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败中的株潭周家大屋

袁州逸民

<h1>  导航地图,居然查不到株潭周家大屋。因为它未成为旅游打卡点,无人在乎它,无人对它关注,连高德、百度导航都懒得标出它的位置。</h1><h1> 我们这片土地太神奇了,总是不断创造文化神奇,又总是不断毁灭那创造出的神奇。多少文化旧迹,常常被我们这个族群以无所谓的态度,无情地抹去。半个多世纪前的“破四旧”时代,乱打滥砸,损毁多少传统建筑,已永远无可挽回,那惨况,无可言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之初,追求新时代建设,又有许多古建筑被毁掉,给新时代的所谓现代化的大厦、大马路、大广场让路,同样让人无可言说。不幸,直到当今,一座历史古宅——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株潭镇株山村(梅花潭)周家大屋,也处于这种岌岌可危的状态中,以致手机网络想查到它都很困难。</h1><h1> 如果到了今天,面对好不容易留存下来的古旧建筑的日渐损毁衰败而无动于衷,那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对于祖宗文化、对于民族历史的传承的亵渎,对于子孙后代的极度不负责任。</h1> 介绍周家大屋的碑刻 县级文保单位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周家大屋,十年前我去过,当时感觉很好,那么大的规模,那么富于历史感的气息,里面还零星住了一两户人家,令我久久难以忘怀,因而这次到这一带,我还想去看看。</span></h1><h1> 周家大屋创建于清嘉庆乙亥年(1815),明年就是大屋建屋210周年。2012年,周家大屋被确定为万载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被认定为“省级历史文化建筑”。大门边石碑上记述:“原由湘迁万载田下之有固璇公建为鼻祖,四世国宝公为始祖。周府祖孙血系黄茅明公志翰、继烈、金湖根脉。金湖生五子淑仁、淑德、淑芬、淑文、淑彬从黄茅移居株潭,开基于清代嘉庆乙亥年,聚资仿照城邑的‘四合院’模式兴建而成。”文字有点不通顺,但大致表明了株潭周氏是从湖南省的黄茅(是否沅江市黄茅洲镇?)迁居于万载田下,成为本地周氏大姓。 </h1> 周本忠大哥领我们进老宅 老宅中的厅堂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来到周家大屋附近,我们又见到了十年前在老宅中见到的周本忠大哥。他今年已70岁。十年前,他还住老宅中,那时已84岁的老娘还在。如今老娘已去世,本忠也迁住到老宅附近自建的楼房中。说起老人老宅,他有无限感慨。</span></h1><h1> 周本忠生于1954年,从小在东北长大,至今口音中还带有点东北味儿。记得十年前与他母亲交谈,老太太则更是满口东北话,表明了这一户人家都在东北待过。</h1><h1> 原来,周本忠的父亲周仁道,是从周家大屋走出去的高材生。仁道毕业于杭州通信学院,抗战时加入中国远征军,为通信专业教官。1945年1月,在云南曲靖,由昆明防守司令部与第48师合编成第207师青年军,仁道加入了这个部队,仍为教官。解放战争时期,该部队又扩编成整编第207师,但于1948年9月在辽西被解放军歼灭。仁道由此而转成解放兵。抗美援朝时,仁道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继续担任教官。1956年他转业,在辽宁地方上的一个土产公司供职,并在当地娶了媳妇,也就是周本忠的母亲。</h1> 老宅中往事悠悠 偏房与横巷 <h1>  “文革”期间,仁道所在土产公司的经理被揪了出来,经理因解放前是国军士兵而遭批斗,实在扛不住,就交代出时为副经理的周仁道,说他过去也在国军中干过。仁道于是一同挨斗被关押了。仁道脾气火暴,他虽参加过伪青年军,但只是一名教官,而非上战场的官兵;而且其后转成为解放兵,还参加了抗美援朝。他对于批斗当然不服。因为不服,挨斗也持久,伤害也重。一气之下,1970年他辞职,带着妻子和七个子女,全家从东北回到江西老家,住进了祖屋周家大屋,这里是他的根,在这儿才能感受到生存中的温暖……直到“文革”结束,落实政策,原单位才又聘请仁道回去,于是仁道又带着全家返回东北。但周本忠已在老家这边结了婚,娶了这边的媳妇,媳妇不愿去几千里外的东北,于是本忠也就留在了这边,长住老宅中了。</h1><h1> 一段尘封的历史,在我们的闲聊中,呈现在了我的眼前。周家大屋,见证了人间多少莫测的变幻。老宅中还曾住过几支几房一二十代人,他们中又曾发生多少人间悲喜剧,可惜无人访谈,无人书写,现在都已不得而知了。人去宅空,那些个人与家庭的历史,早已掩盖在了历史的尘埃中。</h1> 本忠大哥讲述老宅往事 大门新贴的楹联还让老宅依稀带着一丝生气 <h1>  我们在本忠的陪同下,再次来到老宅中。大门外观依然美轮美奂,“周府”匾额,依然气派。进到里面,一进一进的天井、厅堂与偏房,依然幽深、带着旧时大户人家的气度。厅堂两侧的十米长凳,会让人联想到旧时大家族开会时族人依次而坐的热闹场面。</h1><h1> 曾占地七十亩,有二百多间房、两条直巷四条横巷,构成一进、二进、三进、四进、五进的豪门大宅院,两边还有对称的花园,建筑面积达9338平方米,是典型的清代江南大宅民居。</h1><h1> 大门边挂着要保护此建筑的牌子,然而,大宅已毫无人气、无人好好管理,在年复一年的风吹雨打中,主建筑日渐破损,而整个老宅两边的附属门廊房间,则正在或已经倒塌损毁了许多。杂草正在那院墙间丛生。看上去,比十年前我来此参观时破败了许多。</h1> 而老宅已显出它的破败 侧面一个天井的墙壁,已经摇摇欲坠。 <h1>  据说,县政府也拨过几十万元修缮,但杯水车薪,根本不够用。以前也曾有广东的大商人前来考察,提出要投入三个亿修缮老宅,条件是让他拥有五十年的独家经营权。本来这一条件完全可以接受,那样的话,这座老宅将被很好地得到保护和修缮,且经过商人的运营,老宅可以成为吸引游人的景点,可以提升当地的旅游经济,还可以极大地促进对周氏宗族历史的研究——宣传推广时需要挖掘和传扬周氏宗族的历史亮点和风云人物。</h1><h1> 可惜,农民眼界就是狭窄,据说,当时周氏族人中有人不同意,可能是认为给商人五十年经营权,钱让商人赚去了,没我们的份,这不行。结果商人走了,老宅就这样日渐凋敝了,周氏族人至今同样还是没从老宅中获得收益。他们不明白,如果老宅红火了,必然带动周边各家各户从游客身上赚到的吃喝住行的收益,那却是持久、长远的效益。可惜,可惜,今人胸怀的狭隘、见识的短浅,阻碍了决断的正确。看老宅如今的惨淡,只好这样子,躺在深闺无人识了。</h1> 杂草正在老宅中横生 <h1>  我们该走了,本忠大哥站在老宅那儿,挥手目送我们离去。他从年轻时回老宅,至今已半个多世纪。老母亲走了,陪伴他几十年的妻子也走了,他自己也正在老去,老宅陪伴了太多像他这样的周氏族人,从生到死,走过历史。人生代代无穷已,老宅年年望相似。</h1><h1> 我们离去时,天正下蒙蒙小雨。阴沉沉的天,让人有些压抑。我祈祷明天的太阳,能让这儿灿烂起来。我幻想,未来,老宅能被人彻底修缮,迎来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者。那时,我还要第三次来拜访这座超过210年历史建筑的新生。希望这一天,不会太久远。</h1> 不知这样的破败景况会不会加速 作为周氏后人,本忠大哥对老宅的前景充满忧郁。 不过,我与周本忠大哥一样,依然对老宅的未来,充满希望。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敬请点击下面链接,阅读十年前的相关文章:</span></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editor?mask_id=4the1yxc&getArticleListsParams=%7B%22page%22%3A%201,%20%22hasSureKeyword%22%3A%20%22%E6%A0%AA%E6%BD%AD%22,%20%22curListType%22%3A%20%22search%22%7D&from=mine" target="_blank"><i> </i>株潭龙氏、周氏老屋旧闻</a></p> <p class="ql-block">周氏老屋视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