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宋代名画主角竟然是唐朝边塞诗人王昌龄!看看还有谁?

牧云枕流

这幅名画看着眼熟不?美术课本里就有,它就是<br>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文苑图》卷,五代周文矩作,图左宋徽宗“瘦金体”题字和“天下一人”押,《文苑图》人物神采奕奕,笔墨功力深厚,属五代真迹名品<br>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有一本周文矩的《琉璃堂人物图》卷,后半段画面与此图完全一样,但人物面相稍欠神采,衣纹用笔颇见柔弱,且图首宋徽宗题“周文矩琉璃堂人物圖,神品上妙也”和下钤“ 內府圖書之印”均伪,故当为宋以后摹本 作品所绘琉璃堂人物,据考是玄宗时著名诗人王昌龄任江宁县丞期间,在县衙旁琉璃堂与朋友宴集的故事 《宣和画谱》里对这幅画的记载 唐代诗人王昌龄(约公元694-756),字少伯,开元年间进士。曾任江宁丞,工诗,绪密而思清,时谓“王江宁”。晚年贬龙标尉,世乱还乡里,为刺史闾邱晓所杀。诗作所咏多边塞军旅,宫怨赠别,格调爽健,情韵深婉,王昌龄长于七绝,被称为“七绝圣手”。 谪居江宁之时的他常会客赋诗,饮宴雅集,兰亭、莲社与琉璃堂都是古代文人墨客雅聚的场所 耳熟能详的唐诗名句 琉璃堂应该在唐时江宁(现在的南京)县衙附近,我确实没找到相关具体信息,有了解的南京当地朋友欢迎评论区补充,特别感谢! 《旧唐书》里记载这些赫赫有名的大诗人也不过寥寥数文字! 《新唐书》里这几位大诗人还在一起 《新唐书》对王昌龄的死记录还是比较详实 <p class="ql-block">七绝圣手命断亳州,好在他的粉丝为他报了仇!</p> 王昌龄的朋友圈 唐朝雅集的情景描述 他在长安灞陵下垂钓有过“手携双白鱼,目送千里雁。神超物无违,岂系名与宦。”的不争名利超然物外-《独游诗》 他也曾有过“朝饮花上露,夜卧松下风。云英化为水,光彩与我同。”的禅静斋心 但更多的是“风沙飒飒青冢头,将军铁骢汗血流。深入匈奴战未休,黄旗一点兵马收”,“仆本山东为国忧,光明殿前论九畴。簏读兵书尽冥搜,为君掌上施权谋”的殷殷报国之情 但他苦于请缨无路报国无门,“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谁分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清洛日夜涨,微风引孤舟。离觞便千里,远梦生江楼。楚国橙橘暗,吴门烟雨愁。东南且今古,归望山云秋。”江南终究是他的归宿 “奸雄乃得志,遂使群心摇。赤风荡中原,烈火无遗巢。一人计不用,万里空萧条”,唐开元25年(737年),耿介而有文名的张九龄罢相,对政坛乃至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昌龄同情张相遭遇,兼之对权相李林甫的鄙夷,次年即被贬岭南 以上唐诗截图皆取自这本图文并茂的《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最初的编选者就是说出“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孙洙。孙洙(1711年—1778年)字临西,一字芩西,号蘅塘,晚号退士,生于江苏无锡,祖籍安徽休宁 ,乾隆十六年进士。他幼时家贫,隆冬读书,恒以一木握掌中,谓木生火可御寒。在任知县期间,深入民间访问疾苦,视百姓如家人父子;断案时,还没有笞责,他已先落泪,令人感悟。为了预防灾变,他还捐私银兴修水利,以保农业丰收。每当卸任之时,百姓攀辕哭泣,为他送行。直至告老还乡,仍两袖清风,囊橐萧然 最后让我们欣赏一幅现代版的文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