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圣景涤荡心灵 一大昭寺见闻

老渺

<p class="ql-block">  听人说,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或许是好奇心驱使,我们到拉萨,即去大昭寺。一进入寺前广场,远远就看见大昭寺类似庑殿顶居中高悬的金色法轮,两只温驯的小鹿,分跪两侧莲花座上,仰聆佛法。法轮双鹿是藏传佛教的重要标志,法轮象征佛祖,双鹿代表信众,专心致志听佛讲法。</p> <p class="ql-block">  走近大昭寺,朝圣人流潮涌。门前,善男信女,叩首,跪拜,五体投地。有的崇佛还愿,有的祈福平安。有的来自遥远的乡梓,叩长头,一叩一进,历经数月,甚或逾年。有的额头,叩出血痕,却面容安祥。满满虔诚,抒发心中的敬意和祈盼。一下子,庄严和隆重的氛围感,使每一个人,心灵震撼。信者捧出赤诚。游客仰视眼下一切。你可以不信,但不可以不敬!</p> <p class="ql-block">  进寺院,过天井,即中心大殿。这里供奉着释迦牟尼佛12岁的等身像。这尊佛像,当年(约642年)由文成公主自大唐带入西藏。弥足珍贵的是,佛祖圆寂前,应弟子要求,亲自开光加持。见佛像如见2500年前的佛祖。这尊佛像藏语称为“觉沃仁波切”,“觉沃”意为至尊,“仁波切”意为珍宝。就是至尊大宝的意思。佛像高1.5米,造型活灵活现,面容慈善,神态祥瑞,含笑抚慰万物众生。这尊佛像是藏传佛教信众的精神支柱。<span style="font-size:18px;">芸芸众生,茫茫人海,万般皆苦,唯有自渡。修德修业,臻于至善,是每位信徒的向往。他们从西藏各地,从</span>青海、四川、云南、甘肃等藏区,风餐露宿,栉风沐雨,一步一个长头磕到佛祖前,匍匐在佛的脚下,额头尽量轻轻地贴近佛像,喃喃低语自己的祈求与愿望,此时此刻,在这些藏传佛教信众心中,充满幸福感和无比满足。</p> <p class="ql-block">资料</p> <p class="ql-block">  约在寺院二层(记不准),有一被称为“祖孙三法王”的殿堂,主尊供奉着吐蕃王朝第33任赞普(吐蕃君长的称号,即藏王)松赞干布(?一650年。在位时间:629一650年)塑像。他统一了西藏,从唐朝和古印度引入佛教,并在吐蕃广泛推广和传播。他崇佛弘法,被尊奉为观世音菩萨化身之法王。他左边供奉的是第37任赞普赤松德赞(742一797年,在位时间:755一797年)。他使藏传佛教鼎于一尊,并培养人才,翻译佛经,给佛寺经济支持,被尊奉为文殊菩萨化身的法王。松赞干布右边供奉的是第41任赞普赤祖徳赞(806一841年,在位时间:798一815年)。他推行弘佛政策,授权僧人制定教规和国法,被尊奉为金刚手菩萨化身的法王。</p> <p class="ql-block">资料“祖孙三法王”</p> <p class="ql-block">资料“松赞干布”</p> <p class="ql-block">  大昭寺前,立有一通“唐蕃会盟碑”。这是大昭寺的一宝,亦是游客必看的一景。</p> <p class="ql-block">资料</p> <p class="ql-block">  赤祖德赞除弘扬佛法,另一历史贡献,弃武修文,与大唐和好。史载,近200年的时间里,唐蕃大小战事180多次。尽管大唐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和亲,有过睦邻友好,但战事累及子民。为永续安宁,公元821年(唐穆宗长庆元年,吐蕃彝泰七年)唐蕃会盟。823年,刻石立碑,以志纪念。碑文中说,“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永无沦替,神人俱以证之”。我猜想,后一句,是将“唐蕃会盟碑”立于大昭寺前的缘由。</p> <p class="ql-block">资料“赤祖德赞”</p> <p class="ql-block">  大昭寺中有很多宝物,既神圣庄重,又让人叹为观止。当我们看到藏传佛教供器,内塑神像、法器,金光闪闪大威德金刚“坛城”时,甚感高超的匠心,娴熟而细腻的工艺、技法。听闻这坛城历时4年建成,花费4亿多元人民币。这些费用,除门票收入,大多源于信众敬奉和当地藏民的捐赠。好多藏民举家省吃俭用,积蓄供佛敬佛。内心之凈,无尘无染。信仰给予人精神上的寄托和慰藉,促使人一如既往。以前,不曾亲历亲目佛事的力量,到大昭寺一走,算是明了,内心富足的人,自然倾其所能。</p> <p class="ql-block">资料“坛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