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之一。平遥古城由城墙、店铺、街道、寺庙、 民居等共同组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整座城池对称布局,以市楼为轴心,以南大街为轴线,形成左城隍、右衙署,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庙的封建礼制格局,总占地面积2.25平方千米;城内街道格局为“土”字形,整体布局遵从八卦方位,由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八卦图案,南大街、东大街、西大街、衙门街和城隍庙街形成干字型商业街。平遥古城以其完整的古城墙和民居建筑、商业街道、古寺庙等构成了中国古代城市生活的生动展示。此外,平遥古城内的商道文化、金融历史也是其重要的文化特色,反映了中国古代城市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24年10月4日用票,125元通票)</span></p> <p class="ql-block"> 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21届大会决定将平遥古城与周边的双林寺、镇国寺共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平遥古城“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03年7月20日用票,2003版85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03年12月16日用票,2003版85元)</span></p> <p class="ql-block"> 平遥城墙形体高大浑厚、雄伟壮观,最大特色是内部用土夯实,外表全部用砖砌筑,最底层用石灰、土和糯米混合夯打而成。城墙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前782年),为夯土城垣。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筑,并把周宣王时的纯夯土城墙外表全部用砖砌筑,从而使西周时“九里十八步”的狭矮土城墙扩展为“城周十二里八分四厘”的坚固砖城墙。清咸丰元年(1851年),平遥城中二十四位最著名的商人出资重修平遥城墙。平遥城墙周长6.4公里,高约12米,平均宽5米,东南隅有文昌阁、魁星楼,东城墙顶部有点将台。城墙上72堞楼,3000垛口,寓孔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蕴含丰富儒家文化内涵。古城墙集防御功能、文化功能于一身,体现了明清时期中国北方城池典型特点,承载厚重的历史文明,是平遥古城重要的载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09年5月26日用票,2009版60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10年6月23日用票,2009版120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18版面值130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18年11月27日用票,2018版加盖125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迎薰门是平遥古城的主要入口之一,位于古城的最南端,也被称为南门。迎薰门面向东南,迎纳东南方的和薰之风,象征着吉祥和美好。其名称来源于古代文献中对南风的描述,寓意着温暖和煦,与“紫气东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迎薰门除了主城楼外,还设有瓮城,这是一种古代的防御建筑,增强了城门的防御能力。迎薰门不仅是平遥古城的重要门户,也是游客开始探索这座历史名城的第一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14年8月1日用票,2014版团队加盖120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15年1月17日用票,2014版散客加盖120元)</span></p> <p class="ql-block"> 平遥古城内保存着近4000座明清古建筑,街道商铺保持着几百年前的模样,被誉为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活样本。古城内还有日升昌票号 、平遥县衙等著名景点,展示了中国古代官场文化和金融发展史。古城的建筑群落、彩塑艺术宝库等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平遥市楼,又称“金井楼”,位处平遥城中心,<span style="font-size:18px;">贯通平遥古城南大街南北,是古城内唯一的楼阁式高层建筑</span>,占地面积133.4平方米,是清朝时期的古建筑遗址。平遥市楼始建年代不详,据清光绪《平遥县志》载,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重修,后世多有补葺。平遥市楼,市楼坐北朝南,平面呈方形,砖木结构两层过街楼建筑,面宽、进深各三间,三重檐歇山顶,孔雀蓝、黄、绿三色琉璃瓦覆顶,并饰琉璃脊饰、宝刹。风格别具特色,是研究平遥城市发展史、建筑史的重要实物。</p> <p class="ql-block"> 平遥县衙坐落于平遥古城中心,是国内现有保存完整的四大古衙之一,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保存下来最早的建筑在元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整座衙署坐北朝南,呈轴对称布局,南北轴线长二百余米,东西宽一百余米,占地26000余平方米。<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筑群主从有序,布局对称,前朝后寝,左文右武。“一座古县衙,半部官文化”,清代县级行政组织,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完备的阶段。据考证,清代在晋商昌达兴盛的百余年间没有出现过一任贪官,当地繁盛的商业文明孕育了特有的官场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 票号是专营银两异地汇兑、存放款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清道光三年(1823年),山西平遥商人李大全、雷履泰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票号“日昇昌”。之后数十家票号应运而生,并凭借着雄厚的资本和四通八达的金融网络,承揽了国内官、商及私银的汇兑、存放业务。曾一度主宰了当时的金融流通业,被西方人称之为“Shan xi Bank(山西银行)”。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的票号,在中国近代史上独领百年风骚,在中国乃至世界金融史上写下了卓越的篇章。以日昇昌票号为代表的平遥票号文化,是十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票号业的发展,山西商人逐渐执中国金融界之牛耳,掌柜也以山西人居多,故称“山西票号”。这一时期又以平遥票号发展最快,清朝末年,平遥票号累计总数达到22家,占全国先后成立的51家票号的43.14%,小小的平遥成为了全国的金融中心,富可敌国。票号遗址也成为了平遥古城有别于其他古城而成为最特别,也是最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 中国第一家票号--日昇昌票号旧址,位于平遥城内西大街路南。至今保存完好。坐南朝北,并列两院,南北进深65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主院三进院落。临街面宽5间,厚木排门,檐下彩画,悬挂“日昇昌记”横匾。院内第一进东西两边各为2间柜房。二进东西各有3间设账房、信房,正面为中厅,面阔3间,其上建有阁楼,用以存放物品。紧靠中厅南檐建掌柜房带通道3间。穿过通道,后院倒座后厅5间,东西配房各3间,为厨房、客房。东南有券门,可通马车,东偏院设有马厩和马夫住处。整个院落墙高宅深,布局紧凑,设计精巧,上空架设有铁丝天网,网上系有响铃,极为安全。旧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在我国清末民初,如果说第一家票号是平遥日升昌的话,那么规模最大的票号就是“蔚”字五联号。“蔚”字五联号以“蔚泰厚”为首,还有“蔚丰厚”、“蔚盛长”、“新泰厚”和“天成亨”票号。“蔚”字五联号虽然是继日升昌之后而起的,但却发展迅速,规模宏大,名列山西十大票号的前茅。蔚盛长票号旧址位于平遥古城南大街13号。蔚盛长票号是平遥“蔚”字五联号之一。成立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由原设于平遥城内的绸缎庄改组而成,总号设在平遥城内。财东是介休北贾村的侯荫昌和平遥普洞村王培南及几户小股东,经理为汾阳人郭存祀。1900年,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西行路过平遥时,因提取醇亲王汇来的银两下榻蔚盛长票号。1912年经理雷士纬求到了书画篆刻大师吴昌硕先生的墨宝“光绪行宫”四字,故又名“光绪皇帝下榻处”或“光绪客栈”。蔚盛长先后在全国各地开设27个分号,1916年歇业,业务范围包括汇兑官款、存款业务、贷款业务。旧址坐西朝东,一进院,占地面积约260平方米,有房屋16间;铺面临街,面阔3间,进深2间。现保存完好,被誉为风水宝地。</p> <p class="ql-block"> 蔚丰厚票号也是平遥“蔚”字五联号之一,介休贾村侯氏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开设的票号,总号在平遥古城西大街,后设分号于京、津、汉口、沙市、上海、常德、长沙、扬州、江西、成都、重庆、三原、兰州、肃州、迪化(乌鲁木齐)、包头、哈尔滨等处。初创时每年可净获利三至五千两,光绪年间达到年获利20万两左右。该号专营汇兑、放款、贴现以及信托等多,以“信义勤俭”为经营宗旨,职员不得兼顾他业。1921年受时局变化,宣告停业。平遥古民居博览苑,是“蔚丰厚”票号旧址。</p> <p class="ql-block"> 协同庆钱庄,创办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歇业于民国二年(1913年),是平遥十大票号之一。该钱庄由榆次聂店王家和平遥县王智村米家共同投资开设,初期资本为3.6万两白银,后增至24万两,同时有公积金40余万两。协同庆钱庄主要从事异地汇兑及存放款业务,分号遍布全国大中小城市、商埠码头,共有33处。该钱庄以其独特的人本经营理念、资金灵活调度和重点地域经营策略,成为当时中国金融业的重要贡献者。协同庆钱庄博物馆位于山西省平遥古城南大街,是在原协同庆票号旧址基础上开发的一处集票号文化与钱庄文化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博物馆由七进院落和地下金库组成,展示了钱庄的历史和文化。</p> <p class="ql-block"> 百川通票号是清代主要票号之一。位于平遥古城南大街南端,占地1300平方米,典型的四合院格局,装修考究,豪华气派,是南大街店铺、民居建筑中保存最完好的店面。百川通票号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创办,民国七年(1918年)歇业,经营期间在全国各地设立近30处分号,</p> <p class="ql-block"> 汇票:当时票号主要经营的是银两的异地汇兑、存放款利息差额。在进行异地汇兑时客户会携带一张长1尺2寸、宽8寸的汇票纸,为了防止假票冒领的现象出现共设置了4套防伪措施,第一为笔迹,正如我们现在所说的字如其人,宇迹是很难模仿的,当时是由专人专写的蝇头小楷字。第二是印章为水牛角材料会在不同时期更换不同形状的印章。第三为水印在汇票的四个角上印有百川通记四个大字,只有在灯光或太阳光的照耀下才能看见。第四就是最重要的汉字密押,相当于现在的数字密码,在当时是用汉字来代表数字。</p> <p class="ql-block"> 中国商会博物馆系原平遥商会旧址,这里曾是祁县渠家的汇源涌票号。在宣统三年(1911年),平遥商会购买了这里作为商会会所。现在的博物馆共有八个展室,通过翔实的文献资料和真实的文物馆藏,重现了商会的历史,并对中国商会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组织结构、历史意义等作了详尽的介绍。不仅展示了商会的历史和发展,还反映了商会作为介于商人与商人、商人与政府、商人与社会之间的协调机构的重要性和作用。它是法定社会团体,职能相当于现代的经贸、工商、财政、税务、质检、物价等部门,是清末民初全国有影响力的经济性组织和有生命力的新兴社会团体。这个地点不仅是研究中国商业历史和晋商文化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中国近代商业发展历程的宝贵资源。</p> <p class="ql-block"> 天吉祥博物馆位于平遥古城南大街北口路东20号,一处前店后居式的商家大院,是平遥古城内唯一的一家跨国贸易商行--长盛蔚旧址。长盛蔚成立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歇业于1917年,历经21年,共改号两次,前身是长盛裕、长盛庆洋货庄。主要经营进出口的丝绸、茶叶、毛皮、呢料、洋货等。博物馆入口处的二龙戏珠酒坛,高90厘米,内口直径36厘米,是明代制作,当时专门用来向皇宫里进贡御酒用的酒坛。平遥这边的黄酒是比较有名的,商号每年向皇宫进贡黄酒。国家三级文物黄杨木雕九龙壁,也是本馆第二宝。采用单面深浮雕手法,从整画面看,造型优美,风格独特,九条龙各俱情态,活泼自然,栩栩如生,堪称一件难得的艺术佳作。 这件作品是乾隆年间保留下来的,距今250多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 镖局,又称标局或标行,是受人钱财,凭借武功,专门为人保护财物或保障人身安全的私人安保机构。随着明清商业贸易的发展,开设镖局,或现银运送、解缴,或货物转运,满足其时商业贸易实行现银结算的需要,因而,一度兴旺发达。平遥古城为明清商业金融发祥地,票号业、商业的繁荣,必然带来了另一业的繁荣,这就是保镖业的繁荣,其镖局及相关文化,无疑是晋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因其行业特殊性,武术人物及武术文化贯穿其中,丰富多采。进入民国,各类军警武装押运出现,镖局相继衰败,陆续退出历史舞台。华北第一镖局博物馆,位于平遥古城东大街路南22号,是平遥古城内著名的游览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 同兴公镖局位于平遥古城南大街105号,时为平遥名扬京城、威震全国的王正清武林大师创立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创建,其子王树茂尽得其真传且有青出于蓝之势,因而同兴公镖局创立之始就成为当时全国著名镖局之一。</p> <p class="ql-block"> 平遥城隍庙,位于平遥古城隍庙街中段,总占地面积7302平方米,创建年代已不可考,明清均有重修。平遥城隍庙坐北朝南,三进院落,中轴线上建有牌楼、山门、戏台、献殿、城隍殿、寝宫,另有六曹府、土地祠、财神庙、灶君庙等,“诸神共居一庙,联袂同受香火”。平遥城隍庙属于道教建筑,是古代官署建筑与寺庙建筑风格相融合的建筑群体,是研究平遥古城建置布局、道教发展以及民俗风情的实物遗存。</p> <p class="ql-block"> 二郎神庙位于平遥的北大街79号,是我国眼前现存专门供奉二郎神的道教庙宇。它创建于清代。整座庙宇坐西朝东,共三进院落, 面积约3000多平方米,由正殿、玉皇殿、列宿殿、东岳殿等十余座殿堂组成。这座气势弘大、结构严谨的庙宇,显示出庄严肃穆的气氛,在我国祠庙建筑中堪称珍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09年版优惠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09年版优惠票,加盖优惠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24年10月4日用票)</span></p> <p class="ql-block"> 双林寺,原名中都寺,位于平遥古城西南的桥头村。该寺始建于北齐武平二年(571年),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建,现存建筑多为明代重建。双林寺占地面积约15000平方米,分为东西两大部分,西部为庙院,东部为禅院和经房。寺内以精美的彩塑艺术而闻名,现存2000多尊彩塑,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的宝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09年版优惠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24年10月5日用票)</span></p> <p class="ql-block"> 镇国寺,位于平遥古城东北的郝洞村,始建于五代北汉天会七年(963年)。初名“京城寺”,明嘉靖时改称“镇国寺”,延用至今。寺庙经金、元、明、清多次重修、重建,现存寺院共有两进院落,坐北朝南。镇国寺的建筑,以万佛殿为最早,虽经历代多次重修,但仍保持了五代时的风貌,是中国佛教寺院中现存的三处五代建筑之一,其中的彩塑,更是全国寺庙殿宇中保存至今的唯一五代作品。镇国寺的创建,无疑对研究五代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p> <p class="ql-block"> 平遥漆器始于唐开元年间,盛于明清,距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是中国四大漆艺之一,历来是三晋名产,平遥三宝之首。平遥漆器艺术博览馆地处市楼南的“永隆号”,该馆利用古朴的建筑环境,全面系统地介绍、展示平遥漆器的种类及历史沿革、艺术作品。</p> <p class="ql-block"> 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它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经济、社会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平遥古城内的街道商铺都体现历史原貌,设计布局体现了明清时期城市规划理念和形制分布,展示了五个世纪以来中国建筑风格和城市规划的演变,被称为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活样本,在建筑、宗教、商业、民俗、民间艺术上具有丰富且独特的价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