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6日一一28日第三次出游(历时13天)

孙三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①遵义→贵阳→泉州→潮州→揭阳</p> <p class="ql-block">  10月17日游览①泉州铜佛寺</p><p class="ql-block"> 泉州这座城,被称为“众神人间办事处”。一转角就能碰到一家庙宇,庙宇密度之最居全国前列。比较出名的寺院有开元寺、清净寺、关帝庙、天后宫。</p><p class="ql-block"> 铜佛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区,铜佛寺原名百源庵,始建的年代久远已无法考究,为泉州知府杨胤锡拨巨资主持扩建。清代顺治十二年至十六年期间,铸造了高五尺的铜佛十五尊,佛相庄严,线条流畅,栩栩如生,铜佛寺的名称因此而来。</p><p class="ql-block"> 铜佛寺几经修葺,历年来多有高僧在此弘法。弘一法师就曾两度在此挂锡弘法,并题写了“铜佛古寺”的匾额挂在寺内第一进落的后门上方,还题写了对联“教门千百喻如焚冈,佛道本源其唯戒光”,将寺名“百源庵”隐喻其中。</p> <p class="ql-block">  ②游览泉州通淮关岳庙,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涂门街,</p><p class="ql-block"> 始建年代不详,历史上共重修八次。通淮关岳庙初是奉祀关羽的庙堂,时名通淮关帝庙,后增祀岳飞,改名为通淮关岳庙。</p><p class="ql-block"> 通淮关岳庙由武成殿、三义庙、崇先殿三座殿堂并排组成。建筑方位坐北朝南,均为三进,第一、二进为单层建筑,第三进改为三层建筑,建筑面积1294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庙存宋朱熹《正气》、明张瑞图《充塞天地》古匾等重要文物。</p><p class="ql-block"> 1992年,通淮关岳庙被批准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③游览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涂门街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锡兰侨民旧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明天顺二年(1459),锡兰国王遣王子出使中国,时因锡兰国内变故,王子滞留泉州,取“世”、“何”为姓。后裔于清初建此居所。占地面积780多平方米,单檐硬山式,双坡顶,抬梁式构架。原有四落四雀翼(榉头)三庭井,东侧附有一连七间护厝,并配有天井、水井,后花园。现第四进已毁。</p> <p class="ql-block">④游览泉州承天寺</p><p class="ql-block"> 承天寺,又名月台寺,初名“南禅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中心承天巷对面南俊巷东侧。南唐保大末年至中兴初年(公元957-958年)建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其规模仅次于开元寺,为闽南三大丛林之一。</p><p class="ql-block"> 承天寺历代屡经重修,与开元寺、崇福寺并称泉州三大丛林,有“一尘不染”、“梅石生香”等奇景,原为五代十国时期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的南花园</p> <p class="ql-block">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是著名音乐、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又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就是由他谱曲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弘一法师(李叔同)在泉州的居住地:承天寺里面的"月台别院"</p> <p class="ql-block">弘一法师的化身地</p> <p class="ql-block">李叔同作词的歌曲《送别》</p> <p class="ql-block">⑤游览泉州崇福寺</p><p class="ql-block"> 泉州崇福寺,初名千佛庵,后改名崇胜寺、洪钟寺、崇福寺,与开元寺、承天寺并称为泉州三大丛林,1982年被福建省政府定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泉州少林寺废后传授少林武功的又一寺院,重修后大雄宝殿的风格保持明代规制,有应庚塔、千人鼎、大洪钟崇福寺“镇山三宝”,大洪钟,铸于明初,声音宏亮,“崇福晚钟”为泉州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  ⑥游览泉州西湖公园</p><p class="ql-block"> 泉州西湖公园位于泉州市区西北部,紧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清源山,总占地面积100公顷,水域面积82.28公顷,陆地面积17.72公顷。因风景优美、治理效果良好而荣获国际、国内多项大奖!</p> <p class="ql-block">  ⑦游览泉州开元寺</p><p class="ql-block"> 泉州开元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该寺始建于唐初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莲花道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为开元寺。开元寺是宋元时期泉州规模最大、官方地位最突出的佛教寺院,</p><p class="ql-block">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由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成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泉州开元寺是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之一。‌东、西两侧矗立着‌镇国塔、‌仁寿塔两座宋代石塔,整体占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开元寺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院,还与泉州的历史和文化紧密相连。寺内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遗迹,如大雄宝殿前的紫云大殿、东西塔等,这些都是研究泉州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此外,开元寺还以其丰富的佛教文化和建筑艺术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信徒,成为泉州乃至福建的重要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 ⑧游览泉州定心塔</p><p class="ql-block"> 据清乾隆《泉州府志》记载,城心塔,又名“定心塔”,明·万历年间建造,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重修。楼阁式五层五檐,塔身由红砖砌筑,外涂白灰,平面呈八角形,高约4.5米。下有花岗岩砌筑的塔座,依稀可见“南无阿弥陀”五字,另侧有“乾隆十四己巳(1749)年□(重)兴”。1983年1月,城心塔被定为泉州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花了20元钱从一肖姓人家的楼顶上才照得了开元寺里面的双塔同框)</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⑩游览泉州钟楼</p><p class="ql-block"> 钟楼,东亚文化之都 泉州的中心地标,始建于民国23年(1934年),位于泉州中山路与东、西街交叉口的钟楼,钟楼高13.8米,由留英设计师设计</p><p class="ql-block">本体以西洋风格建造又融合闽南风格,是福建省首屈一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  游览西嶽龙山寺(因时间晚了没能进到里面去)</p> <p class="ql-block">  从泉州公交公司获悉,为了提升古城旅游服务水平,方便市民、外来旅客漫游泉州古城,社区巴士“小白"推出2条古城旅游专线。运营时间为首班8时,末班17时,10分30分钟一班,票价暂定一票制2元/人。</p> <p class="ql-block">  10月18日①游览石狮黄金海岸</p><p class="ql-block"> 石狮黄金海岸是位于石狮市的旅游区,被泉州市列为18个主要风景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②游览洛伽寺</p><p class="ql-block"> 洛伽寺位于石狮市闽南黄金海岸东畔宫屿岛,占地面积二十多亩对台湾海峡。该寺由香港友帮集团捐献二十多亩地给石狮市佛教协会作为建观音菩萨之道场。</p> <p class="ql-block">  洛伽寺,第一座海上寺庙</p><p class="ql-block">有诗云《题洛伽寺》:洛伽寺院海连天,佛国禅音四海传。回头是岸难回头,解脱门前解脱难。</p> <p class="ql-block">航拍的洛伽寺</p> <p class="ql-block">  10月18日③游览洛阳桥。</p><p class="ql-block"> 洛阳桥在福建泉州东13公里处,为中国四大名桥(卢沟桥、赵州桥、洛阳桥、广济桥)之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桥南村与‌惠安县洛阳镇交界的洛阳江入海口处。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石桥,也是古代“‌四大名桥”之一,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p> <p class="ql-block">  蔡襄造桥的故事主要发生在北宋时期,他主持建造了著名的‌洛阳桥,为当地百姓带来了极大的便利。‌</p><p class="ql-block"> 蔡襄(1012年-1067年),字君谟,是北宋时期的官员、书法家、文学家和茶学家。他在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登进士第,随后在多个职位上任职,包括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等。蔡襄以直言著称,多次外派地方任职,均有显著政绩。在‌泉州任内,他主持建造了洛阳桥,解决了当地交通问题,极大地改善了民生。</p><p class="ql-block"> 洛阳桥位于泉州,原名‌万安桥,是古代四大名桥之一。修建过程中,蔡襄面临了诸多挑战,包括水流湍急和桥墩建设难题。他创造性地采用了筏形基础和浮运架梁的方法,成功解决了这些技术难题。此外,他还采用了养蛎固基的方法,利用牡蛎的自然附着力加强桥基的稳定性,这是世界上首次将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p><p class="ql-block"> 蔡襄在主持洛阳桥建设过程中,不仅亲自参与筹集资金和招募工匠,蔡襄的贡献不仅限于洛阳桥,他还提倡制作北苑贡茶“小龙团”,并著有《‌茶录》总结制茶经验,《‌荔枝谱》则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他的书法成就也极高,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为“宋四家”。</p><p class="ql-block"> 蔡襄的故事和成就被后人广泛传颂,他的书法、政绩和贡献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10月19日游览泉州位于晋江的五店市传统街区。</p><p class="ql-block"> 五店市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梅岭街道五店市街区南山路201号,占地面积为126亩。这里是一个集‌明清、‌民国至现代特色建筑于一体的传统街区,以其独特的闽南“皇宫起”红砖建筑和中西合璧的洋楼而闻名。五店市不仅是晋江城区的发源地,而且保存了大量的历史建筑,成为晋江特色风貌建筑的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10月20日①游览潮州古城</p><p class="ql-block"> 潮州又称“凤城”,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p><p class="ql-block"> 古城以其独特的潮汕文化、丰富的历史遗迹和精美的古建筑群而著称,面积约3平方千米,格局完整,有着720多条走向讲究、纵横有序的街巷和大批明清时期古民居建筑。</p><p class="ql-block"> 潮州古城建制至今有1600多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 牌坊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最初以木结构建造,形状类似“乌凹肚门”。到了明代,牌坊改为石砌,并增加了楼层和装饰。牌坊街不仅是尊荣显达、彰扬乡贤的纪念性标志建筑,而且在明清两代达到了鼎盛,建立了众多的牌坊。据记载,太平路上曾有39座牌坊,这些牌坊多为横跨路面的四柱三门形式,规模较大,风格独特,气势非凡,因此被誉为“牌坊街”。</p><p class="ql-block"> 牌坊街不仅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街道,还融合了丰富的文化元素。街道两侧的建筑是中西合璧的骑楼,这些骑楼与矗立的22座中式明清石牌坊相互映衬,形成了独特的侨乡风貌。</p> <p class="ql-block">  ②游览潮州开元寺</p> <p class="ql-block">  潮州开元寺,前身为“荔峰寺”,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区甘露坊,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诏令全国挑选十大州郡各建大寺,以“开元”名之潮州开元寺。</p> <p class="ql-block">  ③游览中国四大古桥之一的潮州广济桥</p> <p class="ql-block"> 潮州广济桥,又称湘子桥,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广济桥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连接东西两岸,是古代广东通向闽浙的重要交通要津。该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 经过多次修缮和扩建,最终在2007年以明代风格全面修复竣工,成为旅游观光步行桥。广济桥全长518米,由东、西两段石梁桥和中间一段浮桥组成,结构独特,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桥上还建有亭台楼阁,极具历史和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广济桥的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广济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由潮州知州曾汪倡议建造,最初名为康济桥。经过多次修缮和扩建,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形成了“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1958年,广济桥进行了加固维修,拆除了十八梭船,改建为三孔钢架桥梁。2003年,广济桥开始全面维修,按照明代风格修复,2007年竣工,重新开放为旅游观光步行桥。</p> <p class="ql-block">10月21日游览揭阳古城</p> <p class="ql-block"> 揭阳古城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是一个拥有800多年历史的南宋古城,被誉为“岭南水城”和“海滨邹鲁”。‌ 揭阳古城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文化底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