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西天”在拉萨

天地沙鸥(老俊老蒙)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p class="ql-block">《西游记》讲述唐僧师徒去往西天取经的历程,故事里的“西天”指的是天竺大雷音寺,原型是《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的古印度那烂陀寺。2023-2024年大多数时候,我的世界里也驻扎着一个“西天”,但它不在天竺,它在西藏,在拉萨。</p><p class="ql-block">这源自一段川藏骑行的奇妙经历。</p><p class="ql-block">川藏318线,亦称川藏南线,起于成都,一路向西,终于拉萨,全程近2200公里,横亘13座4千米以上大山,沿途要遭受长时骑行伴生的身心疲累、膝腿酸痛、臀肩剧痛,经历大车威胁、高原缺氧、大山长坡、高温雨雪、落石滑坡、车辆故障、修路封路等道道难关,被誉为全球最具挑战性的长距离骑行路线。位于西南区域的川藏线与我寄居的东南沿海相距数千公里,很长一段时间,川藏骑行并未牵惹我多少目光。前两年借假还乡,高中死党赵哥郑重地对我说:“知道吗?在我们这边的骑行圈,没骑过川藏线,不能封为大神。”他说这话时神色凛然,目光炯炯,尽管毫无深意,但令从没骑过哪怕一公里川藏线的我顿时心生压迫感,仿佛不骑川藏线,我就变成一个受大神俯视“没用”的人。川藏线就此扎根心底。后来和赵哥头脑发热一合计,趁着身子骨虽不年轻但还不够老朽,索性兄弟携手,完成川藏线骑行,一起顶戴“大神”光环。</p><p class="ql-block">在此之前,我连续骑行的最高记录是7小时180公里,比起川藏线长达24天2200公里、日均骑行100公里的常规标准,相距岂止十万八千里!我行吗?我能行?我行吗?怎么行!头脑稍稍冷静下来,一比照我才发现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幻想。然而既已允诺于人,不好贸然改口,只好硬着头皮开始训练。我在心里无奈地宽慰自己:边练边看吧。</p><p class="ql-block">我俩原计划2024年5月出发,我从2023年12月底训练到2024年4月,愈觉功力浅薄不足成事,赵哥亦有同感,遂相约推延到9月初出发,骑行时长24天,完事正好衔接国庆假期,便于统筹安排时间。</p> 极端活动需要匹配极端训练,从2023年12月底到2024年8月底,我前后进行了长达八个月的针对性集中训练。具体内容为:<br>周一到周五,每天早起骑台训练90-120分钟,周一到周三穿插两次时长约一个钟的力量训练,主要通过负重深蹲、仰卧起坐等强化核心部位和腿部肌群。在训练后期,借鉴运动领域已经验证的成果,我引入了无氧快速训练——以轻齿比最快踏频踩踏一分钟休整二分钟为一组,每次完成三组,从骑行实际过程回看,这对于提高摄氧水平防范高原反应有明显功效。许多人专项训练做的到位,但在长距离耐力运动后程仍然出现体力不支或肌肉瘫软抽筋的症状,很大程度上是对力量训练重视不足引致。<br>力量训练比日常骑行强度大一截,每次练完都百感交集,心生无法言说的成就感和松爽感。周三完成本周力量训练,周四、周五心情就异常松弛,有一种悬在空中的铁球终于落地的轻畅。<br>周六、日重点训练长距离有氧耐力,一般周六上午骑行约6小时。有了周六训练打底,周日比较随意,骑行二三个钟作罢。<br>7月中旬至8月中旬一个月,进行爬坡专项训练。主要做法是:周六训练场地由骑台转移到银湖郊野公园。这里坡多人少,有些坡度超过川藏线,设施齐备,环境清幽,简直是天赐爬坡训练乐园。训练时间一般五点起,五点半出发,十二点返家,全程训练约6个钟。另一项调整是,周日由骑台随意训练二三个钟调整为长距离骑行5-6个钟。<br>针对高原缺氧,我进行了应对性日常阻氧训练。训练时佩戴口罩,四小时更换一次,八个月训练消耗的口罩,比疫情相同时长多出许多。不明内情的小孩看见我戴着口罩喘粗气踩踏,惊奇地问:“老爸,你干嘛不脱掉口罩呀?”<br>据行内人士提供的经验,只要每天骑行八个钟连续骑行两天身体无异常,就具备了完成川藏骑行的实力。我在出发前进行过两次类似训练,身体反馈良好,我自忖,老蒙呀老蒙,你是不是也可以尝试挑战川藏线了?<br>七月中下旬,一年中最火热的时节,正当我兴致高昂为出发作各种准备时,收到赵哥散伙的消息,说他刚拔牙训练荒废,且单位请不到足够长的假期。我一听,心凉大半,漫长磨人的川藏线,缺失唯一的拍档好似缺失一条腿,所有的装备、后勤和行程要亲自动手、重新布置,一路上还需要孤身面对所有困难挑战。经过一番查探、咨询和筛选,我决意参加成都57平台组织的川藏保障团骑行活动。连同我共12位团友(出发时9位,半途加入3位),预计九月五日出发二十八日抵达,全程由一辆保障车和两位领队提供紧急道路救援、医疗救助、吃住安排、行李托运、补胎修车、摄影摄像等服务。<br>在离家前,回想这八个月的苦训以及顶住压力坚持出行的隐衷,再预想一路的艰险莫测,不禁百感丛生,写成一首:<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征 思</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壮年失壮却壮游,壮心盈怀怎堪收?</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回首忽感千般无,展眼敢念百年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崎途千里拥川岳,苍峰万座变春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拼图十年企图圆,余生闲话更何求。</div>译文:<br>按照国际上年龄分类我被归入壮年,但身体已不复青壮,现在却要进行长途骑游。身体不再年轻,心理却壮心不已,浓烈到无法控制。<br>回首过往,这些年好像拥有过什么,忽然好像什么都没有拥有过;眺望将来,预想身后,怎么敢奢望再拥有留存什么(展眼:展望,念:指望,念想)?<br>漫漫川藏线,长达数千里的崎岖道路上拥塞着众多河流和高山(岳:高山),苍黄的山峰成千上万座,山上天气多变,同时拥有不同季节(春秋:代指四季,变春秋:倒装,指气候多变)。<br>我耗费十年时间打造自己的运动拼图,指望完成川藏骑行使之圆满完整,这样,我的余生就可以用来闲话吹牛,夫复何求(玩笑语)?<br>到成都前一天,我购买了高额意外险,把自己埋在办公桌前,给夫人写了一封意味深长的遗书,感激她成全和谐圆满的婚姻家庭,倾诉自己在家人不赞成的前提下义无反顾的真实心曲。又给几位信得过的朋友打好招呼,财务上作了相应安排。<br>九月四日上午到达成都,下午选购了骑行的必要装备,包括雨衣、加绒手套、鞋套等,给自行车换了刹车片。询问老板要不要给车辆原装硬质坐垫加装软垫,老板瞅了瞅我那辆捷安特ATX830老爷车,悠悠地说:“你的骑行裤自带软垫,用不着。”谁曾想,老板这句好心的省钱话,一路上差点要了我半条老命。当然,这是后话。<br>当晚,我接受朋友的提议,仓促拉了一个微信群,把每天的行程感受发在该群和一个跑友群(以下合称“群友”)。我在开群声明里是这样说的:寻常日子踏实却少点辛咸,今天开始,某将带领诸位探访一段神奇的旅程。这条路你或许走过,但大多数人未必以骑行的方式完成。感谢朋友的美议,使我得以把骑行的见闻心得实时记录,保留了沿途记忆的现场感和鲜活度,给本文写作积累了丰满新鲜的素材。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月银湖郊野公园冒雨进行爬坡训练</h3> 9月5日,成都到雅安,135公里骑行近9.5小时,川藏骑行第一天。六点起床,七点出发,跨上自行车的一刹那,我意识到自己正踏上取经之路,残酷挑战和梦想兑现同时启动,后面冷眼等着我的,将是一条千山阻隔的漫漫长征。<br>在中国长长的历史上,当一个人或一种文明妄图拓展更大的天地时,他们的目光和脚步往往向西,向西。盘庚西迁,周朝盛世;孔丘问聃,双龙际会;玄奘西游,终得真谛。如今,我踏上又一条西征长途,以山为标,以轮为履,试着完成某种宿命般的使命,并向远年的西行者遥致敬意。<br>清晨时分,太阳还没冒头,耳目所及,稻黄天蓝,云白风轻,空气里盛夏的燥热消散,漂浮着浓浓淡淡的稻香和清甜。正午以后,烈日凌空,川西平原的马路无遮无拦,气温升至36°,路面开启烧烤模式,给团队来了“下马威”,让我们每一个人敲骨震髓地体验到:哦,这就是川藏318!<br>炙烤之下,几位队友出现中暑或抽筋,团队爆胎高达七八条,个别队友开始半踌半就坐进保障车……本人下午补水3升,每隔15-30分钟驻车休息,由于补给和休整策略运用得当,在未刻意争先情况下下午四点半最先到达目的地雅安,最后到达的队友到雅安已近八点。<br>骑行318川藏线要经历三个阶段:熬、虐、浪。<br>第一阶段:熬(成都到巴塘段)<br>骑行318的骑友多数都是新手上路,他们需要接受膝盖痛的煎熬,屁股痛的煎熬,大腿酸的煎熬,还有就是高反这一关的煎熬。<br>第二阶段就是:虐(巴塘到然乌段)<br>跨过金沙江进入西藏境内路况是一日不如一日。芒康到左贡需要翻越7公里觉巴山隧道,5130米的东达山某些路段还比较陡,加上高海拔风云突变的天气,也会让很多人痛苦不堪,特别最后那100米,几乎是看着海拔一米一米挪到垭口。<br>下东达山的路也是越来越烂,接下来左贡到邦达虽然没有垭口要翻,但是却最容易遇上冰雹,再就是下有名的72拐,路烂弯急军车还多。到了八宿去然乌,运气不好翻安久拉山遇到逆风也是够我们喝一壶的。<br>第三个阶段:浪(然乌到拉萨)<br>这个时候身体经过了煎熬,体力经过了磨炼,风景又美到极致,才真正开始享受骑行的快乐,开始浪骑川藏。<br>我和群友打趣道:今天是过去几十年骑行最长最苦最煎熬的一天,但是未来一个月最轻松的一天。爱一个人,就让他来318,因为这里能让他超越;恨一个人,也让他来318,因为这里可能让他超生。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午阴凉稻黄天清,下午烈日爆胎抽筋。</h3> 9月6日,雅安到新沟,88公里骑行8.5小时,川藏骑行第二天。今天上午阴凉,下午温度高达32°。不幸邂逅泥石流塌方,大长车像蜻蜓交尾一样,拥堵在路上一字绵延数公里。昨天的一马平川消失了,今天开始川藏线必修课——爬坡。在爬坡路段,有些摩托车在身后不停鸣笛,我在心里抱怨:催啥催,我怎么也没你爬的快呀。扭头一看,人家正朝我们伸出大拇指,鸣笛致意呢。<br>今天我最早到达目的地,获得一份意外礼物——分到一间标间“上房”,晚到队友有些只能委身于上下铺八人间。骑行川藏线是哪黑哪歇,住宿不能太讲究。一路行来,市县总体住宿条件较好,乡镇、兵站普遍条件寒陋,有天上地下之别。有些住处名为“酒店”,房间就像地震灾区搭建的临时板房;数十人共用一个洗澡间,内里墙体剥落,青苔丛生,水流如丝,热水要等上几个世纪,一切仿佛穿越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要多“复古”多“复古”。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泥石流滑坡,汽车赛成串。</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晚到骑友只能委身于上下铺八人间。</h3> <p class="ql-block">9月7日,新沟到泸定,51公里骑行6.5小时,川藏骑行第三天。出门就是川藏318线上的第一座高山——海拔2200米二郎山。二郎山被称为阴阳山,是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分界线。穿过4千米的二郎山隧道,极目四望,一派朗朗高原地貌。半山腰,云横雾绕胜似仙境,山脚跟,泸定河绕城漫流。</p><p class="ql-block">下午游观大渡河,看见景区内竖立的“我军炮兵阵地”旧址牌,突然想到“历史的真实”话题。举几个案例。</p><p class="ql-block">1、按一般观念,秦过了就是汉,但秦亡后六国纷纷复国,持续最长六十多年,代表是项羽建立的西楚政权,然后才有了汉朝。历史书把六国复国这段历史埋没了。</p><p class="ql-block">2、读历史,感觉刘邦和秦始皇是两代人。其实二者相差三岁,秦始皇活了50岁,刘邦活了62岁,他们在同一天地间生活了47年!共同经历了战国和秦帝国。秦始皇死后,刘邦造反事业才刚起步。</p><p class="ql-block">3、历史书说清王朝闭关锁国,妄自尊大,对世界局势一无所知。真相是乾隆和路易十六是笔友,相互写了62封信,对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非常清楚。但清王朝把防汉放在首位,装着不明世事。</p><p class="ql-block">4、小学语文课本通篇只说飞夺泸定桥全赖我军英勇,但没提我军在制高点架设炮兵阵地和机枪阵地火力完全压制对方,没提敌军不是正规主力,没提这是一场不对称战役。而一旦身临现场,历史的真相便豁然开朗。</p><p class="ql-block">正如有人言:历史没有真相,只有立场。行万里路,尽量淡化成见,贴近历史现场,就会发掘观念真实和历史真实之间更多微妙的偏差。</p><p class="ql-block">据的士司机反映,泸定小小县城,房价最高过万。北戴河是国人心中避暑胜地,泸定冬暖夏凉,夏无空调,冬不降雪,是甘孜州人心目中避寒胜地,全甘孜州人都是房子买家。傍晚时分,大渡河夜市开张。周边山民将自种的果蔬沿河岸摆卖,有些品种如八月瓜、湖南椒、仙人肉等,相貌独特,别处并不常见,核实名称就花了一番功夫。我自己给酸甜适宜的脆桃脆李填饱,同行的老胡缺乏经验,把八月瓜的籽咬破吞下,舌头酥麻半天没缓过劲。</p><p class="ql-block">今天一个重大转变是,我不再随大部队吃午间正餐。吃完午餐,我会出现食困,午休一阵才能缓和。不休息强制骑行,头脑晕沉易出事,午休后再启动,状态体能都需要重新激活。解决办法就是放弃正餐,出发时携带馒头、面包和能量胶等干粮,且骑且补给,下午到达时补进午餐。省去午餐功夫,从这以后二十天,我都最早到达目的地,入住时在对讲机里对领队报告“林队林队,我已到达酒店,给你报声平安”,再冲室友吼一句“老胡,我们的房间在**号....”</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云飞雾绕泸定城。</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渡河夜市</h3> 9月8日,泸定到折多塘,64公里骑行6.5小时,川藏骑行第四天。途经情歌之城康定时,正当中午晒死人的时辰,我已没有心思探究情歌的起源,专意拐到农贸市场购买了可口的脆桃脆李,这玩意酸甜爽口解渴消馋,充作午餐,口感实效并不比饭菜差。昨天开始,山路开始频繁出现,左手的大拇指连日频繁拨变速器,瘫软得连瓶盖都拧不开。入住据说一路上最好的酒店——聚康温泉酒店,几位女士在露天温泉泳池戏水,我畏惧高反不敢下水,遭到几位群友酸话嘲笑......<br>今天故事不多,借机介绍几位有趣的团友。<br>团里有位80后女士,性格爽直,自述平常不锻炼爱刷手机。为什么骑行川藏线?因为邻居两个13岁的小孩都完成了,“他们行,我也行”。<br>同行一位郑州中医,骑行川藏的动因是为了实现早年未竞的夙愿。这哥们大学时骑行过青藏线,底子不赖,现今人届中年,身体发福,不运动不说,一周差不多有五天酒局缠身。<br>上海团友经历也很有趣。他来318是兑现十二年前的未竟梦想,但平时懒得动,上次集中骑车还是二十多年前的事,出发时才把新买的单车运到成都。知道他底细的西藏矿业公司高管朋友和他打赌:你能骑行川藏线,到拉萨请你吃大餐,菜任点!我和另二位队友和上海哥们约定,作为证人参与饭局。他特意叮嘱我们不要泄露他搭车的事。他一出发就嚷嚷腿酸脚痛,每天都盘算沿途哪里有机场,预备随时乘机逃跑。我玩笑劝他说:你这把年纪,吹牛说的都是别人的故事,有几件自己的题材?错过这次机会,你还会再来一次?——你一辈子最后的机会就在这里。这次如果骑行成功,回去后无论什么饭局,哪怕你不在C位,只要你开口说川藏,全场必定你是当仁不让的主角和焦点!到了雅江,这厮果然飞机跑路,一去不返。<br>一路经见多了,我愈加笃信川藏线是个奇人异事扎堆的地方。许多人并没有精心筹划和准备,仅仅起因于一个远年夙愿或临时意念,便不由分说,豪横上路。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处处可见兴建或扩建的川藏高铁、川藏高速和318。</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情歌之城康定,农贸市场销售的脆李。</h3> 9月9日,折多塘到新都桥,62公里骑行5小时,川藏骑行第五天。上午翻越318线第一座海拔四千米以上的折多山。折多山海拔4298米,是康巴第一关,西面为高原隆起地带,有雅砻江,是青藏高原的东部、真正的藏区;右为高山峡谷地带,有大渡河。“折多”在藏语中是“弯曲”的意思,骑友对折多山另有解读:折多折多,折磨人太多!<div>  <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折多山</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康巴第一关,骑客折多山。</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俯大渡河,西接青藏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低九曲绕,首尾四季连。</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诸峰拥长途,折多何曾断?</div><br>译文:<br>康巴地区第一关,是折磨骑行者太多的折多山。<br>它向东俯瞰大渡河,向西连接青藏高原。<br>山体的低处到高处,被弯弯曲曲的坡路缠绕;路的起点到终点,可以见到四季的天气变幻。<br>川藏线拥立着13座4000米以上大山,折多山只是首座,从这个意义上,折多山并非孤山,在川藏线上连绵逶迤,何曾断绝?<br>到达垭口,耗时3小时15分。听酒店老板娘说,有些人全程推车,最长需要9小时一整天的时间才到山顶。如此看来,某之前的爬坡训练并不徒劳。垭口区域,一位中年女士借我的自行车拍照,说自己这次驾车,渴望日后骑行川藏线。拍照完,女士热情地塞给我一颗牛肉粒。我对群友道:山顶但凡抓住个骑车的,都有人要求拍照,别太当真,我们和车不过人家圆梦追梦或者直播的道具。</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进藏第一关折多山。</h3> 9月10日,新都桥休整一天,川藏骑行第六天。昨晚九点半一觉睡到七点半,整十个钟,起身后百骸酸爽。睡觉就像洗澡,前几日累积的劳顿就像污垢,冲一冲,涤除的七七八八。对于失眠的城市人,318是治疗失眠的特效药。<br>上午,领队带领参观了居里寺。该寺珍藏着300多年前的金刚佛壁画作为镇寺宝贝,寺庙正在扩建,未完工的弥勒主佛高达二十米,廊柱巍峨粗阔,顶棚壁画以手工绘制,生动传神。接着参观了神秘肃穆的天葬台,搭配领队介绍,近距离领会藏人如何达观自然地对待死亡。藏区与汉地地理毗邻,但藏人生死观与汉人仿若来自两个星球。二者的对待死亡的区别,粗暴点概况就是:汉人畏忌,藏人顺达。<br>晚间与队友在新都桥镇上聚餐,品尝到此行最惬意的松茸牦牛火锅。松茸滑软,牛肉看着大块入口即化,混合成人间美味。<br>昨天爬完川藏第一关,今天说说川藏大山。川藏318线有13座四千米以上大山,每一座大山,坡长十余公里至六十公里不等,需要瞪眼喘气、腰酸腿折攀爬少则二个多钟,多则一整天。爬山对一般人,最酸痛是腰腿,但对我,狠痛处是肩和臀。出发几天后,肩部痛感下降,估摸已然适应,但臀部痛感兢兢业业,贯穿全程。尤其上坡时,全身重量集中在后臀局部,痛感会成倍放大。后来知悉,别人在原装硬垫外面明智地加包了一层软垫,而我偏信了成都修车店老板的建议,没有包软垫,骑行时硬碰硬,每次摩擦都像刀割一样。<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川藏大山</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川藏十三山,</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峰峰凌四千。</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折多东开路,</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米拉西收官。</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峰高推东达,</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人摧数宗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回首攀援处,</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巅垭只平川。</div>(凌:超越;人摧数宗巴:最摧折人的是宗巴山。巅垭只平川:回看翻过的重重高山,只不过是些平地坦川。)</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居里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葬台。</h3> 9月11日,新都桥到相克宗村,82公里骑行6小时15分,川藏骑行第七天。团友经过前几天的挣扎,多半人心里头逐渐接受了搭车的事实,搭车也越来越频繁,骑行反倒成了搭车的点缀和“休整”。我对群友玩笑说:川藏骑行三部曲:骑而不坐——骑骑坐坐——坐而不骑。<br>今天先是翻越长约六公里的高尔寺山隧道,接着是四十公里超长下坡。这里每年都摔死人,看似拉风,实则危机四伏。目下骑行成为运动风潮,318线80%的事故都出现在下坡,应对长下坡有哪些经验可供分享呢?<br>首先,要控制好刹车。第一下坡前要自检刹车。手捏一下刹车,看是不是有正常反应。第二,刹车要有预见性和提前性。遇到紧急情况要早杀,不要临到跟前再刹。三要前后刹并用。有些人只喜欢用前刹,结果前刹都磨平了后刹还是好的,这样其实非常危险。四是身体重心后移,点刹为主。<br>其次,长下坡切忌一放到底,每隔15-30分钟要驻车休息片刻,为什么呢?<br>第一,从高处到低处,氧气密度骤然增加,或出现醉氧现象,意识短暂模糊。第二,下坡距离太长,刹车和轮胎或因过度摩擦生热失效。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挂在峭壁上的松茸之乡——雅江县。</h3> <div>9月12日,相克宗村到理塘,113公里骑行9小时,川藏骑行第八天,难度足以列入全程前五。今天穿越三座海拔4千米以上垭口和隧道,小坡无数,大长坡至少有6-8架,9小时骑行,至少有一半时间在爬坡,膝腿酸疼仅只轻微,臀肩剧痛实难忍受。今天,无疑是开始以来最艰难最煎熬的一天。长坡+阵雨+逆风,构成前行的三重魔障,搅得人一路不得安生,12位团友只有两人没搭车,另一位骑行了约14小时方才抵达。<br></div>终点理塘,海拔4200米,是全球海拔最高县城,被誉为天空之城,但从今日行程难度看,它是一座专门治人让人无法轻易企及的天空魔都。<br>对高原降雨,本人一直耿耿于怀:一是下雨就得停车,停车太久状态节奏大受影响。二是雨衣、雨裤、鞋套,穿、脱一轮起码耽误20-30分钟。高原的天,一团乌云一场雨,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有那么几天每天穿脱两三轮,弄得人精疲力竭又恼恨无处,只好喃喃骂几句“鬼天气”。高原下雨往往伴随降温,与下雨前的阳天温差可达5-10°。领队发话说,你们应该见识一下雨和雪,不然怎么叫318?今年七月骑行的一个团,24天有15天以上都是雨……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著名的天路十八弯。</h3> 12位团友只有两人没搭车,离路单车固定在车顶。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早晨打包的馒头、大饼和能量胶、葡萄糖是中午代餐食品。</h3> 9月13日,理塘到禾尼乡,56公里骑行3小时,川藏骑行第九天。起伏平路为主,难度不大,入住所波大叔青年旅社。禾尼乡位于毛垭大草原,毛垭草原曾被《中国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是高山围绕的一个山间盆地,只有东部由无量河切开一条河谷与外相连,在草原上南望可见海拔5838米的益母贡呷雪山。毛垭大草原没有内蒙古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的广袤平展,但与青山、雪峰、白云、蓝天亲近,脱俗而灵动,有一种立体多面的美,草原上风云变幻无穷,置身其中,有一种说不尽的苍凉感慨。<br>在草原上,我们见识了憨硕的土拨鼠、警惕的野狼,近距离目睹了兴建中的川藏高铁,领受了草原黄昏的壮阔绚丽,几乎触摸到幻境般的彩虹......<br>入住的波大叔青年旅社是一家藏式网红店,以“牦牛肉管够”扬名,许多奇人异士在墙上打卡留念。然而不得不说,这里居住条件太寒碜,牛肉偏咸不烂,在吃喝不愁的川藏线上,仅仅依靠数量堆砌,实在无法给出高评。<br>海拔4200米的禾尼乡,在318线算不得高点,但我在这里遭遇了此行唯一一次高反,症状表现为胸闷气短,尤其爬楼梯时,步频稍快便顿觉气塞。同行的九零后小曹,呼吸紧迫,头疼难当,双唇青紫,吸氧后血氧仍然低于六十,说明自身体质已无法适应高原。当晚他便回到理塘,次日坐车到成都。其实早在新都桥休整那天,有个一路相随的亲和小胖哥,晚间便出现肺水肿,被紧急送往医院。对于他俩,骑行川藏线或许似一场高原秋梦,一朝梦醒,不知何年何月能再入梦。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毛垭大草原壮丽黄昏。</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9月14日,禾尼乡到巴塘,118公里骑行7小时,川藏骑行第十天。翻越4700米的海子山,下山时观赏到云低雾绕的姊妹湖,路遇不仗势夺食的猴群。下山是一段顺流路,滔滔巴楚河,一路伴我行。下午入住巴塘金顶青年旅社,只见院落敞亮,杨柳依依,花木扶疏,水果正黄,一派大好高原秋色。队友渠边闲话花前小聚,悠闲品着下午茶。老板从院里采来酿酒葡萄,入口酸甜适宜,微带果酸而不酸牙,吃一颗就停不下来。入夜,和老胡在街上溜达,巴塘和内地任何一座消费城市无异,举目街巷吃喝稠,扑鼻门店烟火香。<br>今日上坡,遭到大车抢道,大车横行无疑是川藏线一大威胁。尤其狭路上坡时,大车会挤占空间,留给骑行者的路面有时不到一米宽。而上坡是体力和控车的薄弱点,龙头稍微把持不好便会卷进左侧大车轮或栽入右侧的深沟高峡。我的应对举措是坚持在白色标线左侧半米附近行驶,逼使大车降速让道。即便大车刻意挤压,往右避让还有充足的回旋空间。<br>说到大车,便联想到川藏线鄙视链。一路观察,如以参与者众多作为分类前提,川藏线鄙视链分为三级:第三等级是自驾,第二等级是摩托,第一等级是骑行。步行、叩头、推小车等行走方式由于参与人数在总量中占比过少,忽略不计。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姊妹湖</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入住的巴塘金顶青年旅社,花木扶疏。</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骑友花前饮聚。</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巴塘和内地任何一座消费城市无异,举目街巷吃喝稠,扑鼻门店烟火香。</h3> 9月15日,巴塘到芒康,107公里骑行10.5小时,川藏骑行第十一天,难度足以排入全程前五。跨过金沙江大桥,便去乡入藏,和四川境内路面相比,藏区的路狭窄、多坑,尤其下坡时陷阱处处,危险重重。当日遇见落石、滑坡,两场大雨、烈日及冰雹。上午十点到下午五点七小时间,前半段沿着一条浑黄的泥河逆流而上爬坡,后半段在无遮无掩的高原暴日下超长爬坡,忍受饥、渴、累、热四重摧折。爬坡终点宗拉山应该改名祖宗山,一是它像祖宗一样难伺候,二是垭口山景远胜其它大山,属于宗师级。<br>有些群友看我经常爬上坡骑长途耗长时,担心我用力过度过猛,伤膝伤身,在此申明一下:<br>1、想要骑行川藏线,单靠梦想、死扛、勇气、意志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只是陪衬,系统准备、科学训练、充分休整、合理膳食才是主干和精髓。<br>2、看上去有时我很煎熬,但拉通整体看,平均每次踩踏用功、平均每天用力只有7—8成。如果用力9-10甚至12成,绝对无法持久,很快废掉,不会拖到现在还生龙活虎。 跨过金沙江大桥,便去乡入藏。和四川境内路面相比,藏区的路狭窄、多坑,陷阱处处,危险重重。 在无遮无掩的高原暴日下超长爬坡,忍受饥、渴、累、热四重煎熬。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此行最摧折人的宗拉山,景色也是最美。</h3> 9月16日,芒康到荣许兵站,88公里骑行8小时15分,川藏骑行第十二天,难度足以排入前五。<br>今天翻越三座10公里+以上大山,最煎熬为第二坡。当时正值晌午,高阳热辣,荒山裸路,无木无树,叠加体力疲乏,煎熬而漫长。觉巴山隧道全长7公里,系川藏线最长隧洞。许是路面太平太乏味,我觉得仿佛走了七个世纪。穿行在漫长的隧道里,人会不自觉产生某种幻觉,仿佛一切都不真实。然而,摩托车手竖立的大拇指,小超市老板不耐烦的神色,汽车里传出的“加油”年轻女声,洗车店师傅不友好的呵斥,都提醒我这一切并非幻境,我,真真确确正穿行在川藏线上。 <br>沿途终于看见标注“布达拉宫”的路牌,还有1100公里。天,都走了一半啦!真不敢回顾1000多公里自己怎么捱过来的。宫里人也太会营销了,广告这大老远就开始做了。<br>一路行来,时而路遇放牧为生的藏民。据说他们许多没有固定住所,以帐篷为家,属于藏民里的中下层“流民”,生活清苦,地位不高。有些适龄读书的小孩,周旋在帐篷内外,这是他们童年的全部世界。或许,也是他们毕生的全部世界。<br>黄昏时候,牦牛群赶着回圈,风中飞来熟悉的老歌。我伫立在住处不远一墩小石桥上,俯瞰着脚下的溪流。这正是下午伴我骑行的那条清溪,我不知道他的名字,也不清楚是否曾经遭逢。它的水流冰冷,清澈,翠碧,充沛,它翻滚着,卷涌着,一路向下,发出击石的哗哗声。我不知道它从何而来,也不知道它流向何方,正如它不知道我的前世今生。此刻,我与它像一对暌违多年的老友,相互凝视,相互倾诉。老朋友,或许我来的太晚,错过了很多;或许我来的正好,不早不晚。生命旅程中的某些邂逅和对流,没有因由,不着意义,就这样不由分说的悄然发生。今朝斯夜,我来过,陪伴过,凝视过,沉思过。<br>今日得见,行且沉吟。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全程最长的7公里觉巴山隧洞。</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藏族“流民”栖身的帐篷。</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沿路美景与危机并存。</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住处的“复古”洗澡间。</h3> 9月17日,中秋,荣许兵站到左贡,58公里骑行6小时,川藏骑行第十三天。翻越川藏318线最高峰5130米的东达山。为贺中秋,对群友跑友赋诗一首。<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达山.中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川藏巅垭推东达,</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达今夜月如花。</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许明月三生愿,</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随寄诸君千万家。</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左贡位于西藏东南部,建于群山环伺的夹谷之中。境内主要有东达山与云南交界处梅里雪山。怒江、澜沧江、玉曲河由北向南呈“川”字型纵贯全境奔流而下,形成三种不同的河谷地貌。县城外,玉曲河绕城流淌,不事张扬的外表,掩藏不住源自远方雪山的柔韧与瑰丽。河岸边的崖壁上,簇拥着刚劲凌乱的银岩,经过夕阳点照,顿时渲染出某种神性。入夜,团队聚首左贡县城某牦牛肉松茸火锅店,共贺中秋佳节。夜色下的左贡县,吃喝玩乐一应俱全。单论自然条件,这里其实不太适合人类居住。然而,人们不仅定居下来,并且把生活过的麻辣鲜香,消解了边疆的荒凉与单调。<br>玉曲河畔,伫立着象征民族团结的融合亭和援藏三十周年纪念碑。当今世道,人们依照种族、宗教等对人群分类标注,优势族群往往凭借优势地位对弱势族群进行打压、盘剥和遏制,目前全世界规模国家,大多都这么干。优势族群不仅不滥用强势地位,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反过来诚心实意帮衬弱势族群,全世界恐怕只有中国这么干,这背后考量的是主政者节制本能的自律以及高瞻远瞩的眼光。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川藏南线最高的东达山顶,“捧月”贺中秋。</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麻辣鲜香的边城,离不开强势族群的帮衬。</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团队聚首贺中秋。</h3> 9月18日,左贡到邦达,107公里骑行8小时,川藏骑行第十四天。左贡到邦达是一段穿行在藏区河谷快速路上的旅程。自离开川西坝子入山迄今,历经重重高山长坡,这算得上最轻快最惬意一段。<br>这段路全长107公里,沿玉曲河逆流而上,蜿蜒起伏。玉曲河属怒江支流,宽约20—50米,水质碧绿杂黄,清冽沉着。由于没有大山阻隔,玉曲河和沿途遭遇过的河流相比,呈现两大特质:一是水势平缓,二是水量丰沛。这两大特质造就沿河两岸肥沃平整的河谷地带,宽约数百米,这是农耕和畜牧的天然乐土,分布着一丘一丘的青稞地和成片成片的草场。总体来看,西藏大部分地区不适宜人类居住,但这一带河谷地区例外。<br>青稞已熟,金黄的穗子低垂在垄亩间,像时节打出的重重叹号。有些已经收割完毕,桔杆在地间蓬成“人”字,晒干的桔杆则悬空码垛在地边的木架上,像一堵堵金色的麦墙。太阳正盛的时候,牦牛躲卧在“墙”下自在乘凉。<br>青稞是为寻常汉人轻视的作物。作为大麦的一种特殊类型,其营养成分也较水稻、小麦、玉米为高。在粮食作物中,青稞具有高蛋白质、高纤维、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糖等特点。其蛋白质含量高于小麦、水稻、玉米。富含18种氨基酸,尤以人体必需氨基酸较为齐全。<br>草场上游牧着稀稀散散的牦牛、奶牛和马,尤以牦牛为众。以前只知道牦牛耐高寒,此番亲见,才知道牦牛也有亲水喜水的习性。<br>河谷道路以平缓起伏路为基调,坡度坡长都很温柔。前些天动辄一二十公里爬坡,河谷路段却没见过超过1公里的长坡。刚驶上一段小上坡,紧接着回报一段小下坡,看这走势,造物主好像生怕累着行者一样。<br>路上遇见的小朋友,多会用快乐的情绪对人喊“扎西德勒”,我也用生硬的“扎西德勒”回敬。遇见一个4岁的藏族娃娃,戴着顶卡通鸭舌帽,面呈卤色,鼻涕触及嘴唇,脸上洋溢着天真的微笑,见到我就问好打招呼。他被大人载在摩托后座上,我骑车跟着他,他回头和我边走边聊,催我麻溜点追上他。我把包里唯一的橘子和一支能量胶送给他,拍完合照后,他拿着新得的礼物,乐颠颠的跑回家。<br>头顶依然飞动着蓝天白云。天空明净而深邃,把人的思绪引向辽远的地方。云在地上投下一团一团的阴影,藏在阴影里的路段,不仅不热,反倒有一种清凉。许是没有爬长坡吧,太阳照在身上,温热而不燥热。紫外线仍然剧烈灼人,刺得让人睁不开眼,带着墨镜不小心直视阳光,仍然感到炫目头晕。沿途村镇毗连,可随处补充饮料,正午也不觉得口渴。河谷的空气干净松爽。由于吸纳了河里的水气,并没有在藏地行走常见那般干燥。稍一加速,耳畔便会传来呼呼的声响,这是大自然最动人的和弦。<br>正常5-6小时的路程,足足走了8个钟。时间这么长,错过饭点,太阳高照,却没有往昔的饥渴疲累——这真是一段奇妙销魂的旅程!这一段路与其说是骑行,毋宁说是散步;与其说苦旅,不如说游赏。听领队介绍,林芝到拉萨有段路平坦开阔,高木掩映,同样令人着迷。<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左贡到邦达</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左贡邦达玉曲牵,</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驰道依水两缠绵。</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砥途盘桓逾坡上,</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秋景每每累流连。</div>译文:<br>玉曲河将左贡邦达连接起来,平坦的公路沿着河流蜿蜒延伸。<br>我骑行这段平路耗时超过上坡路(盘桓:徘徊,指走得慢;坡上:上坡倒序),这是因为沿途秋景不断,惹的我不时停车欣赏(累:累及,正话反说)。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轻快丰饶的玉曲河谷。</h3> 9月19日,邦达到八宿,川藏骑行第十五天。今早翻越4700的业拉山,接着就是著名的怒江99道拐。下坡转急弯时,路面太滑,身体压的过低,不慎摔车。幸速度不快,后无跟车,除把羽绒服袖口擦破,别无大碍。前几日过一转弯时,也因沙石路面摔滑一回。由此得到的教训是:下坡我只关注到坡度、弯道和车速,对路面情况关注不够。戒戒!!<br>怒江99拐到底后,便是滔滔怒江。怒江水面混浊,带着泥土的本色。水势浩荡激越,翻卷奔腾,就像一匹狂飙的野马。两岸夹峙着高崖土壁,蜿蜒往复,崖壁单调荒芜,不着半星绿色。骑行在这样的环境,对比昨日玉曲河谷的艳丽丰饶,踩踏也变得费力和窒息。荒谷里但凡出现几片草木和阴凉,那多半是一个自然村。一团绿,一条村;一条村,一团绿。在这荒凉贫瘠的天地,人们依凭着那点微弱的绿色,便勇于直视自然,繁衍生息。<br>下山后,余下的行程颇为不顺。318线作为战备公路正在改建,沿途处处都能见到工地。有工地就有施工,一施工就封路堵车,今天先后遇见三次封路。一旦封路拦车,原有的骑行节奏会遭破坏,放行后身体冷启动既费马达又费电。同时,骑行时间拉长,日照紫外线正好变本加厉折磨人。<br>据施工工人透露,318改建的重要内容是广修桥隧。大约2-3年后,318线上许多吸引人的景致和路段如怒江99拐等都会被桥隧替代。如果看官有穿行318的念想,宜早不宜迟!<br>下午入住八宿县,由于海拔不太高,县城黄昏时仍散发着余热,并无高原常见的寒凉。“八宿”藏语意为“勇士山脚下的村庄”,境内有邦达草原、怒江大桥、多拉神山、米堆冰川、来古冰川,集冰川、湖泊、草地和原始森林为一体的然乌湖。因湖泊冰川众多,被誉为“蓝色八宿”。苍凉高原一旦与迷幻蓝色相遇相融,便惹人迸发出诗意的联想。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著名的怒江99道拐。</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向修筑怒江大桥的英灵致敬。</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怒江畔的高崖、荒原与绝路。</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9月20日,八宿到然乌,93公里骑行9小时,川藏骑行第十六天。今天的行程,有点有力无处使或者心不在焉的兴味。<br>老天爷今天苦着个脸,还下过几阵小雨。阳天固然让人烦躁,但阴天却让人无精打采。八宿到安久拉山,逆着一条混浊的小河,上坡起伏居多。70公里路,走了约7小时,平均每个钟10公里,跟散步一样,比纯爬山(约每小时6-8公里)快不了多少。两场雨,两次穿脱厚重笨拙的防水衣物,对节奏状态影响不小,对情绪侵蚀更大。安久拉山和其它大山不太一样,垭口较为平坦,并无明显顶部特征;上下山不是常见的倾斜坡路,而是一条起伏路穿过垭口。<br>酒店环境不错,没有沿途乡镇住处的“复古”装修,要在此休整一天两晚,领队颇花了心思。透过酒店窗户,可远眺万年冰川。冰川静卧在山巅凹处,与白云蓝天低语嬉戏,平视着右侧的另一座高山的尖峰刺向苍穹——就凭这番景致,心思迅速转移到窗外,一路的心不在焉顿时一扫而空。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没有明显上下坡路联通的沉闷安久拉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酒店透窗可远眺雪山。</h3> <p class="ql-block">9月21日,然乌休整,川藏骑行第十七天。今天利用休整时间,游赏了龙仁巴冰川和然乌湖。</p><p class="ql-block">龙仁巴冰川是一条尚未开发的“野”冰川。大众熟知的米堆冰川、来古冰川,门票、车费咬人,且只允远观或指定线路近看,总体性价比偏低。早些年开发之前,这些也属于“野”冰川。此次包车往返的龙仁巴冰川,景致毫不逊色以上著名冰川,费用亲民,时间自由,游人罕至,无拥堵之患。我们得以近距离亲密接触冰川,足迹遍及偌大的冰盖,溯冰河左右而上,伸颈俯瞰幽深的冰洞,仰脖远眺圣洁的雪峰……。</p><p class="ql-block">中午饭点,在冰川脚下营地吃了点藏民提供的简餐充饥。对于空空的肠胃,偏咸的酥油茶和撕裂牙的牦牛肉,仍然不啻为人间美味。</p><p class="ql-block">下午游观然乌湖。然乌湖由三个上下相连的湖泊组成,分别是阳措湖、傍措湖和冷安佳布湖。然乌湖藏语称然乌措,意为“羊奶湖”,因其湖水呈乳白色,似羊奶而得名。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地理位置而闻名,素有“西南瑶池”“高原九寨”之美誉。然乌湖观景台上秋风猎猎,吹的冲锋衣就像打足了气。阳光轻一块重一块,在山脊、森林和湖面打出斑驳的光影,背阴的区域属冬,向阳的地属秋。然乌湖不像许多藏地湖泊呈碧绿色,本来略显浑浊,起个“羊奶湖”的名顿时由黯淡无光变得流光溢彩。</p><p class="ql-block">这是一段惬意、实惠而又毫不匆促的旅程。休整身心,又愉悦耳目。明天,继续征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龙仁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天生素练裹腰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引得闲人纷纷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欲对青天千百问,</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何日许我换新颜?</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我生来遮体只有一身白衣(素练:白色绢帛),却引得游客不住赞叹。我想千百次地询问青天:你何时允许我换身别的颜色衣服(地球变暖,更衣不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然乌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冰雨沙泥一池汤,</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然乌名之意别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纵有光影勤播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两岸层林浅秋妆。</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冰雪融水和雨水携带沙土冲刷着池底泥沙,搅得满湖水像青黄汤。然而,给湖起名然乌(藏语牛奶池)就有了别样意味。</p><p class="ql-block">纵然天空的光影不断地转换明暗色彩,两岸层林的秋意依然不够浓烈(此时两岸树叶以绿为主,绿中点黄,纯红黄时,与湖蓝映衬,景色最美)。</p><p class="ql-block">川藏线成都到然乌路段被概括为“熬”“虐”,然乌以后的路被形容为“浪”。现已到然乌,剩下的路程虽然够“浪”,但不表示没有任何挑战。许多概括字眼(如“浪”)说的是普遍情况和主要特质,反倒掩盖了具体困难,就如“虐”时期也有左贡到邦达的惬意河谷快速。后面的行程,路面路况好点,风景更美,但大山仍在,长坡魏巍,逆风阵雨落石滑坡一样不会少。总之,不敢马虎大意,百里路半九十呀。</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野生龙仁巴冰川。</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南瑶池”然乌湖。</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9月22日,然乌到波密,131公里骑行7小时15分小时,川藏骑行第十八天。然乌到波密,水活山好。行走一段,然乌湖从一角崩裂,激荡为一条滔滔河流。趋近波密县城的河段,河水丰沛汹涌,声势浩大,宛如发洪水。今天的路程,便是依着这条河顺流而下。两岸覆盖着浓密的马尾松和其它林木,马尾松劲挺秀丽,层层叠叠,与常见的矮小单薄藏地河谷绿植风格迥异,不经意间,你还以为穿行在某条南方幽谷。<br>山水虽是波密的标签,但昨日在然乌见惯的山水毫不逊色,因而称不上惊艳。印象最深的却是沿途那一道道松林谧径。在松树密布的森林里豁出一条路,仿若一道林间隧道,骑行其间,不仅没有疲累之苦,身心仿佛浮荡在宁谧、阴凉、清爽之中。很多路段起了逆风,蹬踏需付出成倍的力气,然而一入松林谧径,逆风仿佛被层林吸纳,登时消弭无形,松径仍然是宁谧、阴凉、清爽。<br>进入波密境内,能够见到一些其它藏地不易见到的景物,从不同侧面印证其高原江南属性。比如路边藏民种植了一畦畦丝瓜和辣椒;本地妇女脸上不见“高原红”,肤色接近内地女性;出现其它藏地县城罕见的面包店;城区面积、时髦性和繁华度均压倒别县……。<br>波密与鲁朗是川藏南线的两颗明珠,波密藏语意是“祖先”,抵达波密城区时正值下午,白云蓝天之下一座城市熠熠生光。它建在河谷一溜平地上,为重重群山包围,高远处是冰川雪峰,低近处是密密层层的云杉林。入住的山河宾馆,透窗可近视河水,中看云杉,远望冰川。易贡河开阔奔放,穿城流过,将县城分割成对立两岸。改进过的藏式建筑兼具传统与现代、民族与大众风格,星罗棋布在易贡河两侧。河畔一酒店挂着“塞纳河畔”招牌,有人形容波密是“中国的瑞士”,我拒绝把易贡河说成塞纳河,拒绝把县城说成瑞士,这里只有一个名字——波密,中国西藏的波密,一个为祖先青睐庇佑的地方。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松林谧径。</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秀美丰饶的波密,与鲁朗并列川藏南线两颗明珠。</h3> 9月23日,波密到通麦,107公里骑行6小时,川藏骑行第十九天。出门不久遇雨,一直下了半天。根据以往经验,雨都下不长,一会就恢复到晴天,于是今天下雨时起先只穿了雨衣。过一会没有停歇的意思,再加穿雨裤。隔一阵不仅没停,反倒越下越大,云越涌越密,再加穿最头疼的雨鞋。待到中午,雨住日出,气温陡升,捂在雨衣雨裤里的骑行衣裤一身闷汗。脱吧,又怕前面再下雨;不脱吧,浑身闷热如蒸笼。看看距目的地不远,终于忍住没脱。到达酒店赶巧停电,洗衣机没法使,将所有衣物手搓洗净,抢太阳晾晒,又是一身汗。团友看我像只蚂蚁来来回回洗衣晾衣,惊问:大哥你洗了多少衣服呀?在这个条件配套残缺的小镇,谁乐意没事洗衣服呀!唉,该死的雨!<br>下午到达时在镇上一家整洁的餐厅点了份抄手,聊充午餐。探问价格,微胖和蔼的四川老板娘说:“开车的25元,你们骑行的太辛苦,收20元好了。钱,是挣不完的。”抄手之前,先上一杯热水,温暖被雨淋冷的身体。随同抄手上的,还有一碟泡菜、一碟辣椒油。老板娘知道客人淋了雨,特意端来辣酱,以备顾客生热驱寒。我可能不会再去那里就餐,与老板娘不会再见面,但那杯热水,那蝶辣酱,那份特惠价,却值得我感铭一阵,并推荐给计划穿行318的读者。<br>它的名字,叫茗流川菜,位于川藏线通麦镇。<br>入住的通麦饭店,停电到晚上,洗澡没热水,房屋结构像地震临时建筑,设施条件和县城比,隔了人间。亮点不是没有,隔着住处破洞的纱窗横着一条河,藏在重重木叶间,细看不乏气势。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漫漫川藏线,至此已四千。</h3> 一过八宿,路上叩长头的信众,徒步的喇嘛或驴友,推着小车到拉萨的一家人,便时而可见。 9月24日,通麦到鲁朗,70公里骑行7小时,川藏骑行第二十天。自驾,摩托,单车,轮椅,徒步,叩头......每个人都选择自己认可的方式到达拉萨,正如我们选择自己认可的方式过完一生。没有好坏,无关对错,认准了、勿摇疑、不停步。<br>在这天,我们经历了诸多全程“记录”。我们路遇最大的落石、最轻柔多姿的山雾,目睹了最艰难的行走(前面行走全靠手驱动,后面拉大车的五位系清一色女性),见识了“装甲”最齐备周全的单车(自行车但凡能挂载物品的部位,无一遗漏,物品重量过百斤。比起这辆“装甲车”,我的只能叫“单”车),遭遇了最惨烈的车祸(一辆大号油罐车发生侧翻,车头损毁严重变形。在一个转弯处,清晰粗黑的刹车痕迹呈一直线,没有拐弯),领略了最绝美的小镇(广东和西藏花费五年四十亿,合力打造的扶贫旅游项目——鲁朗小镇。远处是著名南迦巴瓦雪峰的姐妹峰——海拔7300的加拉白垒峰。两峰夹峙,雅鲁藏布江穿流其间,形成了世界上最深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品尝到最富诚意的石锅鸡(鲁朗本地特色石锅鸡,配料丰富,鸡肉紧致,劲道足量,当地政府为这道菜制定了地方标准)。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最大的落石。</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装甲”最齐备周全的单车。</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最惨烈的车祸。</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最绝美的鲁朗小镇。</h3> 9月25日,鲁朗到林芝,74公里骑行6.5小时,川藏骑行第二十一天。色季拉山坡长25公里,几乎没有缓冲的纯上坡,坡度比五粮醇更纯。说好过了然乌就是“浪”,怎么又浪上一长坡?幸而沿途有莽莽鲁朗林海作伴,垭口有帅气的藏族小伙倾情献唱,驱散了部分疲乏。翻越色季拉山,川藏线13座4000米以上高峰已穿过12座,只剩最后一座——米拉山。<br>林芝无甚景观,可堪一看只有福建援建的福建园。福建园安卧于绿丘之麓,湖阁互映,枫柳相依,樱绿花燃,飞檐清池。虽景在高原,游赏其间,却如置身江南。所谓高原江南梦,春秋共一园。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色季拉山垭口。</h3> 福建援建林芝的福建园。高原江南梦,春秋共一园。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骑友云集的酒店。</h3> 9月26日,林芝到工布江达,130公里9小时,川藏骑行第二十二天,最疲软最挣扎最煎熬的一天。今天路途洋溢着尼洋河大美风光,然而,再强美的风景也抵挡不住身体的疲软。这一天,本人经历了肠胃感冒,上午腹泻四次,腿脚瘫软犹似面条,身体疲乏近乎虚脱。每一股臀痛都尖锐难当,每一次踩踏都力不从心,看似人骑车,其实车骑人。这一天,我丧失了保持二十天的最先到达目的地记录,几乎最后一个到达酒店。背四瓶矿泉水到酒店房间,仿若四座大山。最先到达的队友模仿我多日的口吻在对讲机里呼道:“林队林队,我已到达酒店,给你报声平安。”还和我玩笑说,我不小心抢了你的台词……还剩两天,坐车还是咬牙骑行?我陷入启程以来最深重的挑战和犹疑。<br>搭车是川藏线一大“威胁”和陷阱。<br>据成都商报、见多识广的领队和客栈老板统计:100人从成都出发骑行318,最终到达拉萨仅60人,不搭车到达约6人,不推车到达约1人,约占出行总数1%。从我们团全员12人情况看,只我和一老头自始至终没搭过车,只我全程没因体力不支或坡长坡陡推过车,大致贴合这个统计结果。许多人回去后对外声称骑行过川藏线,绝口不提坐车搭车的“插曲”,对此你可以不必较真,但有权知悉内情。<br>坐车的原因有:体力不支,伤病,自行车出故障,异常天气和路况等等,但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有两个:新鲜劲消逝,越骑越烦;尝到坐车甜头,欲罢不能。本来,坐车抑或骑行属于个人选择,无可厚非,不过有些人一开始也有骑行全程的雄心,奈何体力不支或坐车成瘾,渐渐就淡了初心,事后多少觉得悔愧。<br>有人可能会问:怎么才能避免坐车坚持全程骑行呢?依我的观察和经验,需要做到几点:一是确立全程骑行的明确目标和坚定意向;二是科学训练搭配合理膳食,为骑行提供充足支撑;三是明确划清坐车范围。我给自己划定的坐车情形是:身体伤病、车辆故障、路况天气异常,此外绝不能无故上车,尤其是“烦”“累”“躺平”等绝不能成为上车事由;四是要“上得去下得来”。坐车如吸烟,抽多了容易成瘾。有人一俟享受到坐车的安逸,比照骑行的惨状,恨不得以车为家住在车上,哪里愿意再继续踩踏该死的自行车呀!因此,一旦自己规定的坐车情形消失,要立马下车,舍得“离家”,继续跨车向前。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尼洋河大美风光盖不住体虚脚软。</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9月27日,工布江达到松多,100公里骑行8小时20分,川藏骑行第二十三天。昨日严重腹泻,我已做好搭车准备,多亏同行的郑州中医提供了对症药物,加之夜睡发汗,今早起来感觉大好。医生出于好心劝我坐车,我评估过身体状况后决定继续骑行。按时吃药,多喝热水;一路穿好防风衣物,谨防风冷袭击加重病情;中午不再不吃不休,代之以认真吃饭、午休一个钟,养足精神下午接着干......以上种种措施收效明显。今天骑行8小时,不仅远不及昨天难受痛苦,速度快得多,体感也好很多。总体评估,身体已恢复7-8成。<br>群友一路都关注我的行程动态,许多人反映,在那段时间日日都要点开微信收看打卡。尤其在我骑行和生病期间,许多群友发来热情的关怀和问候,令我倍感温暖和感动,也给我坚持不搭车西行平添强大动力。感谢你们!千里长征,我从没独行。<br>路上遇见注明“拉萨市 210公里”的路牌,2200公里,剩下200公里零头,前面那个该死的“2”终于消亡。明天,将翻越最后一座超四千米的米拉山,也是川藏骑行终结日子。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拉萨在望。</h3> 9月28日,松多到拉萨,180公里骑行11小时,川藏骑行第二十四天、收官之日。今天共骑行11小时,全程骑行最长的一天。上午翻越米拉山,也是川藏线超4000米大山的最后一座,至此我终于可以有底气地宣告:漫长的川藏线,13座4000米以上大山,爬山时我没有出现过一次高反,没有搭过一次车,没有因为体力不济或坡长路陡推过车。倍感幸运和荣耀,我终于成为不搭车不推车到达那1%!此刻,我置身米拉山口,心情用两句诗足以概况:回首向来攀援处,也无坡坎也无平。<br>布达拉,藏人心中的圣地,无疑也是我此行的终点和圣地。下午时分,飞驰在拉萨河畔,风暖日丽,车轻心扬,耳侧不断浮想起孟郊中榜后两句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下午六点,终于抵达布达拉。24天折腾,终于等到一顿像样饭菜,到手期盼已久的骑行证书和奖牌。<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川藏骑行·躬进拉萨</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行川藏非好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容我单车闯天关。</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康邛毒龙熔五内,</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巴左残躯碾千山。</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然乌冰川人迹薄,</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易贡河谷青稞燃。</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行罢正拟称好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村姑近旁量万山。</div>译文:<br>都说此生不骑行川藏线不是好汉,那就让我单车骑行试创天路险关。<br>一路上,川西平原的烈日炙烤人五脏六腑仿佛都要熔化(康邛:康定邛崃,指川西平原,毒龙:毒日);到了巴塘左贡一带,身体被折磨得只剩一具疲惫残躯,仍然要咬牙骑行翻越群山。<br>然乌的野冰川人迹稀少,景色绝美,易贡河谷青稞正值成熟,一片金灿。<br>骑行到拉萨,正要自称好汉,谁曾想身旁的藏族村妇一路叩着长头而来,已用身躯“丈量”完身后的万水千山。 <br>历时十九年,横穿一百多个国家,行程五万里,与玄奘西行的前述各项记录相比,本次川藏骑行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微渺不足道。我没有幸遇自己的戒贤法师,没有获取任何佛教原典,但它在方位上着实是一场西向穿越,相隔千年,我们都穿越边疆的万重山川,目睹异域的荒凉残敝,礼赞造化的雄奇壮美,感叹边民的顽强生衍,惊诧时事沧桑流变,体察人情冷暖不一,都锥心刺骨地切身体验过疼痛与欢畅、自信与自疑、初心与诱惑、坚守与变通、果决与迟疑、欣悦与悔愧的冲突错杂,在这个意义上,我依然愿意把它定义为一场属于自己的取经苦旅。经文典籍的内容,没有写在书面纸页,而是隐约记载在川藏南线沿途的车辙路表、大山长坡、沟壑平川、草原河谷、雪峰湖河、雨日雪雹、落石滑坡、奇人异事、民情风物、建筑美食及相关见闻心得体验上;研经修行不在取经事成之后,而在求取途中,取修合一,且取且修。我行一路,观一路,阅一路,问一路,思一路,悟一路,愈加细致地摩挲山河大地,愈加强劲地锤炼体魄心灵,愈加谦卑地叩问自己是谁,愈加清晰地发现余生使命。<br>公元2024年秋,我从成都骑行一路向西,与1400年前玄奘大师取经步履遥相呼应,只不过,我的“西天”,在拉萨。</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翻越最后一座大山米拉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抵达终点和圣地布达拉。</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团队大餐贺行成。</h3> 后记:<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人人都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川藏318”</div><br>川藏骑行,绝非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br>那些毫无准备一时兴起而来的骑客,大多会败兴而归。骑行川藏,需要目标明晰、系统谋划、精心准备、科学训练、合理膳食等等多要素综合叠加,绝非单靠“勇气”“决心”“死扛”能够支撑。仅就精心准备而言,除了必要的装备、日程、路线,还必须拥有逆向底线思维:一面把川藏线骑行事故案例和最在乎的人照片存放手边,时时警醒自己防范风险,另方面把不测出现时的身后事托付给家人和可信的朋友。就科学训练而言,这次跟团的十二位,保持日常训练的不到一半,针对本次骑行进行科学系统训练的没有第二人。本人的训练计划分为三个层次:出发前爬坡集训一个月,专项骑行训练八个月,基础体能训练十年。有基础没专项,或有专项没集训,都很难完成号称全球最具挑战性的本次骑行。<br>二千多公里的长途,风险点无处不在,得以顺利穿越,要感谢时运的眷顾成全,感谢领队的周到安排,感谢团友的帮衬关照,感谢群友的陪伴与鼓励,特别要感谢家人尤其夫人的鼎力支持!<br>这次骑行完成后,本人运动方面的最后一块拼图得以补全。<br>过去十年(2014—2024),本人聚焦在铁人三项(游泳、骑车、跑步),从单项和综合两个维度分别尝试突破。<br>跑步:2023-2024年完成中国田协大满贯北京、广州、重庆、武汉赛事及国际田联白金赛上海、厦门赛事,这六场比赛构成国内每年约600场马拉松中的最顶级赛事。完成时全国历年大满贯获得者共500多人。<br>游泳:2021年横渡琼州海峡,为四川省第八、广元市首位横渡成功者,受到《今日头条》报道。琼州海峡被称为"水上珠峰",横渡琼海被公认为国内最具挑战性的游泳活动。受风浪影响实际游时近50小时,相当于正常天气下横渡往返琼海。全国认可记录的成功横渡者当时约500余人。<br>骑行:2024年成功骑行川藏线。川藏线全长2200公里,被誉为全球最具挑战性的长距离极限骑行活动。骑行共24天,穿越13座海拔4千米以上的大山。<br>综合:跑步、骑车、游泳三项合并衔接构成铁人三项。<br>2017年完成总距离51.5公里奥运距离标铁赛,同年底完成总距离113公里半大铁赛,2019年完成铁人三项规格最高、总距离226公里大铁赛(游泳3.8公里、骑车180公里、跑步马拉松42公里),当时全国历年完赛者约千余人。<br>据不完全统计,以上诸项均完成者迄今全国不超过50人。<br>到此为止,我想我或许已经在某些领域为退休老年积攒下一些“吹牛”的素材,为临终前回顾一生提供几条“虚度”的反证。往后除了维持日常训练,一般的目标已经很难打动我。从这个意义说,我也需要重新筛选搜求新的“琼州海峡”和“川藏骑行”。<br>川藏骑行是一项超越常识和经验的高难度挑战,我并不主张人人参与。相反,我希望并预祝在本次活动的感召下,读者诸君能尽快找寻或扩展属于自己的“川藏318”,明晰目标,系统筹划,科学训练,全力以赴向既定的“布达拉”进发。<br>当下,你我正处颓世。与其悲观彷徨,失望抱怨,毋宁“发现川藏,骑行川藏”。<br>对于这番心境,我回到内地后曾赋诗一首,并呈现给两地友朋,权作本文收尾:<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秋日拉萨返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原飘返落蓉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诸君置酒过秋分。</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金灯映日温寒夜,</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银盘流水忆残羹。</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客不愁远八荒来,</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酒易醉人千杯熏。</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拼图十年一朝圆,</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今宵提盏各西征。</div>译文:<br>我从川藏高原返回成都时刚过秋分,诸友为我备席置酒隆重接风。<br>这一天,灯光璀璨如同太阳映照,温暖了记忆中川藏骑行时寒冷的夜晚。银白的盘碟,像流水一样穿梭往来,令我恍然记起骑行路上吃的剩饭。<br>诸君不顾路途遥远,从四面八方赶来聚会。酒易醉人,但各位喝了数杯仅皆微醺。<br>川藏骑行终于助我完成十年的运动拼图,今夜,让我们举酒干杯,预祝每个人都能找到或扩展属于自己的“川藏线”,从此进发西征(川藏骑行从成都到拉萨,一路向西)。<br>老蒙202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