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霍州署位于山西省霍州市,始建于唐代,现存古建筑为元、明、清古文化遗产。无论其建筑规模,还是整体布局、形制设计,均为全国现存同类衙署之冠,是中国已知唯一一座保存较完整的古代州级署衙,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闪耀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光辉。</p> <p class="ql-block">步入霍州署衙,千年古治的威仪扑面而来。仪门是谯楼之外的第二道门,四梁八柱,五檩四椽,“霍州署”三个字就高悬于此,因为从仪门开始就进入大堂之上的视线范围,觐见者要扫风尘,正衣冠。从正门穿过的仅能是官员,随从需要从东便门通过。西便门俗称鬼门,死刑犯则由此门押出。</p> <p class="ql-block">先祖十五世纪初曾在霍州做知州,今廿一世后人寻访先人踪迹,开启赴山西潞安府寻根问宗之旅,首访霍州。</p> <p class="ql-block">霍州署和北京故宫博物院、河北保定总督署、河南内乡县衙被誉为四级“中国四大古代官衙”。</p> <p class="ql-block">学而优则仕。从童生开始,学子们由乡试、会试、殿试考取功名,然后再从从九品官做起,经历三十四道职位,坐镇署衙后,方可在仪仗中打出肃静牌;也只有坐在署衙头把交椅上,才可以把家属接来,让子贵妻荣,享受威震一方的荣耀之感。</p> <p class="ql-block">霍州扼守山西中部,北望太原,南接平阳(临汾),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唐朝尉迟恭曾经在此镇守,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以五岳、五镇分封天下,霍州独得中镇之名,中镇霍州也成为霍氏发源地。</p> <p class="ql-block">多位帝后还曾亲临霍州署衙。清慈禧太后在霍州署衙期间,还亲自祭拜当地城隍庙,并书写对联一幅,“行善必昌,行善不昌祖有余殃,殃尽必昌;行恶必亡,行恶不亡祖有余德,德尽必亡!”或许是感叹山河破碎,遥想中镇霍州曾经的威力远被而羞腼,老佛爷始终不敢进入署衙大堂一步。那个位置,是要有德者居之的。</p> <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为了保证官僚体制的正常运转,除了天地君亲师的思想统治和法律约束外,就是森严的等级制度。在霍州署衙内,可以看到不同级别的官员所带的朝珠、帽子以及朝服的不同。在朝服系列中,文官以珍禽为补,武官以异兽为图,衣冠禽兽曾经作为褒义词被世人所追捧,无以数计的学子十年寒窗试图实现鱼跃龙门的梦想。</p> <p class="ql-block">从隋朝中郎将宋老生幕府的开建到现在,1300年过去了,霍州署衙中轴线核心区保存完整,经历王朝起伏更迭,政权风云跌宕,但百姓还是对署衙进行有意识保护,这就是因为霍州署衙里,坐的都是清官。</p><p class="ql-block">公生明,廉生威!这就是霍州署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甲辰九月十八于诞芝堂上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