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记录十三(第十三章)

薇薇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教学工作就是对值得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化,而不是不顾结果地“灌输”教材内容,也不是为了应试而教。我们认为逆向设计(而不是教材的内容安排)——从内容到绩效标准(以及隐含的评估内容)——是履行教学义务的最好方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将我们的非正式的研究成果放在这里是比较合适的。以下是当我们间教育工作者“什么是好的教学设计”时,他们给出的最常见反馈:清晰的表现性目标,基于真实的和明确的挑战任务。自始至终亲身实践,与传统教学相比,不会在前期超量载入内容。聚焦有趣的并且重要的观点、主题、问题、难题。在真实世界可以运用,因此对学习者是有意义的。功能强大的反馈系统,使学生们可以从尝试和错误中学习。个性化的方法,通过一种以上的方式完成主要的学习任务,为满足不同风格、兴趣和需求提供过程和目标的调整空间。清晰的模型和建模。留出时间用于集中反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方法、分组和任务的多样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为有风险的任务提供安全环境。与引导者或教练相似的教师角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与传统课堂经验相比,更注重沉浸式体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在学习内容的部分和整体之间不断地进行明显的转换,自始至终明确提供任务蓝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三种观点构成了该书的基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学生在学习前头脑中就有前概念,如果他们最初的理解未能得到激发那么他们就不能掌握新的概念和信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为了发展学生在探究领域的能力,学生必须(a)对事实性知识有很深的基础;(b)理解概念范围背景下的事实和想法;(c)以便于搜索和应用的方式组织知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3.通过定义学习目标和控制完成任务的进程,元认知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学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学校教育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为学生灵活适应新问题和新环境作好准备。将所习得的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的能力为判断学生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供了重要依据。(p.235)</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方法、分组和任务的多样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为有风险的任务提供安全环境。与引导者或教练相似的教师角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与传统课堂经验相比,更注重沉浸式体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在学习内容的部分和整体之间不断地进行明显的转换,自始至终明确提供任务蓝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三种观点构成了该书的基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学生在学习前头脑中就有前概念,如果他们最初的理解未能得到激发那么他们就不能掌握新的概念和信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为了发展学生在探究领域的能力,学生必须(a)对事实性知识有很深的基础;(b)理解概念范围背景下的事实和想法;(c)以便于搜索和应用的方式组织知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3.通过定义学习目标和控制完成任务的进程,元认知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学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学校教育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为学生灵活适应新问题和新环境作好准备。将所习得的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的能力为判断学生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供了重要依据。(p.235)</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书中所阐述的 “虽然如此,但是……” 这一章节,反映了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重重困难。教育工作者们怀揣着美好的教育理念,试图打破传统教育的桎梏,但在实践过程中却遭遇诸多阻碍。例如,书中提到当新的教育理念被提出时,善意的教师和管理者往往会提出 “虽然如此,但是……” 的质疑。这些质疑并非毫无根据,因为教育改革往往需要与现行的国家标准和高风险测试相契合,这使得一些具有创新性却无法立即在考试中体现成效的改革方案被否决。这种现实反映了教育改革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艰难平衡。</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从理解教育的本质来看,书中强调了对 “大概念” 的深入挖掘和应用。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往往侧重于事实性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对学科核心概念和原理的深入讲解。而《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则提出了围绕 “大概念” 进行教学的理念。这意味着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网络,让他们明白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从而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灵活运用知识。例如,在设计课程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具体的知识学习中提炼出 “大概念”,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提高知识迁移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书中对教学评估的重新定义也值得深入思考。传统的评估方式主要依赖于标准化考试,这种方式往往只能测量学生对知识的简单记忆,无法真正反映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而本书倡导的评估方法则更注重表现性任务和过程性评估。通过让学生完成具有挑战性的项目或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种评估方式不仅能够更准确地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能为教学提供及时的反馈,帮助教师调整教学策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在教学设计方面,逆向设计的理念令人耳目一新。传统的教学设计通常是从教学内容出发,教师先确定要教什么,然后再考虑如何教以及如何评估。而逆向设计则是从学习目标和评估方式入手,教师首先明确希望学生达到的学习成果,然后根据评估标准来设计教学活动。这种设计方法能够确保教学活动紧密围绕学习目标展开,避免了教学过程的盲目性和随意性。</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然而,书中所描绘的教育理想在现实中实施起来并不容易。这需要教师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同时,教育政策的制定者也需要更加关注教育的本质,为教育改革创造有利的环境。</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教育视角。它让我们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尽管实现书中所倡导的教育理念面临诸多挑战,但只要教育工作者们不断努力探索和实践,我们有理由相信,教育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在教育这条道路上,我们需要以书中的理念为指引,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向着更加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向迈进。</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