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微信「論語」日讀之肆

丹楓紅(拒私聊,不加微信)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23</p><p class="ql-block">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遠:不偏私的意思。</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又有一天,父親又獨自站在庭中,我恭敬地走過。他問:‘學禮沒有?’我回答說:‘沒有。’父親說:‘不學禮就不知如何立身。’我退回後便學習禮。我聽到的就是這兩點。”陳亢退下後高興地說:“我問一個問題卻得到三個收穫,知道了應該學詩,知道了應該學禮,還知道了君子對自己的兒子沒有偏私之心。” 21/7/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24</p><p class="ql-block">邦君之妻,君稱之曰夫人,夫人自稱曰小童;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國君的妻子,國君稱她為夫人,夫人自稱為小童;本國的人稱她為君夫人,對別國的人則稱她為寡小君;而別國的人也稱她為君夫人。</p><p class="ql-block">22/7/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25</p><p class="ql-block">陽貨慾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陽貨:季氏家臣。</p><p class="ql-block">歸:通“饋”,贈送。</p><p class="ql-block">豚:小豬,也泛指豬。</p><p class="ql-block">時:通“伺”,趁,等候。</p><p class="ql-block">亡(wú):無。</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陽貨想讓孔子來拜見他,孔子不去,於是他送給孔子一頭小豬。孔子等他不在家時前往拜謝。 23/7</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26</p><p class="ql-block">遇諸塗。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塗:同“途”。</p><p class="ql-block">亟(qì):屢次。</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兩人在途中相遇了。陽貨對孔子說:“來!我要與你談談。”他說道:“身懷纔能而聽任國家迷亂,這可算是仁嗎?”他自己接著回答:“不可。喜歡參與政事而又屢屢失去機會,這可算是智嗎?”他又自己回答:“不可。時光流逝,歲月不等人啊。”孔子說:“好啊,我將要出來做官了。” 25/7/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26</p><p class="ql-block">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孔子說:“人天性相近,因習慣不同纔相去甚遠。” 26/7/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27</p><p class="ql-block">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孔子說:“只有上等智者和下等愚者不可改變。” 27/7/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28</p><p class="ql-block">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鷄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p><p class="ql-block">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武城:魯國邑名。時子游為武城宰。</p><p class="ql-block">弦歌:弦,指琴瑟。以琴瑟伴奏歌唱。</p><p class="ql-block">莞(wǎn)爾:微笑的樣子。</p><p class="ql-block"> 譯文:</p><p class="ql-block">孔子來到武城,聽到彈琴唱歌的聲音。孔子微笑著說:“殺雞何必用牛刀呀?”</p><p class="ql-block">子游回答說:“當初我聽老師說過:‘在官位的人學習禮樂之道就會愛人,佰姓學習禮樂之道就容易役使。'”</p><p class="ql-block">孔子說:“學生們,言偃的話說得對!我剛纔的話只是與他開玩笑罷了。”</p><p class="ql-block">評析:孔子借一次和子游的玩笑闡述了禮樂教化民眾的意義和作用。子游做了武城的邑宰,實施庠序教化,學習禮樂的人很多,弦歌不輟。孔子到武城,聽到弦歌聲,便用“割雞焉用牛刀”來開玩笑,大約是孔子有感於當時連大國都沒有這般喜好禮樂的情況,在武城這個小小地方卻有禮樂教化。從中亦可見孔子言語詼諧輕鬆的一麵。</p><p class="ql-block">看聞弦歌之聲,看到這樣一個場景,一個畫麵,就可以知道子游把武城這個地方治理的有多好。佰姓人人可以彈琴鼓瑟,可以去歌唱《詩經》,呈現了一片祥和的景象,人人是安居樂業的,並且是守禮儀的、懂音樂的,這樣一個場景。那看到了這樣一個場景,我們不難想象孔夫子的心情,子游是孔夫子的學生,我們可以想象到孔夫子的欣慰,孔夫子的開心。</p><p class="ql-block">28/7/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29</p><p class="ql-block">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子慾往。子路不説,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p><p class="ql-block">子曰:“夫召我者,而豈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週乎!”</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公山弗擾:季氏家臣。</p><p class="ql-block">畔,通“叛”。</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公山弗擾盤踞費城發動叛亂,召孔子,孔子想去。子路很不高興,他說:“沒有可去之處那就算了,為什麼一定要去公山氏那裡呢?”孔子說:“那召我的人,難道隻是空召我去嗎?如果真有人任用我,我將在東方興起週道吧!”</p><p class="ql-block">30/7/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30</p><p class="ql-block">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寛、信、敏、惠。恭則不侮,寛則得衆,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子張問孔子怎樣纔是仁。孔子說:“能在天下實行五種品德就是仁了。”</p><p class="ql-block">子張說:“請問哪五種?”孔子說:“恭敬,寬厚,誠信,勤敏,慈惠。恭敬就不會遭受侮辱,寬厚就能得眾人之心,誠信就能被人任用,勤敏就能卓有成效,慈惠就能很好地引領他人。” 31/7/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31</p><p class="ql-block">佛肸召,子慾往。</p><p class="ql-block">子路曰:“昔者由也聞諸夫子曰:‘親於其身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佛肸(bìxī):晉國範氏、中行氏的家臣。</p><p class="ql-block">中牟:晉國邑名。</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佛肸召孔子,孔子想去。</p><p class="ql-block">子路說:“先前我聽老師說過:‘自身做過壞事的人,君子是不會去他那兒的。’佛肸佔據中牟而叛亂,您卻要去,這怎麼說呢?”</p><p class="ql-block">1/8/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32</p><p class="ql-block">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繋而不食?”</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磷:薄。</p><p class="ql-block">涅(niè):染黑。</p><p class="ql-block">緇(zī):黑色。</p><p class="ql-block">匏(páo)瓜:一種植物。</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孔子說:“對,我說過這樣的話。但是,不是有真正堅硬的東西嗎,那是磨也磨不薄的;不是有真正潔白的東西嗎,那是染也染不黑的。我難道是匏瓜嗎?怎麼能隻是懸掛著而不被食用呢?” 2/8/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33</p><p class="ql-block">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居!吾語女。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賊:傷害。</p><p class="ql-block">絞:偏激。</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孔子說:“偅由呀!你聽到過六種品德以及六種弊病嗎?”子路回答:“沒有。”</p><p class="ql-block">孔子說:“你坐下,我告訴你。</p><p class="ql-block">喜愛仁德而不喜愛學習,祂的弊病是愚頑不明。喜愛聰明而不喜愛學習,祂的弊病是虛浮不實。喜愛誠信而不喜愛學習,祂的弊病是自己反受傷害。喜愛正直而不喜愛學習,祂的弊病是偏激尖刻。喜愛勇敢而不喜愛學習,祂的弊病是作亂惹禍。喜愛剛強而不喜愛學習,祂的弊病是輕率狂妄。” 3/8/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34</p><p class="ql-block">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興:譬喻,引譬連類。</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孔子說:“你們這些學生為什麼不學習《詩》呢?學習《詩》,可以培養聯想力,可以提高觀察力,可以加強合群能力,可以掌握諷諫方法。近可用於事奉父母,遠可用於事奉君主。還能從中多學得一些鳥、獸、草、木的名稱。”</p><p class="ql-block">4/8/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35</p><p class="ql-block">子謂伯魚曰:“女為《週南》、《召南》矣乎?人而不為《週南》、《召南》,其猶正牆麵而立也與?”</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週南》《召南》:《詩經》篇名。</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孔子對伯魚說:“你學習《週南》《召南》了嗎?一個人如果不學《週南》《召南》,那就像麵對牆壁站立著吧?” 5/8/24</p> <p class="ql-block">《论语》日读436</p><p class="ql-block">子曰:“禮雲禮雲,玉帛雲乎哉?樂雲雲,鐘鼓雲乎哉?”</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孔子說:“禮呀禮呀,難道僅指玉帛之類的禮器嗎?樂呀樂呀,難道僅指鐘鼓之類的樂器嗎?”</p><p class="ql-block">6/8/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37</p><p class="ql-block">子曰:“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荏(rěn):軟弱。</p><p class="ql-block">穿窬(yú):穿洞翻牆,指偷盜行為。</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孔子說:“外表嚴厲而內心軟弱的人,如果用小人來比喻,大概就像那穿洞翻牆的小偷吧?”</p><p class="ql-block">7/8/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38</p><p class="ql-block">子曰:“鄉原,德之賊也。”</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鄉原:貌似忠厚實則沒有是非、同流合污的人。</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孔子說:“看似忠厚而無是非者是道德的敗壞者。”. 8/8/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39</p><p class="ql-block">子曰:“道聽而塗説,德之棄也。”</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孔子說:“在路上聽到傳言就到處傳播,這是對道德的背棄。”. 9/8/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40</p><p class="ql-block">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鄙夫:指品德庸俗低劣的人。</p><p class="ql-block">患得之:或以為當作“患不得之”。</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孔子說:“那種品德低劣的人,怎麼能同他一起事奉君主呢?他沒得到職位的時候,擔心得不到。得到職位之後又擔心失去。倘若擔心失去職位,那就會無所不為。” 9/8/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41</p><p class="ql-block">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蕩;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詐而已矣。”</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廉:稜角。比喻人方正,難以接近。</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孔子說:“古代人有三種毛病,現在或許沒有那樣的毛病了。古代的狂人任意直言,現在的狂人放蕩不羈;古代矜持的人銳不可近,現在矜持的人怒而好爭;古代的愚人率性直行,現在的愚人則是挾私欺詐罷了。” 11/8/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42</p><p class="ql-block">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孔子說:“花言巧語儀容偽善,這種人少有仁德。” 12/8/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43</p><p class="ql-block">子曰:“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紫之奪朱:古以朱為正色,紫是間色,即雜色。春秋時一些諸侯國國君以穿紫色衣服為時尚,漸以紫為貴,取代了朱色的地位。</p><p class="ql-block">雅樂:純正典雅的音樂。</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孔子說:“我厭惡以紫色取代朱色,厭惡鄭國的音樂擾亂了典雅的音樂,厭惡巧嘴利舌而顛覆了國家的人。” 13/8/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44</p><p class="ql-block">子曰:“予慾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佰物生焉,天何言哉?”</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孔子說:“我不想再說什麼了。”子貢說:“如果您不說,那麼我們傳述什麼呢?”孔子說:“上天說了什麼呢?四季照樣運行,萬物照樣生長,上天說了什麼呢?”14/8/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45</p><p class="ql-block">孺悲慾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將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聞之。</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孺悲:魯國人。</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孺悲想見孔子,孔子以生病為由拒絕了。傳話的人剛走出門,孔子就取瑟邊彈邊唱,故意讓孺悲聽見。</p><p class="ql-block">評析:這是一段有趣的小故事。孺悲不經人介紹而擅自來見孔子,不合於“士相見禮”,故孔子以生病為由拒絕接見。而後孔子又取瑟而歌,實際上是想告訴孺悲自己並沒有生病,隻是不願意接見他。當他碰壁之後,希望他會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省。 15/8/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46</p><p class="ql-block">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轂既沒,新轂既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p><p class="ql-block">曰:“安。”</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鑽燧:古代鑽木取火的方法。燧,取火之木。改火:一年四季取火之木各不相同,一年一個輪回,稱“改火”。</p><p class="ql-block">期(jī):一週年。</p><p class="ql-block">稻:古代北方以稻為貴,故居喪期間不食用。</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宰我問道:“父母死後要守喪三年,這個時間太長了。君子三年不習禮儀,禮儀必會荒廢;三年不奏音樂,音樂必會亡失。陳穀已經喫完,新穀已經上場,取火之木的更換也經過了一個輪回,守喪一年也就可以了。”</p><p class="ql-block">孔子說:“守喪不到三年你就喫稻米,穿錦衣,你心安嗎?”宰我說:“心安。” 16/8/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47</p><p class="ql-block">“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p><p class="ql-block">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旨:美味。</p><p class="ql-block">居處:這裡指與平日相同的居住生活。古代父母之喪,孝子要另築草廬而居。</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孔子說:“如果你心安,那你就這麼做好了!君子在守喪期間,喫美食無味,聽音樂不快樂,住在家中不安適,因此不這樣做。如今你覺得心安,那你就這樣做好了!”</p><p class="ql-block">宰我退了出去。孔子說:“宰予不仁啊!兒女生下來,三年後纔能離開父母的懷抱。那三年的喪期,是天下通行的呀。宰予對他死去的父母有三年的愛嗎?” 17/8/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48</p><p class="ql-block">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博弈(yì):“博”和“弈”是兩種棋類遊戲。</p><p class="ql-block">賢:勝過。已:止。</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孔子說:“整天喫飽飯一點也不用心,難有出息!不是有棋類遊戲嗎?即使玩棋類遊戲也比什麼都不做好些。” 18/8/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49</p><p class="ql-block">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子路說:“君子崇尚勇敢嗎?”孔子說:“君子認為義是最值得崇尚的,君子隻有勇而沒有義,就會作亂;小人隻有勇而沒有義,就會成為盜賊。” 19/8/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50</p><p class="ql-block">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p><p class="ql-block">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徼以為知者,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訐以為直者。”</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流:衍文,晚唐前《論語》無此字。訕:毀謗。</p><p class="ql-block">窒:阻塞不通,指固執而不通事理。</p><p class="ql-block">徼(jiāo):抄襲。</p><p class="ql-block">訐(jié):揭發別人的隱私。</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子貢說:“君子也有憎惡的事嗎?”孔子說:“有:憎惡喜歡議論別人壞處的人,憎惡身居下位而毀謗位高者的人,憎惡勇敢而無禮的人,憎惡果敢而頑固不化的人。”</p><p class="ql-block">孔子接著問:“賜,你也有憎惡的事嗎?”子貢說:“我憎惡抄襲別人卻自以為聰明的人,憎惡不懂謙虛卻自以為勇敢的人,憎惡揭人隱私卻自以為正直的人。” 20/8/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51</p><p class="ql-block">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女子:女子”不是泛指所有的女性,而是特指“人主”身邊的“臣妾”,亦引申為“人主”所寵幸的身邊人。</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孔子說:“隻有被寵溺的人和小人是最難相處的,與他們親近了,他們就會不遜讓;與他們疏遠了,他們就會報怨。”</p><p class="ql-block">評析:恃寵者與小人,他們都很難培養自己的浩然正氣,難養身、心、性、命,所以與之相處要有遠近分寸,太近了容易不恭敬;過於遠離,又容易招致怨恨。</p><p class="ql-block">孔子的這句話歷來爭議很大,因為對文字注釋不同,解讀就有差別。</p><p class="ql-block">男人和女人都有道德高尚和道德敗壞的,對於難以調教的小人,更需要控製尺度,與之交往必須距離合理適中,否則不是無禮就是怨恨。</p><p class="ql-block">21/8/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52</p><p class="ql-block">子曰:“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孔子說:“到了四十歲還被人厭惡,這個人的一生就沒希望了。”</p><p class="ql-block">評析:孔子的這句話是在勉勵人們及時改過遷善,否則,到了本該人生成熟並不惑的四十歲時還為人所厭惡,便為時已晚了。</p><p class="ql-block">對中年人,孔子從正反兩麵發表自己的看法。從正麵看,“四十而不惑”,一個人的發展到了四十歲就基本上定型了,能辨疑解惑,對許多問題都有自己獨立的看法了。從反麵看,“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一個人到了四、五十歲還默默無聞,那也就沒有什麼作為了。</p><p class="ql-block">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如果一個人到了四十歲還是個老娃娃,還不省事,自己的毛病習氣不知道修改,不知道料理,走到哪裡都任性胡為,走到哪兒都讓人討厭,在家裡處不好,在單位上處不好,在社會上也處不好,那你說他這一輩子還能有多大的出息呢?22/8/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53</p><p class="ql-block">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乾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微子:殷紂王的哥哥,名啓。見紂王無道而離去。</p><p class="ql-block">箕子:殷紂王的叔父。</p><p class="ql-block">比乾:殷紂王的叔父。強諫紂王而被殺。</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微子離開了紂王,箕子成為了紂王的奴隸,比乾因進諫而被殺。孔子說:“殷朝有三位仁人。” 23/8/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54</p><p class="ql-block">柳下惠為士師,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士師:官名。掌管律令刑獄。</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柳下惠擔任典獄官,多次被罷免。有人對他說:“您不能離開魯國嗎?”他說:“堅守正道而事奉人,到哪裡不是屢遭罷免?如果按照邪道來事奉人,那又何必要離開自己的父母之國呢?”</p><p class="ql-block">評析:柳下惠可以清楚的認識到,因為我是以直道事人,在那個禮崩樂壞的時候,還有多少人在堅守正直呢?堅守自己心中的道呢?如果我用這種正直的道去任何一個地方去事奉君主,最後的結果都是被多次罷免的,我離開魯國還有什麼意義呢? 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如果我不是用直道而事人,既然去哪裡都是一樣的,我又何必離開魯國,何必離開我的父母之邦?柳下惠是出自於公族王室,所以他對魯國有深深的熱愛和情感在其中。</p><p class="ql-block">既然我是用直道而事人的,其實在哪裡並沒有什麼區別。</p><p class="ql-block">柳下惠依然如此,他用自己的正直去堅守自己的道,無論你讓我坐在那個位置上,還是被罷免,都是一樣的,從不更改。我們可以看到古人的氣節,堅守正道的這份心唸,你讓我坐在那個位置上我也沒有什麼可喜悅的,被罷免以後我也沒有什麼憂慮的。後來柳下惠不能做官,就開始教學,教書育人,年佰而終,活到了一佰歲。我們今天提到柳下惠,說他是一個正直的人,賢德的人,有能力的人,是一個坐懷不亂的人。</p><p class="ql-block">當絕大數人都是為了利益去做事情。比如說為了奪權,為了爭位,這個時候少數堅守正道,堅守道德的人,就顯得更加難能可貴,同時也更加的艱難,處處會受人排擠。</p><p class="ql-block">如果多數人都在追求利益,而少數人還在追求道德,那一定會受到排擠的,你走的路也將會更加艱難。</p><p class="ql-block">我們要記住一句話“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一個人要有智慧,要懂得變通,同時要做一個仁者要有仁愛之心,並且不能缺乏一個勇字。一個勇敢的人纔敢於去麵對這些事情,敢於堅守自己的正道。我們看孔夫子的一生,以道事君,以德行著稱的閔子騫、冉雍都是以道事君,都是在堅守自己的德。而堅守這個德是需要巨大的勇氣的,包括我們講的微子、箕子、比乾和這一句當中的柳下惠。這些人不光是仁德,而且有足夠的勇氣,去麵對外在的這些壓力,麵對別人的排擠,可以勇敢的堅守自己心中的正道。 24/8/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55</p><p class="ql-block">薺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則吾不能;以季、孟之間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季、孟之間:魯國三卿中,季氏為上卿,位最貴,孟氏為下卿,故有此季、孟之間的說法。</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齊景公講到如何對待孔子時說:“像魯君對待季氏那樣對待孔子,我做不到,我能以介於季氏和孟氏之間的待遇來對待他。”後來他又說:“我老了,不能夠任用他了。”於是孔子離開了齊國。25/8/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56</p><p class="ql-block">薺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歸:通“饋”,贈送。</p><p class="ql-block">女樂:歌姬舞女。</p><p class="ql-block">季桓子:魯國大夫季孫斯。</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齊國向魯國贈送了一批歌姬舞女,季桓子接受了,連續三天不行朝禮聽政,於是孔子離開了魯國。</p><p class="ql-block">評析:良臣擇主而事,良禽擇木而棲。</p><p class="ql-block">孔子胸懷天下,一生追求的就是恢復週禮,推行仁政。要實現這一理想,他必須得出仕,為自己謀一個職位,名正言順地推行自己治國方略。在這個環節中,最重要的是找到一個理解支持自己的領導。</p><p class="ql-block"> 對每個人來說,成就什麼樣的事業,和跟什麼樣的領導,有著莫大的關係。跟對了領導,你每天都能進步,他所勾畫的宏偉藍圖能夠讓你充滿動力,快樂地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個人價值比較容易就能實現。跟錯了領導,不僅不能為你拓展思路,引導你成長,還會拖你的後腿,讓你舉步維艱。孔子對這一點就看得非常明白,他週遊列國,推銷自己的治國思想,儘管願望十分迫切,但也沒有遷就或將就,而是冷靜地進行分析,再做出明確的選擇。其實,他能夠出仕的機會並不算少,但都因為對領導者不滿意而放棄了。像齊景公這樣懦弱的領導者,處處受製於臣屬,就算有意重用,孔子也不會留下來。</p><p class="ql-block"> 孔子這種“良臣擇主而事”的思想,對後世影響甚遠。戰國時期,吳起、商鞅、樂毅等人,無不通過選擇明主而成就一番事業。也就是說,臣子在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就君主大業的同時,君主也通過自己的知人善任成就了臣子。秦朝末年的陳平和韓信,都曾追隨項羽,但備受冷落,轉投到劉邦帳下後,纔獲得一展纔華的機會,成為名相名將。 26/8/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57</p><p class="ql-block">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p><p class="ql-block">孔子下,慾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接輿:楚國一位裝作狂人的隱者。</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楚國狂人接輿歌唱著走過孔子的車旁,他唱道:“鳳呀鳳呀!為什麼你的德行這樣的衰微?以往的已不可輓回,未來的還可以追補。罷了,罷了!現在的當政者都是些不可救藥的人啊!”</p><p class="ql-block">孔子下車,想同他說話。接輿快步避開了,孔子沒能和他交談。 27/8/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58</p><p class="ql-block">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p><p class="ql-block">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 ”</p><p class="ql-block">子路曰:“为孔丘。”</p><p class="ql-block">曰:“是鲁孔丘與?”</p><p class="ql-block">曰:“是也。”</p><p class="ql-block">曰:“是知津矣。”</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長沮(jù)、桀溺:兩個隱者,此不是真實姓名。</p><p class="ql-block">耦(ǒu)而耕:兩人並耕。</p><p class="ql-block">執輿:即執轡,手持馬繮繩。</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長沮、桀溺兩人一起在耕田,孔子從田邊經過,讓子路去向他們問問渡口在哪裡。</p><p class="ql-block">長沮說:“車上手持繮繩的那個人是誰?”</p><p class="ql-block">子路說:“是孔丘。”</p><p class="ql-block">長沮問:“是魯國的孔丘嗎?”</p><p class="ql-block">子路說:“是的。”</p><p class="ql-block">長沮說:“他自己就知道渡口在哪裡。”</p><p class="ql-block">29/8/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59</p><p class="ql-block">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p><p class="ql-block">曰:“為偅由。”</p><p class="ql-block">曰:“是魯孔丘之徒輿?”</p><p class="ql-block">對曰:“然。”</p><p class="ql-block">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耰(yōu):用土覆蓋種子。</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子路又問桀溺。</p><p class="ql-block">桀溺說:“您是誰?”</p><p class="ql-block">子路說:“我是偅由。”</p><p class="ql-block">桀溺說:“您是魯國孔丘的門徒嗎?”</p><p class="ql-block">子路回答:“是。”</p><p class="ql-block">桀溺說:“如同那江水滔滔,全天下都一般混亂,能夠同什麼人去改變祂?而你與其跟從那逃避壞人的人,還不如跟從逃避社會的人。”他一麵說,一麵不停地耙土。30/8/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60</p><p class="ql-block">子路行以告。</p><p class="ql-block">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憮(wǔ)然:悵然失意的樣子。</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子路回來把這些話告訴孔子。</p><p class="ql-block">孔子悵然若失地說:“人不能與鳥獸合群共處,我們不與人群交往又與什麼交往呢?</p><p class="ql-block">若天下有道,我也不用與你們一起進行變革了。” 31/8/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61</p><p class="ql-block">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p><p class="ql-block">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p><p class="ql-block">丈人曰:“四體不勤,五轂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荷:肩負。</p><p class="ql-block">蓧(diào):用於除草的竹製農具。</p><p class="ql-block">植:竪立。</p><p class="ql-block">芸:通“耘”,除草。</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子路跟隨孔子行走時落在了後麵,他遇見一位老人,老人用拐杖擔著除草農具。</p><p class="ql-block">子路問他:“您看見我的老師了嗎?”</p><p class="ql-block">老人說:“你這人四肢不勞動,五穀不能分辨,什麼人是你的老師呀?”說著,把拐杖插立在地上去除草了。</p><p class="ql-block">子路拱著手恭敬地站著。1/9/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62</p><p class="ql-block">止子路宿,殺鷄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老人留子路到他家過夜,殺雞做飯給他吃,並讓自己的兩個兒子與子路相見。</p><p class="ql-block">第二天,子路辭別,到孔子那裡把這件事告訴了他。</p><p class="ql-block">孔子說:“這是一位隱士。”讓子路再返回去見他。子路到了老人的家,老人卻已離開。</p><p class="ql-block">2/9/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63</p><p class="ql-block">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慾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子路說:“不肯做官是不合義的。長幼之間的關係是不可能廢棄的,那麼君臣之間的關係又怎麼能廢棄呢?想使自身保持高潔,卻損壞了君臣大倫。君子出來做官,就是為了實行君臣之義。至於道不能夠實行,這早就知道了。”</p><p class="ql-block">3/9/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64</p><p class="ql-block">逸民:伯夷、叔薺、虞偅、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薺與!”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隱逸的人有:伯夷、叔齊、虞偅、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孔子說:“他的志向不屈抑,他的身份不受辱,這是伯夷、叔齊吧!”又說“柳下惠、少連,他們志有所屈身有所辱,但言談合於倫理,行為經過思慮,也就這樣罷了”。 4/9/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65</p><p class="ql-block">謂“虞偅、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放言:不談世事的意思。放,置。</p><p class="ql-block">權:權變,因事製宜。</p><p class="ql-block">譯文:又說“虞偅、夷逸,他們隱居而不談世事,自身保持清白,棄絕世事也合乎權變的道理。我則不同於這些人,我不是這樣纔可以,也不是這樣就一定不可以”。 5/9/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66</p><p class="ql-block">大師摯適薺,亞飯乾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鼓方叔入於河,播鞀武入於漢,少師陽、擊磬襄入於海。</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大師:魯國樂官之長。</p><p class="ql-block">大,同“太”。</p><p class="ql-block">摯:人名。</p><p class="ql-block">亞飯:樂師。</p><p class="ql-block">乾:人名。</p><p class="ql-block">以下“繚”、“缺”皆人名。</p><p class="ql-block">鼓:擊鼓者。</p><p class="ql-block">方叔:人名。</p><p class="ql-block">播:搖。</p><p class="ql-block">鞀(táo):一種搖鼓。</p><p class="ql-block">武:人名。</p><p class="ql-block">少師:樂官名。</p><p class="ql-block">陽:人名。</p><p class="ql-block">襄:人名。</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太師摯去了齊國,亞飯乾去了楚國,三飯繚去了蔡國,四飯缺去了秦國,擊鼓的方叔入居黃河一帶,搖小鼓的武入居漢水一帶,少師陽和擊磬的襄入居海邊。</p><p class="ql-block">評析:這個場景描繪的非常淒涼,從週公製禮作樂,教化世人,到現在禮崩樂壞,連魯國國君的樂師都各奔東西。人們不再需要禮樂,隻需要爭名奪利的方法。</p><p class="ql-block">末世衰敗景象,就是“魯哀公時,禮壞樂崩,樂人皆去”的現象。從孔子的描述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國家行將滅亡的末世景象。對任何一個國家或組織來說,長期繁榮有幾個重要條件,從內部來說,首先必須有一種文化精神,其次必須有一套與文化精神相適應的製度,再次,有秉承這種文化精神、認真貫徹執行的傑出人纔。這是一個國家或組織的靈魂所在。當這個國家即將崩潰,或者組織即將瓦解的時候,就會出現文化精神喪失、製度破壞和人纔流失的末世景象。</p><p class="ql-block"> 觀察孔子時代的魯國,就是這種末世景象。孔子這裡隻講了樂人的離散,其用意絕不僅是感嘆人纔的流失。魯國是週公的封國,是禮樂製度的最忠實執行者。到孔子時代,由於王室衰落,魯國成為禮樂製度的最後保存者。不論是西週還是魯國,其發展壯大,乃至強盛,都與禮樂製度密不可分。這些樂人四散,意味著魯國喪失傳統禮樂精神,也意味著人纔的流失。文化精神喪失,必然導致製度崩潰,與之相伴,魯國出現了三桓專權,“八佾舞於庭”的混亂和僭越局麵。6/9/24</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67</p><p class="ql-block">週公謂魯公曰:“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薺也。無求備於一人。”</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魯公:週公的兒子伯禽,封於魯。</p><p class="ql-block">施:通“弛”,遺棄,忘卻。</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週公對魯公說:“君子不冷落他的親族,不使大臣抱怨自己沒被任用。故友老臣沒有嚴重的過錯,就不要捨棄他。不要對一個人求全責備。”</p><p class="ql-block">評析:這是週公對兒子伯禽的訓誡之言,他告誡兒子伯禽治理政事要重視人纔。週公的命辭中所講的用人之道,主要包括四點:一、用人要用親人,不要故意疏遠親人;二、有纔能的人要重用,不要讓他們抱怨自己得不到重用;三、對長期在自己手下做事的人,就不要輕易地罷免他;四、缺點人人都有,對誰都不能求全責備。週公命辭非常精辟地概括了身為管理者應掌握的用人之道,在處理政事的過程中,隻有堅持這幾點,纔能贏得下屬的有力支持與幫助。</p><p class="ql-block"> 在這裡,我們主要分析一下命辭中的“君子不施其親”,週公說用人要用親人,不能疏遠親人。這是不是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任人唯親呢?在任人唯賢的用人理唸日益佔主導地位的今天,任人唯親更加沒有立足之地了。週公這樣一個聖明君主,為什麼要把這當作治世名言告誡兒子呢?任何問題都有其兩麵性,這裡所說的任人唯親也不例外,我們既要看到其有利的一麵,又要看到其有缺陷的一麵,善用其利,避免其弊。</p><p class="ql-block"> 我們知道,在古代社會,人治為主,所有大權都掌握在君主手中。為了讓大臣更好地執行命令,去率兵打仗、管理政務或治理地方,國君必須懂得授權。要用人纔沒有錯,要授權也沒有錯,但在授權給誰上就有問題了。在古代,重要的位置一定要安排親近的人,這樣有助於保證中央集權,防止權力分散或被削弱。因授權外人導致權力失衡,甚至權力削弱,以致引來大麻煩的並不在少數。比如春秋末年,晉國大夫權力很大,再加上封地廣闊,他們是實力漸漸超過國君。最後,韓、趙、魏三家乾脆把晉國給分了,這就是歷史著名的三家分晉。西漢末年,朝廷把政權交到野心家王莽手裡。通過一係列運作,王莽最終取而代之,西漢王朝失去了政權。現代的很多家族企業,其內部最重要的部門往往掌握在親屬手裡,目的也是為了防止外人奪權。</p><p class="ql-block">任親固然有上麵所說的優點,我們更應該看到祂的不足之處。信用親屬必然會限製人纔的範圍,就算親近的人全是難得的人纔,那能有幾個?普天之下人纔濟濟,如果把選纔範圍隻局限於親近者,無疑會與大量的人纔失之交臂,這對事業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p><p class="ql-block">任親要在任賢的約束下進行。7/9/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68</p><p class="ql-block">週有八士:伯達、伯適、偅突、偅忽、叔夜、叔夏、季隨、季騧。</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週朝有八位士人:伯達、伯適、偅突、偅忽、叔夜、叔夏、季隨、季騧。</p><p class="ql-block">評析:成事在人,重用賢纔。《微子》篇開篇說“殷有三仁”,結尾處說“週有八士”,這些人都是非常難得的人纔,如能得而用之,國家的繁榮昌盛指日可待。此篇首尾恰好形成鮮明的對比,“殷有三仁”而紂不用,商朝滅亡;“週有八士”文王用之,週朝興起,可見人纔對事業興衰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慧眼識珠,重用賢纔。</p><p class="ql-block"> 這段文字中所說的週之八士到底是何許人,生平事跡已無法考證,也無需查考。這段文字的重點不在這八人身上,而是要說明週朝之所以奠定八佰年的基業,國運綿延,與其重視人纔是分不開的。正是因為其對人纔的充分重視,天下有纔者纔爭相歸附,齊心協力扶助週朝建立,並實現了國家的繁榮。古書中有段話說得好:“週用薑尚,漢任張良,此得人也。項羽黜範增,劉宋斬檀道濟,此失士也。故得人則政通,政通則人和,所以來遠者,富國家。國富而治,既治則教,禮樂行矣。此理國之大經也。”這是從治國上說的,要想治理好一個國家,就得重用賢纔。重用賢纔是因為,一個人或幾個人的智慧和能力都是有限的,要想突破思維的局限性,就要把更多人的智慧集中起來。每個人都施展自己的長處,貢獻自己的智慧,眾人的合力必然要大於個人能力之合。歷史上每一個強盛的王朝,開國之時無不人纔濟濟。劉邦的漢初三傑自不必說,東漢光武帝,有雲臺二十八將;唐太宗的凌煙閣上,有二十四功臣。宋太祖開國,也不乏智謀之士、勇武之將,趙普、曹彬、石守信等人,個個名標青史。明太祖手下,更是能人輩出,文有李善長、劉伯溫等人;武有徐達、常遇春等人。不僅僅是國家,任何組織也是這樣,要想成就偉大輝煌的事業,就必須重視人纔。</p><p class="ql-block"> 對於這個道理,美國蘋果計算機公司的老闆喬佈斯說過這樣一句話:“我過去常常認為一位出色的人纔能頂兩名平庸的員工,但是後來我的看法變了,現在我認為能頂50名。”因此,網羅一流人纔成為喬佈斯的首要用人准則。</p><p class="ql-block">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要做到以賢纔為寶,重視賢纔、重用賢纔,時至今日,人纔在各行各業中的作用變得愈加重要,重視人纔更成為事業有成的不二法寶。8/9/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69</p><p class="ql-block">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子張說:“士人遇到危險能獻出生命,見到利益能考慮是否合乎義,祭祀時想到恭敬,守喪時想到哀傷,那也就可以了。”</p><p class="ql-block">評析:“士人”,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讀書人身上,但其所言“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四點,並不僅僅局限於讀書人,而是所有追求個人完善、有求仁之心的人都應該依照著去做的。</p><p class="ql-block"> “見危致命”是說在危急關頭,為了正義事業敢於挺身而出,就算為此獻出自己的生命也毫不顧惜,這裡說的是一種能將生死置之度外的勇氣。孔子雖然主張“見危授命”、“仁者有勇”,但並不提倡毫無原則地以身涉險。所謂見危,即到了危機時刻,比如國家危亡、民族危亡,他人生命受到威脅等緊急關頭,此時,士人可以或應該選擇殺身成仁。翻開中華民族的歷史,可以看到很多歷史人物,比如近代史上抗擊外來侵略的關天培、陳化成等人,無不如此。見危致命一語,讓我們看到了子張的勇氣,看到了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向我們傳達了一種勇於擔當的精神。如果一個民族沒有人願意擔當,或者沒有人有勇氣擔當,那麼這個民族是沒有希望的。</p><p class="ql-block"> “見得思義”是儒家學問中最基本的原則之一。要想正確理解這句話,需要搞清“得”的含義。不論是權力、財富、美色或者是名聲,這些能滿足人們慾望的東西,都可以視為得。見得思義,就是說獲得這些一定要合情合理,強調個人慾望的滿足不以犧牲他人利益為代價。但實際情況卻是,很多人為了得到某件東西,滿足自己的私慾而不擇手段。這種行為很有可能損害他人或整個社會的利益。因而,強調見得思義非常重要,但是要想做到這一點卻非常不容易。畢竟,在名利、權色麵前,能保持冷靜的人不能說沒有,但是的確不多,而能經得起名利權色考驗的人,無疑值得敬重。</p><p class="ql-block"> “祭思敬,喪思哀”,都是從禮上說的。儒家對禮的看法是,禮不應該隻停留在表麵,而應該發自內心。不管是祭祀還是居喪,都應該從內心深處守禮,而不僅僅是講求儀式。這些禮儀是封建社會重要的社會製度之一,祂們代表的是一種社會秩序,一種信仰。我們知道古禮是很繁冗的,祭祀禮法也不例外,寫下來恐怕就有厚厚一大本,如此複雜,要想不出錯,真的很難。如果內心不誠敬,就容易出錯,就算不出錯,也沒有什麼了不起,不過是形式上做得好罷了。心裡真的誠敬,就不容易出錯,就算出了錯,也不是有意為之,神靈也不會在意。</p><p class="ql-block">9/9/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70</p><p class="ql-block">子張曰:“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子張說:“持守德行卻不能光大,信奉大道卻不篤實,這種人怎能算他有?又怎能算他沒有?”</p><p class="ql-block">評析:在這裡,德指的是個人應具備的德行,道指的是做人應堅持的道義。子張通過對道德修養中的兩種不當行為,即對“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的批判,提出了道德修養應該達到的標準是“弘、篤”。</p><p class="ql-block"> “執德不弘”是從德行上說的。執是抓住,執德就是進行道德修養的意思,但是執德這一表達要比修德形象得多。我們前麵曾經提到過,道德修養其實就是控製人性中的弱點。這些弱點,比如貪婪、懶惰、懦弱、自私等,存在於每個人的人性之中,不經意間就會流露出來。因此,要成為一個道德修養好的人,就必須對人性中的這些弱點進行控製,讓仁善的一麵得以表現。因此,修德要緊抓不放,因為一旦放鬆,就會棄善為惡。所以,道德修養不僅要堅持,還要牢牢堅持。但是,僅僅堅守德行是不夠的,還要做到將德行發揚光大。執德宜弘,有兩層含義,第一是在自己內心裡擴大。比如,通過修養,克製住了自己的貪心,繼而可以把這個好的做法擴大,去克製傲慢心、冷漠心等。隻有讓美德的種子在心中發芽成長,隻有讓美德的力量在心中增強,我們纔能戰勝自我,成為高尚的君子。第二層意思是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如果能做到這點,無疑在德行上已經達到了“弘”。如果人人都能做到這些,那整個社會風氣將會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子張不主張獨善其身,也不主張隻在自己的小圈子裡堅守德。他認為不僅要做好自己,還要用自身的好品德去影響其他人,這纔是真正的有德之士應該做的事。</p><p class="ql-block"> “信道不篤”是從道義上說的。儒家的道通常是指正確的指導思想,以這種思想指導自己的行為就叫合道義。做事符合道義並不難,難就難在事事都符合道義。要想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把這種“道”作為一種信仰。</p><p class="ql-block"> 但是,現實生活中信道不篤現象的存在卻具有一種普遍性。有時候,我們明明知道這樣做是對的,是正道,但到真正處理事情的時候,卻往往把正道拋在腦後,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另外,有時候道的踐行困難重重,在成功之前遭遇的挫折和打擊非常多。這種情況下,有些人對道的堅持就會變得不堅定,會懷疑、會動搖,甚至會放棄道而改弦易轍。這種人很常見,堅持道但不虔誠,受不了失敗,我們不能因為一時的挫折而放棄光明的前景,這就需要有堅定的信念,就是我們所說的信道宜篤。</p><p class="ql-block">10/9/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71</p><p class="ql-block">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子張曰:“子夏雲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子夏的學生問子張交友。子張問:“子夏怎麼說?”學生答道:“子夏說:‘可以為友的就與他交往,不可為友的就拒絕與他交往。'”</p><p class="ql-block">11/9/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72</p><p class="ql-block">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衆,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子張說:“我所聽到的與此不同。君子尊重賢人而能容納眾人,稱讚善人而憐憫無能的人。我若是個大賢呢,對什麼人不能容納?我若是個不賢之人,那別人就會拒絕我,我又怎麼可能去拒絕別人呢?” 12/9/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73</p><p class="ql-block">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泥(nì):阻滯,不通,妨礙。</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子夏說:“即使是小技藝,也必定有可取的地方,因為怕妨礙遠大事業的實現,所以君子不從事小技藝。” 13/9/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74</p><p class="ql-block">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子夏說:“每天能知道自己原來不知道的,每月能不遺忘自己已經學到的,這可說是好學了。”</p><p class="ql-block">評析:知識的獲得靠的是點點滴滴的積纍,沒有捷徑可循,隻能依靠勤奮和努力。雖然沒有捷徑,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還是可以借鑒的,子夏就提出了一種學習方法,即“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這個觀點,其實就是對孔子提出的“溫故知新”的闡發。這是一種最基本的學習方法,隻有以其為前提,纔能順利展開學習的過程,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日知其所亡”,也就是求新,這是第一步。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會麵臨未知的事物,既然這樣,就需要去學習。麵對這樣一個社會,很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就被時代遠遠地甩在了後麵。因為在我們奮起直追的同時,社會也在發展,而且知識增加的速度比我們追趕的速度快得多。</p><p class="ql-block"> “月無忘其所能”,也就是溫故,這是第二步。我們上麵說過,學習是一個知識積纍的過程,通過學習,人掌握的知識肯定是越來越多。這也是人求知的的目的,擴大視野、增長見聞。但是應該引起我們注意的是,知識的積纍是大腦的記憶繫統在起作用。記憶與遺忘是兩個對立的心理學概唸,記憶是過去活動、感受、經驗等在人腦中留下的印象,而遺忘是將這種印象抹去的大腦活動,二者通過回憶機製聯繫起來。如果某種信息能通過回憶再現,這種信息就表現為記憶,反之就表現為遺忘。我們學習知識,希望發揮作用的大腦機製是記憶而不是遺忘,隻有通過記憶纔能實現知識的積纍。如果學到的東西很快就遺忘了,那先前學習所付出的努力就白費了,因為並沒有實現知識的積纍。學到的知識會遺忘,這是一個必然,也是大腦的信息整理功能在發揮作用,但是,這並不是說我們對遺忘無能為力,如果真是這樣那我們還學習幹什麼呢?要想實現知識的積纍,就要通過人為的幹預,強化記憶,削弱遺忘,最大限度地將所學固定下來。遺忘不可避免,常加復習能夠降低遺忘的程度,最終使所學在腦海中紮下根來。</p><p class="ql-block"> 如果能不斷地汲取新知識,又能牢牢記住舊知識,我們的知識儲備自然越來越多。我們知道,學習知識的目的不僅僅是記住這些知識,而是為了把祂們用於實踐,來改造客觀世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要想做到這一點,對學習的要求更高,不僅要學會、牢記新知識,而且要能深入理解知識之間的聯繫,乃至現實與知識之間的聯繫,進而用知識解決現實問題。做到這些,纔算達到學習的目的。14/9/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75</p><p class="ql-block">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博:廣也。</p><p class="ql-block">篤:堅守,忠於。</p><p class="ql-block">志:志向。</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子夏說:“廣博地學習,並能堅守志向;問與自己所學密切相關的問題,並思考近前的事,仁就在其中了。”</p><p class="ql-block">評析:家財萬貫不如一技在身。求學是謀生的基礎,但是人生在世,僅僅學會個人生活的技能是不夠的。</p><p class="ql-block">做人首先要立志,遠大的志向是博學的前提;其次是要善於提出問題,尋求正確的答案;最後還要注重思考,由近及遠,由易及難,由淺及深,去探究事實的真相。</p><p class="ql-block">一個仁人君子,就應該學有所長,品格高尚,胸襟坦蕩,善於追求真理,不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15/9/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76</p><p class="ql-block">子夏曰:“佰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子夏說:“各種工匠在作坊裏完成他們的工作,君子通過學習來掌握道。” 16/9</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77</p><p class="ql-block">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子夏說:“小人犯了過錯必定要掩飾。”</p><p class="ql-block">17/9/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78</p><p class="ql-block">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嚴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儼然:莊嚴的樣子。</p><p class="ql-block">即:接近。</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子夏說:“君子有三個變化的形象:遠遠望去威嚴莊重,與他接近溫和可親,聽他說話嚴厲不苟。”</p><p class="ql-block">評析:“望之儼然”,就是舉止要莊重,這是就儀容而說的。在與他人的初步交往中,我們最先獲取的有關對方的信息,就是外在的儀容儀表。這些是早在雙方深入交談之前,就作為第一印象被對方感知到了。雖然我們說識人不能隻看外表,內心更重要,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第一印象有著很大的影響。如果長相不出色,衣著不華麗,也不要灰心,那就在舉止莊重上下工夫。舉止莊重,不輕浮,這是對外在表現的最基本的要求。一個舉止莊重的人容易給人形成一種穩重可靠的印象,這樣的人更容易贏得他人的信賴,容易讓人產生“凡事交給他準沒錯”的看法。而對一個舉止輕浮的人,人們更容易作出此人難當大任的評價。儒家講究“己所不慾,勿施於人”,誰都不希望別人對自己舉止輕浮,誰都希望別人尊重自己,因而,要求自己“儼然”,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同時反過來也能為自己贏得尊重。</p><p class="ql-block"> “即之也溫”是從進一步交往上說的。當與他人的交往進一步深入的時候,還保持著莊重嚴肅就有點兒不合適了。雙方關係更進一步的時候,如果再以莊重嚴肅之貌示人,總讓人感覺有點兒難以親近,甚至還會讓人產生拒人千裏之外的感覺。這時要怎麼辦,就是子夏所說的“即之也溫”,是說待人要溫和。親切溫和的態度,不僅展示出對他人的友好態度,也有利於雙方友好坦率地進行溝通與交流。這一點,對有權有勢的領導者憂為重要。位高權重,本身就會形成一種威嚴,如果再保持嚴厲,那就會讓人望而卻步,讓下屬戰戰兢兢。而和顏悅色,則會解除他人緊張,也顯得平易近人。溫和的態度會讓人親近,樂於訴說。</p><p class="ql-block"> “聽其言也厲”是從言談上說的,是指說話準確嚴謹,而不是聲色俱厲。上麵說待人要溫和,但是溫和是態度,不是內容。君子不能一味逢迎,一味善意,說話做事要堅守原則。這樣一來,就有了“其言也厲”的第三變。這句意思是,君子講究言必行,行必果。因此說話更加謹慎,不該說的絕不說,辦不到的也不說;一旦說出來,就肯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非常嚴密,無懈可擊。君子不說模稜兩可的話,原則是他言行的唯一參照。並且,所談之事都是正事,不搞陰謀詭計,更不去說三道四,狎暱苟且。君子一言一行,均是正大光明。</p><p class="ql-block"> 所以重點還是在內在修養。18/9/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79</p><p class="ql-block">子夏曰:“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厲:欺壓。</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子夏說:“君子取得信任後纔引領佰姓;未取得信任就這樣做,佰姓會以為是欺壓他們。君子取得信任後纔進諫君主;未取得信任就這樣做,君主會以為是誹謗他。”</p><p class="ql-block">評析:子夏論述引領民眾和事奉君王的道理,其要義都在於一個“信”字。官員獲得佰姓的信任,他的引導纔靈;臣子獲得君王的信任,他的諫言纔靈。總之,無論對上還是對下,都必須有相互的信任;不能取得對方的信任,難以成事。俗話說:“交淺不可以言深”,講的也是這個道理。</p><p class="ql-block">這裡提到兩點。第一:如何做領導人。第二點如何做幹部。</p><p class="ql-block">一個君子要指揮下麵的人,需要他們做事,必須建立起來他們對自己的信唸,當他們有了信唸,然後要他們做事,雖然沒有告訴他們所以然,他們仍會做到。當部下對自己沒有信任,要求他們過多,他會以為找麻煩。可見與下屬建立信任重要性。</p><p class="ql-block">一個幹部要對領導提出建議之前,先要自己估計,有沒有在領導心中建立信任。真正對自己有信任,再依信任程度,做適當的建議,如果領導對自己信任不夠,提出建議,會適可其反,以為你在誹謗他。</p><p class="ql-block">所以隻有上下建立信任,為共同的願景而真誠合作,相互提出意見,下達任務纔會盡心完成。19/9/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80</p><p class="ql-block">子夏曰:“大德不踰閑,小德出入可也。”</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閒:柵欄等阻隔物。這裡指界限。</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子夏說:“大的德行不可逾越界限,小的德行有所出入也是可以的。”</p><p class="ql-block">評析:儒家重視個人修養,但並不苛求,這體現了儒家思想的人性化,也體現了其原則性與權變性相結合的特點。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一味地要求自己或者苛求別人達到完美,不僅不現實,也沒有什麼意義。以什麼為參照衡量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子夏給我們樹立了一個可行的標準,那就是“大德不逾閒,小德出入可也”。強調要看大原則,隻要大原則上沒什麼出格的地方,基本上這個人就應該得到肯定。不管幹什麼事,都要分清主次,要有大局觀唸,這不是說細節不重要,畢竟多數小節對大德的影響微乎其微,而大德一旦出問題,整個道德體係可能就站不住腳了。當然,如果在注重大德的情況下,把小節也照顧到,這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如果無法兼顧大德與小節,那隻好選擇不拘小節,維護大德。20/9/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81</p><p class="ql-block">子游曰:“子夏之門人小子,當灑掃應對進退,則可矣,抑末也。本之則無,如之何?”</p><p class="ql-block">子夏聞之,曰:“噫!言游過矣!”</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子遊說:“子夏的這些學生啊,讓他們擔當灑水掃地及以言辭儀容應對賓客,是可以的,但那隻是細枝末節罷了。至於根本的道理卻沒有學到,這怎麼行呢?”</p><p class="ql-block">子夏聽到了這番話,說:“咳!言游錯了!”</p><p class="ql-block">22/9/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82</p><p class="ql-block">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孰後倦焉?譬諸草木,區以別矣。君子之道,焉可誣也?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孰先傳焉”兩句:意謂傳授君子之道,哪裡是刻板地確定什麼在先什麼在後,而放在後麵傳授的也不表示倦於教誨,其實隻是根據弟子的學業情況區別對待而已。</p><p class="ql-block">倦:這裡用“誨人不倦”的語義,即倦教的意思。</p><p class="ql-block">譯文:君子之道,哪裡有什麼內容一定先傳授?什麼內容放在後麵就倦於教誨?其實就像草木,是要對不同種類加以區別的。君子之道,怎麼可以欺騙?而能對道按本末順序、有始有終貫通的,大概隻有聖人了!” </p><p class="ql-block">23/9/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83</p><p class="ql-block">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子夏說:“做官而有餘力的便去學習,學習而有餘力的便去做官。”</p><p class="ql-block">評析:誤解之一是對這句話的理解。大部分人把這句話中的“優”理解為優秀,這句話就變成了做官做得好就去做學問,學習學得好就可以去做官。現在看來,這樣的理解也並不是完全沒有依據的。我們知道,儒家與道家不同,其主張的是入仕,就是要通過做官來實現自己經世濟民的偉大理想。任何時代,佰姓總是人微言輕,縱使有天大地大的纔能,如果手中沒有相應的權力,是什麼都做不成的。而要想入仕,不好好學習是不行的,因而就有了學而優則仕之說。確實,古人十年寒窗,為的就是一朝金榜題名。不管是想經世濟民,還是覬覦“黃金屋、千鍾粟、顏如玉”,入仕都是條捷徑,走別的路很難這麼快就達到這麼好的效果。如願以償當了官,這時就要讀書明理,用聖人之道去佐君治民,建功立業,這就是仕而優則學。誤解之二是這兩句話的意思是連貫的,是並列關係,沒有主次之分,但是很多人往往忽略前半句,隻看後半句,一個完整的意思就隻剩下一半學而優則仕。這樣,這句經典被片麵地誤讀了,變成了“學習好了就可以做官”,至於做了官之後的事,就沒下文了。這種誤讀導致產生一大批“應試官”,為入仕皓首窮經,做了官無所作為。</p><p class="ql-block"> 子夏這句話中的“優”,實際上時優裕之意,就是有餘力。這句話的正確理解是,做官如果有餘力的話應該去讀點書;讀書如果有餘力的話就應該出仕。這樣的理解不僅語義連貫,而且意思完整。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想要麵麵俱到往往顧此失彼,倒不如集中精力解決眼前最重要的事情,否則隻能導致什麼事都做不好。為官一方,主要任務當然不應該是學習,而應該是處理政務。但是不學習也是不行的,學習幫助我們開拓視野,為我們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當官要頒佈政令,要安排工作,無一不需要以知識做基礎。如果不學習,則有可能犯原則性錯誤。</p><p class="ql-block"> 宋代名相王安石不論官做到多大,都沒有放下過學習,他在任上除去辦公,其他時間都用來學習,有時甚至通宵達旦地讀書,實在疲倦不堪的時候,纔睡上一兩個小時,之後又匆匆起牀開始辦公。正是這種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的精神,使他成了一代名相和令人贊嘆的大學問家。真的能沉下心來學習,總有一天會有所得,對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自然就游刃有餘。這時就可以想想怎麼讓自己的知識發揮作用了,隻學不用,學到的知識都是死知識。隻有把學到的知識用於實踐,纔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24/9/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84</p><p class="ql-block">子游曰:“喪致乎哀而止。”</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子遊說:“喪事能充分表達悲哀就可以了。”</p><p class="ql-block">評析:居喪,一方麵要盡哀,一方麵又不宜因過於哀痛而傷害身體。這是對孔子所提倡的喪禮的發展,注重在喪禮中的內心真誠的情感,卻又不過度。 25/9/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85</p><p class="ql-block">子游曰:“吾友張也,為難能也,然而未仁。”</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子遊說:“我的朋友子張可說是難能可貴的了,但尚未達到仁。”</p><p class="ql-block">評析:人總是喜歡聽讚美,而不喜歡聽批評,像子路那樣“聞過則喜”的人並不多。這可能是人們的虛榮心在作怪,因而當別人指出自己的錯誤或不足,往往會讓人產生一種被揭穿的失落感,甚而讓人惱羞成怒。人們不喜歡聽到批評,彷彿自己的能力及智慧受到了質疑。鑒於人性的這個弱點,批評別人或者向別人提意見往往是一件不討好的事情,提不好,就會觸怒對方。出於這個考慮,很多人就轉變了交際策略,開口隻撿好的說,不好的一概不提,明明看到別人的缺點與毛病,也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三緘其口。這樣的選擇固然使人際關係好了很多,但是這隻是一種表麵上的和諧。錯誤沒有改正,不足沒有彌補,就會一直存在,而且隻會變得更嚴重。而且,很多時候,我們都是當局者迷,看不到自身的錯誤與不足,如果再沒有人提醒我們,那我們就隻有一直錯下去了,這對我們未來的發展是不利的。而那些看到有錯誤也不告訴我們的人,並不是在幫我們,而是在害我們。鑒於這個原因,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一個敢於指出我們缺點的人,需要一個經常向我們潑冷水的人,我們把這樣的朋友稱為諍友。他們的存在讓我們時刻注意自己的不足,提醒我們去完善自己。子游之於子張,就是這種關係。</p><p class="ql-block"> 交朋友數量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質量,諍友就是朋友中比較可貴的一種。這種朋友的可貴之處有以下幾點,第一,諍友貴在“諍”字上。“諍”就是真誠直言,這種朋友說話一般比較中肯,好的他們會肯定,子游不就肯定了子張的難能可貴之處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敢於以諍言指出你的缺點與不足。第二是他們的行為沒有半點私心,唯一的目的就是希望你更好。在現實生活中,有一類人也專愛盯著別人的缺點與短處,但是他並不是我們要結交的諍友,我們把這類人叫作小人。第三,諍友在提出批評、指出不足之後,還會向你提出改進的建議,在善意規勸的同時,真心希望你獲得進步。諍友是真正把你當朋友來看的,他並不認為指出缺點或錯誤這類事情會損害你們之間的友誼,因而他從不擔心會因為說逆耳的忠言而失去你這個朋友,這也是他的坦誠之處。</p><p class="ql-block"> 道理不難懂,但很多人在聽到“諍言”之後,還是會感到不自在,一時半會兒轉不過彎兒來,甚至還會鬧情緒。但是事後冷靜下來想一想,就會明白他錚錚之言背後的拳拳之心了。諍友可貴,但可遇不可求,因此更顯其可貴之處。</p><p class="ql-block">26/9/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86</p><p class="ql-block">曾子曰:“堂堂乎張也,難與並為仁矣。”</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曾子:曾參,孔子弟子,思想家,性情沉靜,舉止穩重,為人謹慎謙恭,以孝著稱於世。</p><p class="ql-block">堂堂:形容容貌儀表壯偉。或說形容為人高不可及,不容易親近。</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曾子說:“子張儀表堂堂,難以和他共行仁道啊。”</p><p class="ql-block">評析:此為曾參對子張的批評。“堂堂”二字是何意,古今注者眾說紛紜。楊伯峻先生在《論語譯注》作注時,引《荀子·非十二子篇》中的話,把曾子所言“堂堂”,譯為“高不可攀”。據此說,“堂堂乎張也”,是說子張高傲而不易接近。錢穆先生在《論語新解》中解釋“堂堂”之意說:“兵書言堂堂之陣,又如言堂堂之鋒,皆有對之難近之意。”這與楊伯峻先生的意見相近。錢穆先生又說:“仁道,乃人與人相處之道,其道平實,人人可能。”“蓋仁者必平易近人,不務於使人不可及。”據此說,曾子所言“難與並為仁”,是說難於和子張同行於仁道。</p><p class="ql-block">27/9/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87</p><p class="ql-block">曾子曰:“吾聞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親喪乎!”</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夫子:孔門的學生對孔子的稱呼。</p><p class="ql-block">致:竭盡。這裡指真情不能自已而盡其極。</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曾子說:“我聽老師說過:人沒有自己竭盡其情的,如果有,一定是在父母的喪事時吧!”</p><p class="ql-block">評析:《中庸》中有這樣一句話:“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喜、怒、哀、樂等情緒是人們在受到外界刺激時的正常反應,這些情緒人人都有。在未受到外界刺激時,人的內心是平靜的、自然的,這是一種平衡狀態。但是,人畢竟是各種情緒的集合體,在處理各種事情時,必然會受到外界的各種觸動,這些觸動會在心理上產生反應,從而形成各種各樣的情緒變化,並通過表情、行為等反映出來。由此可見,內心受到激蕩產生各種情緒,並將這種情緒抒發出來是很正常的一種行為,但是《論語》此篇卻指出“人未有自致者”,這句話的意思是,人們並不能自由抒發自己的情感。這是為什麼呢?</p><p class="ql-block">感性和理性結合成了完整的人性,二者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通常情況下,人的各種情緒總是受到理性的約束。觀察我們週圍,完全情緒化的人很少,並沒有誰一會兒哭一會兒笑。這並不是說大家的情緒沒有波動,而是在很多情況下,情緒的表達受到了理性的抑製,理智佔了上風。因而,人們通常的表現都是偏理性的而不是偏感性的,但是,理性並不是任何時候都能佔上風,情感的表達在受到理智約束的同時,還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情緒化的一麵就顯現出來了。環境因素對人們情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麵,一方麵是抑製作用,另一方麵則是促進作用。</p><p class="ql-block">更多的時候,我們考慮的不是自己,而是他人,隻有這樣纔能實現人際關係的和諧。其次,人的情緒有著很強的感染力,因而最好不要把個人的情緒帶到公共場合去。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會有情緒低落的時候,这些不良情緒一旦被帶到公眾場合,就會迅速地影響著其他人。所謂“一人向隅,舉座不歡”。與其把個人情緒釋放出來,還不如私下默默調整。再次,對情緒的抑製有時還出自我們對自身的保護。別人莫名其妙地受到不良情緒的影響,自然會產生不滿。普通人尚無大礙,抱怨幾句,脾氣暴點兒可能就會揮拳相向。出於對自身的保護,人們不再隨便抒發自己的情感。到了現代社會,因為情感的表達沒掌握好,被排擠、被誤會,甚至為自己招致災禍的情況也不少見。</p><p class="ql-block">有情緒不能不抒發,也不能隨便抒發,《中庸》“發而皆中節”,合理地控製與抒發。</p><p class="ql-block">28/9/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88</p><p class="ql-block">曾子曰:“吾諸諸夫子:孟莊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與父之政,是難能也。”</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孟莊子:魯國大夫,姓偅孫,名速。</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曾子說:“我聽老師說過:孟莊子的孝行,別的方麵還可做到,而他不更換父親所用的臣子,不改變父親所實行的政令,這是很難做到的。”</p><p class="ql-block">29/9/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89</p><p class="ql-block">孟氏使陽膚為士師,問於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陽膚:曾子學生。</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孟氏任命陽膚做典獄官,陽膚向曾子請教。曾子說:“在上位的人不按正道行事,民心離散已久。如果你能審知犯罪實情,應該哀憫他們,而不要高興自己的明察!” </p><p class="ql-block">‍30/9/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90</p><p class="ql-block">子貢曰:“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下流:地勢低下的地方。比喻惡名歸集的地位。</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子貢說:“紂王的不善,也不像如今傳說的那樣嚴重。所以君子不肯處在下流之地,那樣的話天下的惡名都會歸集到他身上。”</p><p class="ql-block">評析:輿論對一個人的評價往往帶有一種從眾的“慣性”:說某人好,要說得比某人實際做的還要好;說某人壞,則要說得比某人實際做的還要壞。因此警誡君子要注重修身,不要居於下流。3/10/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91</p><p class="ql-block">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子貢說:“君子的過錯猶如日食月食。有過錯的時候,人人都能看見;改正的時候,人人都敬仰。” 4/10/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92</p><p class="ql-block">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偅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公孫朝:衛國大夫。</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衛國的公孫朝問子貢說:“偅尼的學問是從哪裡學得的?”子貢說:“文王、武王的大道並沒有失傳,就存在人世。賢者認識到祂的大處,不賢者隻知道它的枝節。沒有一處不存有文王、武王的大道。我的老師從何處不能學習?又哪裡有固定的傳授之師呀?” 5/10/24</p> <p class="ql-block">《論語》493</p><p class="ql-block">叔孫武叔語大夫於朝曰:“子貢賢於偅尼。”</p><p class="ql-block">子服景伯以告子貢。</p><p class="ql-block">子貢曰:“譬之宫牆,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叔孫武叔:魯國大夫,名州讎,謚號武。</p><p class="ql-block">宮牆:圍牆。</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叔孫武叔在朝中對諸大夫說:“子貢比偅尼更優秀。”</p><p class="ql-block">子服景伯把這話告訴子貢。</p><p class="ql-block">子貢說:“就用圍牆來作比方吧,我的圍牆隻有肩膀那麼高,人們可以直接看見牆內房屋的美好。6/10/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94</p><p class="ql-block">“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佰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夫子之雲,不亦宜乎!”</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宮牆:圍牆。</p><p class="ql-block">仞(rèn):古代長度單位。一仞為七尺,或說八尺。</p><p class="ql-block">官:房舍。</p><p class="ql-block">夫子:指叔孫武叔。</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子貢)說:“我老師的圍牆高達數丈,不找到大門進入,就不能看到宗廟的華美和房屋的富麗。而能找到大門的人或許不多吧。那位先生這樣說,不也是自然的嗎!” 7/10/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95</p><p class="ql-block">叔孫武叔毀偅尼。子貢曰:“無以為也!偅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踰也。偅尼,日月也,無得而踰焉。人雖慾自絶,其何傷於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多:通“祇”,不過。</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叔孫武叔毀謗偅尼。子貢說:“不要這樣做!偅尼是毀謗不了的。其他賢者好比丘陵,還可以逾越。偅尼好比日月,無法逾越。即使有人自己要與日月決絕,對日月又有什麼損害呢?這隻是顯出他的不自量罷了。” </p><p class="ql-block">8/10/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96</p><p class="ql-block">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為恭也,偅尼豈賢於子乎?”子貢曰:“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陳子禽對子貢說:“你不過是恭謙吧,難道偅尼真比你優秀嗎?”</p><p class="ql-block">子貢說:“君子可由一句話顯出他的明智,也可由一句話顯出他的無知,所以出言不可不慎。”</p><p class="ql-block">9/10/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97</p><p class="ql-block">子貢曰:“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動之斯和。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p><p class="ql-block">譯文:子貢說:“我的老師不可企及,猶如上天不能用階梯攀昇一樣。如果我的老師得國為諸侯,或得封邑為卿大夫,那真會如我們所說的,教佰姓立身於世,佰姓就會立身於世;引導佰姓,佰姓就前行;安撫佰姓,佰姓就來歸附;鼓動佰姓,佰姓就齊心協力。他生而享有尊榮,死而令人哀痛,我怎麼能夠企及呢?”</p><p class="ql-block">評析:子貢回答別人貶低孔子而抬高子貢的問話。子貢對孔子十分敬重,認為他高不可及。所以他不能容忍別人對孔子的毀謗。</p><p class="ql-block">10/10/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98</p><p class="ql-block">堯曰:“咨!爾舜!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p><p class="ql-block">舜亦以命禹。</p><p class="ql-block">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於皇皇後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歷數:天數,指帝王相繼的次序。</p><p class="ql-block">允:誠信。</p><p class="ql-block">履:商湯的名字。</p><p class="ql-block">玄牡:黑色的公牛。</p><p class="ql-block">昭:明白。</p><p class="ql-block">後帝:天帝。</p><p class="ql-block">簡:考察。</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堯說:“唉!舜啊!上天所定的帝王列位已經落到你身上了,要忠誠地執行正確原則。如果四海佰姓陷入窮困之中,上天賜予你的祿位也就永遠終結了。”</p><p class="ql-block">舜也用同樣的話告誡禹。</p><p class="ql-block">商湯說:“我小子履冒昧地用黑色公牛作祭品,明白地稟告莊嚴偉大的天帝:對於有罪的人我不敢擅自赦免。” 11/10/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499</p><p class="ql-block">“週有大賚,善人是富。”</p><p class="ql-block">“雖有週親,不如仁人。佰姓有過,在予一人。”</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賚(lài):賞賜。這裡指封諸侯。</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堯說:“對於天帝臣僕的善惡,我也不會欺瞞掩蓋,天帝心中自是明察一切。我若有罪,不要牽纍天下萬方。天下萬方若有罪,則歸我一人承擔。” 11/10/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500</p><p class="ql-block">謹權量,審法度,脩廢官,四方之政行焉。興滅國,継絶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p><p class="ql-block">所重:民、食、喪、祭。</p><p class="ql-block">寬則得衆,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權:秤。</p><p class="ql-block">量:鬥斛。</p><p class="ql-block">法度:指量長度的寸、尺、丈等。</p><p class="ql-block">說:通“悅”,喜悅</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謹慎檢驗並審定度量衡,恢復廢棄不全的官職,四方的政令就通行了。復興滅亡的國家,再續受封者斷絕的後代,舉用隱逸的人纔,天下的佰姓就會誠心歸附了。</p><p class="ql-block">所重視的是:佰姓、糧食、喪禮、祭祀。</p><p class="ql-block">寬厚就得民心,誠信就得人任用,勤敏就會有功績,公平就會使佰姓高興。13/10/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501</p><p class="ql-block">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p><p class="ql-block">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p><p class="ql-block">子張曰:“何謂五美?”</p><p class="ql-block">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慾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p><p class="ql-block">注釋:</p><p class="ql-block">屏(bǐng):同“摒”,除去。</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子張問孔子說:“怎樣纔可以從事政治?”</p><p class="ql-block">孔子說:“尊崇五種美德,摒除四種惡政,這樣就可以從事政治了。”</p><p class="ql-block">子張問:“五種美德指什麼?”</p><p class="ql-block">孔子說:“君子施惠於民而無所耗費,領導佰姓而佰姓不怨,有意慾而不貪,安泰而不驕,威嚴而不兇猛。” 15/10/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502</p><p class="ql-block">子張曰:“何謂惠而不費?”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慾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子張問:“怎樣纔是施惠於民而自己無所耗費呢?”</p><p class="ql-block">孔子說:“根據佰姓能夠得利的具體所在使他們得利,這不就是施惠於民而無所耗費嗎?選擇可以領導佰姓的時候領導他們,有誰會怨恨?意慾仁而達到仁,又貪求什麼?無論人多人少,無論勢力大小,君子都不敢怠慢,這不就是安泰而不驕傲嗎?” 16/10/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503</p><p class="ql-block">子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孔子說:“君子衣冠端莊,儀容莊嚴,莊重的神情令人望見就生出敬畏之心,這不就是威嚴而不兇猛嗎?” 17/10/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504</p><p class="ql-block">子張曰:“何謂四惡?”</p><p class="ql-block">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子張問:“四種惡政是什麼呢?”</p><p class="ql-block">孔子說:“不先教育就加殺戮叫虐;不先告誡而要求立刻成功叫暴;政令下達後,前期懈怠,後突然限期完成叫賊;同是給人財物,卻錙銖必較,這是小官吏作派。” 18/10/24</p> <p class="ql-block">《論語》日讀505(終)</p><p class="ql-block">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孔子說:“不懂得命,便不能成為君子。不懂得禮,便不能立身處世。不懂得辨析別人的言語,便不能瞭解人。”</p><p class="ql-block">評析:這是《論語》最後一章,孔子再次向君子提出了立身處事的三點要求,即“知命”、“知禮”、“知言”,表明孔子對於塑造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有高度期待,他希望有合格的君子來齊家治國平天下。19/10/2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