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周末两天都是下雨天,窝在家里只好这里翻翻,那里看看。</p><p class="ql-block"> 今天所有读到的文章都与老有关</p><p class="ql-block"> 先是早晨在网上看到的《最后一课》,作者是本市人,写她高中的语文老师得了绝症不愿拖累家人拒绝治疗绝食而亡。作者以深情细腻的笔触,回忆老师亦师亦友,对她对所有学生的深刻影响。写当她得知消息,赶去探望已经绝食七天的老师时,老师对她说的是83岁她要做一个善良的母亲,要解脱子女,不能拖累他们,写老师说她与老伴早有约定,先去是福。写老师说她这一生非常幸福,没有遗憾,生如夏花之绚烂。写老师战胜求生的本能那种从容潇洒,唯求死如秋叶之静美,留下一个坚定有尊严的背影,生命的完美谢幕。读之Sa然。这是一位多么温婉善良,优雅平和、自如洒脱、睿智通透、精神独立的老人啊,令人敬佩敬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而莫泊桑笔下的拉比兹公司的记帐员勒拉老爹40年来一直早八晚七,在一间井一样又深又窄的昏暗潮湿、阴冷霉臭的房间里工作,因为收入微薄,娶不起老婆单身一生。他在每天早晨6:00闹钟响起后起床穿衣打扫家里的卫生,然后走出家门在同一家面包店买早餐一边吃一边去上班。所有的日子、星期、月份、季节、年岁都一个样儿。他的生活是如此单调贫乏,毫无波澜,只需一天就可以浓缩他40年的光景。在某个春天的黄昏下班路上因为被落日的余晖晃了一下眼,勒拉老爹决定先散一会儿步再回去,然后去品尝了对他来说久违的美食,哼着歌儿愉快地在林间继续散步。在车来人往中感受巴黎春天夜晚那种温存炙热的气息。当他坐下歇息吋,陆陆续续有站街女来挑逗招揽,勒拉老爹才惊觉自己的一生,是那么的沉闷、灰暗、贫穷、空虚、心酸、孤独,一无所有,四顾茫然,心灰意冷,上吊而亡。</p> <p class="ql-block"> 接着昨天的当代精美短篇,今天恰好读到严歌苓的《少女小渔》。本来作者意图是要以少女小渔在异国他乡的遭遇和种种痛苦经历来阐述中西两种不同文化在碰撞中产生的矛盾。文中关于老年也有一大段一大段的。那个靠与小渔这样急于通过手段搞定身份的黑户假结婚而谋生的意大利老头,虽然糟老得肚皮叠得像梯田一层又一层,又肮脏又龌龊。但是从拉提琴和假结婚的西装用演出服改成,可见他年轻时候还是有事业有作为的,但是老来以后过着潦倒的低级的畜生一样(老头的伙伴瑞塔言)的生活。最后低级的没有灵魂的瑞塔也离他而去,老头儿因为中风无声无息地活着或者死去。</p> <p class="ql-block"> 物既老而悲伤,况为人乎。上帝的公平在于无论帝王将相还是贱如蝼蚁,无论叱咤风云还是默也草芥,都逃不脱生老病死这一自然规律一一殊途同归。</p><p class="ql-block"> 年轻时纵皎若太阳升朝霞,有荣耀秋菊之貌;鲜如渌水之新荷,赋华茂春松之态;普通人都得为安生而劳碌,为立命而奔波,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一一谓之被生活之吊打。人生谁又没有点理想追求呢,略微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是人之常情,欲穷千里目嘛,但往往没来得及更上一层楼,已如寒秋之摧败,形容枯槁,鬓发斑白,不可避免地老去。</p><p class="ql-block"> 人们常说每一个人的晚年都是一场血雨腥风。的确,人老了身体机能老化,体力智力下降退化,生活质量大大降低,而我们这一代人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当今时代的年轻人背负着巨大的压力,我们怎么忍心拖累我们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当你老了,安于现实,从容面对;当你老了,恬淡平和、豁达开朗;当你老了,一切顺其自然就好。</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