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熹平石经】</p><p class="ql-block"> 《熹平石经》始刻于东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光和六年(公元183年)刻成,立于开阳门外洛阳太学,故又称太学石经。石经为隶书一体写成,故也称“一字石经”、“一体石经”。</p><p class="ql-block"> 汉自汉武帝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著作奉为经典。但秦之后的儒家书籍,失落、篡改及谬误不少。汉灵帝时,采纳蔡邕等人之议,校正儒家书籍,以七经(鲁诗、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刻石,历时八年,共成46石。石皆高一丈许,宽四尺。这些刻石内容,成为规范的儒家经典,也是国家法定教科书,设定专门博士官讲授。石经刻成,立于太学门前,轰动当时京师洛阳,甚至全国。“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两(辆),填塞街陌”,交通堵塞的热闹场面持续了很长时间。《后汉书.蔡邕列传》对此有专门记载。</p><p class="ql-block"> 《 熹平石经》后因战乱毁坏。自宋代以来偶有残石出土,历代共发掘收集8800余字。残石主要分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部分藏于洛阳博物馆,偃师商城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台北博物馆等。</p><p class="ql-block"> 《熹平石经》是中国刻于石碑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规模浩大,气势恢宏,是东汉时期尊崇儒学的文化瑰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儒家经典石刻本,《熹平石经》精严端庄的字体结构也是研究汉代书法的珍贵资料。</p><p class="ql-block"> 后汉书记载,六经勘定后,“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 蔡邕是东汉时期大文学家,大书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对于《熹平石经》的书法艺术,方家评说此石经严谨规范,雍容端正,骨气洞达,是汉隶发展相当成熟时的书作,一直被奉为圭臬,成为后世习隶者的最佳范本。</p> <p class="ql-block">【《易经》残石】</p><p class="ql-block">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有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易经》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易经》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含盖万有,纲纪群伦,广大精微,包罗万象,是中华文明的总源头。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生活、律法、文学、医学、艺术、教育、数学、科学等诸多领域,是各家共同的经典。</p><p class="ql-block"> 今选择临习的《熹平石经》之《易经》残石拓片呈三角形,正反两面,约900字。</p> <p class="ql-block">易经残石(正反两面)拓片</p> <p class="ql-block">《易经》残石(正面)临习</p> <p class="ql-block">《易经》残石(背面)临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