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br>新中国成立75年的历程,也是中国科技人坚持自主创新、不断创新创造的动人历程。新华网“新华访谈”重磅推出《大国总师》系列访谈,十一位我国重大工程项目的总设计师、总工程师,讲述科技工作者梦想与奋斗的人生故事;呈现大国工程背后不为人知的艰辛奋斗与创造历程;展现新征程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求索精神。<br>本集新华网访谈五位大国总师:陈刚、孙友宏、杨长风、张作义、宋神友 <div><b>向实现“造船强国”的梦想不断迈进</b></div><div>从上海到海上<br>中国人的邮轮梦想已经启航<br>谁能想到<br>长323.6米、宽37.2米<br>总吨位13.55万吨的庞然大物<br>是从两集装箱图纸开始的</div><div>新华访谈重磅推出《大国总师》系列<br>带你走近首艘国产大邮轮<br>“爱达·魔都号”总设计师陈刚<br>听他讲述<br>将图纸变为现实的故事</div> 时间回拨到2014年<br>陈刚和他的团队历经层层波折<br>买到了两个集装箱重达两吨的图纸<br>看似大邮轮的梦想又近了一步<br>但面对10余万页图纸到底该怎么突破?<br><div>答案只有一个“数智化”升级!</div><div>八年科研攻关,五年设计建造<br>2023年6月6号<br>鲜亮的敦煌飞天彩带缠绕在洁白的船身<br>“爱达·魔都号”终于正式出坞<br>陈刚说,他清楚地记得这个日期<br>因为直到这一天,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div><div>为什么<br>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国产大邮轮?<br>“重器”自有乾坤大!<br>大型邮轮设计建造曾长期<br>被少数几家欧洲船厂垄断<br>随着2024年1月1号<br>“爱达·魔都号”正式商业运营<br>为中国敲开了世界邮轮市场的大门</div><div>使我国集齐了造船工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br>标志着我国造船工业实现全谱系建造能力<br>陈刚还说,邮轮经济链的影响也不可小觑<br>一艘大邮轮的纯建造供应链规模<br>可以达到二三十亿元</div><div>从“好”到“更好”<br>全球超七成订单已被中国拿下<br>40多年来,<br>中国造船业从小吨位散货船<br>到各种船型持续丰富<br>根据7月公布的最新数据<br>2024年上半年在全球18种主要船型中<br>中国有14种船型新接订单量位居全球首位<br>全球超七成订单被中国拿下。</div><div><br></div> <div><b>向着地球深处不断挺进</b></div><div>我们脚踩的这片土地深处究竟是什么?<br> 地球深处到底藏着怎样的奥秘?<br> 想要探究这些问题,最直接、最有效和最可靠的方法是向地球纵深打一口科学钻探井,将人类的“视距”向地球内部延伸数千米甚至上万米,一探究竟。<br> “地壳一号”向着地球深处不断挺进,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这台超强钻机不断探索背后,经历了怎样的“艰辛历程”,又实现了怎样的技术突破?<br> 新华访谈《大国总师》系列第三期,让我们跟随“地壳一号”万米大陆科学钻机项目研发总负责人孙友宏,听他讲述中国人不断挺进地球深处的故事。<br><br></div> <div>为什么“入地”这么难</div><div>在孙友宏看来,“上天不易,入地更难。”<br> 相比于38万公里外的月壤样本,地球内部几公里深处的坚硬岩石仿佛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br> 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地质学家们就梦想打一口超深钻井,一直钻穿地球壳幔边界的“莫霍面”,“但是这个梦想到现在都没有实现。”<br> 钻地过程中,坚硬的岩石、巨大的压力、高温的环境……每一个难题都考验着人类的智慧和勇气。随着钻头一寸寸突破地层,钻探难度必然会成倍增加。孙友宏说,“地温梯度每往下100米,温度增加3度,达到1万米的时候,那就要达到300度的温度。我们预测地核温度是将近5000度。你想什么物体能经得起5000度?”<br> 为了向地球深部进军,孙友宏坦言,真正要实施一口万米的科学钻探,难度不亚于制造一个小型航空母舰。<br>十年磨一“钻”<br>“地壳一号”万米钻机打穿了白垩纪</div><div>从2004年开始研发“地壳一号”,到2013年研制成功并通过验收,十年间,孙友宏带领团队通过反复研究和实验,针对地球深部的高温、高压和高地应力等极端条件,科研团队攻克了“钻井过程中钻具的重量”“ 万米地下钻头的精准控压”“整套系统的动力传输”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br> 2014年,在松辽平原上的大庆油田松科2号井场,“地壳一号”正式开钻,此后,孙友宏在这一待就是将近五年。随着“地壳一号”万米钻机不断连续获取地下岩心样品,地质人员不仅在松辽盆地发现了金矿、银矿、铁矿等平时我们所熟知的金属,还发现了新的能源——天然氢气。更重要的是,他们成功打穿了白垩纪盆地,将7000万至8000万年前的地层信息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br>“我希望能打一口世界上最深的超深钻”</div><div>大学期间,孙友宏曾被一位外国教授的南极探险故事深深吸引。那位教授带领的冰下科学钻探项目,成功打穿了3700多米的南极冰盖,创造了钻探领域第二个吉尼斯世界纪录。孙友宏期待,“如果中国人有一天也在钻探领域创造这样一个吉尼斯世界纪录,那多好。”<br> 2024年2月,我国开展南极麒麟冰下湖科学钻探工程选址工作,孙友宏便是第四十次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其中一员。这是他第一次到访南极,虽然之前听学生讲述过南极环境的恶劣,但当地的低温、大风、缺氧环境,“亲自经历了一下,确实是很艰难。”<br> 在南极,孙友宏带领团队进行了冰下基岩钻探项目的野外试验,他们用自主研发的冰下基岩钻探装备“完整地取出了地下岩心”,项目完成得很好。<br> 下一步,孙友宏团队将继续研发新的钻探装备,“把这个3600米的冰盖打穿,要把下面的湖水没有污染地取出来。所以对我们来说这也是一个挑战。”<br> “地壳一号”从设计到研制成功已经过去10多年了。孙友宏还有一个梦想,他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中国人也能在钻探领域达到世界领先,能打一口世界上最深的超深钻,能打一口中国人引以自豪的超深钻,更好地研究地球,认识地球、保护地球,更好地建设好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div> <div><b>北斗好用,下一代更好用</b></div><div>在生活中,我们似乎很难察觉到北斗的存在。但其实,它一直在,并时时影响着我们。<br>清晨闹钟的准时响起,是北斗与5G配合的精准授时;楼下距离最近的共享单车、通勤大巴选定的最优路线、预知红绿灯倒数的读秒,是依靠北斗进行的精准定位与导航……在很多大家意想不到的地方,都有北斗的身影。<br>今天,新华访谈重磅推出《大国总师》系列访谈,专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为大家讲述天边的北斗是如何走到我们身边的,以及下一代北斗将有哪些新期待。</div> 北斗使用的频率轨位<br>是17年前与其他国家竞争得来的<br>07年,是北斗系统建设史上关键一年<br>那一年,杨长风觉得<br><div>比电影中的故事情节还要惊心动魄</div><div>导航卫星发射上天的前提<br>是要有合法的轨道位置和频率资源<br>北斗系统建设初期<br>国际上优质的空间频率资源紧缺<br>几经波折<br>国际电联终于辟出资源给中国<br>作为卫星导航合法使用频段<br>但国际电联规定<br>必须在7年内发射导航卫星<br>并成功接收传回信号<br>逾期则自动失效</div><div>为保住2007年4月17日<br>这个最后发射“窗口”<br>北斗人夜以继日攻关<br>然而发射前,卫星上的应答机突现异常<br>经过讨论分析<br>北斗团队还是将已矗立塔架的星箭组合体拆开<br>取出卫星应答机<br>三天三夜不眠不休<br>成功排除故障<br>07年4月14日<br>这个肩负重要使命的卫星发射<br>三天后,成功接收到来自这颗卫星发回的信号<br>那一刻,距离频率时效最后期限不到4个小时</div><div>独特的“星间链路”<br>让中国“北斗”服务全球用户<br>作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的总设计师<br>杨长风回想自己与“北斗”的十年<br>他觉得,他们面临最大的挑战<br>是解决北斗系统国内建站实现全球运行和服务<br>当时,北斗人开创性地提出<br>利用星间链路来解决这个难题<br>杨长风说,“星间链路”就相当于<br>在相隔万里的两颗卫星间“穿针引线”<br>再加上,当时国际社会上<br>星间链路并没有真正进入工程建设阶段<br>可谓是难上加难</div><div>自主研发之路,注定会遇到许多艰难困苦<br>杨长风带领团队,不畏困难<br>经过多年攻关<br>终于研发出属于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星间链路技术<br>让“北斗”所有在轨卫星和卫星“手拉手”<br>“只要你敢干,它就不难了。”<br>杨长风表示<br>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无到有<br>从有到优,建设中遇到的很多困难都是世界性难题<br>凭借中国人骨子里不服输、不怕难的精神<br>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div><div>未来的北斗<br>是国家综合时空体系<br>高精度定位<br>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一大特色<br>它可以捕捉到几毫米的位置移动<br>也可以传递极其精准的时间<br>精准到几百万年误差1秒<br>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成熟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r>除此之外,让杨长风感到自豪的<br>还有北斗系统的“特异功能”<br>特别是在亚太地区<br>短报文通信、星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和地基增强<br>这四种区域性服务是别的卫星导航没有的</div><div>目前,北斗系统已经全面服务交通运输、<br>生态环保、救灾减灾等领域<br>融入电力、金融、通信等基础设施<br>广泛进入大众消费、共享经济和民生领域<br>2023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br>总体产值就达到5362亿元人民币<br>“北斗的应用只受限于想象力”<br>杨长风期待着<br>随着北斗深度融合到国民经济中<br>更多的新质生产力会被催生出来<br>北斗三号,并不是终点<br>杨长风相信<br>2035年,他们将建成一个更加泛在、<br>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时空体系<br>届时,从室内到室外,从深海到深空<br>用户将享受全覆盖、<br>高可靠的导航定位服务</div> <div><b>高温气冷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总设计师张作义:我当时想10年做成,没想到用了20年</b></div><div>“四不怕”<br>不怕没有电、不怕没有水<br>不怕没有气、不怕没有人<br>这就是张作义和团队<br>历经二十年研发的“大国重器”<br>——模块式高温气冷堆<br>作为“不会熔毁的反应堆”,<br>它所具备的安全性<br>是从设计原理阶段<br>就实现了“固有安全”</div> 为什么中国能做成<br>全球唯一的第四代核反应堆?<br>上世纪80年代<br>在“863计划”支持下<br>以王大中院士为代表的<br><div>代科学家成功建成并运行了实验堆</div><div>从2003年开始<br>商业示范工程被纳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br>张作义和团队接过重担<br>致力于从实验堆到商业电站的跨越<br>2023年全球唯一的第四代核反应堆<br>在中国诞生了<br>在激烈的核能技术竞争中<br>一代代核能科学家依靠攻坚突破<br>一刻不停地前进<br>才有了今天中国来之不易的“世界首堆”</div><div>“跳进了这条河,就没有一点退路。”<br>从实验堆到商业电站<br>张作义称之为一条“大江大河”<br>说起来可能没人相信<br>这位总师一开始是被“推进”这条大河的</div><div>刚当上院长的时候<br>张作义不到40岁<br>带领团队几百号人抱着<br>“做不成就被淹死”的决心<br>义无反顾、咬紧牙关地“游”向对岸<br>研发时间从计划的十年延长到二十年<br>期间几度“断粮”<br>资金短缺的时候<br>甚至只能给大家发“地瓜票”打欠条<br>虽然步履维艰<br>但张作义和团队终于不负使命<br>到达成功的彼岸</div><div>能干别人干不成的事儿<br>是种什么样的感觉?<br>在回答这个问题时<br>张作义表现出科学家的严谨、谦逊和远见<br>张作义说,世界领先这是荣誉<br>但科学无国界<br>张作义特别提到<br>对世界各国核能科学家的感谢<br>“我们所取得的这些成绩<br>应当是世界很多优秀核能科学家<br>共同的梦想<br>也是他们毕生研究的结晶”</div><div><br></div> <div><b>深中通道总工程师宋神友:14年,感悟人生“三重境界”</b></div><div>有这样一群人<br>他们似乎会变关于时间的“魔术”<br>从深圳到中山,车程需要120分钟?<br>他们一出手,30分钟就能到达<br>通过他们的双手和智慧<br>集“桥、岛、隧、水下互通”<br>于一体的超级通道<br>就像变魔术一样出现在茫茫大海之上</div> 但现实世界没有魔法<br>是因为有一群人<br>十四年如一日的全力以赴<br>他们的名字是中国建设者<br>今天,新华访谈《大国总师》系列<br>专访深中通道总工程师宋神友<br>为大家讲述这条“海上超级通道”建成背后的故事<br><b>10、100、1000000</b><br>建设创下10项世界纪录<br>100年设计使用年限<br>通车首月日均车流量近10万次<br>每个令人惊叹的数字背后<br>都闪耀着创新智慧的光芒<br>深中通道有太多的“首次”和“世界之最”<br>海底隧道<br>创新性使用<br>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新型结构<br>研发出高稳健自流平混凝土材料<br>智能浇筑机器人和控制系统<br>还有世界上唯一一艘<br>具有自航功能的浮运安装一体船<br>宋神友说,所谓“创新”<br>通向“新”的每一步<br>都是团队一起创造出来的<br><b>“一号员工”,从一而终</b><br>从2010年开始筹备<br>宋神友是深中通道项目的第一个成员<br>因此被大家称为“一号员工”<br>在宋神友看来<br>为什么有信心一定能建成<br>他说,改革开放40年来<br>综合国力就是最大的底气<br>而中国交通行业的长足发展<br>产学研用结合创新的模式<br>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br>都是成功的信心来源<br>14个年头,5000多个日夜<br>关于时间的数字还在积累<br>要管好用好这条“超级通道”<br>宋神友还有太多需要操心的事<br><b>中国桥 中国隧 中国心</b><br>深中通道,<br>是不同领域的科学家、研究者<br>每一颗拧紧的螺丝背后的一线工人<br>还有在离岸孤岛上坚守7年的可爱筑岛人……<br>成千上万的中国人<br>用智慧、勤劳和坚守托举起这个海上奇迹<br>这是中国人造的超级工程<br>全球首个双向八车道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br>在珠江口强风中巍然耸立的深中大桥<br>仅用四个半月<br>创下当时成岛速度世界纪录的西人工岛<br>这里面装的一颗都是“中国心”<br>通过自主创新<br>形成具有知识产权的中国方案<br>让中国桥、中国隧称为世界名片<br>为更多人提供最高品质的交通服务<br>超级工程的独特的魅力<br>也让它成为了网红打卡地<br>宋神友说,中山大桥下的情侣路<br>也是很多同事下班散步的地方<br>边散步,边欣赏着桥梁的美<br>这就是他们繁忙工作中<br>给自己减压的幸福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