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姚启圣像</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第十五篇 首倡留台,建府开省</font></b></h1><br><br><br>弃留之际“首倡留台”<br><br>施琅攻克澎湖,郑克塽携台投诚后,大学士明珠等人以台湾彻底平定、四海一统为由,奏请圣上加尊号,但康熙不以为然,认为收复台湾无足轻重,没有认识到台湾的战略地位:“海贼乃疥癣之疾,台湾仅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若称尊号、颁赦诏,即入于矜张粉饰;不必行。”<br>在此观点影响下,权臣纳兰明珠党人随之附和,李光地也认为“空其地,任夷人居之,而纳款通贡,即为荷兰有,亦听之”。与朝廷犹豫不决相对比的是,台湾正式收复后的第三天(康熙二十二年八月十七日),福建总督姚启圣便上疏,第一个明确提出台湾“应守不应弃”,摘录相关疏文内容如下:<br><br>今幸克取台湾矣,若弃而不守,势必仍作贼巢,旷日持久之后,万一蔓延再如郑贼者,不又大费天心乎?故臣以为台湾若未窃作贼巢,则剿亦不应剿,守亦不必守,此自然之理也。今既窃作贼巢矣,则剿固不可少,而守亦不可迟,此相因而至之势,亦自然之理也。查粤东之琼州、江南之崇明,均系孤悬海外,今俱入版图者,追想前人,亦不过为消弭后患之计耳。但自今为之,则似创似异,若至相沿之久,不过如琼如崇,亦极平常之事矣。况台湾广土众民,户口十数万,岁出钱粮似乎足资一镇一县之用,亦不必多费国帑,此天之所以为皇上广舆图而大一统也,似未敢轻言弃置也。查澎湖系泉州府晋江县所属地方,明季提标每年委游击一员,带兵一千六百名,轮班防守。今亦应踵而行之,以成唇齿辅车之势。容臣亲赴台湾、澎湖,与提臣施会商调度,另疏题报。(《舆图既广请立洪远规模事本》,康熙二十二年八月十七日)<br><br>翻开史册,自然已知晓此疏仅距姚启圣过世(康熙二十二年十一月三十日)仅百余天,然其丝毫不为自己早已病入膏肓之躯考虑,更欲亲赴台澎进一步实地考察,并与施琅会商具体措施。<br>之前,施琅在六月二十六日的《飞报大捷疏》中,未表明自己对台湾弃留的态度:“或去或留,臣不敢自专,或请皇上睿夺。或遴差内大臣一员来闽,与督臣商酌主裁,或谕令督、抚二臣会议定夺,俾臣得以遵行。”<br>七月二十四日,施琅在得到郑克塽降表之后的《台湾就抚疏》(见文末附一)中,又仍未表明自己的态度:“查台湾土地千余里,户口数十万,地在敻海之表”“或去或留”“当作何安辑?”“事关重大,所当亟请皇上迅赐睿裁,敕差才能户、兵二部迅速前来,会同督抚主裁料理,安置得宜,毕此大事。”<br>八月十九日,施琅在正式招降郑克塽之际,再上《舟师抵台湾疏》,对台湾弃留之事再作请示:“(台湾)港道纡回,地势窄狭,波涛湍急,可谓至险至固”“阅土地肥饶,出产五谷,沃野千里”“人民土番杂处,甚为稠密,应去应留,臣经具疏题请,未奉敕旨,仰冀迅赐睿夺,俾得钦遵奉行。”<br>正是台湾弃留问题上,姚启圣的率先主张、施琅的多次请示,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台湾弃守事,待郑克塽等率众登岸后,令侍郎苏拜与福建总督、巡抚、提督会同酌议具奏。”<br>施琅的态度转变,在姚启圣过世之后。十二月初一日,施琅自台湾班师回到福州。刚至家中,即惊闻总督姚启圣已于上日病逝于总督府内,赶忙第一时间前往祭拜。次日,又与朝廷派来的礼部右侍郎苏拜、福建巡抚金鋐等会商台湾弃留之议时,态度倾向于姚启圣此前的留台主张,但因与苏拜、金鋐二人观点相左,各方仍未达成共识。从时间节点上看,十一月十一日郑克塽、刘国轩等人抵达福建总督府之后,十一月三十日过世前,姚启圣与侍郎苏拜、巡抚金鋐等人就台湾弃留之争的情形,可见一斑。或许,姚启圣过世当日,正是双方针锋相对之际。 二十天后,施琅为此单独上奏了《台湾弃留利弊疏》(见文末附二),向康熙陈述台湾应留的主张,称:“台湾一地,虽属外岛,实关四省之要害。勿谓彼中耕种,尤能少资兵食,固当议留;即为不毛荒壤,必借内地挽运,亦断断乎其不可弃”“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br>从该上疏中,可窥见施琅当初对台湾的弃留主张未定之际,仍然对时任总督姚启圣的留台建议予以了足够重视,并进行了详尽的调查。特别是之前因权臣明珠与姚启圣矛盾冲突而未敢表明自己的观点,但姚启圣过世之际社会各界的巨大反响,还是让施琅一改以往模棱两可的态度,并成为主张留台的第二人。<br>康熙二十三年正月二十一日,康熙针对台湾“有谓宜迁其人、弃其地者”之说,询问议政大臣。大学士李霨等人言:“台湾孤悬海外,屏蔽闽疆。弃其地,恐为外国所据;迁其人,虑有奸宄生事。”康熙遂下旨意“台湾弃取,所关甚大”“弃而不守,尤为不可”!至此,“弃留之争”遂告定论。<br><br>附一:《台湾就抚疏》<br><br>太子少保、提督福建水师总兵官、右都督、伯、臣施琅谨题为《恭报台湾就抚事宜、仰祈睿监事》:<br>窃照澎湖克捷,海逆已失其险;康熙二十二年闰六月初八日,伪藩郑克塽、渠魁刘国轩差伪官郑平英、林惟荣、曾蜚、朱级熙等賫送降表并书来澎湖军前求抚。臣虑其诡谲缓兵,难以遽信,遂令曾蜚、朱绍熙回台湾传谕,若果真心投诚,必须刘国轩、冯锡范来臣军前面降,将民人土地悉入版图,其伪官兵遵制削发,移入内地,悉听朝廷安辑。若伪藩等悉如臣言,当体皇上好生之德,以拯数十万之生灵,题请赦其前罪,抚绥安插。业于闰六月十一日将降表并书具疏进上御览在案。<br>兹七月十五日,郑克塽复差伪兵官冯锡珪、伪工官陈梦炜,刘国轩遣胞弟伪副使刘国昌,冯锡范遣胞弟伪副使冯锡韩,同曾蜚、朱绍熙賫送降本稿前来澎湖军前回话,一一依臣前言。其防守南北淡水伪左武将军何佑、伪左先锋李茂等所带贼众,今俱召回台湾;南北淡水已无防守矣。何佑等差賫密禀到臣纳款。是台湾南北地方,俱已效顺。复据曾蜚等禀称,郑克塽、刘国轩及兵民人等,咸恳臣发给告示,张谕削发,俾得遵依。蚤发一日,则兵民蚤获一日之安。臣因仰体浩荡洪慈,服舍来安,乃敢给示抚绥。矧郑逆自来远阻声教,未被圣化,非如吴、耿诸逆,受恩背叛者比。谅荷皇上广开面网,赦其前愆,俾沾德意。即将刘国昌、冯锡韩见留军前。随于十六日遣侍卫吴启爵、六品笔帖式常在,同冯锡珪、陈梦炜、曾蜚、朱绍熙,带安插告示五张,先往台湾晓谕,看验各伪官兵百姓人等削发,令其催赉伪藩郑克塽及刘国轩、冯锡范等敕印,并缮誊降本前来交缴,以便臣代为赉进,则此事似可勾当也。 臣俟各船修葺齐备,一面统率船兵,亲抵台湾,看其形势,暂行安辑。其所议造八桨船只及再调陆师官兵,已咨移督臣停止矣。第查台湾土地千余里,户口数十万,地在夐海之表,或去或留,伪官兵户口繁多,当作何安辑,事关重大,所当亟请皇上迅赐睿裁,敕差才能户、兵二部,迅速前来,会同督、抚主裁料理,安置得宜,毕此大事;俾臣得即勾当班师,从此金甄永固,玉烛常调,可无廑南顾矣。<br>此番澎湖克捷,台湾就抚,实赖我皇上洪福齐天,威灵远暨,乃克见成效。但臣卤莽武夫,性质愚戆,直道行事,不肯遗贼以为君父忧。荷蒙皇上豢养之恩,特知之遇,无足报称,誓必扫靖海氛,少效涓埃耳。今年逾六十,筋力衰迈,难胜封疆重任。且孤忠独立,既不肯苟合,又不能弥缝。征剿台湾之举,乃面奉谆谆温谕,屡次俞旨专征,是以臣竭效死力,坚不阿徇,务期荡平。极知深拂人意,灾必逮身。兹贼岛既平,臣职已尽,若蚤不引退,将来必为祸阶。伏乞皇上恩赐召臣回京,俾得时觐天颜,臣所深愿也。谨将伪藩抄来疏稿,恭进御览。缘系恭报台湾就抚事宜,贴黄难尽,伏乞皇上全览干断,迅赐敕旨施行。为此具本谨密题请旨。(《靖海纪事》,施琅,康熙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br><br>附二:《恭陈台湾弃留疏》<br><br>太子少保、靖海将军、靖海侯、兼管福建水师提督事务、臣施琅谨题《为恭陈台湾弃留之利害,祈睿裁事》:<br>窃照台湾地方,北连吴会,南接粤峤,延袤数千里,山川峻峭,港道迂回,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隔离澎湖一大洋,水道三更余遥。查明季设水澎标于金门所,出汛至澎湖而止,水道亦有七更余遥。台湾一地,原属化外,土番杂处,未入版图也。然其时中国之民潜至、生聚于其间者,已不下万人。郑芝龙为海寇时,以为巢穴。及崇祯元年,郑芝龙就抚,将此地税与红毛为互市之所。红毛遂联络土番,招纳内地人民,成一海外之国,渐作边患。至顺治十八年,为海逆郑成功所攻破,盘踞其地,纠集亡命,挟诱土番,荼毒海疆,窥伺南北,侵犯江、浙。传及其孙克塽,六十余年,无时不仰廑宸衷。<br>臣奉旨征讨,亲历其地,备见野沃土膏,物产利薄,耕桑并耦,鱼盐滋生,满山皆属茂树,遍处俱植修竹。硫磺、水藤、糖蔗、鹿皮,以及一切日用之需,无所不有。向之所少者布帛耳,兹则木棉盛出,经织不乏。且舟帆四达,丝缕踵至,饬禁虽严,终难杜绝。实肥饶之区,险阻之域。逆孽乃一旦凛天威,怀圣德,纳士归命;此诚天以未辟之方舆,资皇上东南之保障,永绝边海之祸患,岂人力所能致? 夫地方既入版图,土番、人民,均属赤子。善后之计,尤宜周详。此地若弃为荒陬,复置度外,则今台湾人居稠密,户口繁息,农工商贾,各遂其生,一行徙弃,安土重迁,失业流离,殊费经营,实非长策。况以有限之船,渡无限之民,非阅数年难以报竣。使渡载不尽,苟且塞责,则该地之深山穷谷,窜伏潜匿者,实繁有徒,和同土番,从而啸聚,假以内地之逃军闪民,急则走险,纠党为祟,造船制器,剽掠滨海;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固昭然较著者。甚至此地原为红毛住处,无时不在涎贪,亦必乘隙以图。一为红毛所有,则彼性狡黠,所到之处,善能蛊惑人心。重以夹板船只,精壮坚大,从来乃海外所不敌。未有土地可以托足,尚无伎俩;若以此既得数千里之膏腴复付依泊,必合党伙窃窥边场,迫近门庭。此乃种祸后来,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至时复动师远征,两涉大洋,波涛不测,恐未易再建成效。如仅守澎湖,而弃台湾,则澎湖孤悬汪洋之中,土地单薄,界于台湾,远隔金厦,岂不受制于彼而能一朝居哉?是守台湾则所以固澎湖。台湾、澎湖,一守兼之。沿边水师,汛防严密,各相犄角,声气关通,应援易及,可以宁息。况昔日郑逆所以得负抗逋诛者,以台湾为老窠,以澎湖为门户,四通八达,游移肆虐,任其所之。我之舟师,往来有阻。今地方既为我得,在在官兵,星罗棋布,风期顺利,片帆可至,虽有奸萌,不敢复发。臣业与部臣苏拜、抚臣金鋐等会议之中。部臣、抚臣未履其地,去留未敢进决;臣阅历周详,不敢遽议轻弃者也。<br>伏思皇上建极以来,仁风遐扬,宜声远播,四海宾贡,万国咸宁;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凡有血气,莫不臣服。以斯方拓之土,奚难设守,以为东南数省之藩篱?且海氛既靖,内地溢设之官兵,尽可陆续汰减,以之分防台湾、澎湖两处。台湾设总兵一员、水师副将一员、陆师参将二员,兵八千名;澎湖设水师副将一员,兵二千名。通共计兵一万名,足以固守。又无添兵增饷之费。其防守总兵、副、参、游等官,定以三年或二年转升内地,无致久任,永为成例。在我皇上优爵重禄,推心置腹,大小将弁,谁不勉励竭忠?然当此地方初辟,该地正赋、杂饷,殊宜蠲豁。见在一万之兵食,权行全给。三年后开征,可以佐需。抑亦寓兵于农,亦能济用,可以减省,无庸尽资内地之转输也。<br>盖筹天下之形势,必求万全。台湾一地,虽属多岛,实关四省之要害。勿谓被中耕种,犹能少资兵食,固当议留;即为不毛荒壤,必藉内地挽运,亦断断乎其不可弃。惟去留之际,利害攸系,恐有知而不言。如我朝兵力,比于前代,何等强盛,当时封疆大臣,无经国远猷,矢志图贼,狃于目前苟安为计,划迁五省边地以避寇患,致贼势愈炽而民生颠沛。往事不臧,祸延及今,重遗朝廷宵旰之忧。臣仰荷洪恩,天高地厚,行年六十有余,衰老浮生,频虑报称末由。熟审该地形势,而不敢不言。盖臣今日知而不言,至于后来,万或滋蔓难图,窃恐皇上责臣以缄默之罪,又焉所自逭?故当此地方削平,定计去留,莫敢担承,臣思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会议之际,臣虽谆谆极道,难尽其词。在部臣、抚臣等耳目未经,又不能尽悉其概,是以臣于会议具疏之外,不避冒渎,以其利害自行详细披陈。但事关朝廷封疆重大,弃留出自乾断外,台湾地图一张,附马塘递进御览。缘系条议台湾去留事宜,贴黄难尽,伏乞皇上睿鉴施行。(《靖海纪事》,施琅,康熙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br> 初设台湾府框架<br><br>康熙二十二年八月台湾回归一统后,在福建总督姚启圣、水师提督施琅等官员相继倡议下,康熙帝下诏设台湾府治,下附台湾、凤山、诸罗三县。其中,蒋毓英任首任台湾知府、原晋江县(时任茂州知州)沈朝聘为台湾知县、原闽清县知县季麒光为诸罗知县、原同安知县杨芳声为凤山知县。另外,首任台湾府学教授林谦光、台湾县学教谕傅廷璋、凤山县学教谕、诸罗县学教谕陈志友,以及同知、经历、县丞、典史、巡检等各官俱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至二十六年(1687年)间先后到任。<br><br>一、台湾首任知府蒋毓英<br><br>蒋毓英(?-1707年),字集公,奉天锦州(现辽宁锦州)人,祖籍浙江诸暨蕺里(今店口镇七里村),隶属汉军镶蓝旗。以官生(以官荫入国子监)初任登闻院(相当于现代的信访局)七品文书、刑部六品文书,再任温州府同知、泉州府知府、台湾知府、福建按察司副使管福建台湾府事、江西按察使司按察使、浙江布政使司布政使等职。<br>姚启圣就任总督后的康熙十八年(1679年),被荐擢泉州府知府。其时泉州为军事要地,大军云集,军务繁忙,蒋知府均能从容应对、治理井井有条,康熙对此曾特赐一品官服,以表彰其政绩。曾主持重修泉州文庙,又在泉州城外与希觉、实哲等僧人重修崇福寺。<br>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廷收复台湾,督、抚会疏交荐,蒋毓英遂调任台湾知府。五年任内,致力于彊域治理、安抚流亡百姓、制定赋税政策,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又增置学校学田、修建桥梁、重建寺庙等一系统举措,使台湾经济、文化得以长足发展。<br>台湾县社学,在东安坊者二,康熙二十三年知府蒋毓英置;凤山县社学,在土墼埕,康熙二十三年,知府蒋毓英置;台湾县学田,在台湾县文贤里,植竹为围,杂植椰子树、芒果树、槟榔等树,康熙二十三年,知府蒋毓英买置,除正供外,为师生灯火之需,岁输粮二十一石三斗;大枋桥,在东安坊岭仔后,康熙二十三年大水冲圯,知府蒋毓英捐俸修葺;法华寺,位于台南市的台湾古刹,寺址在台南市法华街,该址原为郑成功之部将李茂春居所,原名“梦蝶园”,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台湾知府蒋毓英重整梦蝶园,改名为准提庵,后又改称法华寺,其后数经兴废,至清末民初,荒废已极,1917年善慧应台南士绅礼请为住持,重兴本寺,始募款重修增建;上帝庙,在府治东安坊,郡守蒋毓英捐俸重修,庙宇焕然;元帝庙,又称真武庙,在东安坊,康熙二十四年知府蒋毓英修,高耸甲于他庙;另一元帝庙在镇北坊,总兵张玉麟渡台遭风,梦神披发跣足自樯而降,风恬抵岸,因重新之,后改为知府蒋毓英祠。<br>之初,台湾原有学宫,在宁南坊(今属台南市南门路),为郑氏旧筑之基,原有规模较小。康熙二十三年,台厦道周昌、知府蒋毓英改建孔庙为台湾府学,并改称“先师庙”,为“台湾文庙”,悬御书“万世师表”匾额于殿中,庙貌焕然:正庙居中,左右两庑;前为大成门、又前为棂星门为泮池;后为祟圣祠;左右两廊达于庑,祠左右为礼乐库、典籍库;门左右为名宦、乡贤祠;门外左为礼门、右为义路;又外为大成坊、泮宫坊;庙左为明伦堂,两廊斋舍;堂左为朱子祠,后为文昌阁;堂后为教授宅,阁后为训导宅;并铸祭器、造乐器,规制完整。 该文庙今挂“全台首学”的金字横匾,大门左侧立有一块下马碑,以满汉文镂刻“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12字,庄严肃穆。儒学讲究内圣外王,入孝出悌,而于当地历史、文化、吏治与发展有贡献之先人,入祀孔子庙附设的名宦祠或乡贤祠,以崇德报功,常享春秋之祭,此供奉姚启圣、蒋毓英、陈璸、陈震曜等十二神位。其中的名宦祠,在学宫庙门左,内祀:太子少保、兵部尚书、福建总督范承谟;太子太保、兵部尚书、福建总督姚启圣;太子少保、靖海将军、靖海侯、福建水师提督施琅;浙江布政使、前台湾府知府蒋毓英;广东分巡高廉罗道、前台湾府知府靳治扬;福建巡抚、赠礼部尚书、前分巡台及厦道台湾县知县陈璸;台湾府海防同知洪一栋;福建水师提督施世骠;南澳镇总兵官蓝廷珍;分巡台厦道陈大辇(其父顺天府尹陈肇昌治家有方,诗书传家,所生六子,都出自名儒陆陇其门下,均获功名,父子兄弟极一时之盛,受士林仰慕)等人。<br>蒋知府还曾在台湾府官舍旁边,曾搭建草屋一间,自题“安拙”,寓意自己在繁杂公务之余保持内心的安宁。他又设立义学教育子弟,倡导孝悌力田之道,深受百姓爱戴,被誉为“良吏”。<br>蒋毓英台湾知府任满,报迁湖广盐驿道;台人惶惶若失,远涉重洋请求福建巡抚张仲举告留。巡抚怜其远来良苦,具题准借一年,升迁为福建按察司副使,仍兼管台湾府事务。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闰三月二十一日,会江西按察使缺,康熙特敕为江西按察使司按察使。士民再三告留而不得,遂立《台湾郡侯蒋公去思碑》,建祠立碑纪其绩焉。荣行之日,攀辕送者数千人,咸感泣数行下;公慰抚之,亦涕涔淫不自禁。次年,郡人复就公所建“镇北坊书院”,肖像祀焉,以比“周人之爱甘棠”。<br>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六月十二日,再升浙江布政使司布政使。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去世,葬于满城县永安庄西北(今属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石狼石虎沟)蒋家坟。<br>蒋毓英二子:国祥、国祚,均有著述存世。道光八年(1828年),蒋毓英以五世孙、清直隶总督、体仁阁大学士、漕运改革发起人蒋攸铦(1766-1830年)贵,被赐赠“光禄大夫、太子太傅、体仁阁大学士、两广总督”衔。现保定市满城区杨家佐村仍有蒋公祠堂遗址,见证着这一段蒋家历史。<br>蒋毓英纂修有《台湾府志》(康熙年间刊本,今藏上海图书馆)十卷,为台湾府志首创,早于高拱乾版《台湾府志》,与首任台湾府学教授林谦光康熙二十九年所刊《台湾纪略》为最早纪录台湾历史的专著。该志共分二十五门,附目五,其中记载了设府县的这一段历史:“荷兰知势不敌,弃城归;成功居之,改台湾为安平镇,赤嵌为承天府,总名东都。设一府二县,府曰承天,县曰天兴、万年。康熙二十二年改置府一,曰台湾;县三,附郭曰台湾,外曰凤山、诸罗。”<br>以上摘录《清实录康熙朝实录》《清史稿》《续修台湾府志》等史料,另有台湾知府黄立本(1695-1780年),为姚启圣外曾甥孙、黄锡衮曾孙、李光地外孙,详见后文。 二、台湾县首任知县沈朝聘<br><br>沈朝聘,字省轩,辽东人,汉军镶蓝旗籍。历任镶蓝旗笔帖式、晋江知县、茂州知州、台湾知县、霸州知州,直隶守道员、直隶巡抚等。<br>康熙十六年,由镶蓝旗笔帖式擢升为晋江县县令,其时姚启圣为福建布政使。晋江任上,沈朝聘为官清廉,勤于政事,爱民如子。总督任上的姚启圣曾专门发布《旌扬廉吏》文告,对沈朝聘等清廉官员,不吝褒扬。<br>康熙二十三年,刚刚收复的台湾,民心未定、百废未兴,亟需能员,刚赴任茂州知州的原晋江知县沈朝聘,转任台湾知县。就任后,沈知县为官廉正,不掺杂私心,不费民间供应;为官执政,调剂得宜;锄暴安良,心系百姓,疮痍之地得以焕发生机。<br>台湾知县任上,将东安坊的郑氏居所改建成台湾县学,其建筑布局为:中有大成殿,东西两庑;前有泮池,后有启圣祠;在镇北坊,建有台湾县养济院;在东城门内,建有台湾县普济堂;在治前进贤坊,建有台湾县育婴堂。<br>然任期未满即因丁忧离职,清风两袖的沈县令临行时,百姓资其行,又为之立碑纪念其功绩,时间约在康熙二十五年八月。<br>丁忧期满,沈朝聘先后出任霸州知州、直隶守道员。康熙三十四年二月十四日,升直隶守道沈朝聘为直隶巡抚;五月十四日,康熙巡视窦家口堤岸,以应加增筑处指示巡抚沈朝聘、总兵李镇鼎等人;二十五日,工部议覆“直隶巡抚沈朝聘疏言”,请开浚献县完固口、及霸州栲栳圈旧河,应如所请,康熙帝从之;十一月初二日,沈朝聘疏言:宣化府龙门等县霜灾地方,康熙三十四年额赋请分年带征,得旨:宣化府钱粮皆免征,三十五年额赋亦免;同日,升福建台厦道高拱乾为浙江按察使司按察使。<br>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二月二十七日,直隶巡抚沈朝聘以老病乞休,康熙帝允之。<br>作为一位杰出的官员,沈朝聘文学造诣颇深,著有《郊外集》(又称《省轩郊行》),与诸罗知县季麒光合著《东吟倡和诗》。<br> 三、诸罗县首任知县季麒光<br><br>季麒光(1635-1702年),字圣昭,江苏无锡人。顺治十四年(1657年)举人,康熙十五年(1676年)进士(榜姓郑),师从王云锦(康熙四十五年状元,官至陕西学政)之父王用康。<br>初,由内阁中书升任福建闽清县知县,平赋役,停造船,免盐课,减采办,详办诬盗假逃,甚具政声。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辖有诸罗、台湾、凤山3县。清廷深感创基维艰,乃借重其长才,调任为诸罗县首任知县。时县治初设,人未向学,麒光至,首课儒童,拔优者而礼之;亲为辨难,士被其容光者,如坐春风。又修县署,制典章,创儒学(在目加溜湾社,现台南市善化区,修建县学,又崇奉先圣先贤牌位,并作为春、秋祭祀之地),倡善举(在善化里东保,建养济院),体恤民瘼,议减社饷,竭力抚循。再改建宁靖王府为天后庙,“以招垦荒园二十七甲,永为常住执持之业”。其中,香灯园二十一甲在安定里,年得租粟一百二十五石,季麒光置。<br>时台湾初定,制度未备,知府蒋毓英每月咨询,皆据实陈情,语多采纳。诸罗县任上的公文有《条陈台湾事宜文》《再陈台湾事宜文》《复议屯田详文》《复议二十四年饷税文》《请暂宽旧钱之禁》《请详北路添兵文》《覆详北路添兵文》《严禁结拜示》《禁赌博示》等。<br>季知县博涉群书,诗文清丽整赡,书法造诣高超。其时已近暮年的大儒沈光文与姚启圣有旧,将资遣回籍,然姚公不久即逝,竟不能归。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十一月八日,季知县赴任至鹿耳门的次日,便礼遇光文等人,并倡议结成“东吟诗社”,延续中华文脉,开拓海东文坛。麒光撰有不少诗词,如《蓉洲诗稿》七卷、《蓉洲文稿》四卷,和《三国史论》《东宁政事》《山川考略》《华阳怀古》《海外集》各一卷,另与沈朝聘合撰《东宁唱和诗》一卷。现存《腊月同友寻梅道上登天秀岩和薛中丞叶太傅刻石原韵》(二首)、《视事诸罗》《天妃宫》《重建四牌楼》《客问》《跋赵素庵记梦文》等。<br>继而以文献未修,与知府蒋毓英、凤山知县杨芳声同纂《台湾府志》十卷,首纂《台湾郡志稿》,综其山川、风物、户口、土田、厄塞,未及终编,以丁忧去职。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副使(台厦道)高拱乾因其稿纂成之。<br>丁忧期满,季麒光担任华容县知县(约于康熙二十九年至三十四年)。同时期(康熙三十年,即1691年),台湾府学教授(原延平府教授)林谦光调任浙江桐乡县知县。 附季麒光诗五首:<br><br>腊月同友寻梅道上登天秀岩和薛中丞叶太傅刻石原韵(其一)<br><br>此日闲寻最上峰,几盘苍藓隐芙蓉。<br>呼僧细读云边字,忏佛重陈海外踪。<br>当岭夕阳千树合,匝城烟火万家封。<br>自怜尘迹多潦倒,消息江梅已早逢。<br><br>腊月同友寻梅道上登天秀岩和薛中丞叶太傅刻石原韵(其二)<br><br>由来胜迹重名公,山水文章自不同。<br>近接凌霄惟片石,遥窥苍海只长虹。<br>暮烟多处层峦好,寒叶疏时落照空。<br>少保祠前云历历,松声不逐怒潮东。<br><br>视事诸罗<br><br>西风轻拂使臣车,谕蜀相如旧有书。<br>细译番音诚异域,喜看野俗尚皇初。<br>自来穷海无飞雁,从此荒村有市鱼。<br>漫向空天长倚望,黄云晚日接扶余。<br><br>天后庙(又称“天妃宫”,今“台南大天后宫”),在台湾府治西定坊,康熙二十三年季知县与靖海将军施琅改建为庙,有碑记;雍正四年,御赐匾曰“神昭海表”;乾隆二年,敕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天后”。庙有香灯园二十一甲在安定里,年得租粟一百二十五石;诸邑令季麒光置,交庙僧掌收。内祀范承谟、姚启圣、施琅等,庙内有季麒光知县所题诗文:<br><br>天妃宫<br><br>补天五色漫称祥,谁向岐阳祝瓣香。<br>几见平成踰大海,自知感应绕重洋。<br>遐方俎豆尊灵远,圣代丝纶礼数庄。<br>是处歌恩欣此日,风声潮影共趋跄。<br><br>华容县知县任上,重建“岳阳四牌楼”以纪念华容先贤王俨(1436-1524年,明代户部左侍郎),题诗曰:<br><br>坊碣标贤达,应知诗礼尊。<br>君恩荣表石,世业重题门。<br>七叶经犹旧,三槐泽尚存。<br>乌衣佳子弟,谁复似长元。<br><br>(摘选自《台湾府志》《重修福建台湾府志》《续修台湾府志》《福建通志台湾府》等) 四、凤山县首任知县杨芳声<br><br>杨芳声,直隶(河北)万全左卫人。<br>初,以岁贡身份入国子监就读,升任福建同安县知县后,即礼贤下士、爱民如子。就任伊始正值大旱之年,田地龟裂,禾苗枯萎,遂设法用心治理。康熙十九年(1680年),建县城预备粮仓,以备荒年不时之需。其卓越政绩,被收录于民国版《同安县志·循吏录》。<br>台湾收复,杨芳声得以改任新设的台湾府凤山县知县。其时凤山初建,百废待兴而清田赋轻徭役,使朝廷的恩泽惠及民众,至今仍为百姓所感念。<br>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相继在土墼埕保,建普济堂、育婴堂、养济院。又在县治北门外西北十五里的兴隆庄,建凤山县学,共二十四间(大成殿三间、大成门三间、东西两庑各三间、礼乐器库各六间):中为大成殿,东西两庑;前为戟门,又前为棂星门;后为启圣祠。县学内,前有天然泮池,荷花芬馥。凤山拱峙、屏山插耳,龟山、蛇山旋绕拥护,形家以为人文胜地。次年,又将东安坊原有的郑氏房屋改建成文庙,以崇奉先圣先贤,春秋祭祀。<br>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蒋毓英主修,杨芳声、季麒光同纂《台湾府志》十卷。<br>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任期届满,被提升为户部江南司主事。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至三十八年(1699年),任绍兴府知府。 五、台湾其他首任官吏<br><br>台湾府设立后,除首任“分巡台厦道周昌、台湾知府蒋毓英、台湾知县沈朝聘、凤山知县杨芳声、诸罗知县季麒光”外,还有同知、经历、教授、教谕、县丞、典史、巡检,以及台湾总兵等各文武官吏,大多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先后到任,他们分别是:<br>一、文职官吏:<br>台防同知(治府城)梁尔寿(广西镇安府人,原福建汀州府同知,官至道员)、台湾府经历林起元(江南上元人)、台湾府学教授林谦光(福建长乐人,原延平府教授);台湾县丞逍行可(陕西永昌卫人)、台湾县典史张元初(顺天涿州人)、台湾县学教谕傅廷璋(泉州南安县人);诸罗县典史杨辅业(陕西富平人)、诸罗县学教谕陈志友(福建长乐人);凤山县典史王辂(直隶北山人)、凤山县学教谕黄赐英(晋江人);<br>又,新港巡检纪文远(陕西泾阳人)、澎湖巡检姚法唐(河南祥符人)、下淡水巡检袁玫(直隶右卫人)、佳里兴巡检孙寅(山东禹城人)。<br>二、武职官吏:<br>台湾镇,辖本标中、左、右三营;城守左、右军;水师协标三营(中、左、右);北路协标二营;嘉义营;澎湖协标二营(左、右);南路营、南路下淡水营;艋舺营兼辖沪尾水师营;新设噶玛兰营。各官员由福州将军、闽浙总督、福建水师提督节制,其首任官员如下:<br>台湾(镇)总兵官杨文魁(奉天人,五月初十日任命),中营游击(分防府治)王嘉禄(山东曲阜人)、左营游击(分防府治)韩文琦(甘肃宁夏人)、右营游击(分防府治)马升(甘肃临洮人);台湾水师协副将(驻安平镇)林葵(漳浦人)、中营游击(驻安平镇)许毅(漳州人)、左营游击吴辉(福清人)、右营游击徐德济(京卫人);台湾北路协副将王国宪(湖南衡山人);澎湖水师协副将詹六奇(海澄人)、左营游击陈简(福清人)、右营游击胡恺(顺天宛平人);台湾南路营副将(驻凤山县)田朝弼(陕西米脂人),等等。<br><br>六、首任台厦道道员周昌<br><br>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有一位叫周培公(1632-1701年,本名周昌,字培公,湖北荆门人)的官员,其临死前对姚启圣有举荐之恩。但在真实历史上,这位周昌仅是姚启圣妹夫黄锡衮身边的谋士,与姚启圣仕途并无太多交集,后来又随抚远大将军马佳·图海平叛王辅臣,被授予以“参议道”衔,官升布政使参政,继任山东登莱道道员(摄布政使),后因罪被革职。康熙四十年(1701年),兵部建议让周昌官复原品,任黑龙江管水手执事官,康熙认为“黑龙江系罪人发配之所,周昌等既因罪革职,又补乌喇地方,终身不还”,最终周昌于该年过世。<br>事实上,姚启圣就任福建总督期间,确实也有一位同名同姓的人物。这位周昌,本籍盛京辽阳州,康熙十二年(1673年)进士。后来在台湾府建立(1684年)后,成为首任福建分巡台湾厦门兵备道(即台厦道、台厦兵备道、台湾厦门兵备道)道员,成为首任台湾知府蒋毓英的直属上级,也是严格执行已故福建总督姚启圣台湾政策的最主要官员之一。 康熙十六年,姚启圣任布政使时,周昌时任漳州知府(据《漳州府志卷之二十一》);康熙十七年(1678年),增设分守汀漳道,周昌任首任道员,同年改“漳州卫”为“修来馆”。<br>分守汀漳道:嘉靖九年(1530年),漳州海寇猖獗,副都御史胡琏疏请将巡海道自省城福州移驻漳州;巡海道副使谢汝仪、知府陆金于1531年建巡海道署;万历七年(1579年),巡海道移驻兴化府,分守漳南道从卫口街(今台湾路西段)搬进该署;清初,沿袭明代机构设置,后渐裁分守、分巡,归并于巡海道,署址不变;康熙十七年(1678年),增设分守汀漳道;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机构合并为海防汀漳道;雍正十三年(1735年),因龙岩于前一年升为直隶州,改为巡海汀漳龙道。<br>1684年,台湾府设立时改福建巡海道为台厦兵备道,由原汀漳道道员周昌首任,任期为康熙二十三至二十五年(1684-1686年)。据《重修台湾府志·卷三》(清,范咸),该道员“至若巡视特简,绣衣抡才,专拥绛帐,宣威布化,权独隆焉”。该道员被赋予兵备、船政、学政之职,即统兵、船舰管制、官员考核与人才选拔等方面权力。该道员标下,有“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二员,标兵五百名(《(康熙)台湾府志·卷四》”)。康熙六十年,改称“台厦道”。<br>周昌任内曾与台湾知府蒋毓英共倡文教,有扩建学宫、创立义学等政绩。康熙二十三年,台厦道周昌、知府蒋毓英修台湾府学,改额曰“先师庙”,悬御书“万世师表”匾额于殿中,庙貌焕然,后有启圣祠、教官廨舍等。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台厦道周昌在《详情开科考试文》中提出:“岁科两考文武生员依照各府大县事例,府学取二十名,县学各进十五名,以鼓士气。大比之年,一体赴本省应试。”是年,任满回京。<br> 台湾“文化初祖”沈光文<br><br>在台湾生活了30多年,被后世誉为台湾“文化初祖”的沈光文(1612-1688年),曾亲眼目睹了从荷兰占领台湾到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及郑氏家族盛衰的全过程。其同乡、史学家全祖望在编撰的《鲒埼亭集》文集中,不仅为其著有《沈太仆传》,且为其收集、刊印了《台湾舆图考》一卷、《草本杂记》一卷、《流寓考》一卷、《台湾赋》一卷、《文开诗文集》三卷,为后人研究台湾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据《清史稿》:<br><br>沈光文,字文开,一字斯菴,鄞(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br>少以明经贡太学,福王授太常博士,浮海至长垣,晋工部郎。闽师溃而北,扈从不及。闻粤中建号,乃走肇庆,累迁太仆卿。由潮阳航海至金门,闽督李率泰方招徕故国遗臣,密遣使以书币招之,光文焚书返币。知粤事不可支,卜居于泉州海口,浮家泛宅。忽飓风大作,舟人失维,飘泊至台湾。时郑成功尚未至,而台湾为荷兰所据,光文受一廛以居,与中土音耗隔绝。成功克台湾,知光文在,大喜,以宾礼见。时海上诸遗老,多依成功入台,光文与握手相劳苦。成功致廪饩,且以田宅赡之。<br>成功卒,子锦嗣,改父之臣与政,军亦日削。光文作赋讽之,几不测。乃变服为浮屠,逃入台北鄙,结茅罗汉门山中以居,山旁有伽溜湾者,番社也。光文教授生徒自给,不足,则济以医。叹曰:“吾二十载飘零绝岛,弃坟墓不顾者,不过欲完发以见先皇帝于地下耳,而卒不克,命也夫!”已而锦卒,诸郑复礼之如故。<br>康熙癸亥年(1683年),王师下台湾,闽督姚启圣招之,光文辞。启圣贻书问讯曰:“管宁无恙?”且许遣人送归鄞,会启圣卒,不果。而诸罗令季麟光,贤者也,为粟肉之继,旬日一候门下。时耆宿已尽,而寓公渐集,乃与宛陵韩文琦,关中赵行可,无锡华衮、郑廷桂,榕城林奕丹,山阳宗城,螺阳王际慧等结诗社,所称福台新咏者也。寻卒于诸罗。<br><br>除了上述赵尔巽主修的《清史稿》中为沈光文列传外,李元度、金鈜、陈寿祺、薛绍元、连横;蒋毓英、范咸、刘良璧、余文仪;季麒光、周锺暄、鲁鼎梅、谢金銮、周凯;徐鼒、李瑶、张恕等人分别在《国朝先正事略》《福建通志》《台湾通志》《台湾通史》《台湾府志》《蓉洲文稿》《诸罗县志》《台湾县志》《小腆纪传》《南疆绎史》《鄞县志》等史志中为之修书列传。<br>今天的台湾省台南文庙中,立有沈光文像;而台湾宝岛中部的彰化县鹿港文武庙内,则建有纪念沈光文的“文开书院”;2012年诞辰四百周年之际,位于其家乡宁波鄞州区石碶街道星光村的“沈光文纪念馆”开馆。<br>据载,1651年身处金门的沈光文欲举家移居泉州,不料途中遭遇台风被迫漂流至台湾本岛。当时,台湾被荷兰人占据,为驱逐侵略者,他不畏艰险,踏遍山山水水,撰就台湾首部地理志《台湾舆图考》,为后来郑成功收复台湾立下首功。沈光文与后来赴台的王忠孝(1593-1666年)、辜朝荐(1598-1668年)、沈佺期(1609-1682年,台湾医祖)、郭贞一(1615-1695,与黄锡衮为同榜进士)、李茂春(?-1675年)、许吉燝等人,开始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他们又以传统诗文形式,写就台湾第一批文学作品,成为台湾文化的开拓者。<br>1683年台湾收复后,故交好友、时任福建总督的姚启圣,欲邀请其从政(似为台湾府学首任教授),但因郑成功(1624-1662年)早年间对其有恩而婉拒,又欲接其返乡终老,却因姚启圣突然病故而未果。姚启圣推荐的诸罗县首任知县季麒光(原福建闽清县知县),赴任抵达台湾鹿耳门的次日(康熙二十三年十一月九日),便礼遇沈光文等人,倡议结成“东吟诗社”,延续中华文脉,开拓海东文坛。然而,季知县仅就任一年多,即因“丁忧”而离任。台湾府首任知府蒋毓英任下的台湾府学教授,因此空置数年之久,直至1687年,原延平府教授林谦光才正式上任台湾府府学首任教授。<br>从留存至今的沈光文八十余首诗文中,现摘其中部分饱含思乡之意,或隐含与姚启圣友情的诗篇如下: 归望<br><br>归望频年阻,徒欢梦舞斑。<br>在原嗟鸟散,杖策效鳞攀。<br>镜里头多白,风前泪积殷。<br>用坚饥馁志,壮士久无颜。<br><br>赠友人归武林<br><br>却有机缘在,相逢意气同。<br>来看云起处,共话月明中。<br>去去程何远,悠悠思不穷。<br>钱塘江上水,直与海潮通。<br><br>还乡<br><br>万里程何远,萦回思不穷。<br>安平江上水,汹涌海潮通。<br><br>思归 其一<br><br>岁岁思归思不穷,泣歧无路更谁同。<br>蝉鸣吸露高难饱,鹤去凌霄路自空。<br>青海涛奔花浪雪,商飙夜动叶梢风。<br>待看塞雁南飞至,问讯还应过越东。<br><br>思归 其二<br><br>飒飒风声到竹窗,客途秋思更难降。<br>客飞北岸天分界,月照家园晚渡江。<br>荒岛无薇增饿色,闲庭有菊映新缸。<br>夜深寻友沿溪去,怕叩柴门惊吠尨。<br><br>思归 其三<br><br>我贵何妨知我希,秋山闲看倚荆扉。<br>涛声细细松间落,雪影摇摇荻上飞。<br>诗瘦自怜同骨瘦,身微却喜共名微。<br>家乡昔日太平事,晚稻香新紫蟹肥。<br><br>思归 其四<br><br>潮水如从天外来,澄光一片隐楼台。<br>澄山兴懒藏游屐,栗里花稀覆酒杯。<br>熟惯穷愁诗债逼,久安寂寞道心开。<br>洗兵欲挽河犹远,利涉当前藉大才。<br><br>思归 其五<br><br>不飞霜色到疏林,芦雪枫丹秋已深。<br>民习耕渔因土瘠,天留风月绝尘侵。<br>山容渐老添诗料,海气凝寒动客心。<br>絺绤自看还敝甚,无衣空捣月明砧。<br><br>思归 其六<br><br>山空客睡欲厌厌,可奈愁思梦里添。<br>竹和风声幽戛籁,桐筛月影静穿帘。<br>暂言放浪樵渔共,久作栖迟贫病兼。<br>故国霜华浑不见,海秋已过十年淹。<br><br>夜眠听雨<br><br>遇晴常听月,无月听偏难。<br>海怒声疑近,溪喧势作寒。<br>闲枝惊鸟宿,野渚洽鱼欢。<br>梦与诗争局,诗成梦亦残。<br><br>大醉示洪七峰<br><br>今日蠢休文,大不合时宜。<br>只知作桀犬,降表竟莫为。<br>蹈海苦不死,患难徒相随。<br>信友本事亲,绝裾悔难追。<br>家亦有薄田,弃之来受饥。<br>何敢与人争,志气似难隳。<br>天水有名臣,北海使节持。<br>厥孙居此地,坚操更标奇。<br>我欣与之交,廿六载于兹。<br>兔园谁赋雪,平原会可期。<br>欲学樊将军,卮酒安足辞。<br>浮白笑难老,醉言自觉痴。<br><br>别洪七峰<br><br>鹭岛初来便识君,东山又共学耕耘。<br>东肤无恙悲徒老,著述方成悔欲焚。<br>忽作闲心同倦鸟,俄焉长揖别高云。<br>从今只合言于野,理乱都将置不闻。<br><br>山间 其四<br><br>已当天末处,地亦近南交。<br>欲雨虚帷润,无家壮志抛。<br>桐看几落叶,燕记屡营巢。<br>正作还乡梦,虚窗竹乱敲。<br><br>咏篱竹<br><br>分植根株便发枝,炎方空作雪霜思。<br>看他尽有参天势,只为孤贞尚寄篱。<br><br>至湾匝月矣<br><br>闭门只是爱深山,梦里家乡夜夜还。<br>士学西山羞不死,民非洛邑敢居顽。<br>羁栖尘世依人老,检点诗书匝月闲。<br>究竟此身无处著,每因散步到禅关。<br><br>移居目加湾留别<br><br>流离相见便欣依,闽粤周旋荷解衣。<br>敢谓鲁连深自耻,不知重耳竟何归。<br>欲聆佳信频西望,却讶离群又北飞。<br>但令双鱼无或间,困穷亦足慰周饥。 大醉示洪七峰<br><br>今日蠢休文,大不合时宜。只知作桀犬,降表竟莫为。<br>蹈海苦不死,患难徒相随。信友本事亲,绝裾悔难追。<br>家亦有薄田,弃之来受饥。何敢与人争,志气似难隳。<br>天水有名臣,北海使节持。厥孙居此地,坚操更标奇。<br>我欣与之交,廿六载于兹。兔园谁赋雪,平原会可期。<br>欲学樊将军,卮酒安足辞。浮白笑难老,醉言自觉痴。<br><br>“公车上书”与台湾正式建省<br><br>1895年5月1日,礼部郎中黄谋烈等150人联合上疏,反对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之割裂台湾事件,称康熙时以圣祖(康熙)之神武,辅以福建总督姚启圣之谋,水师提督施琅之勇,收复台湾以来,二百余年来天下臣民共愤之事,该事起因如下:<br>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明治维新”运动,使日本走上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即殖民兴业、富国强兵、文明开化的道路。在此背景下,1874年4月27日,日本借口“牡丹社事件”悍然出兵台湾,企图侵占台湾。光绪元年(1875年),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外甥兼女婿、晚清名臣沈葆桢建议将福建巡抚移往台湾,清廷最终决定将福建巡抚半年驻台湾,半年仍驻福建。<br>光绪二年(1876年)十一月十九日,福建船政大臣兼福建巡抚丁日昌奏请“台湾事宜应统筹全局并省、台势难兼顾”;光绪三年(1877年)正月十六日,大学士、直隶总督李鸿章筹议台湾事宜折称,查台湾情形,沈葆桢曾躬亲其事,见闻最熟,…谅必有擘画尽善之策;光绪三年正月二十八日,福建巡抚丁日昌奏称:巡查台湾南路凤山、恒春等处并勘察旗后炮台,谨将沿途所历情形,恭擢陈明。<br>光绪九年(1883年)法国决定进一步殖民侵略,向驻扎越南的中国军队发动大规模进攻,挑起了中法战争,战火扩大至中国东南沿海,目标直指台湾。清廷认识到台湾地位的重要性,开始筹办建省事宜,前直隶陆路提督刘铭传被清廷重新启用。刘铭传被授福建巡抚后,负责台湾的行政与军务,又率部在台湾多次击败法军的登台企图。沪尾大捷中,迫使法军放弃登台,成功守住台湾。<br>期间,还有直隶总督李鸿章、闽浙总督何璟、内阁总理大臣奕䜣、两江总督刘坤一、江苏巡抚吴元炳、浙江巡抚谭钟麟、福州将军穆图善、闽浙总督何璟、福建巡抚勒方锜、两广总督张树声、闽浙总督谭钟麟、台湾巡抚邵友濂、台湾巡抚布政使唐景崧、出使大臣龚照瑗、帝师陈宝琛,先后就琉球、台湾与日本问题进行交涉或专折上奏。特别是名臣张之洞,更是多次上奏;而名臣左宗棠过世当年(1885年),病重之际连上两折,请求专设海防大臣,疏请增设台湾巡抚,单设台湾行省。<br>经廷议,1885年10月12日清廷正式将台湾从福建省析出,升格设立台湾省,成为当时中国第20个行省,福建政务由闽浙总督兼管,所设台湾巡抚由刘铭传首任。<br>从朝廷下诏建省到闽台实现分治,至1887年(光绪十三年)台湾建省工作完成,逐步建立了三府一州十一县四厅的行政区划:3府(台北府、台湾府、台南府),1个直隶州(台东),11县(宜兰、淡水、新竹、苗栗、台湾、彰化、云林、嘉义、安平、凤山、恒春),4厅(基隆、南雅、埔里社、澎湖)。其中:台湾府辖台湾、彰化、云林、苗栗4县和埔里社厅;原台湾府改为台南府,辖安平(原台湾县)、嘉义(原诸罗县)、凤山、恒春四县和澎湖厅;台北府辖淡水、新竹、宜兰3县和基隆厅、南雅厅。初省会设于彰化县桥孜图(今台中),1894年(光绪二十年)省会移至台北府。<br>台湾建省之初,清廷有旨:“台湾虽设行省,必须与福建联成一气,如‘甘肃新疆’之制,庶可内外相维”。与先一年建省的“甘肃新疆省”同甘肃省“内外相维”一样,全称是“福建台湾省”的台湾省也同福建省“联成一气”,保持着若干行政、财政上的关联。<br>然而此时的清廷已内外交困,特别是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7月25日-1895年4月17日)的战败,导致被迫于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1895年4月17日)与日本明治政府在日本马关签订了的不平等条约,被迫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以及赔偿白银二亿两。 得此消息,国内立即引发轩然大波,举国哗然,社会各界纷纷上书。如康有为与梁启超集结1300余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的清廷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史称“公车上书”事件。这一事件,标志着维新派开始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故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政治运动的开端。<br>自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九日起,翰林院掌院学士麟书、礼科掌印给事中丁立瀛、山东道监察御史庞鸿书、京畿道监察御史刘心源、福建道监察御史裴维侒、山东巡抚李秉衡、大学士额勒和布、张之万、福锟、协办大学士徐桐、户部右侍郎署兵部左侍郎陈学棻、翰林院侍读学士冯文蔚、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读学士冯文蔚,日讲起居注官记名道府翰林院侍讲樊恭煦、河南道监察御史宋承庠、南洋大臣张之洞、河南巡抚刘树棠、台湾巡抚唐景崧、奕欣、奕劻、翁同龢、李鸿藻、荣禄、长麟、浙江道监察御史易俊、都察院左都御史裕德、左都御史徐郙、左副都御史奕年、左副都御史奕杕、左副都御史杨颐、署左副都御史沈恩嘉、左副都御史寿昌、浙江道监察御史李念兹;内阁侍读学士贵贤、江南道监察御史钟德祥、吏部左侍郎崇光、吏部左侍郎徐用仪、吏部右侍郎长萃、吏部右侍郎廖寿恒、湖广道监察御史陈璧、福州将军庆裕、福建陆路提督程文炳、盛京将军裕禄、都察院奉恩将军增杰、陕西巡抚鹿传霖、陕甘总督杨昌浚、出使大臣龚照瑗、广东巡抚马丕瑶、上海道刘麒祥、闽浙总督边宝泉、翰林院侍读学士准良、鸿胪寺卿刘恩溥、两广总督谭钟麟;陕西布政使张汝梅、广东巡抚马丕瑶、出使大臣许景澄、鸿胪寺卿刘恩溥等大臣先后上奏;<br>同时,奉天举人春生等、湖南举人文俊铎等、湖南举人谭绍裳等、湖南举人任锡纯等、广东举人梁启超等、四川举人林期圻等、贵州举人葛明远等、广东举人陈景华等、江西举人程维清等、广西举人邹戴尧等、湖北举人黄赞枢等、江南举人汪曾武等、河南举人王㵑等、浙江举人钱汝雯等、顺天举人查双绥等、山东举人周彤桂等、四川举人刘彝等、四川举人王昌麟等、山西举人常曜宇等、河南举人步翔藻等、河南举人王崇光等、河南举人张之锐等、四川举人林朝圻等、四川举人罗智杰等、直隶举人纪堪诰等、江西举人罗济美等、陕西举人张彪等;云南举人张成濂等,先后上书陈情。<br>其中,光绪二十一年四月初七日(1895年5月1日),六部郎中黄谋烈(两广总督黄宗汉侄孙)、陈宝瑨(“末代帝师”陈宝琛胞弟)、许柽藩、杨枢孙、林开章、何刚德、黄纪元等7人;礼部员外郎郭曾炘(湖广总督郭柏荫之孙);六部主事方家澍、高晖游、魏莠琦、张嘉猷、傅嘉年、赖清键、刘怡、陈嵋、林寿照、万钟騄、叶题雁、郑福臻、黄允中、陈秉崧、李英华、许文辉、郑琼书、郑淑璋、周景涛等19人;翰林院曾宗彦、黄曾源、潘炳年、叶大遒、张亨嘉、张元奇、萨嘉乐、郭曾准、李清琦、叶大年、吴鲁、叔忱等12人;光禄寺署正龚荫橒、龚葆琮等2人;国子监卓凌霄、梁孝熊等2人;内阁中书陈懋鼎、康咏、方昆玉等3人;八旗教习林其荣;御前侍卫林培基(武探花)、德俊、姚承恩、黄德、薛梦蛟、潘吉昌、高葆光、林天骥、陈维阳、林寿椿、吴拔祯、黄步燊、沈瑞舟、陈澄澜、林捷鳌等15人;举人沈翊清(清末船政大臣,两江总督沈葆桢之长孙)、宋天荣、张朝弼、张朝法、李九盛、傅朝旭、郑篪、赖丰杰、吴征骥、林天骥、李景骧、董元亮、郑贤炤、李含芬、江尚宾、邓登瀛、巫挹奎、谢松涛、李汶川、黄冕南、庄庆忠、张绳武、陈震、杨士鹏、林履升、林镇荆、林均、谢朝荣、吴镰、陈辛、廖和韶、林翊、王炎、杨葆元、施大猷、蔡庚绪、陈伯贞、王承基、陈韵珂、林玉铭、萨起岩、汪韶年、郑世卿、郑文豹、李宣龚、陈羲图、郑孝柽、黄燊、方捷三、罗得元、练蕴辉、叶奖唐、吴世康、陈旭铜、周登皞、周诚孚、林齐贤、郑鼎缨、范彦璋、欧福芗、蔡绍元、罗焕垣、林百熙、葛滋春、林乔新、曾广嵩、郑猷宣、方钟玉、李兆蓉、林文斗、许中、刘孝佑、刘孝祚、赵应鼎、方新、高彤、陈廷业、陈燮嘉、刘廷珍、黄曾培、林图南、施登瀛、蒋诒、林孝箕、蒋琛、梁赞翰、郭曾熊、周建藩等88人,共150人等呈文,就台湾问题进行阐述,反对《马关条约》各项决议: “…以圣祖(康熙)之神武,辅以姚启圣之谋、施琅之勇,竭智尽锐,仅而克之。军府既立,百年之间变端屡见;辄复凿门命将,为之扫除:盖开台若斯之难也。倭人不费斗粮、不烦一矢,雍容拱手坐享其成,此则天下臣民所共愤痛者也…”<br><br>(摘选自《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选辑》等)<br><br>笔者按:<br><br>台湾正式建省(1885年)及《马关条约》(1895年),已距康熙时姚启圣、施琅收复台湾(1683年)已二百余年,然而收复后清廷对台澎地区长期不够重视,导致了台湾,特别是台东地区的相对落后。<br>查阅康熙年间姚启圣通过其幕僚,形成的《剿抚澎台机宜》(康熙十七年十一月初一日上书)史料显示,其最后二点分别为:<br>⒈开“省会”,以设文武,拊循教化,使之自新也。查南闽之有台湾,犹江、浙、粤东之有崇明、舟山、琼州也。地广产饶,富疆无匹。设镇道以资弹压,选督抚、司道、守令以弘教化。不三数年,旧染自涤,渐磨仁让,而永列编氓,是在文武之实心经画也。<br>⒉既开“省会”而后,更当策富教之良规也。今台湾沃壤实万余里,物产之饶,地利之险,可准日本、安南之大,选实心为国之人一二辈,经野度地,不惟一省会郡县而已,实可“大设省会”也。则壤错赋,立榷通商,岁可增饷五六十万。而又设学校,明礼义。庶国赋既足,民行亦兴,淏薄有成见,故敢引端于此也。<br>可见在二百年前,包括福建总督姚启圣等人早已提出了“开省会、建军队、设学校”等稳定之策,但清末的清廷早已自顾不暇,以至于被日本殖民者乘虚而入,从而被非法侵入长达五十年(1895至1945年)之久,给台湾人民带来了长久、深重的灾难。<br>这一份《剿抚澎台机宜·附航海杂记》的重大历史档案,现为北京档案馆“镇馆之宝”,并于2002年3月8日被收录《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第一辑,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 原著作者:姚国强(内部稿,2024.09.05版)<br><br>全书约45万字。<br><br>10月26日,纪念姚启圣诞辰四百周年之际。特此发表!<br><br>作者介绍:姚国强,又名陈国强,姚启圣后裔,浙江省桐乡市市场监管局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