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G331”—— 哈尔滨中央大街

李木子

<p class="ql-block">  从五大连池出发,中午便到了哈尔滨。一头扎进拥堵的汽车洪流,便开始怀念自驾“G331”以来的地广人稀了。好不容易来到中央大街旁已定好的酒店,安顿好车和行李,便走进了怀念已久的步行街。中央大街在哈尔滨的道里区,其全长1450米,始建于1898年,旧称“中国大街”,主要为外国人经营商店的街道。在1925年中国政府收回哈尔滨的市政政权后,中国大街于1928年改称中央大街,又于1968年改为防修大街,之后于1973年改回中央大街。1986年,中央大街被确定为保护街路。中央大街北起松花江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保留了大量的欧式及仿欧式建筑,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中主义以及现代等多种风格。是亚洲最长、中国最早的步行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从步行街的南段进入中央大街,首先看到的就是这座建于20世纪初的哈尔滨一等邮局旧址,建筑属新艺术运动风格,位于中央大街与经纬街交口,为南头第一栋楼。大楼于中央大街发展的第一阶段开始兴建,原名格列伊泽尔大楼。1910年,曾是远东哈尔滨第二借款公司银行,1914年为哈尔滨一等邮局。</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走进位于中央大街50号的肖克百年庭院,这里不仅是中央大街修路总工程师肖克的故居,也是徐志摩赴欧洲途中驻足的地方,更是中央大街第一块面包石的诞生地。梅金·肖克庭院始建于1910年,由前后两栋砖混结构的楼体组成,属于折中主义建筑风格。该庭院于1917年正式营业,先后历经中华懋业银行、金城银行及大兴公司三个历史时期。而面包石则是中央大街的重要组成部分,走在中央大街,脚下的每一块面包石,都见证了哈尔滨的变迁与发展,历经百年,依然完好如初,且愈加圆润光泽,成为哈尔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展示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教育书店地处中央大街154号。建筑内外采用植物形态装饰和繁琐的壁柱(五种柱式),整个建筑多用曲线装饰,窗洞上口用断折的小山花,在主入口顶部设有穹顶。 教育书店的前身是松浦洋行,1918年建成。是俄国的建筑设计师阿·阿·米亚科夫斯基,设计了这座典型精美的巴洛克建筑。</p> <p class="ql-block">  从南向北,走到中央大街的尽头,就看到了松花江畔广场上的防洪胜利纪念塔,纪念塔是为了纪念1957年哈尔滨市人民战胜特大洪水而建的。防洪纪念塔由塔、廊两部分组成,塔由塔基、塔身和塔顶,材质为花岗岩,高达22.5米。塔基有两层不同高度的底座,分别代表着1932年和1957年特大洪水的水位。塔身下部有全市各界人民抗洪抢险的浮雕,塔顶有工农兵和知识分子群雕像,塔周建有21孔半圆形回廊,回廊两端各有一处说明碑。</p> <p class="ql-block">在松花江畔一直流连到华灯初上,才折返回程。夜晚的中央大街比白日更为繁华,马迭尔的阳台音乐会更是别出心裁,给夏日的夜晚注入了活力。马迭尔阳台音乐于2008年开始举办,至今已办了十七届。夜色下的中央大街,一盏盏霓虹灯闪烁着迷人的光华,街头巷尾人声鼎沸,熙熙攘攘的逛街人群与五彩斑斓的广告牌相映成趣,构建了一幅独特的城市夜景。</p> <p class="ql-block">日志完成于 2024年10月24日 北京</p><p class="ql-block">图片拍摄于 2024年8月27日 哈尔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