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瑙河中欧五国游(9)

sun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早上8:30,游轮抵达奥地利第三大城市林茨。林茨是多瑙河上游奥地利重要的河港经济中心,最重要的重工业城市,也是希特勒少年时期的居住地。登岸时,阴雾蒙蒙,我随手拍下几张河对岸的城藐,随后坐车去第四大城市萨尔茨堡参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德语中,萨尔茨堡是盐堡的意思。因当地有座要塞山,山上建有中欧最大的城堡,附近又有盐矿,<span style="font-size:18px;">萨尔茨堡由此得名。</span>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最初,我是从好莱坞音乐片《音乐之声》中知道,奥地利有座叫萨尔茨堡的历史名城。今天,一个半小时车程后,我们来到这里。</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导游带着36人团进了米拉贝尔花园,然后径直来到了《音乐之声》的一个取景地。影片中的女主角修女教师玛丽娅,带着男主人的7个熊孩子,在露天台阶上欢跳高唱DO一RE一ME。于是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影片中的台阶与音阶,竟然有了天作之合般的美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实中,它只是米拉贝尔花园一头通向园外的石阶通道,普通得不值一看。而花园的另一头,出了园门就可通往要塞山上的萨尔茨堡。从这头到那头之间的花园,也有如美泉宫后花园一样的花坪,规整等齐,花草若画,但被紧紧地挤在了建筑群之中,仅仅是个缩小版,可以一目了然,于是想当然地索然,只在台阶这头拍拍照便离去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事后才知,米拉贝尔花园不但还有历史故事,而且除了电影取景地的台阶外,还有许有精彩之处。可惜我们当时全然不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萨尔茨堡有条穿城小河,将城市分割成两个区域。河上有座小桥,桥栏上挂满了“同心锁″,应该是年轻的情侣们爱情的见证和寄托。情侣们为何选择这座桥挂锁,这其中是否有什么让人缅怀的故事?我不得而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过了小桥,来到一条长弄式的街,名叫粮食街。街面大小商店大门紧闭,但都亮着灯,透过橱窗可看见里面待售的各种商品。当日是星期天,店员全休息去了,不营业却开着灯,大概是为游人营造商业街的气氛。这在国内是难以想象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粮食街9号,是一幢6层的米黄色楼房,最显眼。其中第三层是音乐神童莫扎特的出生地和17岁去维也纳前的居住地,现在是他的纪念馆。我们在楼下傻傻地瞻仰了几分钟便离开,里面的展出无从知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国查资料后知晓,中世纪以来,萨尔茨堡成为政教合一的独立的总主教教区,总主教集统治权、司法权和城市管理权于一身,是萨尔茨堡的最高统治者,至1803年止才政教分离。刚才走马观花的米拉贝尔花园,就是历史上曾有的一位总主教,特意修建送给情人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还知晓,要塞山萨尔茨古城堡下有座主教宫,是当年历任总主教居住的宫殿,其正前方的主教宫广场,是老城区的中心。广场四周被古典建筑合围着,主教宫在西面,南面是萨尔茨堡大教堂,北面是住宅和商店,东面到现在还不知是什么建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广场中央有座巨大的喷泉,花岗岩的,底座由四匹奔马雕塑组成,各朝一个方向,十分生动。在主教宫广场西南角,我们穿过连接主教宫与大教堂的拱廓,进入大教堂广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萨尔茨堡大教堂的三扇拱门边立着四尊白色大理石雕像,不知是何方神人。我与妻刚想进入参观,却见门口的一位工作人员已抬手拦住三名国人模样的游客,停步再看,却见其对同类模样的西人放行。就算里面在做礼拜,也不该有选择地阻拦,不然当年硬来中国传教干吗!我们离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转到教堂的另一侧,又见一广场,这里人声喧哗甚为热闹。广场上用挡板拦出了两个小型半场的足球场地,几支队伍正在比赛。我早就对足球失去兴趣,现在倒是有点新奇,加上也不知再去看什么,便逗留下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球场边有只巨大的金球,球上立着个小人像,搞不清楚含意,只觉得与周边的建筑氛围格格不入。金球广场就在要塞山脚,山上就是萨尔茨堡古城堡,上下落差有三四百米。我膝关节不好,登石阶上山连想都不去想,看了一阵赛事便返回到主教宫广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团友说,广场东北角出去,有莫扎特的雕像,于是寻去。那里又有个广场,莫扎特青铜像高站于石碑之上,年轻的音乐奇才一手握笔一手拿纸,深邃的双目凝视远方,这里应该是莫扎特广场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莫扎特5岁作曲,8岁完成第一部交响曲,在短短的35年生活历程里,完成了600余部(首)不同体裁与形式的音乐作品,包括歌剧、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四重奏和其他重奏、重唱作品,大量的器乐小品、独奏曲等,几乎涵盖了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他的音乐体现了欧洲古典主义时期的风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又回到主教宫广场,在长凳上坐等集合时间的到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实,要塞山下有牵引轨道车可上到山顶的城堡,只要付点费只要花几分钟时间。然而,我们当时全然不知,傻人一个。游萨尔茨堡而不上萨尔茨堡,就如同游黄山而不上黄山。这趟萨尔茨堡之行,郁闷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我们坐车去了世界最美小镇哈尔施塔特。沿途看见连片的牧场,牧场牧草翠绿茂密,但散养的牧群少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阿尔卑斯山东部、奥地利上奥地利州萨尔茨卡默古特地区的群山中,散落着许多湖泊,其中的哈尔施塔特湖最为有名。小镇就坐落在湖畔,镇与湖同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萨尔茨卡默古特,德语中是产盐的皇家领地的意思; 哈尔施塔特,当地一种古语里,也有盐的意思。可以肯定,美丽的哈尔施塔特小镇因盐矿业而生,因湖而美,又因旅游业而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这里群山环绕,大起大落,有时峰俊岭俏,有时崖断坡陡; 千丈之下,藏有一泓天来柔水,色如碧玉,形似稠带; 小镇迤逦于山脚,偎依于湖滨,烟云缭绕,树木荫翳,水鸟嬉伴。走入其中,有进世外仙境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哈尔施塔特小镇的第一批居民应该是盐矿开采者。材料显示,3000年甚至4000年前,这里就开始了盐矿开采,直到2020年,还保留着一个盐矿,以向游人演示。盐矿业带来的财富和繁荣,以及大自然造就的人间天堂一般的环境,吸引了许多艺术家来此居住,生活创作,于是今天的人们可以看到大量当年的漂亮建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尤其是小镇上的家居,在山衬水映之间,争相展显轻盈明快、鲜亮精巧和多趣之态,散发着一种灵性和天真。走在蜿蜒的小街上,犹如步入了童话世界一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镇的家居喜用木料元素。有整幢采用木板的,就连瓦也是用木板按瓦片形锯制成的。砖石墙体的,常空中挑建木质小阳台,甚或拼建出木质小间。这应该是深山老林留给原居民的一种生活传承。而这些原木建材多用本色,时间久了,呈现为浓重的铁锈色。于是,小镇便渗露出一份沧桑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告别了清幽而古老的山水小镇,又返回多瑙河游轮上。晚饭后游轮启动,我站在甲板观赏两岸风光时还在想,<span style="font-size:18px;">如果能在世界最美小镇住上一晚,一定还会有更美妙的体验。</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薄暮中,河岸上迎面出现一座小石堡,堡上树立着一杆黑红黄三色旗。我们出奥地利,进入德国境内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