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一日访古”的第二站是州城老墙,这是就历史上的延庆州而言。说起延庆,追根溯源的话,与之前探访过的上谷郡、夷舆县、缙山县都有血缘关系。<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据史料知,春秋以前,延庆曾是山戎之地。至战国时期,地属燕国。秦始设上谷郡,今延庆属之。西汉时,上谷郡领县十五,夷舆、居庸均在本境。东汉时,撤夷舆合为居庸县,县治就在延庆城。北齐时废居庸并入怀戎县,唐初怀戎属北燕州,贞观八年(634)北燕州改名妫州,天宝年间妫州改为妫州郡,今延庆属地始从怀戎县析出,设置为妫川县。唐末及辽金时,改为缙山县。元世祖至元初,缙山县属大都路奉圣州;元延祐三年(1316),升缙山县为龙庆州。元灭明立,废州设隆镇卫,建文元年(1399)改隆镇卫为隆庆卫。明永乐十二年(1414),复置隆庆州,直至隆庆元年(1567)为避穆宗年号遂易为延庆州。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 《宣大山西三镇图说·图》(延庆州部分)</h3> 其中,元延祐三年(1316)与明永乐十二年(1414),是两个关键节点,都有浓重的皇缘,都是延庆大吉之幸。诞生于缙山县境香水园的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是蒙古帝国第八位大汗和元朝的第四位皇帝,他登基后于延祐三年(1316)升缙山县为龙庆州。但延庆的大开发时代,则源于明成祖朱棣驻跸团山。团山,即独山。据《延庆州志》载,“独山巍然独立,明永乐时,帝驻跸于此”。据说,当时朱棣顾瞻沃野,思绪万千,“厥土旷沃,群山环峙”,然人烟稀少,“二州民内徒,至今尚皆荆棘耶!”遂下定决心,“因复州治”,迁内地民众,重整“荆棘”之地。曾任礼部尚书的赵羾受诏前来督建,他以州城为依托,分出隅屯。同时,“分拨土田,创造屋舍,定立市廛,开导艺植,皆躬自履历。”于是,“商旅交至,遂成都会之区”。后来,瓦剌、鞑靼等强大起来,经常袭扰京城,从而居庸关成门户、延庆为藩蓠。为据守各山口要道,大兴城池堡寨,先后有130多座城堡分布延庆四方。延庆城就是其中最大而核心的城堡,当然也是重点城建目标。<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当时,赵羾充分利用废城,“驱除瓦砾辟荆榛”。《隆庆志》记,“本州城因元之旧”,“周围四里零一百三十步。”城有四门,对应四条大街,北为雍顺街,南为阜成街,东为和睦街,西为宣化街,形成十字大街,区分东南、西南、东北、西北等四隅。如此以来,我们所行走的正是当年的阜成街和雍顺街。如今,十字大街依旧在,但街中心作为州城地标性建筑的玉皇阁早已无存。据说,那阁“高数丈,下有四达门洞”;阁内有铜铸玉皇神像,外面镀金,与永宁规制相同;阁左右还有钟鼓楼的,晨钟暮鼓是当年州城应有的氛围。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 玉皇阁大街(西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 昔日玉皇阁,源于网络</h3> 后来,州城经过多次修葺。据史料载,明宣德五年(1430年),补修过城墙,时久而倾圮。景泰二年(1451年),动用“士卒八千人”之众,“城高二丈二尺,雉堞七尺,垛口三尺五寸,厚四丈三尺,池阔二丈,深一丈。深堑巍蝶,重门焕乎一新”“门额有匾,南门日奉宣,北门日靖远,东门日致和。”天顺七年(1463),城墙开始包砌砖石。直到清代康熙年间也曾“补茸州城,高三丈五尺,宽一丈五尺至二丈不等。”<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如此达宏阔而威武的城池,现今只余北墙西段长约110 米的残墙了。这就是中国长城遗产网上的“延庆42号城堡”,海拔490米。眼前的城墙,内外包砖遗失,主体为夯土墙心,自现状地面起残高约4-5米,顶面遍生灌木、杂草。墙体近东端残余马面,以西墙体已有条石及一米左右的青砖包砌高度,但总体损毁严重,存在一定的崩塌隐患。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 州城残存墙体(西偏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5 城墙上的马面(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 城墙夯土墙心茬口(南向)</h3> 州城遗址于2013年作为长城附属文物,并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次来,这里有铁栏于路边围护,现在改建“延庆古城遗址公园”了,倒有杂草茂盛,想拍一张文保碑都着实费劲。估计黄昏时分,这里会光影迷离,成为蝴蝶、青蜓的乐园吧。眼下虽无铁栏,却不敢往里走,不是蚊虫的问题,是暗藏的垃圾。不明白了,这里近接居民区,没成公园之前,干干净净,常有人光顾;辟为公园了,倒是这光景?这可是当年的一州之城啊!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7 延庆古城遗址公园(西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8 延庆城文保碑(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9 曾经的城墙遗址,源于网络</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0 残存墙体(东向),2021-3-13</h3> 州城啊州城,州城也不过沧海一粟。的确,这里称得上沧海桑田,延庆一带地势低洼,河水多汇流于此。延庆古为妫川,就因妫水而名。《明史·地理志》(延庆州)载,“东北有妫川,俗名清水河,下流注于桑干河。”而妫水河又有众多支流,如古城河、佛峪口河、蔡家河、西二道河、小张家口河、三里河、养鹅池河等。于是,妫河水系皆由谷而出,于盆地中穿行,每当落雪,“皆为瑞雪覆盖,玉树琼林,千山素裹、万壑峭立,景色迷人”,因而有了“妫川八景”之一的“妫川积雪”。<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景色虽美,但每到夏季,少不得洪水泛滥、河水暴涨,这黄士夯就的城墙即便包了砖也怕水淹。于是,在城墙四周挖了河道,让河水顺势导向,环流城下,尽量减弱水淹,非常必要。同时,敬畏水神,建龙王庙,是那个时代的通用做法。其中一座现存,就是距古城西北角不远处的北关龙王庙。<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此庙地处延庆区延庆镇北关村,是北京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相关资料,延庆北关龙王庙始建于明朝初期,明成化九年(1473)曾原址重建,明正德年间筑台重建,清康熙五十年(1711)和清乾隆四十年(1775)两番重修,民国二十六年(1937)再度修缮并绘制正殿壁画,“运动”时期佛像及壁画被毁,2007-2009年进行整体保护。<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拐过街边公园,已见龙王庙高高在上。有队友戏谑,“什么个情况,莫非龙王也怕水?”。据说,当年延庆城北一带低洼,修建龙王庙时垫大量黄土以抬高地势,故别名“高庙”。此庙位于旧阪桥道旁,十余台阶之上是山门,进门再上20余级为二门。其实,当年的高庙更高,因为现在的阪桥道也垫高了两米多。所以,当年的北关龙王庙于房舍之上“制极壮丽”,也是不虚之盛景。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1 高高在上龙王庙(西向),2021-3-13</h3> 这次来,正值饭点,大门闭锁。一个电话,管门的老哥哥忙骑车过来开门。一看就喜欢,朴实、憨厚,甚至有点木讷。高老师说“打扰您了,耽误了您吃饭。”他答“没事没事,大老远来的。”这个电话不仅耽误了老哥哥吃饭,还有一些刚买了包子的队友。没想到,这老哥哥来得太快,队友们只好三两口下肚,或者打包装袋,总不能一边吃着进庙吧。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2 龙王庙院门(北向),2021-3-13</h3> 进庙,要先上砖砌踏步再是石阶。山门是一座青砖拱券带正脊的小门楼,配两扇红漆板门。一进院内,按规制可配钟、鼓。但因地形限制,此院主要竖几块石碑,有市、县两级的“北关龙王庙”文保碑,可知此庙于1985年被延庆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北京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另外,这里还有北关龙王庙重修碑与捐修北关龙王庙功德碑,石材都很高级。如此以来,这一进可谓“碑院”。而山门与二门之间,又有一条砖砌踏步拾级而上,从而使得二进院里的庙宇更显高耸。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3 一进院内踏步(北向),2021-3-13</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4 北京市“北关龙王庙”文保碑(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5 延庆县“北关龙王庙”文保碑(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6 北关龙王庙重修碑(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7 捐修北关龙王庙功德碑(北向)</h3> 二门进来,二进院是龙王庙的主体建筑,包括正中的大殿和两侧的耳殿与配殿,均已修缮。大殿坐北朝南,正脊两端饰鸱吻;屋面两坡,灰瓦顺垅、上筒下板;两侧硬山,垂脊饰垂兽并有骑凤仙人领四走兽,外侧配排山铃铛与方砖博缝;前出墀头,戗檐砖素面,盘头为简捷的混淆组合。在此有点心奇,“垂脊上的走兽不是单数吗?”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8 龙王庙正殿(北向)</h3> 廊心墙上檐柱外露,东西各有吉门通后院。东山墙外可见此庙老文保碑一块,已39年。本身也快成文物了,好好保存着吧。另有砖质小走兽、博缝头及瓦当等古建构件搁置,还有古榆盘根错枝,扭曲抱团,颇见遒劲。且后院还有古树两棵,也见年轮之长,在一定程度上彰显着古庙之古。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9 大殿西吉门(东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0 延庆县北关龙王庙文保碑(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1 大殿东山墙外散置构件(东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2 大殿东山墙外古榆(北向),2021-3-13</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3 大殿东山墙外古榆(东北向)</h3> 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不作隔墙。正中两像并立,西为龙王爷,东五龙圣母。龙王庙嘛,历史上一直是人们祈求风调雨顺的地方,庙内多设坐像,通常只立有一位龙王。这位“五龙圣母”呢,民间传说里有名有姓有故事,神话传说里则视为掌管火、水、土、风、光等五龙的女神。有意思的,不仅是“五龙圣母”入住龙王庙。据说,老庙里只供奉五龙龙母,而龙王是在修缮时新加入的。如若为真,这龙王庙的名分岂不成疑了嘛?总之,如此供奉,反映了人们祈求风调雨顺更希望万物和谐的共同愿望。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4 龙王庙里的塑像(北向)</h3> 还真是龙王庙,龙的元素在大殿里随处可见。最显著的,是大殿的大柁,即梁架前后两柱之间的大横梁。此庙之柁,不似一般寺院梁架,一是有梁无枋,但梁却相当宽厚,显然整木;二是梁上无侏儒柱,却多了根拱形辅梁,直接顶起脊檩。那脊檩即古文中的栋,此庙的栋与柁都是旧物,都有线条清晰、色彩尚艳的彩绘,完美地诠释着“雕梁画栋”。其中,柁上的彩绘竟是金龙图案,似和玺手法,可见等级之高。而栋上的则是旋子彩绘,相对素雅,且有“直隶宣化府延庆州郡城信善张世杰、王×安重建”字样。有文说,北关龙王庙大柁为“黄河以北龙王庙中最好的柁”,还有说“这是黄河以北地势最高的龙王庙”,不知这“最好”与“最高”的出处及评判依据。不过,眼见为实,这延庆北关龙王庙的“好”与“高”的确对得上“相当”的修饰。经那管门老哥哥指点,这才发现大殿后金柱上有蟠龙之痕。他说,原来两根柱子上都有一条龙缠着。大概是后来这里当仓库嫌碍事吧,总之龙没了,只在这红柱子上留下了这灰白的痕迹。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5 龙王庙梁架(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6 龙王庙柁上的彩绘(西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7 脊檩底面的重建说明牌(东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8 后金柱上的蟠龙痕迹(东北向)</h3> 最能标明龙王庙身份的,莫过于东西墙上的壁画了。据说是民国二十六年(1937)修缮时绘制的,面积各为8平方米之多。其中,东墙是请雨场景的《龙王行雨图》,西墙则是雨后场景的《雨毕回宫图》,表现的是四海龙王率领雷神、风婆等众神仙布雨及归来的情形。每幅壁画上都有几十个人物。现在的画面相当斑驳,甚至有明显的裂隙,令人惊心触目。有的以白灰进行了填补,还有利器刮蹭的痕迹,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有的画面线条及色调。更严重的损毁还有,西侧那幅留有方块状黑色痕迹,据说上世纪五十年代这里办过识字班,那壁画做过黑板。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9 龙王庙壁画局部裂隙</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0 龙王庙壁画局部裂隙</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1 龙王庙壁画局部刮蹭</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2 龙王庙壁画局部填抹</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3 龙王庙壁画黑板遗迹</h3> 上次来,领队交待我们寻找“鹰嘴雷震子”的,我却找到了位“四目神”。原来,这位身着长衫、手持工尺、俨然儒士的大神,在龙王行雨时要负责丈量布雨的深度和范围,也就是说从技术层面把控降雨量和播雨地带,大概是“总工”的角色。还有说,“四目神”乃《淮南子》里的仓颉。仓颉是黄帝时代的贤者,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善观龟背纹理、鸟兽昆虫爪痕,大至山川形貌,小到手掌指纹,都过目不忘,堪称古代“文化大英雄”。不过,这雷震子也不是凡人,而是封神演义里的一神将。一副雷公脸、一张鹰嘴是他的标配,而且面目凶狠,但神采奕奕、武艺高强。我找到了两处四目神呢,身边总有雷震子相随。这一文一武、一儒雅一丑陋形成鲜明对比,不免妙趣。当然,壁画的主角还是龙王。虽画面年久又作库房,壁画局部损毁在所难免,但大部分线条清晰、色泽古旧,甚至存留金箔描饰,实属珍品。这该是此庙由“县保”到“市保”升级的主要依据吧。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4 龙王庙西墙上的四目神</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5 龙王庙东墙上的四目神</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6 龙王庙壁画上残存的金箔</h3> 据《隆庆志》载,“正德年,郡民王海等崇台構庙”。可以肯定,庙里的那块汉白玉功德碑上的两位捐修人,并非当年的“郡民”,也并非东西山墙上两幅大型壁画的捐赠人。据说,她们所捐修的只是香炉与部分壁画。院中那铜色香炉当为二零零八年的捐物,还有些香火。而她们捐修的壁画,主要在正殿的后墙上,我看到的诸神中有一位貌似关公。细看院中的大钟,则另有捐赠人。可是,鼓呢?应该说,这座古庙的生存环境一般,亟待改善。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7 香炉垂脊上的金龙(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8 龙王庙后檐墙壁画(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9 龙王庙内大钟(北向)</h3> 正殿两侧,各有一面阔一间的耳殿,西为土地殿,东为狐仙殿。看了供奉的神像、壁画及镜中绘画,才知此庙该属道教。这些看似成色较新的画作,都是些神及神话故事。本人愿闻其详,却也一时无解。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0 龙王庙西耳殿神像(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1 龙王庙西耳殿壁画(东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2 龙王庙西耳殿画像(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3 龙王庙西耳殿梁架(东北向)</h3> 院内还有东、西厢房,各面阔三间,也为正脊硬山房,该为配殿,现都落锁。看得出,耳殿与配殿都为新修,连正殿门窗油饰一新,部分砖木构件也为新品。修缮,是保护古迹的重要手段。尽管具体手法与工艺欠缺,但几百年的古庙能保存下来已是大幸。据说,此庙之所以保存下来,尤其是壁画与木架彩绘得以留存,全赖于长期当做粮库。可以说,如此幸运,并非北关龙王庙个例。一批因作为粮库而在历次“运动”中得以较好保存的古建筑,为人民储存了双重性质的食粮,功不可没。想想,如此因库得福,不免有些荒唐。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4 龙王庙前廊及东配殿(东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5 西配殿后窗(东南向)</h3> 其实,荒唐也是历史的组成部分。行走于历史隧道之中,寻觅各种泯于尘埃的古旧碎片,洞见岁月的沧桑、孤寂、荒凉,对于非专业却爱好的人士来说,好像也有点小荒唐……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6 龙王庙外墙(西向)</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相关链接:</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7idm6lb"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走访灵照寺(延庆访古1)</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