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玉河故道是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不压桥胡同南口至帽儿胡同西口的一处历史遗迹,始建于元朝时期,是古代北京皇城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玉河故道曾是通惠河的一部分,漕运功能逐渐减弱后,转变为皇城中的景观河。民国以来,玉河逐渐断流并被改为暗渠,最终于1956年完全被填埋。</p><p class="ql-block"> 随着大运河文化考古的推进,玉河故道逐渐引起重视。2005年,东城区政府启动了玉河恢复工程,通过考古挖掘和恢复治理,这条曾被掩埋近半个世纪的古河得以恢复历史风貌。玉河故道的恢复工程不仅恢复了历史水脉,还打造了一系列景观,如拱桥、木质亲水平台和点景凉亭等,使游客能够感受到静谧雅致的江南水乡氛围,成了附近居民的“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通惠河玉河遗址</p> <p class="ql-block">玉河</p><p class="ql-block">玉河是元代通惠河在大都城的一部分,什刹海至前三门的河段,也被称为"御河” 。玉河是大运河的一段,由郭守敬于1293年主持修建,玉河主要用于漕运,元代称通惠河,明代以后改称玉河。 明代以后,漕运逐渐衰败, 河就作为一条内河长流在京 。1956年玉河全部改成了暗渠,玉河就此消失。2006年" 北京玉河历史文化恢复工程"启动,恢复了七百年前的古玉河河道480多米。</p> <p class="ql-block">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大运河</p><p class="ql-block">-﹣玉河故道遗址(东城段)</p><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3年3月5日公布</p><p class="ql-block">北京市文物局2018年7月立</p> <p class="ql-block">澄清中闸</p><p class="ql-block">澄清中闸是元朝著名水利工程专家郭守敬为调节积水潭水位,满足漕船航运需要而建造的重要水工建筑物。该闸初名海子闸,分上、中、下三道闸口。元代元贞元年(1295年)经元世祖忽必烈赐名"澄清闸",后将其木质结构改为石材重建,起着调节河道水流不稳、控制水位的作用澄清中闸位于东不压桥遗址下方,经2007年考古发掘面世,主要保存闸口、闸墙、闸槽石等构件。澄清中闸是大运河重要人文遗产的最好见证,成为研究北京漕运和城市发展的重要节点。</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透过草丛可见古老玉河的河床</p> <p class="ql-block">玉河上新架的石桥</p> <p class="ql-block">石桥的西边就是地铁站</p> <p class="ql-block">桥下是干涸的玉河故道</p> <p class="ql-block">被封闭的桥洞,桥上是熙熙攘攘的平安大街地安门段。</p> <p class="ql-block">岸上一棵大树,枝繁叶茂,亭亭如华盖</p> <p class="ql-block">可见的玉河古河道已被封堵</p> <p class="ql-block">沿着“胡同里的运河”的河岸,沐浴着秋阳,向西走去。一路欣赏着美不胜收的初秋景色,探寻着历史的遗迹,享受着祥和静谧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玉河古河道东城段已引入了河水,河水清澈如镜。十月初,河岸两旁秋光乍现:芦花绽放,树叶斑斓 。</p> <p class="ql-block">如灯红柿高悬树梢</p> <p class="ql-block">玉河故道的东面沿河是一幢幢民居:灰砖青瓦,朱漆大门,花木掩映,住在这如诗似画的河边该是多么幸福!</p> <p class="ql-block">河岸东边的雨儿胡同的大牌楼真是气派!</p> <p class="ql-block">河上泊着小船</p> <p class="ql-block">往前看:河上架起了木制曲桥,岸上建了朱红凉亭,老人们常在亭内憩息,孩子们常在亭内戏嘻玩耍。</p><p class="ql-block">小桥,流水,人家……</p><p class="ql-block">如诗如画,宛如烟雨江南。</p> <p class="ql-block">大运河一玉河故道遗址(东城段)</p> <p class="ql-block">玉河故道遗址(东城段)</p><p class="ql-block">玉河属于京杭大运河﹣通惠河的城内河道,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起着通漕至北京城区终点码头积水潭的作用。东城区的玉河故道,起点自地安门外万宁桥澄清上闸东侧,沿途经帽儿胡同南侧、东不压桥胡同西侧、北河胡同,沿东皇城根一线至正义路南口,复沿崇文门东、西河沿一线,出东便门与朝阳区故道衔接,全长近8公里。其中经考古发掘面世的部分全长约1.1公里,分为南北两区。北区自澄清上闸东侧,至东不压桥;南区自东板桥街北口至北河胡同东口。主要保存明清两代堤岸及河道,码头、雁翅、排水道、镇水兽石雕、玉河庵、东不压桥遗址、澄清中闸和下闸遗址等,是大运河重要人类遗产的最好见证,成为研究北京漕运和城市发展的重要节点。</p> <p class="ql-block">玉河临近万宁桥岸边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万宁河遗产区界桩</p> <p class="ql-block">万宁桥(Wanning Bridge),又称海子桥、后门桥,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地安门外大街。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原为木构筑,后改为石筑。</p><p class="ql-block">2000年12月重修后恢复万宁桥原名。万宁桥被誉为“中轴线上第一桥”,是北京中轴线15个遗产构成要素之一,是中轴线上最古老的桥梁,也是北京市唯一还在为社会交通服务的元代桥梁。</p><p class="ql-block">万宁桥为单孔拱券桥,长约34.6米,宽约17米。桥拱净跨度约7.2米,拱高约3.5米,桥西存有四只镇水兽(上、下各两只),桥东存两只,其中桥东北护岸上的为元代石雕,桥西设澄清上闸。万宁桥在元大都城的规划和建设中起到特殊作用,对保障元大都城的供给至关重要,是元代大都城内通惠河上游的重要通水孔道,也是研究元代北京漕运的实物。</p> <p class="ql-block">万宁桥是北京中轴线上最古老的桥</p> <p class="ql-block">万宁桥东镇水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万宁桥东镇水兽(元代雕刻)</p> <p class="ql-block">过万宁桥朝北走就到了北京中轴线的另两处古建筑鼓楼和钟楼了。</p> <p class="ql-block">历经七百多年风雨侵蚀的万宁桥斑驳沧桑</p> <p class="ql-block">万宁桥西</p> <p class="ql-block">万宁桥下镇水兽</p><p class="ql-block">万宁桥镇水兽共有六只(桥东两只,桥西四只)。这些镇水兽被称为“趴蝮”,是传统文化中龙生九子之一。这几只镇水兽位于万宁桥的两侧雁翅之上,由完整的青石雕凿而成。它们不仅是装饰,还具有实际的功能,如标明水位线。尽管历经岁月的侵蚀,这些镇水兽的纹路仍然清晰,雕刻精致,栩栩如生,仍展现出威严的神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澄清上闸遗址</p><p class="ql-block">澄清上闸是元朝著名水利工程专家郭守敬为调节积水潭水位、满足漕船航运需要而建造的重要水工建筑物。水闸初名海子闸,元代元贞元年(1295年)元世祖忽必烈赐名"澄清闸"。闸原为木质结构,元代至顺元年(1330年)改用石材重建,并与东侧万宁桥连为一体,成为积水潭东岸、通惠河起点处重要水上交通枢纽。历经数百年,目前仍保存有闸槽、绞关石等原有建筑构件旧物。万宁桥又称海子桥,同时因地近地安门(明为北安门、俗称后门)亦称后门桥。万宁桥为单孔石拱桥,桥两侧堤岸雕有镇水兽,是珍贵的石刻艺术品。现在澄清上闸与万宁桥,是大运河遗产的见证之一,成为研究北京漕运和城市发展的重要节点。</p> <p class="ql-block">万宁桥西的北面是敕建火神庙</p> <p class="ql-block">敕建火神庙</p><p class="ql-block">这座火神庙始建于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是北京现存历史最悠久、建筑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最具影响力的专门用于历史祭祀火神的道观。它不仅是北京城内现存最古老的庙宇之一,也是全国唯一的御用火神庙。</p> <p class="ql-block">什刹海上金锭桥</p><p class="ql-block">金锭桥是21世纪初新修筑的汉白玉三孔石桥,位于什刹海东岸的出水口处,万宁桥(地安门桥、后门桥)的西边。金锭桥的筑建是为了缓解什刹海周边交通的压力。</p><p class="ql-block">金锭桥筑建后邀请了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为新桥命名。侯仁之先生考虑到桥名必须便于称道,又应与什刹海上的风物相结合,因此联想到前后海之间有银锭桥,便建议前海东岸新建石桥命名为“金锭桥”。这一命名不仅体现了对北京历史文化的尊重,也使得什刹海的景观更加丰富和有意义。</p> <p class="ql-block">什刹海即是玉河的源头了</p> <p class="ql-block">金锭桥西的什刹海风光</p> <p class="ql-block">北京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八百多年的建都史。</p><p class="ql-block">北京古城肇兴于周初之分封,初为蓟。</p><p class="ql-block">辽代,称燕京,作为陪都。金朝继起,于公元1153年,迁都燕京,营建中都,此乃北京正式建都之始。元代一统中华后,将北京作为政治中心,兴建大都城。明永乐帝1403年迁都北京,对元大都进行了改建,取得了辉煌成果,奠定了北京旧城的规模和格局。</p><p class="ql-block">1644年满清入关定鼎北京,全盘承袭了明朝的京都。</p><p class="ql-block">清亡后中华民国和1949年10月成立了的新中国都将北京作为首都。代代传承,历久弥新。</p><p class="ql-block">千百年来,生活在京华大地的人们,用勤劳,勇敢和智慧,营造着家园,书写着历史,改换着天地。京华大地上,从巍峨的长城,奔流不息的永定河,富丽的宫殿,到市井小巷,一桥,一石,一木,不少都沉淀着历史的记忆,闪耀着中华文明的光辉。所以,无论你是在留连于名胜古迹中,还是行走在陋室小巷里,都请细心观察京城俯拾即是的历史痕迹,关注它的过往,欣赏它的今朝。我们要让古都北京变得越来越辉煌美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