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母亲去旅行——在蒋氏故居,触摸历史的温度

茉莉

<p class="ql-block">小时候,父亲常给我们讲中国历史,尤其是民国那段传奇岁月。父亲的故事跌宕起伏,传奇人物的经历生动有趣,让我对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充满好奇。</p> <p class="ql-block">父亲爱买书,家里书柜满满当当。初一那年,父亲买回冯玉祥的《我所认识的蒋介石》,他和妈妈时常探讨书中内容。我曾懵懂地问父亲:“蒋介石不是军阀大坏蛋吗?”父亲说:“看待历史人物,要客观评价。”此后,我读了很多书,蒋介石这个在历史舞台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在我心中变得更加立体、真实。</p> <p class="ql-block">母亲也是父亲讲故事的忠实听众,对历史朝代和风云人物也能说出一二。定居嘉兴后,母亲时常问我:“宁波离嘉兴远不远?去蒋氏故居需要多长时间?”</p> <p class="ql-block">我总是耐心告诉她:“嘉兴东南就是宁波,一百多公里,很近。”我知道,母亲想去看看,其实我自己也渴望一探究竟。终于,在家人都在的时候,我们决定踏上这场期待已久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此前连续旅行,年迈的母亲有些疲惫,她说不想去了。我悄悄对她说:“趁着小哥姐姐都在,我们才去的,这次不去,以后可能就没机会了。”母亲一听,立即改变主意。经过一晚休整,2024 年 9 月 10 日,我们兄妹带着母亲从嘉兴出发,前往蒋氏故居。</p> <p class="ql-block">靠近奉化溪口时,天空湛蓝,白云朵朵。刚下过雨的溪口,天气虽热却还能忍受。这般蓝天白云的美景,让人心情格外舒畅。</p> <p class="ql-block">镇内形成了以蒋氏为中心的一系列人文景点。哥哥特意请了一位导游,为我们一路讲解。我们推着坐在轮椅上的母亲,缓缓走进蒋氏故居。母亲轻声说道:“没想到,真到了这里。”她满脸感慨,似在回忆从父亲故事中听闻的片段。</p> <p class="ql-block">玉泰盐铺,是蒋家早年经营盐业之地,也是蒋介石家族的起源之所。盐铺由蒋介石祖父开设,蒋在此出生生活到两岁。后因失火被毁迁至旁处,一家人暂居破旧房。</p> <p class="ql-block">1948 年,蒋介石出资重建并手书“玉泰盐铺原址”,署名“中正”。里面设柜台、盐桶,悬挂着反映蒋介石身世的各种历史图片、相片等。站在玉泰盐铺,我们感叹蒋家创业的艰辛,小哥也动容地点头:“这便是蒋家的起点,大家族的兴起绝非易事。”</p> <p class="ql-block">丰镐房位于溪口街头中心地段,与剡溪仅一街之隔。这里不仅是蒋介石的出生地,更是他成长与早年生活的重要场所。每一寸土地、每一块砖石,都深深镌刻着蒋氏家族的历史印记,是了解中国近代史的一扇窗口。</p> <p class="ql-block">丰镐房乃蒋氏祖居。奉化溪口各家住地皆具房名或房号。蒋介石的大伯房名“夏房”,其父亲排行第三,房名“周房”。蒋介石十岁时,哥哥蒋介卿提出兄弟分家,过继给大伯父的蒋介卿沿用“夏房”,蒋介石和弟弟蒋瑞青属“周”字辈。</p> <p class="ql-block">王采玉请族人给儿子分别起房号,按辈份“周”字取名,上查中国历史东周和西周,皇帝在陕西省“丰邑”和“镐京”建都,便各取首字,为蒋介石和蒋瑞青分别起了“丰房”和“镐房”。不久,蒋瑞青病死,只剩“丰房”蒋介石。</p> <p class="ql-block">蒋介石与毛福梅婚后生子蒋经国,乳名“建丰”,领来的小儿子蒋纬国乳名“建镐”,皆由房号起名,而后房号合二为一,统称“丰镐房”。因蒋家信佛,常烧香、吃素念经,丰镐房又名“素房”。1929 年冬,蒋介石身居高位,着手拆旧房,扩建为如今规模,形成前厅后堂、两厢四廊的布局。</p> <p class="ql-block">丰镐房是蒋介石青少年时期的居所。这座四合院式建筑独具魅力,既有典型江南民居特色,又融入中西合璧元素,彰显着蒋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传承以及对西方文化的接触吸纳。妹妹凝视着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式建筑,赞叹道:“这房子真有韵味,不愧为大户人家。”</p> <p class="ql-block">文昌阁原建筑建于清代雍正九年,因阁内供奉首奎星,故又名“奎阁”。1924 年,蒋介石从广东回乡扫墓,见文昌阁破败不堪,便请哥哥蒋介卿召集民工重建</p> <p class="ql-block">第二年,建成飞檐翘角的两层楼房,建筑面积 500 平方米。完工之日,蒋介石名之为“乐亭”,作《乐亭记》以描述其胜。但溪口人仍称之为“文昌阁”。文昌阁改建后,成为蒋介石的私人别墅和藏书楼。1927 年蒋宋联姻后,常携宋美龄来此小住。</p> <p class="ql-block">蒋氏夫妇的小洋房融合中西方建筑风格,外观简洁大方,内部装修极尽奢华,体现了蒋宋二人的生活品味和文化交融。姐姐微笑着说:“蒋介石和宋美龄在这里一定有很多故事吧。”</p> <p class="ql-block">紧挨文昌阁,拾级而下,是一幢西式小洋楼。这是蒋经国和妻子蒋方良从苏联留学归来后的居所。屋内装修在当时极为时尚,浴室里安装着从德国进口的浴缸。</p> <p class="ql-block">楼前静静流淌的剡溪,为这个幽静之所增添了几份秀丽。房屋右侧有一个大露台,据说是为喜欢游泳的蒋方良专门修建的。在这里,蒋介石聘请专门的教师,用传统儒家经典给儿子儿媳授课。</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们看到一块石碑,上书“以血洗血”。1939 年 12 月 12 日,日军出动 6 架飞机轰炸浙江奉化溪口,以蒋家故居丰镐房和武岭头文昌阁别墅为主要目标。毛福梅听到爆炸声后,在逃离过程中因返回取蒋经国买给她的手镯,耽误了时间。当她跑到丰镐房后门时,日机投下的炸弹爆炸,气浪将她掀倒,身旁的围墙也被震坍,砖土严严实实地压盖在她身上,毛福梅当场殒命。</p> <p class="ql-block">蒋经国收到母亲遇难的消息后,星夜兼程赶回溪口。见到母亲遗体后,蒋经国悲痛万分,在母亲的罹难处立下一块一米高的石碑,并亲手写下“以血洗血”四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这四个字既表达了蒋经国对母亲的深切悼念、对日本侵略者的满腔仇恨和报仇雪恨的决心,更代表着无数中华儿女对侵略者的顽强抗争。这一事件成为抗战时期的标志性事件,反映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和中国人民的抗日决心。</p> <p class="ql-block">蒋介石在政坛上颇有建树之后,遵从母命在家乡筹建了武岭学校,从幼儿园到中学,形成完整体系。他亲任校长,随时指导教育教学。小哥特意去转了一圈,拍了照片给我们看,我们连连叹息没来得及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历史行进至 1948 年末,蒋介石在解放战争中节节败退。1949 年元月,国共和谈,蒋介石迫于形势引咎下野,让权于李宗仁。1 月 21 日,蒋介石由儿子蒋经国陪侍,踏上归返故里的旅程。从元月 22 日到 4 月 25 日,蒋介石度过了他在家乡溪口的最后岁月。</p> <p class="ql-block">风光依旧,山河不再,蒋介石定是“神采黯然”,英雄末路的惨淡和背乡离井的忧伤交织,不堪落寞愤懑烦恼。但此时的他,尚有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聊以慰藉,蒋氏父子相依相惜,在落寞中感受到乡情、亲情的温馨。</p> <p class="ql-block">蒋氏故居,绝非只是一座建筑群落,而是一部鲜活的历史教科书。这里的每一块砖石、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故事与深远的文化价值。蒋介石早年追随孙中山,参与辛亥革命等重大活动,在历史风云中一度掌握国家军政大权。</p> <p class="ql-block">他在蒋氏故居成长,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与西方教育的洗礼,这些经历塑造了他坚韧的性格,为日后的政治生涯奠定了根基。</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时期,身为国民政府首脑的蒋介石,领导全国军民展开艰苦抗战,为抗日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这座故居见证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岁月,凭借珍贵文物和历史资料,让后人知晓彼时的艰难与奋斗。</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即将离开蒋氏故居时,心中满是感慨。这次旅程,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奉化溪口的蒋氏故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它就像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的坚固桥梁,让我们能够触摸到历史的脉搏,感受到时代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滚滚长江东逝水,千古兴亡多少事?英雄也好,匹夫也罢,终将归于历史的烟尘,任世人评说。而蒋氏故居,却以它独特的历史魅力,静静地等待着后人的探寻与感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