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两弹一星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科技工作者在20世纪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一精神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20世纪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不仅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还在新时代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p><p class="ql-block">如今,我们国家强大,人民幸福,但我们决不能忘记60年前党和国家老一代领导人的英明决策,组织领导一大批科学家隐名埋姓、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创下了两弹一星光辉业绩。这是让中国人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坚实基础。现在我们享受岁月静好,更应感恩老一代的领袖们,两弹一星的功勋科学家们,他们才是我们共和国的脊梁。</p><p class="ql-block">在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的日子里,我用明信片做了这个集子,以一个集邮者的方式,向他们致敬!</p> <p class="ql-block">20世纪50年代中期,聂荣臻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具体领导和组织新中国科技工作的负责人,1956年又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主管科学技术工作。以战略家的智慧,首先抓制定科技方针与科技规划工作,亲自参与领导国内外700多位专家制定了长达600多万字的十二年规划纲要(草案),对工业、农业、国防和其他科学技术领域,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安排。</p><p class="ql-block">与此同时,聂荣臻向中央军委提出方案,建议研制少量的导弹、核武器,掌握必要的自卫手段,以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的核讹诈;使常规武器配套,不断加强陆、海、空军的现代化装备。该方案在中央军委立即获通过。不久,聂荣臻受命领导研制“两弹”任务。第二年,他又受命领导研制人造卫星工作。他积极组建导弹研究院和核武器、飞机、舰船、电子设备、人造卫星以及其他兵器的研究机构、试验基地和国防科技高等院校。同时,他还采取“将全国的科技力量相对集中、形成拳头,进行突破”的战略措施,使科技战线获得一次次突破性成就。</p><p class="ql-block">20世纪60年代初,在国内遇到严重困难,苏联撤走全部专家、停止一切技术援助的情况下,聂荣臻先后两次向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写报告,明确提出“两弹一星”必须坚持“攻关”,并进一步强调必须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成果为辅”的方针。这一远见卓识的方针,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的赞同和支持,并得以实施。经过几年艰苦努力,终于在1964年6月,中国成功发射了自行研制的第一枚中近程地对地导弹,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又连续研制成功导弹核武器、氢弹,并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自此,《东方红》乐曲响彻全宇宙。在组织实施许多重大科技项目过程中,聂荣臻多次深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和指导工作。“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凝聚了聂荣臻的大量心血,标志着中国国防科技事业取得了突破性成就。</p> <p class="ql-block">于敏</p><p class="ql-block">中国“氢弹之父”、著名核物理学家</p><p class="ql-block">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高级科学顾问。</p><p class="ql-block">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对中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1987年和1989年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4年获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85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1987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p><p class="ql-block">2015年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于敏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p><p class="ql-block">2019年1月16日,于敏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同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敏“共和国勋章”。</p> <p class="ql-block">王大珩(1915年2月26日—2011年7月21日),出生于日本东京,原籍江苏吴县(今苏州市吴中区)。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赴英留学,攻读应用光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42年被英国伯明翰昌斯公司聘为助理研究员。1948年回国,历任大连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仪器馆馆长,长春光机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院长,国防科委十五院副院长(兼)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国防军工科学研究委员会副主任。2011年7月21日13时0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王大珩是我国现代国防光学技术及光学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对国防现代化研制各种大型光学观测设备有突出贡献,对我国的光学事业及计量科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50年代创办了中国科学院仪器馆,以后发展成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领导该所早期研制我国第一锅光学玻璃、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激光器,并使它成为国际知名的从事应用光学和光学工程的研究开发基地。1986年和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联名,提出发展高技术的建议(“863”计划)。还与王淦昌联名倡议,促成了激光核聚变重大装备的建设。提倡并组织学部委员主动为国家重大科技问题进行专题咨询,颇有成效。1992年与其他五位学部委员倡议并促成中国工程院的成立。王大珩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p> <p class="ql-block">朱光亚(1924年12月25日—2011年2月26日),汉族,湖北武汉人,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吉林大学物理学创始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入选“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被誉为“中国工程科学界支柱性的科学家”、“中国科技众帅之帅”。</p><p class="ql-block">朱光亚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50年,获美国密执安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1年,任中国科协主席;1994年,被选聘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并任中国工程院院长、党组书记;1996年5月,被推举为中国科协名誉主席;1999年1月,任总装备部科技委主任。</p><p class="ql-block">朱光亚早期主要从事核物理、原子能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20世纪50年代末,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工作,参与领导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组织领导了禁核试条件下中国核武器技术持续发展研究、军备控制研究及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为中国核科技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著名航天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七届、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p><p class="ql-block">钱学森于1929-1934年就读于上海国立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9年,获得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和数学博士学位。1947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曾任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兼喷气推进中心主任。1955年10月,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1956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1957年,补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6年6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钱学森开创了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两门新兴学科,为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钱学森最先为中国火箭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并长期担任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技术领导职务,为实现中国国防尖端技术的新突破建立了卓越功勋。他潜心研究的工程控制论、系统工程理论,广泛应用于军事、农业、林业乃至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实践活动,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91年10月,钱学森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被授予一级英雄模范奖章。1999年9月,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钱学森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世界的中国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p> <p class="ql-block">程开甲(1918年8月3日-2018年11月17日),男,汉族,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的创建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被誉为中国的核司令。</p><p class="ql-block">1918年8月生于江苏吴江。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8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曾任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教授,第二机械工业部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国防科工委核实验基地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及基地副司令员,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科技委正军职常委、顾问。</p><p class="ql-block">程开甲是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在核武器的研制和试验中作出突出贡献。开创、规划领导了抗辐射加固技术新领域研究。是中国定向能高功率微波研究新领域的开创者之一。出版了中国第一本固体物理学专著,提出了普遍的热力学内耗理论,导出了狄拉克方程,提出并发展了超导电双带理论和凝聚态TFDC电子理论。</p><p class="ql-block">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3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7年7月28日被授予“八一勋章”。2018年3月27日,获得“世界因你而美丽——2017-2018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终身成就奖”。</p><p class="ql-block">2018年11月17日在北京病逝,享年101岁。</p><p class="ql-block">2019年2月18日获得“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誉。</p> <p class="ql-block">王淦昌(1907年5月28日—1998年12月10日),男,出生于江苏常熟,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生前曾任中国原子能研究院院长,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核物理学家、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p><p class="ql-block">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3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64年,他独立地提出了用激光打靶实现核聚变的设想,是世界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理论和研究的创始人之一。</p><p class="ql-block">王淦昌参与了中国原子弹、氢弹原理突破及核武器研制的试验研究和组织领导,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曾荣获两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等奖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出生于安徽怀宁,是中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他生前是核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技委员会副主任。邓稼先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5年毕业,随后在美国普渡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p><p class="ql-block">邓稼先主要从事中国核武器的发展与研制工作。他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研制的负责人,为中国核武器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999年,他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p><p class="ql-block">邓稼先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北京,担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1948年,他远赴美国普渡大学深造,两年后获得博士学位。1950年,他毅然回国,投身祖国的科学事业。1958年,邓稼先被选为中国原子弹研究的理论设计负责人,开始了长达28年的隐姓埋名生活。他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在1964年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随后在1967年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p><p class="ql-block">邓稼先在长期的科研工作中积劳成疾,最终被确诊为直肠癌晚期。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1986年,邓稼先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1999年,他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以表彰他对中国核武器发展的巨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赵九章(1907年10月15日—1968年10月26日),生于河南开封,籍贯浙江湖州,九三学社社员,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空间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中国科学院卫星设计研究院院长。</p><p class="ql-block">赵九章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后留校任物理系助教;1935年—1938年在德国柏林大学学习,毕业获博士学位; 1944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代所长;1947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66年任中国科学院卫星设计研究院院长;1999年9月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p><p class="ql-block">赵九章毕生从事现代气象学、海浪和台风中心预报、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p> <p class="ql-block">钱三强(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原名钱秉穹,出生于浙江绍兴,原籍浙江湖州。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被誉为“中国原子弹之父”。</p><p class="ql-block">钱三强于1932年从北京大学预科毕业;1936年从清华大学本科毕业32</p><p class="ql-block">;1937年到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居里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1940年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1946年获得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1947年升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导师,并获得法兰西荣誉军团军官勋章;1948年回国担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1950年担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1951年接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1954年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处秘书长;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担任第三机械工业部副部长;1978年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和副院长;1978年至1982年兼任浙江大学校长;1992年6月28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9岁;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p><p class="ql-block">钱三强早年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是许多交叉学科和横断性学科的倡导者。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主持中国科学院计划局。</p> <p class="ql-block">郭永怀(1909年4月4日—1968年12月5日),男,山东省荣成市滕家镇人,中共党员,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首任系主任,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p><p class="ql-block">1909年4月4日出生于山东荣成;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45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7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68年12月5日因飞机失事不幸牺牲,12月25日被追认为烈士2;2018年7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已正式向国际社会发布公告,编号为212796号的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郭永怀星”。1郭永怀长期从事航空工程研究,发现了上临界马赫数,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中的变形坐标法,即国际上公认的PLK方法,倡导了中国高速空气动力学、电磁流体力学和爆炸力学等新兴学科的研究。担负国防科学研究的业务领导工作,为发展中国核弹与导弹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王选(1937年2月5日—2006年2月13日),出生于上海,江苏无锡人。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原所长。</p><p class="ql-block">王选于1958年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76年负责“748工程”的总体设计和研制工作;1978年至1995年担任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1984年晋升为教授;1987年获得首届毕昇印刷奖;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加入九三学社,并担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2002年获得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3年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2006年2月13日11时在北京病逝,享年70岁。为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贡献了毕生的精力。</p><p class="ql-block">2009年被评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8年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科技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者”;2019年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王希季,1921年7月26日生于云南昆明,中共党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顾问、研究员,中国卫星与返回技术专家,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国际宇航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七机部八院总工程师、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及科技委主任等职。</p><p class="ql-block">1942年,获得西南联合大学学士。1949年,获得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硕士。1987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希季中国早期从事火箭及航天器的研制和组织者之一。中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提出中国第一颗卫星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技术方案,并主持该型运载火箭初样阶段的研制;主持核试验取样系列火箭的研制。曾任返回式卫星的总设计师,负责制定研制方案,采用先进技术,研究卫星返回的关键技术;任小卫星首席专家,双星计划工程总设计师等职。1985年、1992年各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p> <p class="ql-block">孙家栋,男,汉族,1929年4月8日出生于辽宁省复县(今瓦房店市),中共党员,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探月工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第七、八、九、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造卫星技术、卫星导航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开创者之一。</p><p class="ql-block">1958年,孙家栋毕业于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同年回国。历任国防部五院一分院总体设计部室主任、部副主任,先后领导和参加中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液体中近程弹道地地导弹与液体中程弹道地地导弹的研制试验工作。1967年,调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开始从事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试验工作,历任院总体设计部副主任、主任、副院长、院长,七机部总工程师,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航天工业部副部长,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科技委主任。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中,主持完成卫星总体和各分系统技术方案的修改工作。在返回式遥感卫星、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总体设计、研制和试验工作中担任技术总负责人、总设计师和中国第二代主要应用卫星航天工程大系统的总设计师,负责整个工程大系统的技术决策、技术指挥和技术协调。1988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004年,任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p><p class="ql-block">孙家栋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奖项,及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改革先锋、共和国勋章等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任新民(1915年12月5日—2017年2月12日),男,祖籍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盛康镇任家湾,出生于安徽省宁国市。航天技术与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p><p class="ql-block">1940年毕业于重庆军政部兵工学校大学部。1945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留学,先后获机械工程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p><p class="ql-block">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85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领导和参加了第一个自行设计的液体中近程弹道式地地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项、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中国载人航天工作突出贡献者功勋奖章、“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等。</p><p class="ql-block">2017年2月12日下午3时,任新民逝世,享年102岁。</p><p class="ql-block">2018年,任新民被评为“逝世的十位国家脊梁”之一。</p><p class="ql-block">任新民是中国航天事业五十年最高荣誉奖获得者,从事导弹与航天型号研制工作,在液体发动机和型号总体技术上贡献卓著。曾作为运载火箭的技术负责人领导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曾担任试验卫星通信、实用卫星通信、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发射外国卫星等六项大型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主持研制和发射工作。是两弹一星元勋之一、“中国航天四老”之一。</p> <p class="ql-block">吴自良(1917年12月25日~2008年5月24日),浙江浦江人。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p><p class="ql-block">1939年毕业于北洋工学院,1948年获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2008年5月24日19时45分在上海去世,享年91岁。</p><p class="ql-block">吴自良从事苏联低合金钢40X代用品的研究,领导并完成了铀同位素分离用“甲种分离膜”的研制任务,研究钢中过渡族元素Mn、Cr、Mo、V、Ti和氮的s-i交互内耗峰,澄清了过去文献中许多争论和谬误,发现膜的增氧速度,端赖于垂直c-轴单晶的位错管道所提供的快速氧输运过程。</p> <p class="ql-block">陈芳允(1916年4月3日—2000年4月29日),浙江台州黄岩人,九三学社社员,无线电电子学家,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教授。</p><p class="ql-block">陈芳允长期从事无线电电子学及电子和空间系统工程的科学研究和开发工作。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8年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p><p class="ql-block">著有《无线电电子学的新发展》《卫星测控手册》等,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1986年,他和部分院士联名建议发展中国的高技术,促成了中国发展高技术的“863计划”。</p> <p class="ql-block">陈能宽(1923年4月28日—2016年5月2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属物理学、材料科学、工程物理学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顾问、研究员。</p><p class="ql-block">1923年4月28日生于湖南慈利。1946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矿冶系。1948年和1950年先后获美国耶鲁大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进步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1999年,被授予研制“两弹一星”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并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p><p class="ql-block">2016年5月27日,陈能宽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p><p class="ql-block">长期从事金属物理和材料科学方面研究工作。</p> <p class="ql-block">杨嘉墀(1919年7月16日—2006年6月11日),江苏吴江人,空间自动控制学家,航天技术和自动控制专家,仪器仪表与自动化专家,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中国自动化学科、中国自动化学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的创建人之一。</p><p class="ql-block">1941年(民国三十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49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98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p><p class="ql-block">2006年6月11日,杨嘉墀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p><p class="ql-block">杨嘉墀长期致力于中国自动化技术和航天技术的研究发展。参与制定中国空间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和参加包括第一颗卫星在内的多种卫星的总体及自动控制系统的研制,返回式卫星和东方红一号卫星。30多年来,多次参与中国空间计划方案论证工作。主持人造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发展。在三轴稳定的返回式卫星和科学探测卫星的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周光召(1929年5月15日—2024年8月17日),男,汉族,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市,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光召于1954年从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理论物理专业研究生毕业;8月,任北京大学物理系讲师。1957年,赴苏联莫斯科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学习深造。1961年2月,返回中国,任教于北京大学;5月,调入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所,任理论部第一副主任,进行有关核应用的理论研究。1979年,归理论物理研究事业,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83年—1990年,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1987年,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1996年5月,当选为第五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1998年3月—2003年3月,任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2001年6月,当选为第六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2024年8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p><p class="ql-block">周光召毕生从事高能物理和核应用理论研究,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和战略核武器的设计、研制和试验方面卓有成就,是国际公认的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律(PCAC)奠基者之一,是中国特色核武器发展道路的开拓者和探索者之一。1994年,获得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中国杰出科学家”奖。1999年9月18日,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22年,获得中国物理学会终身贡献奖。</p> <p class="ql-block">屠守锷(1917年12月5日—2012年12月15日),浙江湖州人,导弹和火箭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生前是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研究员、高级技术顾问。</p><p class="ql-block">屠守锷于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1941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任美国寇蒂斯飞机厂工程师;1945年任西南联合大学航空系副教授;1947年在清华大学航空系任教;1957年任国防部五院一分院结构强度研究室主任;1961年9月任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副院长兼第二设计部主任;1965年7月任第七机械工业部一院副院长兼第一设计部主任;1982年先后任航天部总工程师、科技委副主任兼一院科技委主任;1986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获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2年12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p><p class="ql-block">屠守锷毕生从事导弹与航天技术的研究工作。领导参加地空导弹初期试制;研制液体弹道式地地中近程导弹、中程导弹;研制洲际导弹和长征2号运载火箭等。</p> <p class="ql-block">黄纬禄(1916年12月18日~2011年11月23日),安徽芜湖市人,中国著名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和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p><p class="ql-block">中国导弹事业的开拓者之一。</p><p class="ql-block">他开创了中国固体战略导弹先河,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首枚潜地导弹总设计师,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副总设计师,中国陆上发射井液体战略导弹副总工程师,水下核潜艇固体潜地战略导弹总设计师,陆上机动车固体战略导弹总设计师和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总设计师,知名导弹专家。被誉为“巨浪之父”、“东风-21之父”、“航天老总”。</p><p class="ql-block">黄纬禄于194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电机系,1947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硕士学位,196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p><p class="ql-block">2011年11月23日晚,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p><p class="ql-block">黄纬禄长期从事导弹武器系统研制工作,他成功的领导中国第一发固体潜地战略导弹的研制。他提出“一弹两用”设想,将潜地导弹搬上岸,研制成功陆基机动固体战略导弹武器系统,这两个型号的研制成功,为中国固体战略导弹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探索出中国固体火箭的研制规律,填补了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空白。</p> <p class="ql-block">彭桓武(1915年10月6日—2007年2月28日),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祖籍湖北省麻城县王岗乡蔡家田垸,物理学家。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8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从事固体物理、量子场论等理论研究,194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为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p><p class="ql-block">彭桓武长期从事理论物理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先后在中国开展了关于原子核、钢锭快速加热工艺、反应堆理论和工程设计以及临界安全等多方面研究。对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对中国第一代原子弹和氢弹的研究和理论设计作出了重要贡献。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p> <p class="ql-block">姚桐斌(1922年9月3日-1968年6月8日),江苏省无锡市人。冶金学、航天材料专家、火箭材料及工艺技术专家,199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p><p class="ql-block">1941年姚桐斌高中毕业后考入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1945年以全校第一的总评成绩毕业,获得工学士学位,同年8月任国民政府经济部矿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46年10月被录取为公费留学生;1947年10月进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工业冶金系攻读研究生;1951年获得伯明翰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53年6月获得伦敦帝国学院皇家矿校冶金系文凭;1954年赴联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冶金系铸造研究室任研究员;1956年9月在中国驻瑞士使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7年4月在联邦德国冶金厂实习,9月回到祖国,转正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8年1月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工作,历任一分院第七研究室工程师、室主任、第六研究所所长;1965年改为第七机械工业部后,他仍任材料与工艺研究所所长;1968年6月8日在“文化大革命”中,不幸逝世;1983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1985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p><p class="ql-block">姚桐斌早年主要进行冶金铸造方面研究;回国后开始从事导弹与航天工业的工艺、材料技术工作。</p> <p class="ql-block">钱骥(1917年12月27日—1983年8月18日),男,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中共党员,空间技术和空间物理专家,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空间技术的开拓者,中国地球物理学科的主要创业者。</p><p class="ql-block">1943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师范学院。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主任,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方案的总体负责人,中国科学院“651”人造卫星设计院技术负责人,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五研究院卫星总体设计部主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科技委副主任,中国宇航学会理事,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p><p class="ql-block">钱骥作为我国空间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领导卫星总体、结构、天线、遥测、电源、环境模拟等卫星关键技术研究,提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方案设想》的报告;参与制订星际航行发展规划,提出多项有关开展人造卫星研制的新技术预研课题,为我国空间技术早期的发展做了很多开拓性工作;同时为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做了大量技术和组织领导工作,并力促返回式卫星资料为国民经济服务,经过他的辛勤努力,使中国气象卫星、通信卫星等型号研制工作加快了步伐。</p><p class="ql-block">196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p> <p class="ql-block">严济慈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的开创人之一。他在压电晶体学、光谱学、大气物理学、应用光学与光学仪器研制等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精确测定了压电效应反现象并发现光双折射效应,发现石英扭电定律,发现压力减弱乳胶感光性能的现象。1923年,他赴法留学,先后取得巴黎大学硕士学位、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建国后,他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参与创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出任名誉校长。在他的举荐下一批科学家如钱三强等赴法国留学,为我国核工业、原子弹、火箭、卫星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黄旭华,1924年2月24日出生于广东汕尾,祖籍广东揭阳,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著名船舶专家、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19所名誉所长。</p><p class="ql-block">黄旭华早年求学之路坎坷,受抗战影响,从小辗转揭西、梅县、韶关、坪石、桂林、重庆等多地求学。1945年,考入国立交通大学,系统学习造船专业理论和技术,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学生运动,逐渐成长为共产党员。</p><p class="ql-block">1949年,交大毕业后,辗转上海军管会船舶建造处、上海招商局(海运局)、上海港务局等处工作。1954年,被调到上海船舶工业管理局,参加苏联援华舰船的转让制造和仿制工作。1958年,开始参与并领导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研究设计工作,先后出任第一代核潜艇副总设计师、第二任总设计师,历任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及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所副总工程师、副所长、所长、党委书记。期间,为保密研制核潜艇,他隐姓埋名、彻底与家人亲友断绝联系,直至1987年才被长篇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披露。</p><p class="ql-block">作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为核潜艇研制和跨越式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在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的时候,我们应该向老一辈核工业创史人黄旭华献上一束鲜花,表达后人的敬意!</p><p class="ql-block">1994年,黄旭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4年2月10日,当选“201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19年9月29日,获颁“共和国勋章”;2020年1月10日,获颁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p> <p class="ql-block">周培源(1902年8月28日-1993年11月24日),江苏省宜兴市人。著名流体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九三学社社员、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和理论物理奠基人之一。</p><p class="ql-block">1924年周培源毕业于清华学校,1927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习,获博士学位,是加州理工学院毕业的第一名中国博士生。1929年回国后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清华大学教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教务长,副校长和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第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九三学社第四届中央常务委员,第五、六届中央副主席,第七、八届中央主席,第九届中央名誉主席。</p><p class="ql-block">1993年,经中国有关部门的批准,正式成立周培源基金会。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航空、航天的精英学子。</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之际,我将自己所收藏的明信片,制作成集,仅以一个集邮者的情感向共和国的开国领袖,以及为新中国的核事业、航空航天作出过重大贡献的老一辈功勋科学家们表达由衷的敬仰。由于时间、精力、藏品所限,定有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本集所展示的全部明信片,均为个人藏品,人物介绍资料都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告知即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