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兴化之行

黄枫 忘年树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对兴化知之甚少』——写在出发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因政审外调工作需要多次到过苏北·兴化等地。我们村靠近利泰纱厂,有二个生产队的社员基本上是青一色的苏北人,涉及苏北十二个乡镇,其中:盐城,兴化,宝应居多。绝大多数是解放前后逃荒要饭,奔着利泰纱厂来落脚谋生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第一次到苏北兴化,清楚记得那是1967年临近春节的前一天,组织上委派我和张兴元(党员)大年夜从家里出发,经镇江轮渡到扬州,再乘班车直达兴化,凭沙溪公社人民武装部介绍信入住兴化公社招待所,年初一,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大队民兵营长,外面下着小雪,他在自己家里给我们下了一碗“铺鸡蛋下面” 温暖了我的心,记忆里的兴化是苏北所有县市里最贫穷的地区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岁月流逝,斗转星移。五十八年过去了,我一直没有再去过兴化,改革开放后,有一帮兴化老乡,摇着小船,拖家带口,到利泰做起了不起眼的“旧皮鞋”生意,我授意原五队队长董文宏(兴化人)念在同乡的份上接待了他们,把小船歇在利泰纱厂西边的鹿鹤泾内,并且腾出场地,经过数年的经营,逐步形成了今日之利泰皮鞋市场。说来有缘,利泰皮鞋市场的兴衰与这批兴化老乡有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次我们一群沙溪驴友到兴化四日休闲𣸯,有人说是吃蟹去的,有人说是去看菊花的,我是冲着郑板桥,施耐庵老家兴化的变化而去,是一次与众不同的今昔怀古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投宿的旅馆「砚春酒店」就在兴化老城附近,下午,旅行社安排自由活动,有人搓麻将,有人垂钓,我们一群老犮参加了漫游兴化老城区活动,“滴滴”车10元,我们先后游览了“郑板桥故居”“成家大司马府”“兴化市博物馆” (郑板桥纪念馆,施耐庵纪念馆)和“兴化老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郑板桥故居”就在老城内的板桥街上,是清代民房建筑。无竹不居,是板桥的一大偏爱,整座故居,粉壁黛瓦,兰竹萧疏,保持“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的原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兴化市博物馆”是兴化市政府一手打造的历史名人博物馆,全面介绍了兴化城的历史起源,历史沿革,历史发展轨迹,重点展示了“郑板桥纪念馆”和“施耐庵文物史料陈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纪念馆大厅内的一面迎客墙上,刻有郑板桥的名画“高风亮节”。由此也可窥一斑,墨竹是郑板桥绘画作诗最主要的题材。在他的笔下,竹也化作了一种品格。我在板桥纪念馆内买了一方题有"难得糊涂"的镇纸,“难得糊涂”智者的境界!面对它可时时警醒自己。参观当中,博物馆还陈列包括《施耐庵文物史料陈列》,至此,方知兴化不仅是"板桥故里",还是"水浒摇蓝“—— 《水浒》作者施耐庵的出生地,名人辈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兴化古称昭阳,又名楚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博物馆正门前有一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重檐翘角四方亭,即四牌楼。四牌楼内外悬挂着四十七块匾额,表彰兴化历史上出现的英才人杰。匾额多由当代著名书画家题写,堪称艺术瑰宝。出了博物馆,在老街上信步游走,走着走着就又“遇见"了范仲淹纪念馆,又方知范仲淹曾任兴化县令(再次汗颜)。对于范仲淹的从政经历,我确实知之甚少,但他曾在苏州做过知府,我们的七浦塘水利工程听说与范大人有关。走在兴化青石板的老街上,我看见老者在街头巷尾聊天下棋,又见一只晒太阳的貓和一只熟睡的狗,街面上只见来来往往的游人,石牌坊下看到有位老人,随着老人蹒跚的步履,慢慢地步入状元巷。寻常的生活,俗世的烟火气息。是老城最朴拙的风貌,门上一把“老式”年代的铜锁。这样的门,这样的锁,又让我念起了家乡——沙溪古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古城,老街,小巷。喜欢这种慢悠悠地走在岁月里的感觉。在兴化这座古城,遇到的人朴实又热情。我是个路盲,问路时,陈广勤:一口标准的苏北话,他们会很热心很详细地告诉我怎么走,我能听出他们的语气中充满了关照,每每谢过与他们微笑道别,我觉得自己与兴化很亲切。兴化虽然无山,但有水,有历史文化底蕴,有历史名人,认识这座城市,了解一方人文,是我兴化之行的一大收获。</span></p> <p class="ql-block">大地蓝丝绸工厂</p> <p class="ql-block">吃早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今天上午,我们旅游团全体人员,自由结伴到兴化市内最有名的“清风酒店”吃早茶。我曾在扬州,福建,广东,东南亚,新加坡多次吃过早茶,名称一样,食点不同,内涵不尽相同,但有一点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生活习性。一位当地老者告诉我:“ 先有兴化早茶,后有扬州早茶 ” 言下之意,兴化是吃早茶的发源地。要说对兴化印象最深刻的当属兴化的早茶,每逢节假日的早上,各个饭店都是爆满,包间都要提前预定,否则还真吃不上。几十桌的大厅也是座无虚席,这种景象其它地方还真没见到过,听说在兴化,不管是有钱的大老板还是普通蹬三轮的,都要弄弄早茶吃吃,讲究的还要自己带上茶叶。兴化早茶的独特魅力,源于其丰富的传统特色和精湛的烹饪技艺。在这个地区,早茶不仅仅是人们早餐的选择,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情感寄托。无论是忙碌的上班族,还是闲暇的游客,都可以在品尝兴化早茶的过程中,感受到当地人的热情和友善。兴化早茶的丰富口感和美味,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品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和王氏夫妇五人,加上冲哥,祥生,建国共九人,分别打滴到老城区的“清风酒店”,食客络续到达,人气很旺,我在三楼大厅内选择一张圆桌,等候食客“专家”炳和兄前来点菜。我们分别点了“特色干丝”“蟹黄包”“三丁包”“煎饺”“春卷”“嫰姜片”等九样食点,每人一份。老大炳华兄要了一壶“碧螺春”茶,共同品茗。慢慢喝茶,逐个品赏,休闲聊天,享受过程,首先下手的一定是蟹黄包,因为这是兴化的特色时令货,在这个地方,你可以品尝到各种各样的传统早茶,如烫干丝、大肉包子、大肉饺、糖姜、煮干丝等。其中烫干丝是必点,也是兴化的一道美食。烫干丝要选用上好的豆腐干,切成细丝,再配上嫩生姜和脆花生米,那独特的口感和香气,让人回味无穷。这道菜看似简单,却需要精湛的刀工和烹饪技巧,才能达到最佳的口感。从早上八点,一直享受到十点,茶过三巡,桌面上还吃存二个“三丁包”,看到周围的台板翻了几次,有的驴友早己离席回家,我说:差不多了,大家满意否 ?最后有炳和兄请客买單,平均每人40元,全红蝉能在国宴上打包,我们的秋华姐就能在“清风酒店”早茶上打包,这就是她勤俭节约的美徳。</span></p> <p class="ql-block">兴化新区(吾悦广场)</p> <p class="ql-block">千垜花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河有千垛多碧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田无一垛不菊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千垛菊花,一幅绝美的画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漫步花海,品味深秋的模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两边菊花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夹道迎宾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秋天的千垛景区,就像是调色师在垛田里打翻了颜料盘,无暇的黄,可爱的粉,炙热的红,相互交织。徜徉其间,呈现出了人在花中走,一垛一颜色的奇美景观。黄色千头菊是今年花海的主色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兴化垛田一年有二季花期,3、4月份是油菜花,9、10月份是菊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江苏兴化市的千垛油菜花海景区,有着中国最美油菜花之称,每年的三月份,这里都将迎来一场盛大的菜花节!每当春风拂面时,盛开的油菜花把漂浮在水面上的垛田,染成了一个个金黄色的岛屿。正是由于这独特壮丽的景观,它被列入了世界著名的“四大花海”之一,与普罗旺斯的薰衣草庄园、荷兰的郁金香花海和京都的樱花齐名。兴化垛田已有750多年的历史,由于缺少土地,先民们在沼泽沟壑中挖出了一条条河道,泥土堆积起来形成了垛田。兴化千花海占地近万亩,很有规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今天,已经是深秋季节,蟹肥菊花黄,品蟹赏菊正当时,我们置身在一望无际的千岛菊花间,去感受随风而来的醉人花香,品味东方神韵独有的田园风光!千沟万壑,把菊花垛田分割成形状、大小不一的方田,可远观,也可从高处俯瞰,不同的角度都可以看到不一样的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塔式或阁楼式的观景平台分布在花海的各个区域,登高俯瞰,观赏效果更好。观景平台的点缀,又使花海不至于太平面,太单调。水润兴化千剁菊花虽没有油菜花那么如诗如画,不过姐妹们赏菊拍照的身影依旧活跃在花海里……在阳光下,微风里,碧水旁,花海间,所有的景观里,都藏着秋天的模样。阳光下的菊花散发出阵阵草木菊香,写满了诗情画意,让日子也变得闪闪发光。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带来了丰收的喜悦,希望感染着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爱美的姐妹们,穿着花裙迎风奔跑,一旁的友人肆意按动快门,留下一个个精彩瞬间。以花为媒,感受水乡慢生活。兴化垛田花海,不仅风景秀丽,也是全球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是江苏的一张靓丽旅游名片。</span></p> <p class="ql-block">里下河水上森林公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江苏省兴化市里下河湿地公园暨李中水上森林公园是国家五星级旅游景点,也是国内外游客赏鸟,垂钓,采风和休闲的首选之地。兴化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江苏省兴化市西北部,总面积为1304.8公顷,其中湿地面积为1268.56公顷,湿地率高达97.22%。</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李中水上森林公园》位于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内,素有“苏中九寨沟,华东鸟天堂”之称。10万多株水杉等树木,高大茂密,生机盎然。区内河道纵横,水系丰富,远远望去,整片森林像是浮在水面上,森林和水面静静相望,将髙大树木的影子投放到水里。林中常年栖息白鹭、灰鹭、苍鹭、黑杜鹃等珍稀鸟类达百余种,形成了“林中有水,水中有鱼,林中有鸟” 的水乡奇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一行二十三人,有王炳华兄弟,扬冲盛兄妹,徐友安姐弟,张喜珍姐妹,王爱英姐妹,还有何树松夫妇,陈广勤夫妇,冯建华,魏金凤,翁伟英,王保康,俞建国等,漫步水上森林公园,呼吸森林大氧吧,探访李中水上森林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景点“水上九寨沟”曲折的杉木小桥,简朴的林中小亭,水林幽清,自然天成的绝景,领略“ 林中有水,池杉参天、鱼儿跳跃,林中有鸟,百鸟歌唱 ” 的水乡美景,感受生态静谧之雅趣。我询问一个当地的护林老乡:这批水杉是什么时候栽种的 ?她告诉我:上世纪80年代初,当地干部群众为合理开发利用荒滩资源,将这里的荒滩开发成一条条垛格,栽种适应水中生长的池杉,水杉等树木品种,至今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了。如今栽种的10万余株水杉、树木已长成高大茂密、生机盎然的水上森林。树梢上筑满了鸟巢,上万只鸟在此栖息,林中有水、水中有鱼、林内有鸟,是目前江苏中部地区规模最大的人工湿地森林生态系统。10余万的衫木郁郁葱葱,令整个景区充满了自然的清新和满眼的翠绿,蜿蜒的河流与栈道带游客潜入森林秘处,颇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觉。景区独特的水乡景观吸引了上万只鸟类在此栖息,人与自然,鳥与森林,成为一座珍贵的生态宝库。我看到水泵昼夜不停地把河水抽入田中,保持水位平衡,而大田则变成大水池,池杉泡在水中,我们在水上木栈道穿行,一会儿小憩片刻,一会儿摄影拍照,我和炳华兄在湖中水榭的美人靠上拍了一张休闲照片,祥生老友从口袋中掏出口琴,一曲欢快的《春到江南》博得满堂喝彩。美女姐妹们摆出各种风姿,尽显优雅风韵。色彩鲜艳的服饰与绿色森林,相映成趣。曲径通幽,木桌木椅,野趣盎然,石桥卧波,亭台凌云,各色建筑点缀在绿树碧水之间。为喜欢拍照摄影的姐妹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蓝天、白云,绿树,飞鸟。倒影蹁跹,光影流离。两旁的树林姿态各异,还被冠以许多生动贴切的名字,如“好汉林”,“野猪林”,“糊涂林”等等。意趣风致,令人游兴顿增,共同享受这一片回归自然,畅爽生机的生态福地。公园为了让游客体味水乡的特色景致,还定时举行“野鸭放飞”“鱼鹰捕鱼”“水面独竿” 等渔家表演项目,让游客真实体味“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 的休闲快意。更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家们提供了绝好的水乡田园摄影素材。回程的路上“滴滴”驾驶员自傲地告诉我们:这个水上森林公园是我们兴化人打造“最为成功”的一个景点,每年有几百万的𣸯客到此一游,尤其,每逢夏日暑假,休闲纳凉,拖家带口的自驾车就更多了!我遐想:如果这个水上森林公园景区能搬到太仓沙溪来,上海游客一定爆满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