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九死一生万般苦,只为主义真(之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回忆父亲罗仁全)</b></p><p class="ql-block"><b>原创:罗江平(罗仁全之子)</b></p><p class="ql-block"><b>文字:罗江平,在水一方,秋水</b></p><p class="ql-block"><b>制作:在水一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罗仁全将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第三篇 浴血西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感天动地西路军,喋血征程从此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大漠红柳祁连血,黄河悲歌到如今</b></p><p class="ql-block"><b> 父亲曾参加过红军西征,可每每谈及红军西征的话题时,父亲往往是选择沉默或从不从正面谈及。即便是文革结束后广州军区和北京军区为了写军史先后派人来家中采访时,父亲也是脸色凝重避而不谈,感觉仿佛有一种东西在揪着他的心……。</b></p><p class="ql-block"><b> 直到父亲晚年患病住院时才说起红军西征那段悲壮的往事。躺在病床上的父亲失去了往昔炯炯有神的目光,含着泪轻轻说道:“全死了,太惨了!” 这是我们从小到大第一次看到父亲流泪,不由得楞住了。父亲随后娓娓叙说这段悲壮的往事。</b></p><p class="ql-block"><b>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后,为粉碎国民党对红军的军事进攻和封锁,开辟新的战场,控制陕甘宁同河西走廊链接苏联的通道,占领宁夏、甘西地区,中共中央决定开始西征,并颁布了《十月作战纲领》,于10月下旬开始实施。</b></p><p class="ql-block"><b> 西征的部队以红四方面军第九军、三十军和红一方面军的五军团为主组成,共计两万一千余人,其中有三分之一是非战斗人员。10月27日夜间,父亲所在的红九军在靖远的虎豹口渡过黄河开始了悲壮的西征之途,临行前每人补发了十五发子彈,而他们面临的是马步芳、马洪奎匪帮的九万精锐部队和数万当地民团武装。长期以来,马氏家族盘距在青海、甘肃,实行封建家族式统治,手段极其凶暴、残忍,其部队非常剽悍,尤其是骑兵枪法准,行动飘浮不定,擅长奔袭。</b></p> <p class="ql-block"><b> 父亲带领红二十五师七十三团将士渡过黄河后一路向西北方向挺进,先后突破敌军重兵防守的一条山地区向平番、大靖、古浪地区前进,随后血战古浪城歼敌二千余,由于没有攻城利器,红九军伤亡很大,弹药得不到补充,更为不利的是时值冬季部队都身着单衣,一方面要和敌人血拼,还要战胜寒冬的袭扰,境遇十分困苦。</b></p><p class="ql-block"><b> 攻占古浪后的次日,马家军调集了三个骑兵旅,两个步兵旅和四个民团的兵力向红九军发动疯狂的反扑。由于红军阻击的火力薄弱,几番争夺后,最终敌人攻入城内,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没有武器的红军将士手拿木棍、大刀甚至砖头瓦块与敌人展开殊死博斗,战场情景非常悲壮,很多红军战士一个个倒在血泊中。危急关头,城外的红军一个师冲出马家军的封锁杀入城内救援,最终将敌人赶出城去。</b></p> <p class="ql-block"><b> 古浪保卫战又消灭敌人三千余人,而父亲所在的红九军也损失了三分之一的人员,元气大伤,不得不退出古浪城。许多重伤员无法带走,只好留在古浪城,并留书希望马家军善待俘虏。可恨的是,第二天敌人进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残忍的将伤员全部杀光。</b></p><p class="ql-block"><b> 退出古浪后,整个西路军继续西进,苦苦坚守永昌、山丹、凉州一线,战斗处于胶着状态。</b></p> <p class="ql-block"><b> 十二月七日,马步芳集结七万兵力向父亲所在的永昌城东十里铺防地进行疯狂的进攻,敌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以骑兵为主在旷野戈壁上奔驰而来,气焰十分嚣张。已经有过几次和敌骑兵交手经验的父亲心里已有了制敌的办法,他事先让战士们搬来一些大石块和树木、门板在阵地前方设置了路障,有效地阻止了敌人骑兵的冲击速度,等敌人靠近时,红军战士一枪一个打倒了一大片敌人,气的敌人哇哇叫。狡猾的敌人很快调整了进攻策略,集中炮火向路障狂轰滥炸后大批敌人又冲上来了,战斗十分激烈。这时,出现了严重危急的情况:子弹打光了!看着空空的枪膛和战士们悲愤的表情,父亲坚定他说:“上!拼大刀!坚决守住阵地。” 接着跳出掩体带头向敌人冲去。</b></p><p class="ql-block"><b> 这时一个敌骑兵挥舞着马刀向父亲杀了过来,距离越来越近,就见一道白光起处马刀挟着劲风呼啸而来,父亲顺着刀势向后倒地接着一个翻滚看准马的落脚处一刀砍过去,奔腾的马负痛倒地把敌兵摔了个昏头土脑,父亲迅疾向前一刀结果了他的性命。顺手夺过敌人的马步枪和子弹带,一枪一个打倒附近敌人的几匹战马,缓解了战友们的压力。大家看此法可行,射人先射马,骑兵没有马的掩护战斗力大减。就这样在红军战士们浴血拼搏的英勇气慨面前,敌人丢下了一片尸体仓皇而逃,红军战士用血肉之躯坚守了阵地。</b></p><p class="ql-block"><b> 整个西征过程中经历大小战斗八十余次,仗仗打的都是艰苦卓绝的消耗战。连续作战使红军在外线作战枪支弹药得不到补给,所处位置人烟稀少,缺少群众支持的情况下,粮食匮乏,部队得不到休整成为疲惫之师,没有援军的支持,减员非常之多。 在战斗中父亲带领的七十三团的战士们表现的十分英勇、壮烈。尤其在倪家营子和梨园堡至康隆寺的战斗中,面对数倍于己的马家军彪悍的骑兵,在部队被敌人设伏数次冲击后,七十三团的战士们仍与敌人肉搏血战,宁死不屈,许多战士牺牲在敌人的马刀之下,血染沙场。而马家军以逸待劳可以轮番休整并以优势兵力向红军进攻,这种消耗战使得红军越打越少,体力越打越弱,已达到体能的极限,处于十分被动的境地。</b></p> <p class="ql-block"><b> 至一月下旬,传来红五军三千余人在高台子全部牺牲的消息,当听到军长董振堂牺牲后被敌人凶残地割下头颅,送到兰州邀功请赏时,父亲须发俱裂,仰天大吼:“报仇!” 父亲在长征途中编入红五军团,心中非常敬仰董振堂的为人和指挥才能,没想到竟悲壮地牺牲在西征战场上,我党痛失栋梁!</b></p> <p class="ql-block"><b> 之后,红九军在两次攻打倪家营子的战斗中虽然歼敌近万人,但部队人员基本损失殆尽,整个西路军不足三千人,已无再战之力,全军被迫向祁连山突围。1937年3月14日,在祁连山康隆寺以南的石窝附近,红军西征军委员会决定剩余人员组成三个支队分散打游击。父亲这个支队是红九军军长王树生带队(原军长孙玉清、政委陈海松被俘后被敌人杀害)进入祁连山中。</b></p><p class="ql-block"><b> 历时不到五个月的红军西征最终以失败告终!此战是我军战史上的一次严重的军事失败,导致全军覆没,失去了红五军军长董振堂等大批的优秀指挥员。西路军指战员所表现出来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成为我军战史上最为悲壮的一页。</b></p> <p class="ql-block"><b> 突围后父亲和支队走散,招集了二十余人进入祁连山打游击。在荒山野岭之处没有可以食用的东西,主要是挖草根、野菜、剥树皮充饥,甚至是煮不熟的皮带,嚼不烂只能趁热吞下,吃下后腹泻不止,条件十分艰苦。有的战士吃了有毒的草根后全身水肿而死;有的战士患了失明症两眼什么也看不见,为了不拖累大家而自尽; 同志们在困苦中挣扎只剩下不到十人。看到这种情况,父亲想,与其在这困死,不如找条活路自救。</b></p><p class="ql-block"><b> 在此之前,西安事变的消息己传到部队,并得知中央已组建援西部队,司令员是刘伯承同志。于是和大家商量后毅然踏上了东进之路。为了不让搜山的敌人发现,他们昼伏夜岀,相互搀扶一路向东而行。万幸的是即便是在如此的困难境地父亲还随身携带着一份行军地图,这使他们有效地避开敌人的驻地和较大的村镇,有了明确的行军方向。有时路过一些小村庄,就向老百姓要些冷粥、剩饭充饥,有的老百姓看到他们这种悲惨境地主动提出留他们过夜,在婉言谢绝后立即撤离。虽然他们衣衫褴褛,疾病缠身,但他们的信念是坚定的:一定要找到党!找到中央红军!</b></p><p class="ql-block"><b> 终于,五月初在甘肃镇原附近找到了前来收容的援西部队,大家欣喜若狂齐声喊道:回家了!我们回家了!此时的父亲却十分难过:一个近两千人的红军主力团打到最后仅剩七个人,结局太残酷了。当时大家都虚弱不堪,父亲只有80斤。</b></p> <p class="ql-block"><b> “青山埋忠魂,万古留英名。”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中有这样一段话:“红军西路军所属各部队,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教育并在艰苦斗争中锻炼起来的英雄部队。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在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殊死搏斗中,西路军的广大干部、战士誓死如归,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不朽业绩,在战略上支援了河东红军主力的斗争。西路军干部战士所表现出的坚持革命、不畏艰险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的英勇献身精神,是永远值得人们尊敬和纪念的。” 伟大的党,终于还我西路军将士以清白。</b></p> <p class="ql-block"><b> 西路军这段历史是父亲终生难忘的,惨痛往事被他深深埋在心底不愿与人提起。他是从西路军走出来的113位开国将军之一。 甚至在1955年第一次授衔个人承报履历时他也没有填写这段历史。按要求,土地革命时期任正团职的干部应授予一级八一勋章,考虑授予中将军衔。当负责评审的领导找到父亲谈及准备呈报予以授中将军衔时,他说:“我的脑壳还在,但战友们却倒下了,那都是跟我一起爬雪山、过草地、浴血奋战的兄弟们哪!我带的几支部队人都打光了,我作为幸存者能替他们看到全国解放、新中国建立已经非常满足和荣幸了,还争什么功名!” 父亲没有接受授予中将这一荣誉,这样做也算是对自己心中那种对牺牲战友的愧疚心情的一点慰籍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大军西去战旗飞,三万精英马上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风雨如磐赴国难,狼烟传诏振神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白云默默思功过,黄土沉沉断是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血罐雪莲花怒放,青山座座是丰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罗仁全将军简介:</b></p><p class="ql-block"><b> 罗仁全,江西省吉水县人,1911年生。1929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b></p><p class="ql-block"><b>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游击队战士、班长,红一方面军赣江独立团连长、副营长、营长,公略独立营营长,红五军团营长,红四方面军第九军七十三团参谋长、团长。</b></p><p class="ql-block"><b> 他参加了红军五次反“围剿”、四渡赤水和长征。</b></p><p class="ql-block"><b>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五大队大队长、干部营副营长,冀鲁豫军区湖西军政干校校长,教导四旅副团长、团长,冀鲁豫军区一分区一团团长。</b></p><p class="ql-block"><b>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鲁豫军区第六分区参谋长、六分区独立旅副旅长、六分区司令员、江西军区上饶军分区司令员。</b></p><p class="ql-block"><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南省常德军分区司令员、湘南军区司令员、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b></p><p class="ql-block"><b> 他是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b></p><p class="ql-block"><b>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b></p><p class="ql-block"><b> 1964年1月因身体原因离职修养(副兵团职待遇)。</b></p><p class="ql-block"><b> 1993年6月4日在济南逝世,享年82岁。</b></p><p class="ql-block"><b> 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备注:本文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