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之行(一)

踏歌起舞

<p class="ql-block">罗马是意大利首都,更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身为古罗马文明的发祥地、文艺复兴之都,建城历史悠久并保存大量古迹,让罗马拥有永恒之城的称号。</p><p class="ql-block">也许是期望值太高吧,罗马的第一天是失望的一天!😅</p><p class="ql-block">‍我们的飞机是下午5:50离开底特律机场,经过一整晚的飞行次日早上8:45抵达罗马。飞机并没有直接连进航站楼,而需提着行李走下颤悠悠的扶梯,坐上bus才能到航站楼。过关倒是很容易啥也没问,就直接在护照上盖了章。因为我们是在booking.com上定的旅馆,有司机免费来接我们去旅馆,这点必须点赞👍 一路上天是灰蒙蒙的,感觉像有雾霾似的,非常影响心情。路边破败的景色也让我不禁感概这些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真是连中国的二三线城市都不如!🤦 </p><p class="ql-block">‍一小时后来到旅馆,但因时间太早还无法入住,我们就先将行李寄存在前台,胡乱吃了些酒店的自助早餐就迫不及待地出门了!‍</p><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下榻的酒店。环境和地里位置都很好,离火车站就十分钟的路,便于我们之后坐火车去佛罗伦萨。</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各种古建筑,教堂,看不出个门道,只能看个热闹😅</p> <p class="ql-block">路过一造型独特的喷泉,当时不知是啥,先稀里糊涂拍一张再说,回来查了一下才知是“人鱼喷泉”,在罗马的喷泉单上也是榜上有名的。😊</p><p class="ql-block">人鱼喷泉(Fontana del Tritone)中心是一个肌肉发达的古希腊罗马神话中未成年海神特里同,人鱼形状,有四个海豚尾翼。他头部后仰,双臂举起海螺饮水,下面有四只海豚支撑,在其鳞片的尾巴上,有教皇头饰与十字交叉的钥匙和巴贝里尼蜜蜂纹章。这是巴洛克巨匠贝尼尼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 西班牙广场</p><p class="ql-block">西班牙广场是罗马一个著名的广场,因一旁的西班牙大使馆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大使馆。</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的圣母纯洁之柱,柱顶立着圣母玛利亚,底座上有四个希伯来雕像。</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有一个不大但却相当出名的破船喷泉,破船喷泉于1627年至1629年间建造完成,其形状十分特殊,就像一艘漏水的船即将沉入水里</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广场上最出名的当属与广场相连的西班牙阶梯。</p><p class="ql-block">西班牙阶梯是由法国资助梵蒂冈建造,于西元1723年至1725年间建造完工,这个阶梯据说是全欧洲最长且最宽的阶梯,阶梯共有135阶(一说为137阶) ,来到阶梯的顶端,可通往陡峭山坡上的天主圣三教堂。电影《罗马假期》中可爱的迷途公主奥黛莉赫本在阶梯上大啖冰淇淋的画面,更是让这座阶梯声名大噪,不过为了杜绝游客纷纷在阶梯上驻足饮食,现今西班牙阶梯上已禁止饮食。</p><p class="ql-block">想要拍一张clean背景的照片是不可能的,匆匆拍照留个纪念吧!</p> <p class="ql-block">感受一下拥挤的人潮吧。</p> <p class="ql-block">从天主圣三教堂回望西班牙阶梯。</p> <p class="ql-block">小巷路边的特色大门!</p> <p class="ql-block">随处可见的smart car!小巧玲珑,甚是可爱🥰</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 特雷维喷泉(Fontana di Trevi),位于意大利罗马的三条街交叉口,因为喷泉前面有三条道路向外延伸,而特雷维喷泉的“特雷维Trevi”就是三岔路的意思,也正是喷泉名字的由来。它是罗马最大的巴洛克风格喷泉,高约25.9米、宽19.8米,蒂芬妮蓝的池水配上白色的大理石雕像,看来十分壮观美丽,特雷维喷泉中央的大理石雕塑刻划的是驾驭着飞马战车的海神,在其左右两侧分别是丰裕与健康女神,在顶部还有着象征春、夏、秋、冬的四季女神,而在海神的下方则是海之信使特里同的雕像。</p><p class="ql-block">在整座喷泉后侧,其实是波里公爵府(又称波利宫)的墙面,古典华丽有着大立柱的墙面设计,更为特雷维喷泉增添一股气势与美感。而来到这座世界着名的许愿池,除了欣赏美景之外,许愿也是一定要的,据说只要背对着喷泉,用右手往左肩方向抛一枚硬币到水池里,就有机会再次返回至罗马,还有传说情侣一起向池中投入硬币,爱情就会永恒哦。</p><p class="ql-block">特雷维喷泉以白色大理石打造,艺术而美丽。水池边围着满满的许愿及参观人潮。</p> <p class="ql-block">然而………这些都是网上令人向往的介绍,我们看到的却是这样的😅</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p> <p class="ql-block">原来就在我们来的前两天十年未清洗过的许愿池竟然开始清洗了,水抽干了,围栏立起来了,透明玻璃档起来了,我们只好胡乱留个影,也不许愿了也不吃冰淇淋了,看来以后也不来罗马了😅 浓浓的失望涌自心底,但没想到这只是第一个失望,接下来的失望接二连三,我都被冲昏了,后来索性摆烂,彻底不抱希望,反而好了!😊</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 罗马圣依纳爵堂 Chiesa di Sant'Ignazio di Loyola。一座巴洛克建筑风格的罗马天主教教堂,是献给耶稣会创办人圣依纳爵(Sant’Ignazio di Loyola)。</p><p class="ql-block">教堂外部相对朴素,路过也容易被忽略,我们也是偶然探头进去,才意外发现了惊喜。这里收藏了17世纪著名巴洛克风格画家兼建筑师 Andrea Pozzo 的两个重要杰作,他以高超的3D错视绘画技巧成为了巴洛克时期的重要艺术家,更是建筑错视 Quadratura 的代表者。</p> <p class="ql-block">能看出这是一个平面的天花板吗?</p> <p class="ql-block">再看看这个大圆穹顶是真的还是假的?据说这个不存在的大穹顶,是在兴建教堂的后期由于资金不足,无法完成大圆穹顶, 于是请来技术超凡无所不能的 Andrea Pozzo 来收拾残局。天才的他就在圆型的天花板上,画上真假难分的假圆穹顶,这幅画也让他成为建筑错视艺术的代表者!</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 万神殿(Pantheon)。万神殿是古罗马时期一座宗教建筑,后改建成为教堂,一直到现在其仍做为教堂使用。万神殿是至今仍保存十分完整的古罗马建筑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屹立不遥迄今已超过2千年。</p><p class="ql-block">万神殿主体呈圆形,圆厅顶部覆盖着一个直径达43.3米的穹顶,穹顶的最高点与直径相同,同样也是高43.3米,亦即从地面到圆顶顶部的距离是精确地等于它的直径,万神殿被认为是首座穹顶式的建筑物,而这个穹顶自其建成后一直到1436年间,也都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穹顶。</p><p class="ql-block">万神殿整幢建筑使用混凝土浇灌而成,但使用混凝土浇灌出如此巨大的穹顶,至今看来仍旧不可思议,而在穹顶的顶部还有着一个直径约8.9米的圆洞,这个被称为圆顶之眼的圆洞也是万神殿最主要的采光,由于光线自顶部洒下并会随着太阳位置改变光线角度,更为这栋建筑增添一份神圣庄严的氛围。</p><p class="ql-block">除了巨大的穹顶值得一看之外,在圆形主体的前方还有一个宽34米、深15.5米的柱廊,柱廊由16根使用整块花岗石制成的大石柱撑起,更衬托出万神殿的宏伟与壮观。这16根花岗岩柱形状巨大,每根重达60吨,光是如何从产地搬运过来就是一项大工程。事实上万神殿的结构与建筑水平已远远超过它的时代,即使在今天万神殿建造了2千年之后,其仍是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非凡建筑,堪称是古罗马建筑艺术的结晶,也是建筑史上重要的一大里程碑(摘自网上的介绍)</p> <p class="ql-block">第五站 纳沃纳广场(Piazza Navona)</p><p class="ql-block">纳沃纳广场的历史可追朔至公元1世纪,当时此处系作为竞技场之用,15世纪末辟为市场,现则为供市民休憩的广场,广场上有许多艺术画家以及街头表演者聚集,不分昼夜都十分热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此处有三座精美的喷泉——四河喷泉、摩尔人喷泉、海神喷泉,其中四河喷泉和摩尔人喷泉(中间主雕塑)出自于文艺复兴时期著名大师贝尼尼之手。</span>四河喷泉代表文艺复兴时代地理学者心目中四大洲的四条大河,以拟人化的雕像呈现非洲的尼罗河、亚洲的恆河、欧洲的多瑙河以及美洲的拉普拉塔河河神,水池中央还有个高17米的古埃及方形尖碑。广场北侧有一座海神喷泉,南侧则有摩尔人喷泉。</p> <p class="ql-block">网上的四河喷泉是这样的:</p> <p class="ql-block">我看到的是这样的:</p> <p class="ql-block">网上的海神喷泉是这样的:</p> <p class="ql-block">我看到是这样的:</p> <p class="ql-block">网上的摩尔人喷泉是这样的:</p> <p class="ql-block">我看到的是这样的:</p> <p class="ql-block">心情简直跌到了谷底,好吧,强颜欢笑在广场上留影一张,背景是潘菲利宫(Palazzo Pamphilj)。</p> <p class="ql-block">回去的路上路过意大利总统府。</p> <p class="ql-block">最后在快到宾馆的路上终于发现一座正在喷水的喷泉,感觉不照一张都对不起自己,虽然当时已是身心俱疲!😠</p> <p class="ql-block">后来才知道这是共和国广场,罗马人更爱称它为“艾赛德拉”(Piazza Esedra),意思是半圆形广场。共和广场是戴克里先浴场(Thermae Diocletiani)遗址的一部分,紧邻罗马市内的交通枢纽中央火车站。两座扇型的古建筑环抱着一座仙女喷泉(Fontana della Naiadi)。游客可以看到四尊裸体女神铜像,每一尊女神都姿势撩人地趴在代表四种水的动物身上,各有其不同的寓意。其中海马象征海洋,水蛇象征河流,天鹅象征湖泊,而蜥蜴则象征地下水。中间的雕塑是海神格劳科斯(Glaucus),这座雕像代表着男性征服自然,是1911年后加上的。</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宾馆就在此广场边上,之后经常经过此地,但第二天就发现喷泉又被围住了!😠</p> <p class="ql-block">天阴得可怕,手机拍的照片没法看,从网上找一张聊以自慰!😅</p> <p class="ql-block">广场边的天使与殉教者圣母大殿(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gli Angeli)是罗马很有特色的教堂建筑。</p> <p class="ql-block">听听圣乐吧!</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在罗马的经历已经够打击人了,想着吃顿好的犒劳一下,结果网上找到一家评分4.9的餐馆 Quel che c‘e,晚餐只有6-8点开门,餐馆很小,就五六张桌子,晚到的吃客都在门口排着长长的队,我们点了网上评价极高的carbornara with truffle pasta(黑松露卡邦尼意粉),没想到却齁咸齁咸,简直无法下咽。老同志最后是把水倒进Pasta洗了洗才吃完的🤦</p><p class="ql-block">What a day!🥵</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