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街头卖菇娘儿

刘伟杰 辽宁国际经济文化俱乐部

<p class="ql-block">作者:刘伟杰</p><p class="ql-block"> “卖姑娘”,“卖姑娘了”……在繁华的街头,春花那清脆的叫卖声宛如天籁之音,吸引了早市众多过往行人。人们纷纷好奇地聚拢过来,疑惑地问道:“姑娘,你究竟卖的是什么呀?”春花看到这般热闹的景象,兴奋不已,眼中闪烁着光芒,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她热情地回答道:“我卖的可是那娇艳欲滴的姑娘呢!您想要买多少呀?”待人们定睛一看,才发现她的布袋里装满了红彤彤如火焰般的菇娘儿。那一个个菇娘儿就像是害羞的小姑娘,躲在布袋里偷偷地张望外面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三十多年前,我与来自韩国的留学生韩大满夫妇一同前往长白山旅游。在那里,我们结识了一位在通化的朝鲜华侨姑娘,她担任我们的临时翻译。旅途中,她给我们讲述了那个令人忍俊不禁的“卖姑娘”的笑话。原来,在朝鲜上学时她学习朝鲜语言,回到家后却要与父母、兄弟姐妹说汉语,语言的转换让她时常闹出一些小笑话。后来,她随父母从朝鲜回到中国生活,由于年纪尚小,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为了帮补家里,她经常采摘一些红菇娘儿拿到早市上去售卖。刚回到国内时,汉语表达还不是很流畅,在市场上卖菇娘儿的过程中,便闹出了许多令人尴尬又好笑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红菇娘,别称灯笼草、挂金灯、红灯笼等。它的果实既可以直接生食,又可以制成美味的饮料,深受人们喜爱。在中国,它的栽培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 300 年的《尔雅》中就有关于酸浆的记载。到了明朝末期,东北地区的人们对它的利用已经十分广泛。</p><p class="ql-block"> 红菇娘儿的花期在春夏季,果实则在秋季成熟。当宿萼呈现出红色或橙红色时,便是最佳的采收时机,然后将其干燥保存。宿萼略呈灯笼状,表面橙红色或橙黄色,仿佛是一个个小巧玲珑的灯笼,挂在枝头。宿萼味苦,果实味甘、微酸,性寒,味苦。红菇娘儿分布广泛,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它常见于草地、山坡林下或田边、路旁和篱笆墙,是路边常见的杂草之一。它的枝条十分繁茂,有很多分支,有时候枝条会匍匐在地面上,甚至还能生根发芽。它的花冠呈钟形,落花之后,浆果圆滑似球形,而花萼在结果时会膨大,膨胀的形状就如同那可爱的灯笼,所以这种植物又称为灯笼草。红菇娘儿全身都是宝。果实可供食用,干红菇娘儿皮可以泡水当茶饮,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对治疗眼花耳聋耳鸣都有不错的疗效。加工成红菇娘儿含片,苦中带甜,对治疗缓解咽炎有明显效果。所以红菇娘儿的药用价值更为明显。</p><p class="ql-block"> 记得我们小时候,暑假去乡下玩耍,妹妹和她的小伙伴们跑到院墙边上,采摘那些红色和黄色的尚未成熟的菇娘儿。她们小心翼翼地扒开菇娘儿的外皮,里面露出了红红的或金黄的圆圆的菇娘果,就像一个个小太阳。她们从家里拿出母亲的缝衣服针,对着菇娘果的根部,轻轻扎一个小孔,然后小心翼翼地将铁针插入菇娘儿的“小嘴里”,再用另一只手不断地揉搓菇娘儿的小肚子,把里边的浆液一点点地顺着小嘴挤出。如此反复,直到把菇娘儿里的浆液全部挤出,只剩下菇娘儿那一层薄薄的外皮儿。接着,她们将掏空的菇娘儿清洗干净,放到嘴里,上下嘴唇一吸,嘴里的菇娘儿立刻涨得鼓鼓的,就像一个个小气球。然后,她们马上用舌头将其推到两排牙齿间,牙齿上下一咬合,菇娘儿瞬间就会发出一种很特别的吱吱声,那声音虽然可能并不动听,但在孩子们的眼中,它就是最喜爱的乐器,一吹起来,心里便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就像那古老的儿童口琴,在那个物质比较贫乏的年代,菇姑娘儿就是她们最好的玩伴,最好的乐器。</p><p class="ql-block"> 如今,咬菇姑娘儿的儿时游戏已经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然而苦菇娘儿偶尔还会在早市场上出现,那最常见的洋菇娘儿俨然已经成为了一种美味的水果。苦菇娘儿也逐渐成为了人们喜爱的保健食品,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滋味。</p><p class="ql-block"> 红菇娘儿也是东北山里人的心头爱,他们常常兴致勃勃地去山上采摘野生的红菇娘儿,然后用线绳穿起来,挂在窗前的上方。那一串串红菇娘儿就像是一串串红红的灯笼,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又仿佛是一群身穿红衣服的小仙女,在窗前轻盈地飘动着,为窗前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过去,东北山区的人家窗前都会挂满红色菇娘儿和红色辣椒,寓意着家里的日子红红火火,充满了生机与活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16日写于内蒙阿鲁科尔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