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绵延的武夷山脉,地势高峻雄奇,层峦叠嶂,自然资源极其丰富,从盘古开天地到如今,一代代五府山民在这里繁衍生息。</p> <p class="ql-block">“蓝天碧透几丝云,云上接峰入汉门。翠绿森林妆岭壑,清湖倒影景观神。”</p> <p class="ql-block">碧透天空,潺潺流水,葱郁树木,美丽小花,随风摇曳的芦苇,曾感慨此景只是天上有,人间哪来几回闻,却没想到在三清媚16岁生日之际,毛会长带领一群靓丽动人的三清媚女子过了一把神仙的日子,体验到五府山自然风景下孕育出的人文魅力,感受到当地政府的用心和热情。</p> 振兴乡村,文化先行 <p class="ql-block">共产主义劳动大学,首创于江西。五府山分校创建于1958年,先后开设过农学、林学、园艺、畜牧兽医、财会、师资、医务、水电等专业。</p><p class="ql-block">建校后,学生利用当地资源,开垦荒山野岭,植树造林,种植庄稼,他们自给自足,半工半读,用青春和热血书写出一部时代赞歌。</p> <p class="ql-block">据统计,共大为上饶县各条战线培养了两千余名品学兼优的劳动者和接班人。1994年5 月,五府山共大解散。</p><p class="ql-block">日转星移,现在,这所学校已圆满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学校也恢复往日的平静,但他们的奉献精神,却永远留在在人们心中。</p> <p class="ql-block">五府山这段特殊的经历,也为这里带来了新的契机。</p><p class="ql-block">振兴乡村,文化先行。五府山镇因地制宜,利用当年这段历史打造燕子坳知青点、农垦公园、农垦大院等红色故土,修复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五府山分校,修缮赣闽交界处的“万里茶道第一关”毛竹关茶马古道,旅游资源丰富。</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在苏副镇长的带领下,参观学习共大精神。在这里,五府山共大又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三清媚女子文学会16周岁生日在这里举办。我们坐在教室里,思绪不觉回到热火朝天的时代。当年,共大学子用辛勤的汗水战胜贫穷,创造辉煌;而今,三清媚文学会女子重走知青路,用笔讴歌他们的青春故事,传承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大无畏精神。</p> 02.畲汉融合,同心促发展 <p class="ql-block">在绵延的武夷山脉脚下,居住着一群畲民。随着时代的发展,畲汉已融为一体,他们也早已打破畲汉不通婚的习俗。在当地政府的努力下,他们的习俗风情得以传承。我对她神往已久,今日才如愿以偿,走进曾风靡全国的五府山共大,感受她的峥嵘岁月。</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走进船坑村,看见到处干净卫生,村民穿戴整洁,三三两两坐在亭子里聊天,温馨的画面让人羡慕不已,他们是如何走上富裕发展之旅的?</p> <p class="ql-block">在座谈会上,船坑洪书记解了大家的疑惑:为了发展经济,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利用当地资源环境开发旅游业,经过一番市场调查研究后,他觉得得先要改变村民的固化思想,激发村民致富的积极性。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村民除了依托靠山吃山的优势,还可以“贩卖”山里的天然氧吧,吸引市区的居民前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他动员村民利用自家房子,开办民宿,开始,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去做吃螃蟹的人。</p> <p class="ql-block">接着,书记娓娓道来如何动员船坑第一家开办民宿的村民。当时,可谓一波三折,对于靠山吃山的村民,冒险拿出辛苦积攒的十几万元钱去装修房子,置办房间设施,少不了会担心害怕,但多虑是多余的。第一家民宿老板和老板娘就是个例子,开始,老板闹情绪,极不赞成老板娘去做民宿,洪书记不得不三番五次上门做工作,疏导他们的矛盾。</p> <p class="ql-block">终于排除万难,第一家民宿落地生根,开张后客人络绎不绝。这下,村民坐不住了,纷纷行动起来,生怕错过赚钱机会。现在,村子里到处是民宿,为了长远发展,村民也注意提升自身的素养。</p><p class="ql-block">美丽乡村共享共建,如今,五府山镇提档升级了船坑畲寨、中华蜜蜂谷、毛楼禹溪、塘里金竹坑等秀美乡村点。全镇各村组呈现出“青山绿水一幅画,白云生处有人家”的田园景色。</p> 03.体验别样的畲族风情 <p class="ql-block">畲族文化别有情趣,光是服饰就让人欲罢不能。畲族服饰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由上衣、裙子、围身裙、脚绑、鞋等组成,斑斓绚丽,丰富多彩。</p> <p class="ql-block">畲族女心灵手巧,她们擅长织布、编织,衣服都是利用自己织好的布进行裁剪,用巧手做出一件件美丽的衣裳,用银子、布料等编织成一顶顶独有民族特色的帽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于畲族服饰,我充满向往。众姐妹也和我一样,一到船坑,就像欢快的鸟儿,迫不及待走进民俗服装店,选择合适的衣服,风姿翩翩地奔向村里的流溪、小桥、亭子,大家流连忘返,站着,跳着,唱着,可把一个个摄影师给忙坏了,他们用手中的相机,摄下一幅幅动人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畲乡“无酒难讲话”,畲民热情好客,善饮酒,常以自家酿制的美酒待客。客人一到家,主人先捧上一大碗米酒请客人品尝,千万别拒绝,这是最高的待客礼节。洪书记分享了一个小故事,乡里干部下村做工作,其中有一户畲民就是不支持乡干部的工作,后来,竟然是一碗米酒化解了“矛盾”,促进工作顺利进行。</p> <p class="ql-block">平时,畲族饮食和当地汉族相同,节日食品较有特色,主要有乌米饭、菅叶粽和糍粑等,畲民喜食热菜,家家备有火锅。船坑村除畲汉两族共同点节日之外,畲民每年农历“三月三”这天,有部分畲民会蒸乌米饭祭祖,以此馈赠亲友。现在,船坑畲族在增添了对山歌、跳竹竿舞的内容,“俗不离歌”“载歌载舞”,让三月三节庆更加热闹喜庆。</p> <p class="ql-block">“篝火晚会”是件热闹开心的事情,本来我们可以开心体验一把畲族文化,可惜一场秋雨破坏了船坑村特意给三清媚女子准备好的篝火晚会,虽然有些遗憾,但热情的洪书记说,等天气好时,随时欢迎大家再去观光打卡。</p> <p class="ql-block">今天,48位三清媚女子在五府山过了一个特殊而又意义的生日—集体诵读了著名作家梁晓声、各地文学会会员给三清媚的祝福词;重走当年共大学子们的足迹,留下了满满的时代回忆;我们穿上畲族服饰,快活地做了一回畲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色渐渐暗下来,屋外的雨滴滴答答地下个不停,那是好客的畲民在挽留我们,又仿佛是一曲曲美妙动听的旋律在欢送我们回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祝福三清媚女子文学会越办越好!祝福五府山镇未来更加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