挺无聊的。但是我们能建构的是怎样的情景,这样的情景会引发怎样的心境,在这样的心境里会引发孩子如何理解自身,如何筹划自己的未来。往往这样,你会发现我们会有效的支持到一个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每个人都在回答我是谁,但是我们作为爸爸妈妈家长、老师,我们有一项能力就是我们可以影响到对方如何理解自己。我们没有办法让对方如何采取行动,或者让对方一定听从我们的建议,但是我们建构了怎样的情境往往会影响到对方如何理解自身,进而间接的影响到对方如何行动和筹划自己的未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我们在执着于那个结果的时候,就问问自己,它重要吗?真正重要的是什么呢?因为你得认识到,我们的教育对象也好,你也好,我们是一个理解着的理解者。我们的教育影响力往往在于一个情境的建构上,它能决定这个理解者怎么理解自己,而不是说我们的命令、我们的建议、我们去面向未来的时候能够去把握一个确定性的东西、不确定的东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是一个理解着的理解者,或者说你教育的是一个理解着的理解者,你怎么样才能教育到这个理解着的理解者呢?就是你建构了怎样的情境,这个情境决定了这个理解着的理解者是如何理解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关于我是谁这个追问先追问到这儿,不知道这几讲有没有给他家带来观念上的一些改变,或者一些新的认知,在行动的时候会不会产生一些新的实践、新的感受?期待大家在行动和实践中的一些反馈。期待大家一边听、一边实践、一边反馈。期待沈月兰老师的解读,再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业:人如何理解自身,就会如何筹划自己的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