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钟暮鼓中的古德寺

天伦之乐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提起古德寺,一点都不陌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儿时常去那儿玩耍,文革时期还亲眼目睹过红卫兵破“四旧"对其设施的破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73年从部队复原到地方的工作单位距古德寺也仅仅几百米,没事时,散步三不知也转到古德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退休开始学习摄影后,也曾多次前往古德寺拍摄,因此,自认为对古德寺是再熟悉不过了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然而,前不久,有幸拜读了楊健清老师攥写古德寺的文章,收益非浅,与此同时对“自认为再熟悉不过”顿感惭愧。没想到古德寺历尽沧桑的历史如此丰富,其建筑创中国🇨🇳佛教建筑之唯一,因而,激起我再拍古德寺的冲动和兴趣,带着新的认知,从新的角度去审视、观察,重新拍摄了古德寺这组片子,觉得有种别样的感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拍摄地址:汉口工农兵路古德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摄影:天伦之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图片插文:摘录楊健清老师作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编排:天伦之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br></p><p>在汉口工农兵路,有一个寺庙,叫古德寺。这个寺庙在其140多年的历程中,静静的敲响着“晨钟暮鼓”,比丘尼虔诚地吟诵着“大乘佛教”的经文。莲花座上的观世音笑容可掬地接受香客们的顶礼膜拜。</p><p>虽然古德寺没有归元寺古老,规模也没有归元寺宏大,罗汉也没有归元寺那么多,香火没有归元寺那样盛腾。然而,古德寺却有着中国🇨🇳佛寺中许许多多的唯一。</p><p><br></p> <p><br></p><p>在建筑风格上,古德寺是中国🇨🇳佛教寺庙绝无仅有的建筑风格。也是世界佛教界罕见的。古德寺是中国唯一的“阿难陀式”佛庙。</p><p><br></p> <p>古德寺在辛亥革命中,做过巨大历史贡献。为感谢:古德茅棚僧众在辛亥革命中救死扶伤,孙中山到访,在此凭吊烈士。</p><p><br></p> <p>古德寺是继中国第一古刹一一洛阳白马寺后的,与对外文化交流的典范。它以中国佛教文化为主要元素,兼容了其他宗教的特色。同时,也兼容了中国佛教三大流派理论和教义。</p><p><br></p> <p><br></p><p>周总理陪同印度总理曾参观了古德寺,多国外国使节也都曾亲临古德寺游览参观,他们对右德寺的多元化建筑感到无比惊讶。</p><p>古德寺与其说像是佛教寺院,反而更像是一座西方教堂,以至但凡到过古德寺的人,总会忍不住问上一句:这里真的是寺院吗?</p><p><br></p> <p><br></p><p>当我们迈进古德寺的时候,一种异国风情让人感觉格外清新、安谧和神秘。这里没有缭绕的烟雾,没有接踵摩肩的香客,这里更没有其他寺庙那浓厚商业气息和噱头的诱惑。有的只是不远处传来的“礼佛咏经”的虔诚心声。佛堂里清脆“当当”的钟声告戒人们“头顶三尺有神灵"。此时,对佛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人们会心底发出“超凡脱俗"圣地的感叹。</p><p><br></p> <p><br></p><p>古德寺始建于1877年,(清光绪三年)初名古德茅棚1914一1911年间,先后两次扩建,改名古德寺,有“心性好古,普度以德"之民国黎元洪大总统亲自题写匾名。</p><p>该寺占地面积近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8000平方米。这里没有中国🇨🇳寺庙通常的“对称院落,黄瓦红柱,飞檐翘角”的特征,而是依照缅甸阿南陀寺的艺术形式建造的。</p><p><br></p> <p>古德寺的建筑风格和特色基本上保留了缅甸阿难陀寺庙的风格和特色。</p><p>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阿难陀。</p><p>阿难陀是释迦摩尼的堂弟,也是其十大弟子之一。中文名字称为阿难尊者。阿难跟随佛陀出家,佛陀五十五岁时,选阿难为常随侍者。由于他专注服侍佛陀,因此被称为“多闻第一"。也就是相当释迦摩尼办公厅的秘书长。</p><p>佛祖释迦摩尼涅槃后,大迦叶尊者成为“初祖”,统领广大佛家弟子。大迦叶圆寂后,阿难尊者继承迦叶率领徒众宏扬佛法,被后世尊成为“二祖“。</p><p>由于阿难陀记忆非常强,知识面非常广,相貌仪容俊秀,风流倜傥,聪明而知识渊博,深受佛陀喜欢,他力排众意,主张妇女进入佛界,所以更受女僧清睐。才有了今日的寺院和沙弥(即尼姑)。在缅甸和印度,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寺庙比较多,可见他在佛坛上的地位是很高的。</p><p>我们可以形象的比喻,释迦摩尼是佛教的第一代领导人,大迦叶尊者为佛教的第二代领导人,而安难陀则是第三代领导人。</p><p><br></p> <p><br></p><p>走进古德寺,是一个球场大小的场地。场地正前方是圆通殿,左边是念佛堂。念佛堂的上面(三楼以上)是比丘尼的宿舍。场地右边是寺庙的生活后勤服务区,如食堂,比丘尼圆寂做临时的陵寝处,等等。还有供居士短住的寮房。</p><p><br></p> <p><br></p><p>圆通宝殿是古德寺最集中体现阿难寺庙的建筑特色。古德寺圆通宝殿是群塔型大殿,既惜鉴南传佛教“帕那瓦”式的群塔丛林,也借鉴古希腊神庙的柱廊特征,并融入了哥特式建筑风格。</p><p>这种融汇大乘、小乘和藏密三大佛教流派于一身,并具有多元化建筑风格。</p> <p><br></p><p>圆通宝殿顶是寺庙的精华,顶部有九座塔,中间的五座塔代表五佛,四周塔则是代表的中国🇨🇳四大名山和四大菩萨。</p><p>大殿主要供奉三尊佛像,中间是本师释迦摩尼佛,东边是药师佛,西边是阿弥陀佛。背面是飘海观音、温煦菩萨、普贤菩萨。</p><p><br></p> <p><br></p><p>圆通宝殿是古德寺最具多元化风格和特色主体建筑。</p><p>如宝殿的迴型走廊,方型立柱就是希腊庙建筑特色;</p><p>又如多叶拱门框就是伊斯兰的建筑风格;</p><p>再人如宝殿的玖玖花框就是哥特式教堂建筑风格;</p><p>半圆形的拱门是古罗马做建筑风格;</p><p>楼顶的塔是道教的特色;</p><p>宝殿的屋檐边的雕刻又是小乘佛教的风格。</p><p><br></p> <p>回到圆通宝殿吧!</p><p>当我们迈进佛堂时,一尊巨大的佛祖像展现在面前。他庄严肃穆,和蔼可亲,大慈大悲,金碧辉煌。伴随着清脆的“噹、噹"声,一幅启迪人们心智的对联在香客心里默默的咏颂着:“晨钟暮鼓警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路人”。这时,没有人不为之感到自己的渺小,不为自己内心的业障而感到羞愧和释然。</p><p><br></p> <p><br></p><p>古德寺是中国佛教中的一枝“奇葩"。</p><p>有人评价,它是中国🇨🇳近代史上洋务运动的缩影;也有人说它满身都是半殖民地的烙印。这是历史学家的事情,我们暂且不去研究。</p><p><br></p> <p><br></p><p>1954年10月,印度总理尼赫鲁携女儿参观古德寺,她们惊讶的发现,古德寺与印度洋畔的帕那瓦神庙相提并论,认为它折射着天竺佛国的灿烂。</p><p><br></p> <p><br></p><p>清光绪三年(1877年),汉口黄埔路的后湖附近乃一片泽野之地,有位法号隆希的游方僧人决定在此一带修行,于是兴建起一座小庙,因寺庙十分简陋,隆希法师称之为“古德茅蓬"。</p><p>1911年辛亥起义爆发,起义之初战事发生在武昌城,随后几天,战火烧过长江,迅速蔓延至汉口然后是汉阳,在这两大城镇多处地点展开长达四十一天的战斗。北洋军与革命军在汉口北郊激战,战火燃向了古德茅蓬,寺院周围成为阳夏保卫战的主战场之一。</p><p>新主持昌宏法师率领僧众冒着枪林弹雨对起义军展开战地救护,又收了革命军遗体一千多具,葬于圆通宝殿后靣的菜园中,同时,收容了大量革命军遗孤右寺庙中扶养。这位昌宏法师原为汉阳归元寺副主持,在归元寺的罗汉堂中有以其为原型塑造的阿氏多尊者,梵语里阿氏多意为“不可被击败的人"。</p><p><br></p> <p><br></p><p>我们在欣赏了古德寺伽建筑艺术美,享受了佛的洗礼,从梦幻中再回到现实一一去探寻古德寺比丘尼的生话吧!</p><p>现在的古德寺大约有近100位比丘尼。她们分别是从20多岁的年轻比丘尼到80岁以上的老尼。她们中间有闽南佛学院的博士研究生,也有曾经在商海博击的成功女士,她们把自己献身给佛祖,一心何佛。</p> <p><br></p><p>比丘尼她们早上五点便起床,咏经念佛。每天只吃二顿饭,菜肴自然是素食,以青菜和豆制品为主,真乃“苦真心志"啊!</p><p><br></p> <p><br></p><p>比丘尼每冄有60元钱的零用钱。</p><p>主要用于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如肥皂、牙膏、洗衣粉、卫生纸等,偶尔也买点零食,如旺旺雪饼,苹果🍎香蕉之类的水果,改善生活。</p><p><br></p> <p>在古德寺,清明节的法事是非常壮观的。</p><p>毎到清明的时候,一些无法回家祭奠亲人的海外游子,都会委托古德寺比丘尼代为祭奠,据说委托费用为1000元。</p><p>清明节的时候,所有比丘尼都穿上华丽的架裟,手握佛珠,列队咏颂佛经。燃烧的纸钱和元宝映红了半也天,仿佛是释迦摩尼的佛光撒向人间。</p><p><br></p> <p><br></p><p>古德寺的义工是这儿一大亮点,她们无偿为古德寺服务,做卫生,在佛灯前添油守护,也学习一些佛经。</p><p>她们是纯粹的志愿者,没有报酬,寺院会给她们提供免费的素饭。</p><p>虔诚的“带发修行者",可以在这里住宿,古德寺也给她们准备好了“寮房”,以供其寝。</p><p><br></p> <p><br></p><p>在我们准备离开古德寺的时候,有必要去参拜一下坐落在广场上的“四面佛“。佛的四面分别代表慈悲、仁爱、博爱和公正。这不正是我们凡夫俗子所追求的理想世界么?</p><p><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编者说明:</b></p><p class="ql-block">此美篇的出台,首先要感谢学友茉莉老师,感谢为我们引荐杨健清老师,使之有幸拜读杨老师的大作。</p><p class="ql-block">其二要感谢学友梧桐老师的热忱组织协调及安排。</p><p class="ql-block">其三要感谢筑阳老师,为方便我们阅读,整理汇集杨健清老师的文章发给我们。</p><p class="ql-block">最后,要真诚地感谢杨健清老师。是您的大作让我产生再拍古德寺的冲动和兴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本人水平有限,本美篇制作、编排、文字组织及拍摄技术难免会有不足,敬请各位谅解。</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