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路万里行——之新县、罗山之行

李星

<p class="ql-block">  2024—10—1</p><p class="ql-block"> 红路万里行已经完成了十二个章节了,瑞金、湘江、延安、太行都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记。</p><p class="ql-block"> 鄂豫皖红色根据地坐落在千里大别山,横跨鄂豫皖三省,是一个被前辈们鲜血染红了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我们曾去过英山、罗田、岳西,也去过红二十八军纪念馆和军政旧址,查阅过不少关于鄂豫皖红色根据地的资料。</p><p class="ql-block"> 鄂豫皖根据地红色基因是强大深厚的,需要一次、两次、再次的深入,多次的研学。</p><p class="ql-block"> 此行第一个目的地是河南新县,曾经的鄂豫皖红色苏区首府;</p><p class="ql-block"> 第二个目的地是罗山何家冲,大名鼎鼎的红二十五军从这里的大银杏树下,出发开始长征。</p><p class="ql-block"> 八十多年前这里曾留下了很多动人的故事,威风八面的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就诞生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我们去过瑞金的中央根据地红色苏区,也去过陕甘根据地红色苏区,并在那里看到了红色根据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文化教育建设、根据地政权建设、经济建设以及人民军队的建设等等,看到了党、军队和根据地人民的血乳交融,看到了中国的希望。</p><p class="ql-block"> 鄂豫皖根据地红色苏区和湘鄂西、湘鄂赣根据地红色苏区一直都是我们关注而没有深入了解的红色根据地。</p><p class="ql-block"> 国庆节是个好日子,出发!</p><p class="ql-block"> 端端正正的戴上党徽,带上红旗,戴上曾经的迷彩帽,探望革命老前辈需要正式的仪式。</p><p class="ql-block"> 轻骑一路向北,再向北</p><p class="ql-block"> 秋日的山林,绿色已经不是那么纯正了,落叶灌木的叶子已经悄悄的染上了棕黄色,正等候着一场秋风秋雨叶落归根,枫叶树却总是那么出跳的甩出一团团火红火红的秋叶,给寂静的山林带来了秋日的浪漫。</p><p class="ql-block">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同瑞金中央根据地苏区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领导创建的根据地,同时存在的还有湘鄂赣、湘鄂西,陕甘根据地等等,都是在蒋介石白色恐怖下工农起义后建立的红色苏区。</p><p class="ql-block"> 1930年3至6月,中共鄂豫皖边特委、红一军和鄂豫皖边区苏维埃政府的相继建立,标志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正式形成。</p><p class="ql-block"> 鄂豫皖根据地以大别山区为中心,东接江淮平原,西扼平汉铁路,南濒长江,北邻淮河,与湘鄂西、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互为犄角,同瑞金中央根据地红色苏区南北呼应,战略地位十分重要。</p><p class="ql-block"> 中午十一点半抵达新县。</p><p class="ql-block"> 新县是大别山深处的一个小盆地温婉而清新,一条小潢河穿城而过,沿河的两岸种的是几人合抱大垂柳,估计都是毛爷爷时代种下的。</p><p class="ql-block"> 大柳树四分之三的柳枝都倾向河床一边,似乎在感谢小潢河的养育之恩,余下的四分之一为河边散步的人提供了阴凉。</p><p class="ql-block"> 小潢河是新县人民的母亲河,滋润着这片美丽的土地。</p><p class="ql-block"> 县城依河而建错落有致,街道干净整洁,秋风徐徐非常惬意。</p><p class="ql-block"> 安顿好酒店稍微休息调整了一下,下午两点直奔鄂豫皖根据地首府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门前是英雄山,山顶上的地标建筑“红旗飘飘”在蓝天下红的特别耀眼,感觉在新县县城任何一个角度都能看到。</p><p class="ql-block"> “红旗飘飘”是“大别山红旗不倒”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雕塑上的八面红旗同时还寓意着鄂豫皖苏区诞生的八支红军队伍。</p><p class="ql-block"> 还有牺牲的十三万英烈。</p><p class="ql-block"> 这一雕塑不仅在视觉上给人很大的震撼,同时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p><p class="ql-block"> 位于大别山腹地豫、鄂两省接合部的新县,是鄂豫皖红色苏区首府所在地,也是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四师、五师抗击日寇的阵地,还是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的首次落脚集结地。</p><p class="ql-block"> 新县原名新集,隶属湖北省,是刘邓首长挺进大别山时更名为新县。新中国成立后新县划分为信阳地区,归属于河南省。</p><p class="ql-block">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49年全国解放,大别山地区28年革命火种不熄、红旗不倒。</p><p class="ql-block"> 这一雕塑正是对这一历史时期的纪念和崇高敬意。</p><p class="ql-block"> 28年红旗不倒,更多的是大别山人民的功劳!</p><p class="ql-block"> 十一期间,英雄山和鄂豫皖根据地红色苏区博物馆游人特别多,包括博物馆对面的鄂豫皖烈士陵园,有很多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们来祭拜先烈、参观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的确;不能让奥特曼,阿童木住进我们的孩子们心里,一定要让红色基因,我们的民族英雄住进我们的孩子心里。这不仅是年轻父母们责任,更是中宣部、教育部和各年级老师们的责任。</p><p class="ql-block"> 我们现在的孩子们百分之九十都不知道小兵张嘎有多么聪明顽强,不知道鸡毛信里的海娃有多么勇敢智慧.....</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是未来中国的希望和脊梁,共和国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宝贝,他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更没有精英一说。</p><p class="ql-block"> 祖国的各行各业都需要后继有人,都需要爱国敬业的接班人。</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右侧有一个大型的壁画“红星颂“,是天然大理石镶嵌而成。</p><p class="ql-block"> 作者利用大理石天然纹理、色差创作了一幅30*5巨型壁画,画面上年轻的红军战士们威武、自信,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 站在壁画前我们似乎都能听到他们的心跳声、呼吸声、脚步声,感觉到他们就生龙活虎的站在我们的身边。</p><p class="ql-block"> 那些少年红军一定是红二十五军的,稚气的脸上更多的是自信和顽强。</p> <p class="ql-block">  鄂豫皖红色苏区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这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分为六大展厅,馆藏资料特别多。</p><p class="ql-block"> 整整三天我们都泡在博物馆,红四方面军总部、中央鄂豫皖分局等红色遗址查看资料,有的展室或者展区我们多次反复阅读理解。</p><p class="ql-block"> 与中央根据地苏区和陕甘红色苏区一样,鄂豫皖根据地也是起步于“八七会议”之后。</p><p class="ql-block"> 大屠杀擦亮了年轻共产党员们的眼睛,妥协、软弱、让步只会让敌人更加猖狂,要想生存必须要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八七会议给了年轻的共产党员们主心骨。</p><p class="ql-block"> 我们从根据地党的组织建设、政权建设、经济文化建设、军队建设入手 ,认真阅读每一份资料。</p><p class="ql-block"> 与瑞金中央苏区和陕甘红色根据地相比较 ,找出共性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  前仆后继28年,大别山红旗不倒。</p> <p class="ql-block">  1927年风云突变,蒋介石和他的军警以及打手对手无寸铁的共产党人展开了残酷的杀戮,据不完全统计有三、四十万之多。</p><p class="ql-block"> 鄂豫皖三省的党的基层组织也惨遭灭顶之灾</p><p class="ql-block"> 错杀三千绝不放过一个!</p><p class="ql-block"> 共产党员们的尸体、头颅被悬吊在城门、旷野,不允许家属收敛。</p><p class="ql-block"> 一时间全中国弥漫着恐怖和血腥。</p><p class="ql-block"> 红田惨案,1927年新县箭厂河,地主勾结国民党军队疯狂杀戮共产党员及其亲属,短短几天他们在这块不到300平方米的稻田里屠杀了共产党员和亲属300多人,所有杀戮都是用了各种残忍的手段,是什么样的仇恨可以人性扭曲丑恶到了极点,连初生的婴儿都不放过。</p><p class="ql-block"> 烈士们的鲜血染红了整块稻田。</p><p class="ql-block"> 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牺牲的共产党员及亲属,把这300平方的稻田称之为“红田”。</p><p class="ql-block"> “红田”惨案是鄂豫皖革命先烈们坚守信念、视死如归、前仆后继革命精神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同时也是阶级斗争残酷的体现,有人否认阶级斗争,否认曾经的历史,这是不对的。</p><p class="ql-block"> 在几十万烈士的血泊中,中国共产党紧急召开了八七会议。</p><p class="ql-block"> 党的“八七会议”以后,大别山党组织先后在“鄂豫皖“三省边界传达会议精神,准备举行秋收起义。</p><p class="ql-block"> 黄麻起义揭开了大别山工农武装斗争的序幕。</p><p class="ql-block"> 商南起义、六霍起义的相继成功使豫东南、皖西、鄂豫边根据地逐渐连城一片。</p><p class="ql-block"> 这是鄂豫皖根据地的最初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工农红军的队伍,这是大别山人民的子弟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鄂豫皖根据地创建初期形势图</p> <p class="ql-block">  1931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湖北红安(黄安)七里坪成立。</p><p class="ql-block"> 红四方面军战斗序列(1931年7月)</p><p class="ql-block"> 至1932年六月红四方面军以发展成为两个军,六个师,一个少共独立团,四个独立师,共45000人。</p><p class="ql-block"> 成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部队之一</p><p class="ql-block"> 红四方面军的战斗作风是快、猛、狠。</p> <p class="ql-block">  红四方面军战斗序列(1932年6月)</p><p class="ql-block"> 由红四军、红二十五军和四个独立师组成</p><p class="ql-block"> 徐向前、陈昌浩是这支队伍的魂</p><p class="ql-block"> 此时的红四方面军兵强马壮</p> <p class="ql-block">  关于鄂豫皖红色根据地五次反围剿大致经过。</p><p class="ql-block"> 每一个红色苏区从建立之日起就在被“围剿”和“反围剿”的斗争中成长,鄂豫皖红色苏区也不例外。</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反围剿</p><p class="ql-block"> 1930年11月蒋介石对“鄂豫皖根据地”发动第一次围剿</p><p class="ql-block"> 围剿是蒋介石的强项,他不仅对中央苏区进行重兵围剿,对鄂豫皖红色根据地、湘鄂西、湘鄂赣红色根据地,陕甘红色根据地也采取重兵围剿,几十万的兵力喊着“号子”虎视眈眈。</p><p class="ql-block"> 反围剿则是我们的强项。</p><p class="ql-block"> 中央苏区在反围剿并连连获胜,陕甘红色根据地反围剿避敌锋芒诱敌深入,鄂豫皖红色根据地也在反围剿斗争中成长壮大。</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反围剿</p><p class="ql-block"> 1931年3月至5月间,老蒋重新调集10个师约12万人的兵力,采用了“追堵兼施”的战法,发动了第二次“围剿”。</p><p class="ql-block"> 鄂豫皖特委决定以广泛游击战来对付国民党军的追堵兼施的战法反围剿,集中主力歼灭深入皖西的国民党军。</p><p class="ql-block"> 4月20日,红4军率第10、11师主力避开国民党军的合围,东进皖西地区。</p><p class="ql-block"> 四月25日,一举歼灭国民党1个团,毙俘敌2000余人。</p><p class="ql-block"> 当国民党军把“围剿”重点转向皖西时,红4军主力则迅速西进,先后在新集以北的浒湾重创国民党第53师4个团,在十里铺又歼灭国民党44师约2个团。</p><p class="ql-block"> 国民党军到处被动挨打损兵折将近3000人,不得不于5月底收缩兵力转为守势。</p><p class="ql-block"> 鄂豫皖红军取得了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巩固并扩大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p><p class="ql-block"> 第三次反围剿</p><p class="ql-block"> 1931年9月至11月,蒋介石再次调动15个师以上的兵力,准备对鄂豫皖根据地发动第三次“围剿”。由于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抗日反蒋浪潮的掀起和国民党内部矛盾的增长,使得这次“围剿”迟迟不能开始行动。</p><p class="ql-block"> 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红四方面军,徐向前、陈昌浩指挥下跳到外线作战,主动出击歼敌,第三次反围剿获得了胜利。</p><p class="ql-block"> 第四次反围剿</p><p class="ql-block"> 1932年6月蒋介石亲任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组成左、中、右三路军,以中、右两路军9个纵队、2个总预备队共24个师、加6个旅共计30万人及4个航空队对鄂豫皖红色苏区进行第四次“围剿”。</p><p class="ql-block"> 中路军司令部设在河南省信阳,蒋介石兼司令官;</p><p class="ql-block"> 右路军司令部设在安徽省六安,李济深兼司令官。</p><p class="ql-block"> 第一步两路并列推进,步步为营,边进边剿”的战法,企图将红四方面军驱逐出鄂豫边境;</p><p class="ql-block"> 第二步东西夹击,进占以金家寨为中心的皖西地区,再由北而南,将红军压迫于长江沿岸加以歼灭。</p><p class="ql-block"> 此时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兼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张国焘并不认真研究敌情,而是积极推行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攻城占地的战法,同时又被红军几次战役的胜利冲昏头脑,因而对形势作出了错误的判断。认为这次蒋介石的重兵“围剿”不堪一击,拒绝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提出的暂时停止进攻,将红军主力集结于适当地区休整待机歼敌,反“围剿”正确建议,坚持要求红军实行不停顿的进攻、再进攻。</p><p class="ql-block"> 第四次反“围剿”作战历时两个月,红军主力始终疲于奔命消耗极大。尽管红四方面军和鄂豫皖苏区人民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但终因张国焘不顾红四方面军的客观情况,急于打大仗、城市攻坚战而致使红四方面军一直处于被动局面,导致被迫战略转移。</p><p class="ql-block"> 红四方面军战略转移后带走了鄂豫皖根据地大部分的红军主力,国民党反动派以重兵血洗鄂豫皖红色根据地,致使根据地形势更加严峻。</p><p class="ql-block"> 1932年11月鄂豫皖省委决定再建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八军,保持根据地红军主力的数量和机动作战能力。</p><p class="ql-block"> 重建后的红二十五军坚持开展保卫根据地的斗争,连续取得了郭家河、潘家河、杨泗寨三大战斗的胜利,全军迅速发展到1.3万人。鄂豫皖根据地很快得到了恢复和巩固。</p><p class="ql-block"> 吴焕先、徐海东、程子华是这支队伍的领导,也是这支队伍的魂。</p><p class="ql-block"> 第五次反围剿</p><p class="ql-block"> 1933年7月17日,蒋介石调集8个师10万余人第五次围剿鄂豫皖根据地,由于力量悬殊,红二十五军坚持开展反“围剿”斗争,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终未能彻底扭转危急局面。</p><p class="ql-block"> 根据中央指示,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实施战略转移(长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成立</p><p class="ql-block"> 1931年2月,红四军第十师第三十团在团长王树声的指挥下攻克光山县南部重镇新集(今属新县)。新集解放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党、政、军等首脑机关相继迁入新集。</p><p class="ql-block"> 1931年5月12日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在新集成立。</p><p class="ql-block"> 中央分局委员共11人</p><p class="ql-block"> 中央指定8人,即张国焘、陈昌浩、沈泽民、曾中生、旷继勋、舒传贤、方英、柯庆施(未到任);</p><p class="ql-block"> 鄂豫皖党组织增补3人即郭述申、高敬亭,周纯全;</p><p class="ql-block"> 候补委员有甘元景等15人</p><p class="ql-block"> 由张国焘、沈泽民、陈昌浩组成常委会,张国焘任分局书记。</p><p class="ql-block"> 中央分局既是中央机关派出机构,同时又是鄂豫皖地区党组织的最高领导机构。</p><p class="ql-block"> 鄂豫皖红色根据地虽然离中央苏区路途遥远,但是党组织一直都在党中央的关注和指挥下开展工作。</p><p class="ql-block"> 中共中央一直都在领导和指导每一个红色根据地的工作,这一点是所有红色根据地的共性。</p><p class="ql-block">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宗旨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坚持党指挥枪;坚持灵活机动的战略方针是每一个红色根据地的共性。</p><p class="ql-block"> 为人民服务始终是共产党宗旨</p><p class="ql-block"> 1931年6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鄂豫皖省委的决议》,组成了鄂豫皖临时省委,书记沈泽民,组织部长郭述申,宣传部长徐宝珊,秘书长费子民。</p><p class="ql-block"> 翌年1月10日,中共鄂豫皖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新集召开,选举产生中共鄂豫皖省委员会,正式委员31人,候补委员11人,由沈泽民、周纯全、高敬亭、成仿吾、汪友卿(女)、郑位三、耿显义等7人组成常委会,书记沈泽民、组织部长高敬亭、宣传部长成仿吾。</p><p class="ql-block"> 张国焘在鄂豫皖工作期间,采取了一些极左的思维和工作方法,伤害了许多鄂豫皖党组织和红军干部,使鄂豫皖根据地党的工作受到了极坏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中央分局、省委(临时省委)成立后,领导鄂豫皖根据地军民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实行土地革命,开展政权、经济、文化建设,成立了与中央苏区一样的各个行政部、局和列宁小学。</p><p class="ql-block"> 税务局、邮政局也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p><p class="ql-block"> 这一段时间鄂豫皖根据地的极盛时期。</p><p class="ql-block"> 至1932年6月,鄂豫皖红军正规部队发展到4.5万人,根据地面积达到4万多平方公里,拥有人口350万人,建立了27个县苏维埃革命政权,成为仅次于中央根据地的红色苏区,根据地的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安居乐业。</p><p class="ql-block"> 1932年夏秋,鄂豫皖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因张国焘不顾红四方面军的客观情况误判军情,急于打大仗、打城市攻坚战而导致红四方面军严重受损。</p><p class="ql-block"> 9月9日新集失守,10月鄂豫皖中央分局率红四方面军主力被迫实施战略转移。</p><p class="ql-block"> 这一点上和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经过及其相似。</p><p class="ql-block">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p><p class="ql-block"> 红四方面军被迫转移以后鄂豫皖省委继续留在大别山区坚持斗争。</p><p class="ql-block"> 形势严峻,重建主力红军刻不容缓。</p><p class="ql-block"> 红二十五军、二十八军恢复建制,在大别山继续与敌周旋、作战,保卫红色根据地。</p><p class="ql-block"> 第五次反围剿兵力悬殊,根据中央指示,红二十五军选择战略转移,转移前留下部分人员和装备充实红二十八军。</p><p class="ql-block"> 1934年11月16日鄂豫皖省委率红二十五军北上抗日,开始长征。</p><p class="ql-block"> 他们的旗帜是“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p><p class="ql-block"> 留守在大别山鄂豫皖省委常委高敬亭重建扩建红二十八军继续坚持在大别山战斗,继续领导鄂豫皖边区党政军民与反动派周旋,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直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p><p class="ql-block"> 红二十八军改编为新四军四支队,能征善战成为日寇心腹大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重建后红二十五军战斗序列</p> <p class="ql-block">  鄂豫皖根据地创办的部分报刊</p> <p class="ql-block">  鄂豫皖部分县列宁学校统计表</p> <p class="ql-block">  列宁小学校歌</p> <p class="ql-block">  红军书信和苏区邮局</p> <p class="ql-block">  陈赓—</p><p class="ql-block"> 曾是红四方面军的一员猛将。</p><p class="ql-block"> 1931年任红四方面军第十二师师长。</p><p class="ql-block"> 1932年负伤到上海就医,1933年3月因叛徒出卖被捕,5月经中共组织和宋庆龄等营救脱险到中央革命根据地,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步兵学校校长。</p><p class="ql-block"> 长征中任中央纵队干部团团长,到陕北后任红一军团第一师师长。</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他的部下多半都是红四方面军底子,能征善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4日</p><p class="ql-block"> 今天转场罗山何家冲探访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九十多公里路程都是在大别山纵深,山里的森林、沿途的民居、沿路飘扬着的国旗都让我们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 罗山何家冲一直是我们心心念念的地方,红二十五军在我们心里是一只英雄的部队,在甘肃通渭榜罗、宁夏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都读到他们的资料,对他们的长征都有详细的介绍。今天我们到何家冲红二十五军探访研学红二十五军的相关资料,心里更多了一些期待。</p><p class="ql-block"> 战友张新是罗山本地人,一大早就带领着他红歌红舞队到何家冲迎接我们,</p><p class="ql-block"> 一见面他就给我们换上了老红军的衣服,能当一回“老红军”也是非常非常光荣的事情。</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他的红歌红舞队员也都换上了红军服装,张新说大家着装统一 ,一会儿有更重要的安排,他已经把我们当成他的队员了。</span></p><p class="ql-block"> 有战友的地方,一定就是家的地方,当过兵的战友们都懂。</p><p class="ql-block"> 一到罗山我们也有了家的感觉,和红歌红舞队的队员们是初次见面,两分钟后就有了老朋友的感觉,缘分这个东西就是这么奇妙。</p> <p class="ql-block">  穿红军服装的是战友张新,看小伙子帅不帅</p> <p class="ql-block">  在红二十五军纪念馆留下我们的足迹。</p><p class="ql-block"> 看看我们这些“老红军”还算合格吧。</p> <p class="ql-block">  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关于红二十五军</p><p class="ql-block"> 红25军最初于1931年10月在安徽省金寨县麻埠镇组建。</p><p class="ql-block"> 首任军长为‌旷继勋,政委为‌王平章,由红73师和75师组成,隶属于红四方面军,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多次战役和反“围剿”斗争。</p><p class="ql-block">‌ 战略转移与重建‌:1932年10月,红25军随红四方面军主力进行战略转移后,鄂豫皖省委于1932年11月决定重建红25军。吴焕先担任军长,王平章担任政治委员。</p><p class="ql-block"> 重建后的红25军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取得了多次战斗胜利,有力地扭转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的危险局面。</p><p class="ql-block">‌ 长征与创建根据地‌:1934年11月16日,红25军在鄂豫皖省委的领导下以不足3000人的兵力开始了长征。</p><p class="ql-block"> 经过桐柏山、豫西平原、伏牛山等地,最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并与陕北红军会师。</p><p class="ql-block"> 红25军在长征途中广泛发动群众,创建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p><p class="ql-block"> 在长征过程中吴焕先不幸牺牲。</p><p class="ql-block">‌ 会师后发展:1935年9月,红25军与陕北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徐海东担任军团长,‌程子华担任政治委员。</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中红二十五军和陕北红军编成344旅,隶属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p> <p class="ql-block">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成立的背景。</p> <p class="ql-block">  红二十五军长征路线图</p> <p class="ql-block">  红二十五军与陕甘红军一起组成了115师—344旅出征山西抗日前线。</p><p class="ql-block"> 我们曾经在甘肃通渭榜罗长征纪念馆、合水太白陕甘红军纪念馆、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会宁长征纪念馆阅读了很多关于红二十五军长征的资料。</p><p class="ql-block"> 今天在罗山何家冲又补上了红二十五军的起步、成长与改编 ,心里非常非常欣慰。</p><p class="ql-block"> 这支铁的队伍在抗日前线也是好样的。</p> <p class="ql-block">  何家冲千年大银杏树下是当年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银杏树周边稻田金黄金黄的,实在是美的醉人,远处的山峦已经是秋季的色彩,大银杏树下有不少老乡们摆着摊儿,卖着山货。柴火灶炒的银杏果十元一袋子,吃起来软糯清香,我是第一次看到银杏果像花生一样炒着吃,过去只知道银杏果是好东西,可以炖汤煮粥,这次又长见识了。</p><p class="ql-block"> 参观完红二十五军长征纪念馆张新战友带我们来到大银杏树下,大银杏树后有很大很大的一面纪念墙,纪念墙上雕塑着红二十五军将士们出征时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张新组织红歌红舞队的同志们和我们一起环银杏树一周,再举起右手一道为出征的将士们致以崇高的敬礼。</p><p class="ql-block"> 随后又把一面鲜红的党旗交给我们,邀请我们一起去走“红军小道”。</p><p class="ql-block"> 走在红军小道上真的感觉到自己就是当年的红军,和红歌红舞队的朋友们一起唱起了“长征组歌”,马上热血就沸腾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红军小道上有一个不算太高的山坡,还有一个铁索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纪念墙上雕塑着红二十五军将士们出征时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新时代的红军战士</p> <p class="ql-block">  红军小路上的我们</p> <p class="ql-block">  过铁索桥</p> <p class="ql-block">  十月五日</p><p class="ql-block"> 在张新战友的安排下我们来到了他的老家,他们在大场院里摆开了大舞台。</p><p class="ql-block"> 张新战友让我们再次的换上了红军服装,让我们端端正正的坐在观众席,红歌红舞队的同志们朋友们专场为我们准备了主题联欢会。</p><p class="ql-block"> 他们把我们当成当年的老红军了。</p><p class="ql-block"> 红歌红舞队的朋友们认真演出每一个节目......</p><p class="ql-block"> 情景剧“十送红军”让演出进入了高潮.....</p><p class="ql-block"> 一位受伤的红军战士穿着蓑衣拄着棍子,执意要将自己的妻子送到红军队伍;一位怀抱婴儿的妻子依依不舍的惜别自己的丈夫;一位满头白发的老母亲送自己的儿子去当红军.....</p><p class="ql-block"> 这是根据地当年送红军出征的情景再现......</p><p class="ql-block"> 演员们在演出曾经根据地前辈们的故事,这里没有矫情,没有摆拍,没有漂亮的化妆和专业的嗓音,她们只是用真情在讲述一个个真实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坐在观众席上的我们眼泪夺眶而出,顺着脸颊泪流满面.....</p><p class="ql-block"> 我们已经进入了当年十送红军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曲拥军秧歌让我们直接奔向“舞台”,腰里系上红绸子和红舞队一起扭起了大秧歌,欢腾的舞步直接让我们年轻了二十岁。</p> <p class="ql-block">  午餐是在长长的木桌上进行的,大盆菜、大盆汤、长条凳,像极了当年红军打了胜仗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柴火灶大锅饭是我们的最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宋大哥端出一大盆金黄色的锅巴,红舞队的姐妹端出一大盆大锅菜,所有人跟着宋大哥后面扭起来了,不知道是谁在放丰收欢乐的曲子,一时间这里成了欢乐的海洋。</p><p class="ql-block"> 一条长长的队伍一直扭向了饭桌。</p> <p class="ql-block">  依依惜别</p><p class="ql-block"> 到了离别的时刻大家都不说“再见”两个字,只是帮着整理一下,牵一牵衣角......</p><p class="ql-block"> “再见了大别山”的曲子由小变大了,大家都意识到分别在即......</p><p class="ql-block"> 握手言别的时候,我们四个人的泪水止不住的划过脸颊.....</p><p class="ql-block"> 相逢是首歌,分别也是一首歌</p><p class="ql-block"> 我们拥抱新朋友</p><p class="ql-block"> 也拥抱昔日的战友</p><p class="ql-block"> 张新说我们彼此多多保重,争取早日再相聚。</p><p class="ql-block"> 战友之间的情分永远都是这么醇厚、真挚。</p><p class="ql-block"> “清风牵衣袖,</p><p class="ql-block"> 一步一回头,</p><p class="ql-block"> 山山岭岭还我回,</p><p class="ql-block"> 一石啊一草把我留。</p><p class="ql-block"> 再看一眼大别山</p><p class="ql-block"> 万般情思胸中收</p><p class="ql-block"> 缤纷的山花花啊</p><p class="ql-block"> 不要摇落你送别的泪</p><p class="ql-block"> 挺秀的翠竹啊</p><p class="ql-block"> 不要举酸你送别的手</p><p class="ql-block"> 再见了大别山</p><p class="ql-block"> 你牵去了我的一颗心</p><p class="ql-block"> 我要把你铭记在心头。</p><p class="ql-block"> 鄂豫皖红色根据地一行时间不长,收获满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