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去“赵国”(二)

任重

告别响堂山,避免十一假期邯郸市内人多拥挤,我们决定去临漳那边的邺城博物馆、铜雀台遗址和邺城考古博物馆,于是我们就从邯郸西转到了邯郸南边。<div><br></div><div><b>邺城博物馆</b><br></div> 邺城遗址在漳河边,在今天的临漳境内。画条邯郸到安阳的直线,线折半的地方向东一点就是邺城(上图中间圆圈处),不过邺城早就被黄土覆盖,地面上完全看不出这里曾经存在过一个很大的城市。邺城建城的时间要和邯郸比稍晚一点,距今大约有2700多年。<div>从《西门豹治邺》知道邺城的人不会少,确切知道邺城位置的人肯定不会多。<div>《西门豹治邺》说的是西门豹投巫治水的事。贪官污吏类横征暴敛以致邺城逐渐凋敝,又借给河伯娶妻之名鱼肉百姓,魏文侯命西门豹为邺令,西门豹借机把巫婆人等扔进漳河,震慑当地官吏及黑恶势力。<div><br></div></div></div> 西门豹是邺城最高行政长官也是水利专家,从除巫婆整肃吏治开始,改变百姓的思维定式,带领百姓勘测漳河两岸水系、土地,开挖12道渠,使大片土地成为旱涝保收的良田。农业得到很大发展,既到了民众的拥护。又奠定了经济基础,随即实行“寓兵于农、藏粮于民”政策,邺城民富兵强,成为战国时期魏国的东北重镇。 <div>邺城博物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div>汉代建筑的风格的邺城博物馆由城楼、城门和城墙组成,东西长65米,南北宽50米,占地65亩,建筑面积5228方米。外形设计参考了有关文献和考古队发掘出的邺城朱明门遗址。</div></div><div>邺城作为中国古代的重要都市,先后是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的都城,居中国北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长达四个世纪之久。邺城博物馆作为以魏晋南北朝为专题的博物馆,对展示这个时期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br></div> <div>博物馆分不同的主题设置了的几个部分:<br>1.序</div><div>2.中原要地、富庶粮仓——史前至秦汉时期的邺地</div><div>3.魏武雄才、崭新都城——曹魏时期邺城<br>4.民族融合、文化激荡——十六国时期邺城<br>5.隋唐文明之前奏——东魏北齐邺城<br>6.中国北方佛都——六世纪邺城佛教<br></div> 图上可以看到邺城博物馆和铜雀台遗址的相对位置。<div><br><div>邺城博物馆坐落在邺城遗址中轴线最北端,遗址在它以南并向东西向延伸,而且完全被田地村落覆盖。邺城遗址只有在铜雀台露出地面一点,其它地方已经找不到任何地表标记物了。<div><br></div></div></div><div><br></div><div><b>邺城</b></div> <div>据文献记载和考古田野调查,目前所知,邺城鼎盛时期,总面积有100平方公里左右,人口超过百万。</div><div>用今天北京城墙内(东西城区)面积92.54平方公里,常驻人口181.42万来比较,邺城是个很大的城市。<br></div><div><br></div><br>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曹操官渡大胜袁绍,曹军北进,204年5月到达邺城城下,邺城城防坚固易守难攻,曹操下令挖出40里长,深二丈、宽二丈的围城壕沟,引漳河水围困邺城,完全断绝了邺城内外的联系,3个月后曹军顺利拿下邺城。<br>此后曹操把自己指挥中心北迁邺城 ,以利于进一步控制北方。 曹魏时期邺城还不是很大,铜雀台等在邺城西部。邺城继续发展,向南跨过漳河,分为邺北城和邺南城。上图有13座城门,邺城的规模越来越大。<div>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都看中了邺城,在此建都,逐渐成为北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邺城成为“三国故地、六朝古都”。<div><br></div></div> 邺城继续扩展,城中心出现了宫城,邺城规模更大,出现了15座城门和规范的街区。 鼎盛时期的邺城地图。不细看肯定误以为是长安或者北京。<div><br>邺城作为六朝古都,曹操精心营建邺城以展现宏图壮志,既彰显曹魏之威严,又便于屯兵积粮,为日后一统中原奠定坚实基础。</div><div>曹魏开始就遵循了先规划后施工。城市按中轴线布局,单一宫城、棋盘式街道、各个街区整齐对称,按结构功能分区等规划,成为中国城市建筑的典范,在城市建筑史上占有辉煌地位。</div><div>邺城这种突出沿中轴线,王宫、街道整齐对称,严格结构分区的都城制度,上承秦汉、下启隋唐,对长安、洛阳、北京城,乃至日本的城市兴建提供了范本,影响极为深远,誉为东亚都城建设的“祖庭”。 所以邺城城市本身就具有重大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的价值。<br><div><br></div></div> <div>从卫片上能看到邺城被黄土掩埋,但未被后来的大城市覆盖,这在国内绝无仅有,考古工作在邺城博物馆到漳河这片区域的田野上展开。邺城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十一五”期间中国100个重要大遗址保护项目。</div> 邺城博物馆里的邺城复原沙盘。 邺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邺城遗址得到了大范围的保护,考古发掘工作已经进行了40年,建成3个片区:三台遗址展示区、东魏北齐邺城宫城展示区、朱明门及南郭宗教与礼制建筑区。由于遗址范围过大,漳河频繁改道淤积等因素的影响,也许完全探明地下情况还需要很多年。<div>把邺城博物馆的馆藏和它所在的区域综合起来看,这座博物馆和常见的博物馆都不太像,文物在博物馆内也在博物馆外,独特到更像是一个重大考古遗址上的坐标,根据坐标指示,我们就能看到2700年前的邺城。</div><div>邺城博物馆项目作为实施《邺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的主要工程,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这个坐标会越来越醒目,作用也会越来越大。</div><div><br></div><div><b>青石螭首</b></div> 邺城博物馆的镇馆之宝。<div>邺城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是铜雀台青石螭首。</div><div>青石螭首通长1.91米,宽0.33米,高0.49米,前半部分是螭首,雕刻精细。在传说中螭是龙生九子之一。</div><div>考古队在金凤台、铜雀台残迹周边挖了几条探沟。在铜雀台的一条探沟中,考古队挖出这件青石雕刻的精美螭首。<br></div> 只看照片没参照物,现场看感觉和故宫大殿底座的螭首差不多大小,只不过故宫用了汉白玉,铜雀台用了青石。<br><br><div><b>铜雀台</b></div> <b>北吴庄出土的佛造像‌</b><div><b><br></b><div>邺城博物馆的第六部分:中国北方佛都——六世纪邺城佛教<b><br></b></div><div>考古发现邺城有大量和佛教有关的建筑,特别是北吴庄出土的佛造像,更加证明六世纪邺城是北方佛都。</div></div> 2012年1月10日,邺城考古队突然接报,在习文乡北吴庄村北的漳河河滩内发现盗掘迹象。经考古钻探确认,近5米厚的流沙之下有石块,探铲带上来的粉末显示石材为邺城造像常用的汉白玉。<div>上图是2012年1月15日,邺城遗址东郭区佛教造像埋藏坑遗迹发掘现场。</div><div><br></div><div><b>北齐覆钵塔</b><br></div> <div><div>覆钵塔是北齐时期的产物,残高还有99.5厘米,重量达600公斤,当地白石雕刻而成。塔顶保存的形体较大的覆钵,覆钵塔四个角有四根柱子,相当于四面龛。每一面都雕刻有主尊像,四面分别雕了“三佛一菩萨”,通体彩绘贴金,造型极为精致。<br></div><div>国家博物馆举办“邺城佛造像展”选中包含佛造像精品131件在内的 171件展品,这些佛造像被称为“邺都样式”——带背屏高浮雕造像。</div><div>展品中唯独北齐覆钵塔与众不同,专家称为“世界罕见、全国第一”。</div></div><div><br></div><div><b>北魏谭副造释迦像</b><br></div> <h5>引自: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2654887191288199&wfr=spider&for=pc</h5> <h5>引自: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2654887191288199&wfr=spider&for=pc</h5><div>北魏时期,发干县的供养人谭副刻了这尊佛教石刻造像,造像在邺城遗址北吴庄出土,出土时破碎成多块,幸好拼接上了大部分。</div><div>根据造像体现出的凉州模式,是邺城考古发现中时代最早的佛教石刻造像之一。‌</div><div>就我们外行来看,这尊造像信息量超高,国画讲究留白,这尊造像一点空都没留,不仅雕刻佛、众多菩萨像、供养人、伎乐、还有长篇内容丰富的发愿题记,加上飞天、纹饰等等刻的满满的。《考古》2020年第5期有专门研究此造像的学术文章《邺城遗址出土北魏谭副造像图像考释》。</div><div>北魏谭副造释迦像体现出北朝时期佛教艺术的精湛技艺,还有很多文字,更体现了深厚文化内涵,还体现出邺城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佛教艺术的发展历程。<br></div><div>看到这部分时,有位游客对大家说一定要去邺城考古博物馆去,精美的佛造像非常好,没看到就不太可惜了。</div><div><br></div><div><b>铜雀三台遗址</b></div><div><br></div> 考古学家邺城考古队第一任队长徐光冀说:“金凤台保存较好,地上有12米夯土台,地下还有8米的基槽,一层一层的。铜雀台本来应该是最宏伟的,可惜只剩下四分之一的东南角。冰井台全被漳河水冲毁了,探铲插到地下8米都是沙,用探测雷达也没见夯土。”<div><br>据史书载,铜雀台最盛时台高十丈,台上又建五层楼,离地共27丈,折合公制台高有64米多,20多层楼高。</div><div><br></div> 俯瞰现在的铜雀三台区域,仅仅比周边高出一些,土堆上的建筑当然也不是曹魏时期的。<div><br></div> 曹操平定北方在邺建都,在漳河畔大兴土木修建铜雀台,高十丈,分三台,各相距六十步远,中间各架飞桥相连。<div>邺城博物馆根据考古发掘复制了铜雀三台的模型,从左至右分别是金凤台、铜雀台、冰井台。<div><br></div></div> 最先建铜雀台,然后在其左右建金凤台和冰井台。背景是位于邺城遗址内的三台村三台遗址现状。 <div><b>建安文学</b></div><div><br></div><div>杜牧的《赤壁》</div>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br>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div><br><div>大意是: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div>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br></div><div><br></div><div>因杜牧的《赤壁》铜雀台更出名。其实史料证明赤壁之战两年之后,曹操才开始建铜雀台,建台工程完全和二乔不相干。</div></div></div> 邺城博物馆铜雀台模型比较朴素,或许有考古发掘的支持更符合实际,不过上图这样的豪华、更有气派的铜雀台应该接近人们的想象。<div><br></div> 提到了铜雀三台,必然要联系到建安文学。<div>邺城博物馆给建安文学留下很大的展陈面积。当年的邺城,形成了以“三曹”、“建安七子”为重要成员,包括蔡琰、邯郸淳、繁钦等在内的一个真正意义上邺下文人集团。博物馆根据文献记载,绘制整理了建安七子画像,详细介绍了孔融、陈琳、王粲等人的生平和他们在邺城创作了大量清新刚健的作品。独具风骨的建安文学,对此后中国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div>在邺城遗址还专门另建有一座建安文学馆。<br></div></div> 仔细看博物馆关于建安文学的介绍,没学过古代文学,感觉是建安文学的兴盛有必然性:<br>首先是冲破儒学的束缚。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传统儒学削弱,文学摆脱传统儒学的束缚,文化有了多元化发展的机会;<br>其次是社会趋于安定。曹操平定北方,社会从极端动荡转为比较安定;<br>三是推动有力。曹操父子文学修养深厚,是当时的文坛领袖,同时他们更是铁腕政治领袖,对推动文学发展非常有利。曹操、曹植父子自身突破儒学传统限制,用文学反映现实生活和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使文学的道路更为开阔,建安文学兴盛与统治者的态度关系很大;<br>四是有一批志同道合的人。由于“三曹“的核心作用,邺城铜雀台聚集了“七子”等一大批文人,创作上有了新的突破。<br><br> <h5>来源:https://topart.cn/Works/info/178912建安风骨 | 水墨 纸张 160×450 CM,2021年 </h5><div><br></div><div>五是有前期文学发展的基础。建安文学并非凭空产生,两汉文学为建安文学的发展做了基础的铺垫。<br>总之,建安时期文学的发展获得了一个相当宽松的社会文化环境,统治者的支持、参与,文学士人在积极进取、创作出许许多多展现时代风貌的文学作品,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繁荣时期。<br>建安文学影响深远,李白有“蓬莱文章建安骨”,可见其影响。<br>以前没注意,居然建安七子中有五位在同年的一场瘟疫中离世。<br></div><div><br></div><div><b>邺城考古博物馆</b></div><div><b><br></b></div><div>邺城考古博物馆据此15公里,在临漳县城区。<b><br></b></div> 要和邺城博物馆比较,邺城考古博物馆应该算作佛教考古类的专题博物馆。邺城考古博物馆确实是从佛造像博物馆更名而来,是中国首座佛造像专题博物馆。 2012年考古发掘的邺城北吴庄佛造像埋藏坑中,一次性出土佛造像2895件,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土佛造像最多的一次,因学术价值重大而被评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年“六大考古新发现”。<div>邺城考古博物馆的展品北吴庄佛造像埋藏坑的文物,东魏北齐造像为主,年代跨度为北魏至唐。系统展示了:考古发现 、佛教东渐过程、 东魏北齐时期邺城佛教、 邺城佛教的兴衰等内容。</div> 邺城是六朝古都,自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到汉晋时佛教在邺城逐渐发展,后赵时期邺城佛教初具规模,东魏、北齐时邺城佛教达到顶峰。据介绍全国寺庙三万多所,僧尼约二百万人,邺城就有寺庙四千所,僧众八万人。称邺城是北方佛教中心不为过。<br> 后赵到冉魏时期,邺城及北方战乱又起,佛教领袖道安大师带几百僧众南迁云游各地,邺城僧众遍布大江南北的广大区域,邺下佛学由此得以传承、扩展。<div>北魏佛教空前繁荣,孝文帝在邺城修建寺庙,还曾像在邺城建都,在孝文帝的支持下,邺城佛教得到发展。</div> 534年东魏迁都邺城,除了王公贵族、士兵、工匠,大量僧众也离开洛阳随之迁移,邺城佛教得以复兴,建寺院,造石窟成为风气。邺城取代了洛阳佛教中心的位置。 邺城北齐寺庙塔基遗址。<div><br></div> 北齐六代君主共28年,皇家建寺庙43所,民间私造者数以万计,出家僧尼200余万,约占全国人口1/10,仅邺城就有大寺4千,僧尼8万,上起皇室重臣,下迄平民百姓,无不崇重佛法,以致”凡厥良沃悉为僧有,倾竭府藏充佛福田“,北齐崇佛之盛可见一斑。这种极端的社会现象也为后来北周灭佛留下了伏笔。<div><br></div><div><b>北齐佛造像</b></div><div><b><br></b></div><div>除了上边提到过的北魏谭副造像和北齐覆钵塔之外,邺城出土的佛造像多,而集中。</div> 上面提到过,2012年1月,邺城考古队在河北省临漳县习文乡北吴庄村北的漳河河滩内发现一处佛教造像埋藏坑,发掘出土各类造像残块近3千件,是国内发现该类遗物数量最多的一次。出土造像类型多样、造型精美,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北齐佛像和菩萨像的面容圆润、眼睛微闭、目光下视,身上袈裟轻而贴体,衣纹简洁,与北魏佛像区别明显。 彩绘贴金弥勒七尊像属于邺城地区佛造像的巅峰之作。<div>这种佛像后加背景的造像方式,叫做龙树背龛式造像,也称邺城模式,在北齐天保末年后开始广泛流行,成为北齐中后期邺城造像的典型样式。然而龙树背龛式造像的流行来去匆匆,也许就是30年左右。</div> 邺城考古博物馆佛造像众多,本想看看在国博展出过的精品就行了,没想到邺城考古博物馆展出的佛造像只有少数没参加过国博的展出。 到了建德3年(574年),北周武帝宇文邕发现经济被寺院控制,赋役成了问题,采取了”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的政策,下诏灭佛,拆除寺庙8万座、遣散僧众300多万,这就是北周武帝灭佛。577年,北周占领邺城,北齐覆灭。灭佛在北齐全境开始,这就是精美的佛教造像被毁然后集中埋藏的原因。<div><br></div><div>580年,尉迟迥对杨坚(后来的隋文帝)擅政不满,在邺城起兵被镇压之后,杨坚还不放心,把邺城所有的人统统迁到南边不远的安阳,一把火把邺城彻底烧毁,六朝古都就此消失。</div><div><br></div><div>博物馆的结束语说到邺城对佛教的传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继长安、洛阳之后成为佛教中心,邺城的佛教至周武灭法,杨坚毁城,佛教形灭神在传承有序。</div><div><br></div><div><b>南沿村拉面</b></div> 离开邺城考古博物馆,准备回到邯郸去参观邯郸博物馆。路上想起邯郸有个说法叫:”周村的包子沿村的面“。<br>南沿村在邯郸广府南沿村镇,拉面在这里有几百年历史,拉面选用当地优质高筋小麦,加入盐碱调制,不用其它添加剂,再由传统的手工拉面师傅反复抻拉而成,卤料的主要原料为本地的豆瓣酱配以精选的山羊肉和十几味中草药熬制而成。<br>拉面筋道、汤鲜美、肉酥烂,拉面馆也收拾的挺干净,在邯郸家喻户晓,有多达千余家南沿村面馆分布在邯郸大街小巷,从业人员小3000人,每天卖出的拉面上万碗。而且拉面馆的拉面质量、价格差异不大,不用费心挑选。<br>我们找了一家南沿村拉面馆,店理有十多张桌子,夫妻二人经营,一个拉面、煮面,一个算账、保洁,面和卤是固定的,还有卤蛋、豆腐干、海带等十多种配菜供顾客自选,看似老板忙手上的活没怎么注意,结账一口清,训练有素。<br>南沿村拉面和兰州拉面不一样。有认真的兰州人还专门去吃南沿村拉面,详细的比较两种拉面的风格和口味的不同发到网上。 <b>邯郸博物馆</b><div><br></div><div>邯郸始建于殷商,有3100年的建城史,战国时作为赵国都城长达150多年,西汉时期,邯郸同洛阳、临淄、宛城、成都齐名。邯郸不但历史悠久,周边区域比较富庶,经济发达,形成政治、经济中心,产生了本区域独有的文化,如赵文化、曹魏建安文化、北齐石窟文化等等,使得邯郸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div> <p class="ql-block">邯郸博物馆在12万平米的邯郸市文化艺术中心里,文化艺术中心是邯郸新地标建筑。中间是邯郸大剧院、左右分别是邯郸市博物馆和邯郸图书馆。文化艺术中心是个邯郸市最大的公益性政府投资项目和最大的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建筑标准很高,大剧院目前是河北最高水平的剧院,博物馆和图书费的面积都是3万多平方米。</p><p class="ql-block">文化艺术中心的夜景给人的印象更为深刻。</p> 我们到邯郸博物馆时间比较晚了,错过预约。门口值班的工作人员很热情,没怎么费事就让我们进去了。<div>进门就看见一句话”邯郸——一座等了你三千年的城市“,给人印象非常深刻,在三千年历史这个辈分的古城中,邯郸始终显得非常有文化,有内涵,一点不张扬。</div><div>整个博物馆馆藏文物接近1万件,没想到其中珍贵文物达到了252件,要不邯郸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呢。<br><div><br></div></div> 四个常设展馆:“甘丹风华——邯郸历史文化陈列”、“邯郸古代石刻艺术陈列”、“方圆世界——中国历代钱币陈列”、“磁州窑瓷器陈列”。<div>时间有点紧,石刻艺术我们去了响堂山石窟和邺城考古博物馆,就大致看了一下,重点是邯郸历史文化陈列馆。邯郸博物馆的馆藏实在是很精彩,来邯郸不仔细看看博物馆就太可惜了。</div><div>博物馆的精品确实多,按照夏商周、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明清、清末民初时间序列布展,有点看不过来,把几个很不错的展品贴上来。</div> 金银涂乘舆大爵酒樽、承盘,张庄桥汉墓出土, 东汉,国家一级文物。<br>金银涂乘舆大爵酒樽,分乘盘和酒樽两部分,通体鎏银,纹饰鎏金。<div><br></div> 金银涂乘舆大爵酒樽据说不是世上唯一,还有一件在故宫博物院。 酒樽隆起的盖上三只朱雀展翅欲飞。<br>侧边有透雕蟠龙铺首衔环,酒樽壁部采用细线镂刻的手法,描绘出流云,鸟兽,奔鹿,羽人,西王母,侍者,奇花异草等神仙境界图景,酒樽底部以熊饰作三足。<br>乘盘同样熊饰作三足,熊身和铺首镶嵌玛瑙、绿松石、水晶等。<div><br></div> 以上三幅照片中的文物都是战国时期的,所谓镇馆之宝三件套:<div>铜鎏金嵌玉三龙牌饰、红玛瑙带钩、透雕螭龙纹金牌饰。这些展品不仅工艺精湛,而且设计独特。</div><div>三龙牌饰设计精巧;</div><div>红玛瑙带钩尺寸重量都比较大,介绍说是礼仪用品不是日用品。<div>透雕螭龙纹金牌饰看似简单,内涵更复杂,它形式上源于鄂尔多斯青铜牌饰,但主体纹饰为华夏民族传统的螭龙纹,对称分布的图案布局也符合中原传统审美标准,是中原农耕文明融合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产物,体现出赵文化二重性特点。<br></div></div> 战国青铜马:这三匹写实风格形态各异的青铜马,比著名的“马踏飞燕”还要早400年左右,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具有写实风格的青铜马。被国家文物局定为一级文物,堪称“国宝”。 东汉刻度天禄架熨斗。熨斗架高52,斗长44,底径26.7厘米,一级文物, 张庄桥汉墓出土。支架顶部有憨态可掬的小动物雕饰,小动物是瑞兽“天禄”,汉代装饰里常见,寓意为 “天赐的福禄”。 这只熨斗柄上还铸有12个圆圈表示刻度,看是熨斗和刻度没关系,增加的文化附加值就在这刻度上,有专家认为该器物有“持权柄以熨天下”的寓意,礼仪陈设的功能更强。 <div></div> 邯郸市百家村战国墓出土的鸭型陶尊。<div>鸭子呆萌可爱,喜感十足。有人说第一次见就被萌到了。<div><div></div></div></div> 也许正因如此,正好古为今用,鸭形尊都到央视少儿微信公众号里教成语去了。 凤鸟形青铜灯。这造型肯定会让人联想起名气很大的长信宫灯。设计原理确实相同,油灯点燃后,产生的油烟通过鸟嘴、鸟的脖子回到装了清水的鸟肚子里,油烟被水吸收,不会污染空气。 红砂石佛手,北齐响堂山。 “邯郸微笑”佛头,三级文物,唐朝,响堂山常乐寺出土。<div><br>这尊红砂石罗汉,体型不算大,和俯瞰众生的大佛庄严的微笑不同,从哪个角度看,他都在笑,体现出纯真、可爱、祥和,笑容发自快乐的内心,面颊带两个深深的酒窝,形态传神,造型逼真。</div><div><br></div><div>没想到他在常乐寺上千年,走出来就成了”一眼千年,邯郸微笑”的邯郸名片,比那些一级文物知名度都高。</div> 博物馆通过响堂山石窟和覆钵塔介绍”北齐样式“的佛教造像。<div>介绍说北齐造像整体变得疏洁淳润,面相丰颐而富有神韵,尤其在衣纹表现上,受当时画家曹仲达“曹衣出水”画风的影响,衣纹疏简贴体,使人物形象在疏简平淡中流露出内在的活力,从而开创了佛教造像艺术史上的“北齐样式”。</div> 邯郸博物馆中展出磁州窑的部分也很充实。磁州窑虽说是民窑,可历史非常悠久,产品有北朝时期的青釉壶;隋唐时期的青瓷豆、黄釉盘;宋金元时期的行炉、梅瓶、注瓶、碗盘盆罐等白釉器、彩釉瓷;明清时期的瓶、灯、烛台等生活用具;晚清民国的各式枕、瓶、罐、盘、文房用具、瓷塑,以及现代的磁州窑艺术品等。<div>磁州窑将陶瓷技艺和美术揉融在一起,创造性地将‌中国绘画和书法反映在瓷器上,经常会用足瓷器表面以展示绘画和书法,和其它窑口用花纹或简单绘画点缀瓷器差别比较大,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div><div><br></div><div><b>广府古城</b></div> 广府古城在邯郸市永年区广府镇,邯郸东偏北一点,距离邯郸很近。南沿村拉面的店主还推荐了一把,说邯郸城外最有意思的地方除了响堂山石窟就应该是他的老家广府古城了。<div>广府古城也称永年城、永年广府城,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广府镇,始建于唐代,现存永年城为明代遗存,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现在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A级景区,平遥也就这个级别吧?</div><div><br></div> 广府古城南门。<div>广府古城被水环绕,除了宽阔的护城河,河的外部还有很大的湖,上面地图上可以看的很清楚。</div><div>广府古城其实是建在永年洼中间,周围是一大片湖泊湿地,生态环境不错。<br><div><br></div></div> 一会儿是广府、一会儿是永年,到底叫什么?隋炀帝杨广得天下,广府要避讳,改叫永年,后来两种叫法都有,最省事是叫广府永年古城。 现在广府古城的城墙是明代的,除了南北城门的瓮城拆了,其它地方都得到了保留和修缮。 感觉上广府古城和其它古城比商业化的程度低一点,城里原著民比较多,保留的烟火气更多。 到的太早了,古城的街道上有点冷清。<div>古城里好像大的餐馆不很多,古镇旅游业发达,卖广府特产的食品店也各类出租汉服,跟拍店比较多。</div> 从东护城河外看广府古城。 介绍说广府古城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窦建德把广府城作为都城。这是座北方地区较为完整的古城,具有重要的建筑史学价值和文物价值。 为更多了解广府古城,我们在城墙上走了几乎一圈,一圈下来大概接近10里。看得出这些年为维护古城,投资应该相当大。 从城墙上看城里的小巷。 广府古城西门和瓮城。 西门内。 西门里还有座教堂。 广平府署最早建于‌唐朝,但后毁于战乱。明洪武八年(1375年)进行了重建,成为明代广平府的行政中心。清朝以来,广平府署经历了多次修葺和扩建,2012年在原址得以重建。 广平府署坐落在广府古城周线靠北城墙,是在隋末夏王窦建德“万春宫”的基础上改建的。广平府署大门外左右两个池塘,庄重威严之外还有些“水乡”的风韵。<div><br><div>此地元代时为广平路。洪武元年改置广平府,府城驻永年县。</div><div>广平府署,相当于现在一个地级市的市政府,当年知府的管辖范围是:永年、鸡泽、曲周、肥乡、广平、成安、威县、邯郸、清河九个县,清代还管辖磁州。</div></div> 广平府署是历史上著名的“畿南三府”(广平、顺德、大名)之一,明清时期的府治达545年。府署内的建筑和布局反映了古代官署的规模和规格,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广平府署是著名的畿南三府之一,自然建筑规制相当高,有院落19个,160多间房屋。从仪门开始,依次经过六科、正堂、二堂、三堂、东四堂、西四堂、福清阁等建筑,此外还有东西花园、东西客厅、戏台、浮青阁、马神庙等附属建筑。 <div>广府古城的邮筒上的太极拳立像。</div><div>广府古城是中国太极拳的发源地之一。</div><div>清朝道光年间,广府诞生了两位重要的太极宗师——‌杨露禅和‌武禹襄。杨式太极和武式太极不仅在中国广泛传播,还传播到了世界上30多个国家。</div>杨式太极拳以舒展飘逸、‌刚柔相济、‌动静结合为特点,强调内外兼修,注重养生和技击的统一。武式太极拳则以柔和、紧凑、‌内功为主,注重身法的中正和内力的培养。<div><br></div> 看街上广府特产最出名的有驴肉香肠、缯肘、广府酥鱼、广府老咸菜和广府南糖,都有上百或数百年的历史。<br>驴肉香肠。驴肉本来就是美味,做的香肠当然也差不了,真没注意还有哪里专门用纯驴肉做香肠。<br>繒肘。繒这个字过去不认识,名词是丝绸,动词是捆、扎。繒肘把去骨酱肘子,用布包住绳子捆紧,再放锅里慢慢酱。<br>广府酥鱼。永年洼水多鱼多,肯定鱼做的好。要点是鱼不能直接下锅,要凉一段,然后过油,再炖好几个小时,骨苏肉烂,味道特别浓。<br>广府咸菜。老咸菜的原料就是普通的芥菜头,功力在腌制的过程,有点像北京六必居,材料和人家用的差不多,味道和价格可差很多。<div>广府南糖。南糖最复杂,其实是个以麦芽糖为基料的甜食系列,甜是共性,多种做法使得小甜食口感差别大,硬、软、酥、黏都有。</div> 北京有庆丰包子,广府这家叫丰庆包子。<div>要不说是古城呢,包子都是老字号,清朝年间就有了,传到今天老爷子手里已经3代,历史比庆丰包子还要早些年。老板也许学过相声,说起他家的包子是“灌口”那种风格。买了几个包子尝尝,确实相当好吃。</div> 广府出香油。芝麻炒了用石磨磨,出来的酱倒入大锅,加水不停搅拌4、5个小时,师傅说这道工序很重要,香油才能完全出来,这种做法出的香油特别香。<div>没来得及问香油和水分离有什么简单有效的办法。</div> 邯郸在大平原上,周围没有山川阻隔,一般说这样的地方语言变化不大。其实不然,此地的话还真不怎么好懂,大家听听这吆喝声,卖啥的?<div><br></div><div><b>赵州桥</b></div><div><br></div><div>离开广府北上,广府到赵县也就是100多公里的样子。</div> 如地图所示,现在的赵州桥在景区里,不再承担交通运输。现在的洨河水势不大,新的河道绕过了景区,赵州桥下保留了一段原始的河面。隋朝建桥的时候洨河水大,来往船舶很多,赵州桥的建成连接起京都到涿郡的重要通道,过河就方便多了。 赵州桥(安济桥)坐落在赵县的洨河上,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当地称作"大石桥"。<br><br>赵州桥建于隋朝年间公元595年-605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第二早(最早的石拱桥是小商桥见注),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敞肩拱结构(低拱、大跨度二者均能照顾到)增强了桥梁的承重能力,桥上坡度不大,提高了桥上、桥下的通过性,为后来的桥梁设计提供了依据。<br>赵州桥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是中国第一石拱桥,在漫长的岁月中,虽然经过无数次洪水冲击、风吹雨打、冰雪风霜的侵蚀和8次地震的考验,却安然无恙,巍然挺立在洨河之上。<div><br><h5>注:小商桥,小商桥全长21.3米,桥面宽6.45米。在河南漯河市临颍县与郾城区交界的小商河,桥因河而取名,始建于隋朝,公元584年。</h5></div> 对于赵州桥,著名桥梁专家、被誉为“中国桥梁之父”茅以升先生写到:<div>“河北省赵县的洨(xiáo)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br><br></div>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br><br>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br><br> <br>“赵州桥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div>茅以升先生的文章现在收录到了小学三年级的教材中。</div> 年代久远,赵州桥石栏板上的雕刻有些模糊了,这块栏板上雕刻的龙头还很清晰。 赵州桥的每层条石平面的连接处常会镶上“束腰铁锭”或“腰铁”,使石块连成一体,起到加固的作用。古代重要桥梁、堤坝为让石块连接牢固,经常会加上腰铁。<br>看照片赵州桥之后修建了一座现代的桥,和赵州桥距离很近,不能不说这对赵州桥景观影响不小,是个败笔。 桥上的车辙和蹄印。<div>传说故事中说:鲁班建好赵州桥,桥上是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张果老骑驴带着推车的柴王爷走到桥头,问鲁班我们过桥行不行?鲁班当然说可以,张果老就是想看看鲁班的手艺到底如何,驴驮着两个筐,一边装着太阳,一边装着月亮,柴王爷的车上是三山五岳,他们走到桥中间,压力太大,桥开始晃了,鲁班赶紧伸出手在桥下托住桥身,于是桥上就留下了蹄印和车辙,桥洞下留下了鲁班的手印。</div> 赵县是梨乡,鸭梨、雪花梨等等满街都是,又大又甜,而且比较便宜。 忽然想起北京饭店里的招牌——小吊梨汤。据说早年一到秋冬,小贩挑着热梨汤担子走街串巷,有人买就用铜质吊子把热梨汤打出来灌在壶里,一吊差不多一小壶。小吊梨汤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div>这梨汤和赵县有关系?真有。当年乾隆下江南,路过赵县,喝口梨汤感觉非常舒服,就把做法带到宫里,宫里又传到了民间。做梨汤好多种梨都行,就是没有一种“小吊梨”。</div><div><br></div><div><b>雄安</b></div> 离开赵州桥,经雄安往回走。以前去过附近的白洋淀,第一次来雄安,印象第一是很大,高速跑个半小时,下来还是雄安,第二是施工面积大,施工队、大吊车辆随处可见,第三是建成区配套已经运转起来。<div>到雄安还有走京雄高速的考虑,雄安到北京不到100公里,高速路路面很好,车辆特少,一点没有十一黄金周堵车的意思,一个小时就回到了家。</div><div>我们这次去“赵国”暂告一段落,邯郸附近应该看的地方没去的很多,留给下次了。</div><div><br></div><h5>注:文中地图引自百度地图,博物馆的照片有拍摄展出展品也有部分引自博物馆网页,其它照片为张维萍、任重所摄。</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