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毗邻诸暨市的浦江,因上山古遗址的发掘,有“万年浙江”之称。</p><p class="ql-block"> “万年上山,稻谷之源”,袁隆平先生的题词,使得浦江有更硬核的标签——“世界稻源”。传承千年的龙德寺塔,因《黑神话:悟空》的拍摄地而走遍世界,成为浦江一张靓丽的名片。一种平常百姓餐桌上的普通食物—-豆腐,因茶壶窑村朱家老太太独到的手艺,赢 得了“浦江一绝”的赞誉。</p> <p class="ql-block"> 一次偶然机会,浦江的一位好友朱先生,送来一盆豆腐,说是他八十多岁的奶奶做的,让我品尝一下。一看这豆腐就觉得与众不同,品尝起来,嫩滑Q弹,唇留豆香。</p><p class="ql-block"> 好东西,就该分享,便想到,在诸暨有一家久负盛名的“燕园”饭店,该店的蔡旭光先生,平时对食材的供应非常讲究,对豆腐也有一定的研究,曾亲自赴日本,去考察专业做清水豆腐的豆腐宴,且饭店的顾客群体,嘴巴比较刁,用我们诸暨土话说,是一批“吃食户”,具有一定的社会代表性。有如此独特风味的豆腐,就得让那里的人去品鉴一下。</p><p class="ql-block"> 没过几天,就接到蔡先生的电话,说这豆腐很好,是那里买来的,我告诉他,这豆腐买不到,但可以叫朋友再送你一盆。他哈哈大笑着说:送就不必了,想了解一下豆腐的来源地。自从上次吃了你送的豆腐后,圈内的几位朋友都觉得很好吃,想去学学这门手艺,不知可否?这一下,确实让我有点犯难,心想这种独门绝技,肯定是家传的,不一定会对外传授。</p><p class="ql-block">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给朱先生打电话,表达了有人想去他奶奶那里,学学做豆腐的技能。朱先生很开明,说:自己也想把这手艺传承下去,如能发扬光大更好。一个愿学,一个愿教,一拍即合,这个牵线的“媒人”做得有点顺。</p><p class="ql-block"> 拜师学艺,得选择一个好日子,便与朱家老太太商议,选定一个吉日,一行五人专程从诸暨到浦江茶壶窖村。</p><p class="ql-block"> 进村后得知, 相传在清朝道光年间,此地的人就建窑烧制砂罐茶壶,闻名远近,茶壶窖村也因此得名。朱荣田夫妇就是隐于这个村的民间高人。朱老太爷不仅是一位德隆望重的武林高手,还是一位手工制作砂罐茶壶技艺的非遗传承人。朱家老太太更不用说,做的豆腐无与伦比,独步天下。</p><p class="ql-block"> 一番客套之后,朱老太太切入正题:学做豆腐,一定得有吃苦的精神,俗话说,“世间活儿三行苦,撑船打铁做豆腐。”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就教你们。 我们连声应诺,表明诚意。</p><p class="ql-block"> 做豆腐,选好品质上等的大豆是第一步,当天下午,遵朱家老太太的安排,大家围成一圈,七手八脚的,从选好的大豆中,拣去一些杂质、残次的大豆,将挑拣后的大豆浸泡在清水中。检验的方法是,用手指能把大豆捏碎。浸泡到这个程度,大约需要十个小时。</p><p class="ql-block"> 老太太掐指一算,告诉我们,让我们明天早晨五点钟再去她家,指导具体的操作。</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同去的人当中,蔡旭光先生是最忠实的学徒,准时“打的”去了朱家,我们几人随后络续到达。</p><p class="ql-block"> 朱家老太太便有条不紊地开始工作,飘洗浸泡好的大豆,把豆壳彻底捞尽。然后,进行打磨、打磨时,她提醒我们,要注意把握好掺水的比例和打磨时间。打磨后,大豆成了豆浆,把豆浆装进一个布袋,开始榨汁,汁和渣分离。再把豆汁倒入锅中,开始煮,掌握好火候,并用勺子不停搅拌,搅拌的手法很重要,轻重缓急,什么时候开始搅拌,什么时候停下来都很有讲究。慢慢地到了一定程度,锅面上会结出一层薄薄的膜,用竹筷轻轻挑起来,这就是豆腐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就要点卤水了,这是做豆腐的关键环节,卤水点得是否到位,直接影响豆腐的品质。俗话说得好“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可见卤水与豆腐的关系很密切。</p><p class="ql-block"> 一般的传统做法,就是直接用𠧧水去点,而朱老太太则不同,她再三强调,一定要先将卤水与清水按比例掺兑,调匀以后再点,要有耐心,慢慢地点,一只手点卤,一只手搅拌,轻重缓急,把握节奏。一锅豆腐,点卤得化半小时,并要根据锅中结豆腐脑的老嫩程度,去把握卤水的量和搅拌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 当豆浆渐渐凝固,变成了豆腐脑,到合适的程度,点卤水结束。将豆腐布打湿,铺在模具中,再把锅中的豆腐脑一勺一勺舀在豆腐布上,包好,用重物压,三十分钟后就成形了。</p> <p class="ql-block"> 在上午十点左右,经过大约五个小时的劳作,朱老太太打开模具,一股清香扑面而来,一淘洁白似玉,细腻如脂的豆腐完成了。</p><p class="ql-block"> 她带着自信的笑容,对我们说:做豆腐的流程、手法、配比及一些注意事项都给大家讲了,你们回去以后,还得不断地去实践,用心慢慢去体验,否则,是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的。</p><p class="ql-block"> 朱家老太太真诚朴素的话里,其实藏着很大的智慧,深刻的道理。《道德经》开篇就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就是说:能够讲出来的道理,都不是最精深的道理,能够命名事物样态,都不是永恒的样态。</p><p class="ql-block"> 朱家老太太做豆腐与历史上“轮扁斫轮”的故事,其实有些相似之处。</p><p class="ql-block"> 春秋时期,有个称为轮扁的工匠,十分擅长制作轮子,被征召到齐国的王宫里去制作轮子。</p><p class="ql-block"> 国王齐桓公在堂上看书,轮扁在堂下斫轮。他看到齐桓公兴致勃勃地读书,便问大王,读的什么书?齐桓公告诉他,读的圣贤书,书里是圣贤说的话。他又问,这些圣贤都还活着?桓公概叹一声:“可惜,他们早就不在世上啦”。轮扁听后,若有所思,顿了一下便说:“既然这样,您读的书都是圣贤留下的糟粕罢了。”</p><p class="ql-block"> 桓公勃然大怒,-个斫轮的工匠竟敢妄议大王,并说圣贤的话是糟粕?今天如果你说不出个道理来,就杀了你。</p><p class="ql-block"> 轮扁镇定自若,认真地对桓公说:这是自己从斫轮的亲身体验中获得的,如:在削木斫轮时,你把劲儿用小了,做出来的轮子不牢固,你把劲儿用大了,做出来的轮子又会不合规。只有在劲儿不大不小、速度不紧不慢的情况下,才能做出最好的轮子。这其中是有很讲究的,我无法把自己的体验,明白告诉我的儿子,我的儿子,也不能从我那里得到做轮子的经验。天下有很多事情,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所以我七十多岁了,还是自己一个人出来做轮子,我也没有办法把自己的这份手艺传授给别人。同样,圣人自己领悟到的精妙的道理,是没有办法如实表达出来的,至于那些不可传达的精髓,同他们的身体一样已经不存在了。所做的一切,都得靠自己在实践中去领悟。</p><p class="ql-block"> 桓公听后,觉得确实很有道理,也就没有怪罪他。</p><p class="ql-block"> “轮扁斫轮”和“朱家老太太做豆腐“告诉我们:一些精奥的道理,一些精致的东西,只能来自人们长期的实践,像轮扁那样在几十年做轮子中悟出来,像朱家老太太那样在几十年做豆腐的实践中悟出来。传授只是一种方法,领悟才是根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