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金山寺

一泓

<p class="ql-block">  周末正值夫人生日,她提议去寺庙祈福,我建议去长乐龙泉寺,她说印象中曾经去过,于是选择去福州金山寺。</p> <p class="ql-block">金山寺全貌</p> <p class="ql-block">  福州金山寺建于宋代,是福州唯一的水中寺。金山寺原是江心的小石阜,因为它的形状象石印浮于水面,犹如江苏镇江之金山,故名“小金山”。据说,这里还能觅见古时的金山寺八景:“洪塘古渡”、“石仓秋烟”、“妙高钟声”、“半洲渔火”、“云程石塔”、“巴山风帆”、“环峰夜月”、“旗麓斜阳”。</p> <p class="ql-block">金山寺旧貌</p> <p class="ql-block">  塔前有妈祖厅,塔后有大慈楼,左右各有一间斗室,左名“怡怡斋”,右是“借借室”。寺内挂有民国政府主席林森题匾:“是最胜处”。左厢“怡怡斋”是明抗倭名将张经读书处,右厢“借借室”是明学者林龙江著书立说之所。寺旁古樟相传为明状元翁正春手植,又被称作“状元树”。</p> <p class="ql-block">  相传,爱国学者、莆田人林龙江倾囊捐助掩埋了被倭寇杀戮的受难者尸体之后,来这儿著书立说。他所用的桌椅器具等物品都是向附近村民借来的,所以人们称他借寓的这个斗室为“借借室”。他自己还在门上署一副对联:“山川寄迹原非我,天地为庐亦借人。”就在这“借借室”里,他撰写了《防倭管见》等书,提出保国安民的良策。林龙江每年夏天都设坛纪念被倭寇杀害的乡亲,他逝世后,乡民便在附近的龙腰山下盖了龙江寺,表达对他怀念之情。</p> <p class="ql-block">  如果在金山寺凭栏远眺,可见碧波上浮着风帆,沙洲处掩映着蔗林,“四周九山如群龙,矫若云海来相从”。福州最长的公路大桥洪塘大桥就从金山寺不远处跨江而过。金山四周水流湍急,有“砥柱中流”之势,俗传它能“从潮高下,水涨而山不没”。七八百年前,人们在这小阜上盖起一座七层八级的实心塔,花岗石砌成,后又在塔周围建成殿堂。由石塔、妈祖殿、厢房、文昌祠4部分组成,占地面积375平方米。因限于地形,寺院没有巍峨的殿阁和巨大的佛像,但却小巧玲珑,情趣盎然,也算在众多寺院中独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金山寺石塔</p> <p class="ql-block">  金山寺塔前有观音阁,塔后有大悲楼,殿前原有两株古榕。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四川按察使曹学佺因著野史揭露魏忠贤所制造的“梃击”案而被诬谄,削职南归。他回乡时,就在这两株榕树间盖起一座房子,仿古巢居,命名禅楼,如今人去楼废,而古榕尚存一株,老树扶疏,岿然独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