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对人的素质成长有着哪些作用?

姚玺瑜

<p class="ql-block">贝多芬失聪后是如何作曲的?让我们从音乐和数学的关系说起!</p><p class="ql-block">全脑的开发</p><p class="ql-block">许多家长让孩子学习音乐的目的,主要已经不再是培养孩子成为未来的专业音乐家,而是相信学习音乐有助于孩子的素质成长,或者有些不太确切的说法是:音乐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音乐能够使得孩子变得更聪明。</p><p class="ql-block">音乐对于人的素质成长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两个特点”和“三个层次”。</p><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音乐对于人的素质成长的作用,是综合了情感和理性两个方面的全面的作用,音乐有助于人的“全脑”的开发。</p><p class="ql-block">这是因为音乐中包含了两重信号系统的特征。音乐中包含了表现因素,因而能够直接打动人的心灵,音乐中同时又包含了理性因素,即逻辑因素,或者说数学因素。音乐思维离不开数学思维。音乐的一切基本要素,或者说构成音乐的所有元素,例如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快慢,音阶、调式、音程、和弦的构成,直到曲式、结构、高潮……无不包含着微妙的严谨的数学构成,音乐中渗透着数学,音乐中包容着数学。无怪乎有人说:音乐是形象化的数学,数学是抽象化的音乐。正因为音乐的这种两重信号系统的特征,人们在接受音乐的过程中,同时会产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数学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来源:在谈到音乐对于“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谐调与发展”的作用时,我举了一个钢琴琴童“背谱”过程的例子:要准确地、有把握地实现背谱演奏,至少要同时用到 4 种记忆,第一是音乐(声音)的记忆,听觉上的音乐“流”的运动;第二是乐谱的记忆,一幅幅具有内在联系的图形的转换;第三是手指动作(运动)的记忆,肌肉和关节的运动进入潜意识的记忆,使得在瞬间的“走神”中演奏仍然能够继续;第四是音乐结构(逻辑)的记忆,旋律的重复与变化,和声功能的规律化、程式化的序进,曲式的发展与再现,等等。这四种记忆,既有形象思维,又有逻辑思维,音乐使得这两种思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浑然一体。这种思维方式,正是二十一世纪的新人最需要的思维方式,也是既往许多大科学家、大政治家和具有综合性巨大成就的人所具有的思维方式。</p><p class="ql-block">在感知音乐的过程中,人们可能意识不到这一点;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发挥这一点。我们说到“音乐感知能力”的四个层次——分辨能力、记忆能力、分析能力、鉴赏能力,越到高的层次,就越要求“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谐调与发展”。在这里我想郑重地引用上海的一位音乐理论家杨燕迪先生的话:“仅仅感受音乐而不思索音乐会失去音乐的真髓,仅仅思索音乐而不感受音乐便丢掉了音乐的灵魂。”这段话不仅说出了欣赏音乐、接受音乐的真谛,也从根本上说明了我们应该怎样设置和进行音乐课程的教授和学习。</p><p class="ql-block">所谓“音乐修养”,应该是声音的感受、理论的把握和技艺的熟练等多方面素质的综合。音乐是浩瀚的天空,是无涯的海洋,是深邃的宫殿,是一个人渺小的一生永远不可能穷尽的;但是反过来说,每个人却又都能够欣赏音乐、学习音乐、创造音乐、享用音乐,虽不能穷尽却可以无限逼近,音乐的魅力恰恰又是体现在这里。所以,我们不能把弹琴当作手指灵活性的练习,不能将钢琴考级当成手指运动会;所以,我们设立了《音乐基本素养》课程,虽然现在理解的人还不多,参加的人还很少,但是它的意义决不亚于任何一门表演的考级课程。我相信,音乐能够给予人的,并不单纯是右脑的开发,而是全脑的开发,是情感与智慧的开发,是现代人思维方式的开发,是神话中点石成金的“金手指”的开发。</p><p class="ql-block">李政道先生有一句名言:“科学与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这句话应该是我们欣赏音乐和学习音乐的金钥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