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第一窟-邯郸北响堂山石窟

李朗诗

<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5日,我们从河南省安阳市乘高铁来到了河北省邯郸市。邯郸市位于河北省南部。是一座三千年未改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璀璨的文化最早可追溯至上古女娲文化、战国时期的赵国文化、南北朝时期的北齐石窟文化、以及北方瓷器的重要流派磁州窑文化等等,这些文化均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另外与之有关的历史典故数不胜数,成语“邯郸学步”、“负荆请罪”、“完璧归赵”等都出自这里。</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在10月7日上午参观完南响堂山石窟,下午来到了北响堂山石窟景区。</p> <p class="ql-block">北响堂山石窟位于河北省邯郸市西部的鼓山上,鼓山海拔近900米,石窟开凿于半山之间,山脚下有与石窟同期修建的智力寺。北宋年间改为常乐寺。</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顺着台阶走200米左边便是常乐寺。</p> <p class="ql-block">北宋年间,智力寺改为常乐寺,所属建筑毁于1946年,现存一塔和石刻造像数尊。塔始建年代有记载的可追述至隋代,后来在宋、明两代又进行过重修,塔身为砖砌而成,共九层,可惜的是塔刹已毁。</p> <p class="ql-block">走进常乐寺旧址,也走进了一次视觉震撼,进来山门一座高台已无任何建筑,月台之上一座石塔首当其中,背后矗立着数尊体量硕大的造像,造像为金代所造,虽然造像头部已经缺失,但仅存的基座和佛身依旧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庄严气势,此情此景不知是该感叹古代工匠的石刻技艺还是该惋惜众多石刻瑰宝的残缺。</p> <p class="ql-block">除去这座高台,西侧以及后殿也仅留下了大殿的石基、石柱,以及两座经幢,其他一丝木制建筑的遗迹也没留下,据说是1946年拆除这些大殿后又一把火将这里烧了一干二净。</p> <p class="ql-block">石材替代木材作为大殿的支柱是明代开始盛行的建筑方式,比较重要的建筑石柱部分会有精美的浮雕图案,在这里的石柱比较素雅没有额外的浮雕纹饰,可能在明代这里已经失去了昔日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离开常乐寺,沿着山间的步道向半山的石窟进发,北响堂山石窟比南响堂山石窟海拔高不少,爬山还是需要费些力气,途中回首俯瞰山下的常乐寺,不难想象昔日的辉煌情景。</p> <p class="ql-block">北响堂山石窟大小共计十一窟,实际最早开凿的年代是东魏,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开凿于北齐年间,随后历经隋、唐、宋最终延续至明代,时间跨度近一千年。</p> <p class="ql-block">这十一窟开凿年代明确,造像风格鲜明,造像从早期的佛教人物题材一直到明代的关公造像,充分反应了信仰对象随着历史发展而呈现出的多元化。</p> <p class="ql-block">有些洞窟的开凿年代跨越了唐宋两个朝代,唐代完成了居中的一组造像,到了宋代又在左右两侧增刻了造像,可以在一窟中清晰的辨别出随历史发展而展现出不同的造像审美观。</p> <p class="ql-block">中心柱式洞窟是北朝造像窟的重要形式之一,同样在这里北齐开凿的四窟中有三窟采用了中心柱形式。另外从北齐到明代的造像大部分都施以彩绘,估计是明清时期所补绘。</p> <p class="ql-block">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关帝洞,这里窟平面呈横长方形。后壁开龛,龛内雕关帝坐像,左右壁及后壁上侧雕干佛,右壁有“嘉靖三年(1524年)造三十五佛、观音菩萨”铭。进深约2米、宽2.8米。</p> <p class="ql-block">隋佛龙洞位于北区台阶下北侧,窟室平面呈纵长方形。后壁开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五身像,为唐代雕凿。左右壁为宋代雕刻的龛像,前部券顶为清代修筑。洞深5米、宽3米。</p> <p class="ql-block">文官洞位于右窟北区大佛洞北侧,坐北向南。窟室平面呈横长方形。正壁开大龛,龛内雕释迦像,左右侧为骑狮、象的文殊、普贤菩萨。</p> <p class="ql-block">文官洞左右壁各雕一立像,身着朝服,为文官形象(水野、长广氏称为神王)。窟深3.3米、宽4米。</p> <p class="ql-block">北响堂山最重要的一窟是九号窟大佛洞,是开凿时间最早的一窟于东魏时期,也是规模最大的一窟,同时也与北齐皇室紧密相关。</p> <p class="ql-block">大佛洞的形制是中心塔柱庙窟,分为前后两室,前室是仿木结构的密檐,密檐上部有摩尼宝珠和覆钵丘,因为年代久远和人为破坏,这些装饰已经损毁了,十分可惜。</p> <p class="ql-block">主尊造像为三世佛题材,中心柱基坛上雕多个神王形象,窟室四壁以平行排列的方式开凿十六个塔形龛。三世佛的两边分别站立二菩萨胁侍像。</p> <p class="ql-block">北响堂石窟由北齐皇家主持开凿,开凿时间为北齐文宣帝高洋年间。这是高洋为其父高欢专门开凿的,传说高欢的棺材实际上就在这。</p> <p class="ql-block">从入口进去,一尊大佛跏趺坐在佛台之上,左脸有一处破损,手印已经损毁,但仍有庄严宁静之感。身旁有两位胁侍,一尊已经损毁,只剩一些衣纹,另一尊头部也已损毁,只余残身。大佛的背光以火焰纹和忍冬纹为主,其间有飞龙,还残留一些颜色。</p> <p class="ql-block">中心柱窟共有三面,除中心大佛外,左窟还有一尊半跏趺坐的佛像,眉眼含笑,有两位胁侍,背光也以忍冬纹和火焰纹为主,佛座下还有神王守护。</p> <p class="ql-block">右面就损毁得比较严重了,佛像的姿态已经看不出,但一样精美细腻。</p> <p class="ql-block">大佛洞主尊造像内三世佛题材,基坛上雕神王形象。窟室四壁中部满刻16座塔形列龛。前壁为上下两层的“帝后礼佛图”,为物象外减地平浮雕,是国内石窟中最大的礼佛图,惜坍塌残缺。</p> <p class="ql-block">大佛洞中心方柱顶部有文献记载的“高欢陵穴”。以中心方柱左壁顶部第三龛为穴门,洞穴深3.87米、宽1.35米、高1.77米,四面素壁。</p> <p class="ql-block">该窟中心柱正面龛主尊高3.5米,结跏跌坐于圆形莲花座上,敷搭双肩式架裟,衣纹细密。两侧为二弟子二菩萨像,左右壁大龛内均刻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五身像。</p> <p class="ql-block">在宝相花下层对应的是一圈佛龛,佛龛的造像风格与窟内其他造像差异明显,据介绍是民国时期增刻的造像以填补在历史上被盗或被毁的造像,另外包括一些主佛的头部也是后期修补而成的。</p> <p class="ql-block">宝相花并不是一种现实的花,而是以牡丹、莲花等有美好寓意的花卉作为主体,在四壁、穹顶、幔帐、立柱等位置作为装饰纹路,以突出佛教的圣洁、端庄、吉祥。</p> <p class="ql-block">这种神兽应该是畏兽,畏兽一词最早出现在东晋郭璞《山海经注》中。它兽面獠牙,三个手指两个脚趾,上身袒露,下身穿短裤,肩上有羽翼或者火焰形状,因此又叫焰肩兽。</p> <p class="ql-block">大佛洞窟外北侧现存开窟碑残迹。窟深12.5米、宽13米、高12.5米。</p> <p class="ql-block">宋洞位于北区大佛洞南侧,坐南向北。窟平面呈横长方形。正壁开大龛,龛内雕一铺七身像,其造像风格、雕刻技法及莲花座饰与北洞北齐像相同。右壁刻七佛,窟门内部两侧地面现残存莲花形图案,窟门甬道左侧有“宋康定二年(1041年)新修七佛记”铭刻。进深1.5米、宽3米。</p> <p class="ql-block">释迦洞位于石窟区中部大窟。为中心方柱式塔庙窟。四柱三开间,窟分前后室,后室正中雕方柱,方柱左、右、后壁上部与山体相连,下部形成甬道,方柱占了室内大部分面积。方柱正中开大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拱门左右侧雕二菩萨,次间大龛内雕二天王。窟外立面也为覆钵塔形。窟外北侧现存开窟碑残迹。窟深7.1米、宽7.8米。</p> <p class="ql-block">方柱正中开大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外间两侧大龛内各雕菩萨、力士像。</p> <p class="ql-block">窟外立面为覆钵式塔形,释迦洞的洞窟结构和大佛洞比较相似,也是中心方柱式。不同的是中心方柱只有正面开一个大龛,龛内雕刻着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五身像。</p> <p class="ql-block">方柱正中的主像一手施无畏印一手施与愿印,衣纹流畅简洁,座下的莲花还保有一些色彩,背光以火焰纹为主,座下还有两个人猴,可惜头部已经残毁,只见人身,不见猴头。</p> <p class="ql-block">窟壁上也有其他造像,这一龛中的部分造像衣饰有道教风格。</p> <p class="ql-block">这些尊佛像脸型圆润,顶髻也圆润,衣饰线条也比较圆润,眉间没有白毫相,看来还要加紧修行啊。</p> <p class="ql-block">大业洞位于刻经洞南侧。窟形不规则,左、右、正三壁满刻龛。</p> <p class="ql-block">正壁刻6个小龛,右壁3个大龛4个小龛,左壁2个龛,皆为隋代所刻。正壁右上方有“隋大业七年李君巧造阿弥陀像一铺”铭记,故名大业洞。</p> <p class="ql-block">洞窟左壁前部有一大立碑贯通洞窟内外部。洞窟进深1.8米、宽2.15米、高2.5米。</p> <p class="ql-block">刻经洞位于石窟区南部大窟。为三壁开龛式佛殿窟。分前廊后室,窟外立面与上层第1窟合成一个覆钵塔形,前廊满刻《维摩诘经》全本。甬门左右侧为力士像,甬道内雕刻精美的缠枝纹和联珠纹饰。主室平面方形,平顶,顶部雕刻莲花藻井。</p> <p class="ql-block">刻经洞正壁及左右壁开大龛,龛内雕一佛二弟子四胁侍七尊像。龛下设低矮基坛。正壁主尊结跏趺坐于方形须弥座上,手施无畏印,像高2.3米。前壁甬门左右侧刻《无量义经谒》;窟外北侧有《唐邕写经碑》一通,记述刻经时间为“起天统四年•…尽武平三年⋯⋯”(568——572年),是研究北朝刻经的重要资料。</p> <p class="ql-block">内室三壁开三帷幕帐形龛,窟顶莲花凿井浮雕装饰,主尊造像为三世佛。前室前壁为拱门,窟外有仿木构屋檐形,顶部为覆钵塔样式。</p> <p class="ql-block">实际上,覆钵塔在早期佛教中是为了安葬佛祖释迦牟尼特意创造出来的,属于释迦牟尼的专属,不过传到中国后,使用场景就广泛了许多,不仅是释迦牟尼,一些高僧大德圆寂后也能使用这种形制的塔存放舍利子。</p> <p class="ql-block">走进窟中,可以看到平顶顶部雕刻着莲花藻井,这朵莲花每一片花瓣都非常均匀,花瓣之间还能看到下层的花瓣。可以看出,花瓣是粉色的,周围的背景是黄色,色系的搭配相得益彰,不难想象刚刚雕刻完成的时候它有多美。</p> <p class="ql-block">前壁甬门两侧刻《无量义经》,前两侧为窟廊,里面刻着鸠摩罗什翻译的《维摩诘经》。</p> <p class="ql-block">公元550年至577年,中国历史上短暂的27年,也是北齐王朝从建国到灭亡仅有的27年,短暂并不意味着是平庸的王朝,在燕赵大地以及齐鲁大地,北齐用寥寥几年传承了北魏石刻的精髓,同时又开创了属于自己风格的石刻艺术辉煌,再又将辉煌传至后朝历代,北响堂山石窟作为继承和传承的亲历者,是北齐石刻艺术的一座丰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