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有人与末代皇帝共事六年                     阿天哥    捜集

阿天哥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龙川籍知名乡贤、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北京客家海外联谊会副会长、龙川县客家联谊会会长张克明先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据龙川知名乡贤张克明先生有关文章所载:1961—1967年,张克明先生与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共事于全国政协,彼此相处长达六年,今搜集整理,与大家分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他们当时的共同职务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俗称文史员。其时,周恩来总理兼任政协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是周总理安排的,政协文史专员共有16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他们是末代皇帝溥仪、溥仪弟弟溥杰,国民党将军杜聿明、范汉杰、宋希濂、王耀武、廖耀湘、康泽、董益三、沈醉、罗历戎、杜建时、郑庭笈、周振强、杨伯涛等人。</p> <p class="ql-block">   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分有清末北洋组、国民党军事组、政治组、经济组、文教科技组。溥仪、溥杰为清末北洋组,其余则的是国民党军事、政治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张克明与溥仪在一个学习组学习回忆他们相处的日子,张克明与溥仪在一个学习组学习,溥仪总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文件,他用一手漂亮的楷字做了几十本笔记。</p> <p class="ql-block">    溥仪说在政协工作“,是他一生中最自由、最幸福的时光”,常常流露岀他与张克明他们的快乐相处。</p><p class="ql-block">      溥仪通过学习,彻底否定过去,他屡屡申言:“我能有生命存在,是靠共产党宽大政策,亦是靠自己低头认罪。</p><p class="ql-block">    我深深体会到认罪服输乃是进步的动力,这是不刊之论呀!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末代皇帝善终者能有几人呵!”</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那时候,溥仪在专员室的工作,是负责审核北京及各地寄来的有关回忆清代末年及北洋、伪满时期事件和人物的“三亲”史料,当时经溥仪审阅的稿件达数百万字。     溥仪还以在抚顺改造时期交代的材料为基础,召集他二弟溥杰、妹妹、妹丈万嘉、润麒等研究,由溥杰执笔写成初稿,后由群众出版社李文达先生进一步加工润色。这就是1964年出版,并译成几国文字行销于世的《我的前半生》。</p> <p class="ql-block">    中央文史研究馆工作期间,溥仪经常参加外事活动,他接待过的外宾达几百人次。他与外宾谈及自己的过去,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对祖国生产建设成就的喜悦之感溢于言表。</p><p class="ql-block">    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溥仪于1962年组成了新的家庭。</p><p class="ql-block">    当时溥仪婚礼是在南河沿文化俱乐部大厅举行的,来宾有中央统战部、全国政协的领导和全体文史专员,以及溥仪的亲属等200余人,婚后,他们夫妻恩爱如恒。</p><p class="ql-block">1964年,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文史专员及家属参观祖国建设成就。张克明和溥仪等一行27人参观了苏浙皖赣湘鄂六个省。</p><p class="ql-block">    在参观南京中山陵时,溥仪说:“孙山先生虽推翻了清朝江山,但他的崇高的为人民解除痛苦的思想是非常伟大的。今日我作为公民来瞻拜他是一种荣幸!”</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溥仪和文史专员们回京后,参加了“五一”劳动节活动,接着又赴西北各地参观,在延安桥头、宝塔山下、延安大礼堂前全体文史专员合影留念,还听取了当地行政专员讲述毛主席当年在窑洞的艰苦生活,以及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延安的概况。溥仪深有感触地说:“东南西北的参观,使我确信两条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唯有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p> <p class="ql-block">    1963 年张克明的妻子从香港回内地定居,他们家住在北京和平里,溥仪夫妇住在观音寺22号,两家时有往返。</p><p class="ql-block">    1964~1966年,每年春节大家都互相拜年,大年初二张克明夫妇到溥仪家,午餐后回家,年初三溥仪夫妇带着一个烧鸡到张克明家回拜,所谓礼尚往来也。</p><p class="ql-block">    从1964年春节开始,住和平里的街坊知道“宣统”皇帝来张克明家拜年的消息后,不少人以看张克明夫妇为借口,来他家一睹“宣统皇帝”的风采,一时间门庭若市。溥仪置身此情此景,哈哈大笑,和大家共享新春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溥仪病逝于1967 年,其时正是文革时期,直至10余年后,1978年全国政协补行追悼会,由副主席刘澜涛主祭,与会者400余人。会后将骨灰盒移入革命公墓。溥仪这个皇帝称得上善终!</p> <p class="ql-block">      说起张克明先生,据有关资料所载:张克明,龙川县鹤市镇田心屯人,1913年四月十二日出生,1937年夏毕业于中山大学文学院社会系。1936年参加李济深领导的“中华民族革命同盟会”和“救国会,”</p><p class="ql-block">   1938年冬在故乡龙川参加中国共产党,任龙川中共县委统战部长。</p><p class="ql-block">   1941 年赴香港,在千家驹主编的《经济通讯》任干事。1948年参加“民革”筹建工作,参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成立大会,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宣传委员会委员兼秘书。1948年秋至1950 年春,先后筹办香港《文汇报》。</p><p class="ql-block">     1950年至1988年搞统战工作,先后任民革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民革中央委员、民革中央常委、民革中央祖国统一工委会副主任、主任。</p><p class="ql-block">    1989年至1992年继任民革中央常委兼学习委员会主任;先后任民革北京市委秘书主任、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第四至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986年起任民革常委、北京中山学院副院长。是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第九、十、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会顾问、北京客家海外联谊会副会长、龙川县客家联谊会会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2016年病逝于北京,享年103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龙川是兴王之地,张克明是龙川佼佼之子,他长期在外工作,正如人们所说:多在花园少在家,所以有的人对他知之甚少,而作一个平民,能与“皇帝”共事六年,实在难能可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江山代有英杰出,河源福地更妖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有关图片来自网络   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