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之旅六:漫步中央大街,寻找历史记忆

铁壶煮茶

中央大街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北部,南起经纬街,北至松花江畔的人民防洪胜利纪念塔,全长1450米,宽21.34米<br>中央大街始建于1898年,是中国最早的步行街。这里有众多风格各异的历史建筑,如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新艺术运动以及古典主义等风格。它不仅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更是哈尔滨的文化地标和旅游胜地。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南起经纬街的中央大街入口</span></p> <p class="ql-block"><b>西十五道街</b></p> 西十五道街紧靠着经纬路,附近有“剧系舫沉浸式推理俱乐部”和“哈尔滨党史纪念馆(天马广告社旧址)”。 <h5>中央大街上的道路指示牌(西十五道街和中央大街)</h5> <h5>中央大街简介</h5> <b>亚冬会倒计时牌</b> <div>当我和Jasmine漫步在中央大街上时,突然在西十四道街和中央大街的交叉路口,看见了一个亚冬会的倒计时牌。数字的跳动,仿佛是心脏的脉动,每一下都在提醒着我们,这场冰雪盛宴离我们越来越近。它不仅仅是一组简单的数字,更是一种无声的召唤,召唤着运动员们为了荣誉而拼搏,召唤着游客们来感受冰雪运动的魅力。</div> <h5>今天是9月22日,距离第九届亚冬会还有138天</h5> <p class="ql-block"><b>哈尔滨市历史建筑:奥谢金斯基大楼</b></p> 安德烈维奇俄罗斯商品直营商城最初是奥谢金斯基大楼,建于1919年,砖木结构,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曾为里拉乐器店,1920年代为法商长途电清公司、道里药房,1945年后为苏联侨民商店,1950年代后为国营针织品商店。 <h5><span style="font-size:15px;">安德烈维奇俄罗斯商品直营商城</span></h5> <h5>情怀不是诗和远方,而是大列巴和红肠</h5> <h5>Jasmine惊讶地指着橱柜里的面包</h5> <h5>最大的俄罗斯大列巴重达2.8斤</h5> <b>中央大街上有一家《葫芦里卖的》二十四熹养生茶</b> 二十四熹养生茶是药房与茶饮跨界融合的产物,将精选中药材、天然浆果、新鲜牛乳、现泡茶汤等进行融合,以传统中医养生理论为基础,为消费者提供全新的健康茶饮体验。 <h5>两杯养生茶的价格26元</h5> <b>西十二道街(道里十二道街)</b> 附近有肖克庭院、索菲亚教堂、第一百货购物广场和道里菜市场。 <b>哈尔滨市历史建筑:肖克庭院(中央大街 50 号)</b><div>肖克庭院位于中央大街 50 号,靠近道里十二道街,始建于 1910 年,占地面积 11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2143.89 平方米。</div><div>50 号院前后楼均为砖混结构,折衷主义建筑风格。前楼为地上两层,地下一层建筑,共 15 个房间;后楼为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建筑,共 33 个房间。50 号院于 1917 年正式营业,先后历经中华懋业银行、金城银行及大兴公司三个历史时期。</div> 1919 年,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租住在该庭院后楼。他对院子的地面改造进行了探索,为后来中央大街面包石的诞生奠定了基础。1924 年,肖克被聘请为中央大街修路工程总工程师。为纪念肖克对中央大街建造所作的贡献,中央大街 50 号院被称作 “肖克庭院”。 <h5>拉手风琴的雕塑</h5> <b>中央大街上的烧烤</b>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烤一串羊肉和一串鱿鱼,价格是25元</span></p> <b>瑞街—240m街短情长</b> 端街,初名短街,又名外国八道街,是哈尔滨历史上最短的街道之一,街虽短,历史却不短。<br>1902年,端街上的地块正式开始出租,当时共划分18个地段号。端街博物馆展示了端街百年历史,其中1902年俄侨安德烈耶夫。西涅茨基向中东铁路当局申请建房的文件和建筑平面图是端街最早的历史遗存。端街现存“奥谢金斯基大楼”、“惠滨泉大楼及浴池”、“亚细亚旅馆大楼”和“索罗金印刷厂”及二座俄式民居。<br>从1910年代到1950年代初,端街上先后存在过百余家中外商号,有俄侨房产主,有日侨巨商,有教会、有银行、有印刷厂,有法国公司、德国洋行、波兰商店,有日本旅馆、有中国浴池,有俄侨咖啡馆、也有日侨牛奶咖啡店,有外国医生也有中国牙医,是一条繁荣的街、是一条有故事的街。 <b>瑞街上的老俄侨—家庭式俄餐</b> <div>老俄侨俄侨菜源于俄罗斯侨民在哈尔滨逗留期间日常在家中做的俄式餐饮。20 世纪初,大量俄罗斯人来到哈尔滨生活,他们将俄罗斯的饮食文化带到了这里,并与哈尔滨当地的食材和口味进行融合改良,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老俄侨俄侨菜。<br></div><div>特色菜品有百年焖烤鹅、肉饼、菜卷、油炸包、奶渣饼。<br></div> <b>钟塔</b><div>钟塔位于西十一道街,靠近金安国际购物广场,受到中央大街商圈的辐射影响,有一定的商业氛围和人气。总体来说,西十一道街虽然不长,但有美食、历史遗迹(中共满洲省委扩大会议遗址)等,是中央大街附近一条具有特色的街道。</div> <b>金安国际购物广场</b> 金安国际购物广场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央大街 69 号,是哈尔滨中央大街的 “提档升级” 项目以及哈尔滨市政府的形象工程。<br>一期工程总投资五亿余元,建筑面积近 60000 平方米,是集购物、餐饮美食、休闲、美容、观光于一体的大型购物中心。 <b>哈尔滨市历史建筑:原中国大街商住楼(中央大街49号)</b> <div>该楼建于1910年代,砖木结构,折衷主义建筑风格。</div><div>1920年代曾为庆泰号钱庄,1930年代为德新号皮靴商店、庆记商店。</div> <b>松雷国际商厦</b><br> 松雷国际商厦曾是松雷集团旗下位于中央大街的重要商业项目。它处于中央大街的核心位置,面对繁华的十二道街,并与建筑艺术广场隔街相望。这里一度是集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商业场所,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商品和优质的购物体验,在哈尔滨的商业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后来,松雷国际商厦升级转型为以音乐、艺术、文化为符号,冰雪旅游文化为主题的何所有城市会客厅。何所有是松雷集团旗下的新国货文化创意品牌,从 “衣、食、住、行、读” 五个维度出发,构建生活场景式的文化空间。这里集合了多种功能,如产业招商、学术交流、城市论坛等,还引入了诸多文化创意元素和特色项目,成为了哈尔滨文旅融合的新地标。 <b>哈尔滨市历史建筑:波特曼西餐厅</b><div>波特曼西餐厅建于 1903 年,是哈尔滨市三类历史保护建筑。该建筑为砖木结构单层建筑,具有典型的俄罗斯田园建筑风格,建筑面积 979 平方米,是目前国内经营规模较大、专业等级较高的俄式西餐厅之一。</div><div>波特曼西餐厅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通江街道中央大街西七道街休闲区 53 号(中央商城附近)。餐厅的整体环境呈暗色调,具有俄式建筑风格,复古又耐看。店内有欧式的摆件等装饰,颇具 20 世纪初老哈尔滨的风情。</div> <b>中央商城</b> 中央商城是哈尔滨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建筑风格为欧式。其内部经营国际知名品牌,属于中高档次的购物商场。地下一层设有超市,商品比较齐全,能买到哈尔滨的正宗特产,如秋林里道斯红肠等。商场内曾有特色的喷水楼梯等设施。<br> <h5>中央商场墙上的哈尔滨热门景点推荐</h5> <b>此生必吃的披萨</b> 手工披萨、马迭尔披萨院子、马迭尔精酿啤酒屋、马迭尔盘肠 <b>中央书店</b> 哈尔滨中央书店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央大街 118 号。前身是在哈尔滨中央商城 5 楼开设的一处百余平方米的店中店。<div>2002 年 6 月,中央书店在中央大街开设了独立店铺。在短短两年内,书店从4层楼扩大到 7 层楼,成为哈尔滨规模第二大的零售书店<br></div> <b>哈尔滨市历史建筑:松浦洋行</b> 松浦洋行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央大街 120 号,1906 年开始兴建,1909 年落成。最初是由日本商人水上俊比左开办,主要经营服装、食品、化妆品、金属、乐器等商品,是当时中国大街上较早的建筑物之一。<br>后来,俄国侨民会曾占用此建筑。解放以后,这里先后作为外文书店、新华书店黑龙江分店,上世纪 80 年代起成为新华书店所属的教育书店。如今,它已变成了一家集文创、西餐、博物馆于一体的场所。<div>松浦洋行属于仿巴洛克式建筑风格,是中央大街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与马迭尔宾馆、道里秋林、妇儿商店等建筑一起共同创造并影响着中央大街乃至整个城市的风貌。</div> <b>哈尔滨市历史建筑—塔道斯西餐厅</b> <div>1901 年,亚美尼亚人塔道斯・戈里高利耶维奇・捷尔・阿科波夫在西香坊一家名叫嘎玛利捷的旅馆里开了一家主营西餐的餐馆,并以自己的名字为其命名。<br>后来,随着来哈尔滨的外国人越来越多,西餐业蓬勃发展,餐馆生意也愈发红火。1920 年,他将餐馆搬到了中国大街(现中央大街)别尔科维奇大楼的 500 平方米地下室,并开办塔道斯西餐歌舞厅,成为哈尔滨第一家拥有正宗高加索风味的西餐厅。<br></div>店内设有 “百年文化墙”,上面展示着餐厅的历史照片、当时刊登过的广告、老票据以及来过餐厅并留言的名人照片等,还收藏有当时中东铁路全图、哈尔滨城市规划图原件以及乐器、餐具、塔道斯本人的往来书信等,是一个博物馆式的西餐厅,不仅能让客人品尝美食,还能了解哈尔滨的城市文化。<br> <b>哈尔滨市历史建筑:万国洋行旧址</b> 建于1922年,原为万国洋行。砖混结构,集仿式建筑风格。 <b>烟囱面包</b> 烟囱面包整体呈圆筒状,中间是空心的,就像一个烟囱,因此得名。其形状规整,通常直径在 5 - 10 厘米左右,长度约为 20 - 30 厘米,大小会根据不同的制作需求和商家有所差异。<div>刚出炉的烟囱面包可以趁热吃,口感最佳,享受其酥脆的外皮和柔软的内部组织。<br>也可以搭配冰淇淋、奶油、果酱、巧克力酱等食材一起食用,增加口感的层次和甜度,比如将冰淇淋放入烟囱面包的空心部分,做成面包冰淇淋,既解暑又美味。<br></div> <b>哈尔滨市历史建筑:马迭尔宾馆</b> 马迭尔宾馆始建于 1906 年,1913 年竣工,原名 “马迭尔旅馆”。它是由法籍犹太人开斯普所建,是当时哈尔滨旅馆建筑中最豪华的多功能旅馆之一,有东方的 “凡尔赛宫” 之称。其建筑风格为 20 世纪初的新艺术运动风格,外观造型体现了自由与浪漫色彩。马迭尔宾馆还是我国新政协筹备活动旧址,见证了人民政协阔步启航的历史时刻。<br>该宾馆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2017 年 12 月 2 日入选 “第二批中国 20 世纪建筑遗产”。这里曾发生过许多重要事件,许多名人都在此下榻过,因此马迭尔宾馆保留了多间名人房。同时,宾馆还设有中西餐厅、德式啤酒屋、大中小型会议室及宴会厅等。 <b>百年品牌马迭尔</b> 这里每天都有许多人排队买冰棍,截止到2024年1月1日,马迭尔冰棍累计销售了1.4亿根。马迭尔冰棍有许多口味,我曾经买过一根朗姆酒的马迭尔冰棍,价格15元/根。 在西四道街上有一个采用溶洞设计的地下商场。 <b>北境魔法文创家园</b> 中央大街上的北境魔法文创家园(也被称为 “龙粤号北境魔法列车”)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医街与中央大街交口处,是一个具有特色的文创场所。为中央大街增添了新的亮点和吸引力,成为百年老街上一道闪亮的新风景,丰富了游客的游览体验。 <b>哈尔滨市历史建筑:道里秋林公司旧址</b> 建于1910年。曾力秋林洋行道里分行,后力秋林洋行五金日用品商店。砖木结构。仿文艺复兴建筑风格。 一群坐在马路边上的画家也成为了中央大街上的一道风景线 <h5>街边画家</h5> 中央大街人行地下通道 <b>中央大街的终点—哈尔滨市人民防洪胜利纪念塔</b> <div>哈尔滨市人民防洪胜利纪念塔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央大街北段,斯大林公园中部,处于松花江南岸,是中央大街的终点。它与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太阳岛旅游风景区隔江相望,是哈尔滨城市黄金分割点上的重要景观节点,形成了一江、一塔、一街的整体景观架构。<br></div>1998 年8月22日,松花江哈尔滨站洪峰水位达到 120.89 米,洪峰流量为 16600 立方米 / 秒。此次洪水为该站历史有资料记载以来的最高水位,遭遇了 150 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这次特大洪水给哈尔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在全体军民的共同努力下,最终成功地抵御了洪水侵袭。 哈尔滨曾多次遭受洪水侵害,1932 年 8 月,松花江发生洪灾,洪水漫及道里、道外市区。1953 年、1956 年和 1957 年哈尔滨也分别遭受洪水侵袭,特别是 1957 年发生的特大洪水,松花江哈尔滨段最高水位 120.30 米,比 1953 年的最高水位高出 0.58 米,高出市区地面 3.5 米,大水持续月余,沿江堤坝告危。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的党政组织调集十万防汛大军,加固了松花江大堤,终于取得了防洪斗争的最后胜利。为了纪念防汛斗争的胜利,哈尔滨市人民修建了此塔。 <b>音乐阳台</b> 每当夜幕降临,我漫步于中央大街之上,总能看到中央大街的欧式阳台上,一场场精彩的音乐表演正在上演。前来聆听音乐会的游客们将中央大街围得水泄不通。 中央大街的塔道斯音乐阳台是中央大街上一道独特的音乐文化景观。表演通常在塔道斯西餐厅的二楼阳台进行。以演奏各种经典音乐为主,包括国内外的名曲。比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具有俄罗斯风情的经典曲目经常被演奏。演奏的乐器较为多样,有小提琴、手风琴、竖琴等。<div>塔道斯音乐阳台为中央大街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和异域风情。游客在欣赏中央大街的欧式建筑和热闹街景的同时,能听到优美的音乐,带来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其独特的阳台表演形式,也成为中央大街区别于其他商业街的一大亮点。</div> 在中央大街的马迭尔音乐阳台也会举办各种音乐演出,为中外游客奉献精彩的视听盛宴。而在一些特定的时间段会有 “敷尔佳之夜” 的主题音乐表演。表演的形式丰富多样,有俄罗斯演员的演唱,比如演唱《月亮代表我的心》《喀秋莎》等经典歌曲,还有手风琴、小提琴等乐器的独奏表演。这种音乐阳台的活动不仅丰富了中央大街的文化氛围,也为敷尔佳品牌带来了更多的曝光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