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着教学进度的推进,学生们的原形再也不加约束,似乎在告诉老师,“给你一个真实的我”。课堂的纪律就像夏夜的昆虫,声音此起彼伏。我严厉地要求后,安静了许多,但是一会儿我发现,又有不少人开启了飞行模式……我耐心地教童鞋学会做笔记,却发现,不少人只是假模假式地拿起了笔,一个字都没记,给老师一个假装学习的样子。现今的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动力,绝大多数都是家长老师“要我学”。学习是否发生有很多前提条件,而条件都具备了就是缘分到了。教学,不是教师只精通学科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潜藏在每一个教学细节中,但是否成功激活是一件难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进入初中的学生,我主张要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有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有选择学习内容的判断和主张,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去消化、去感悟。但现今学校的教学时间满满当当的,学生和老师都是被动地向前走,主动的行为很少见了。所以,在课堂有限的40分钟里,我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教材,学会利用教材里的内容解决实际问题;我设置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我留给学生课堂作业的时间,允许学生提出任何疑问……学习的主动性就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点燃的微弱火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科学习方法非常必要。传统的“填鸭式”,“搞分式”,“背诵式”教学,多的是短期效应,我始终坚持认为未来需要的人才,是有创造力和探索力的,是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我始终坚守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分析生情学情,努力激发学生个人对知识的渴望、对挑战的热爱以及对自我实现的追求,从而激发持久且稳定的学习动力。因此,我用生动直观的生物科技前沿视频资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教学生做生物图的灵魂画手来识图认图;我用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懂得生物好玩有用。比如,讲到细胞膜的作用,我让学生思考“洗青菜时,水是无色的,而煮青菜汤后菜汤是绿色的,为什么呢?”,等到学生理解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作用后,我布置的课后作业是将此问题回家考考父母,并和父母讲清楚细胞膜的作用。或许有时候我们的努力激发和培养,是那么微不足道,但坚持践行同样需要自信与勇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内驱力的激发有许多的办法,还要因时因人因学习内容而改变。或许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能习得,是一个长久的过程,也非一个学科教师能办到。实现从“要学生学”到“学生要学”的转变,需所有教育者、家庭及社会的共同努力。“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学生的学习一定能因主动而精彩,能因内驱力而生动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