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竹枝词•麻园》</p><p class="ql-block">滇西抗战著篇章,</p><p class="ql-block">鄯善渊源历史强。</p><p class="ql-block">铁路遗存铭刻记,</p><p class="ql-block">春城鼎立树脊梁。</p><p class="ql-block"> 这是“金堂玉马”今年十月十三日在著名的抗战实物——滇缅铁路昆明西站即今天的麻园站,拍摄的一组作品。根据我俩的约定,由他负责拍照照片,我负责撰写《竹枝词》,共同回忆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的过去和现在,向广大美友和祖国各地的游客,介绍昆明历史名城的故事,共同歌颂美丽云南,美丽春城!</p><p class="ql-block"> 滇缅铁路,一条记忆云南人民为支援抗日战争的国际物资通道,在“七七事变”后开始修筑。其起点在今昆明北站(当时称为昆明总站),由国民政府组织自1938年12月动工,至1942年因滇西重镇腾冲、龙陵的失守而停工。滇缅铁路整个工程浩大,但在昆明范围内的线路实际铺轨仅从昆明修到安宁(后又拆除),始终未能达到最终目的地——缅甸的腊戌,云南省内发动30万人的血汗劳动最终功亏一篑,但是作为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它铭记着云南和昆明人民在滇西抗战中的努力与奋斗。</p><p class="ql-block"> 云南民族史研究、爨文化研究、当代《竹枝词》研究及传承人张百胜</p><p class="ql-block"> 岁次甲辰龙年甲戌月丙辰日于春城昆明</p> <p class="ql-block">《竹枝词•铭记》</p><p class="ql-block">春城景色彩虹芳,</p><p class="ql-block">鄯善家园共筑墙。</p><p class="ql-block">各路精英齐聚会,</p><p class="ql-block">通衢道路赋新章。</p><p class="ql-block"> 滇缅铁路的修建,当时中国的几位著名的铁路和桥梁专家都参与滇缅铁路的建设。1937年交通部公务司司长萨福均调任滇缅铁路局局长,1939年一代铁路巨擘杜镇远先生亲任滇缅铁路局局长兼总工程师。杜镇远延聘一批工程技术人员。如任副局长的张海平、任副局长兼副总工程师的王节尧、任工程局工务课正工程司的汪菊潜、任第一工程处副处长的陶述曾、继任滇缅铁路局局长的龚继成、总工程师室的副总工程师李耀祥、督办公署技术委员会委员汪禧成、设计课长林同炎,第三工程处工务课技术股主任雷从民、第三总段副工程司兼分段长石衡,此外还有朱葆芬、夏舜参、顾彀成、祝秦萱、周庸华、卢肇钧等。这些工程技术人员几乎全是毕业于国内名牌大学并留学欧美的专攻土木工程或铁路建设的专门人才。如杜镇远、王节尧、汪菊潜、龚继成、石衡、林同炎等均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雷从民、卢肇钧毕业于清华大学,陶述曾毕业于北京大学,汪禧成毕业于交通大学,夏舜参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张海平毕业于普渡大学,朱葆芬毕业于康奈尔大学。上述文字来源于网络,仅为撰写《竹枝词》,感谢作者的辛勤劳动。</p><p class="ql-block"> 云南民族史研究、爨文化研究、当代《竹枝词》研究及传承人张百胜</p><p class="ql-block"> 岁次甲辰龙年甲戌月丙辰日于春城昆明</p> <p class="ql-block">《竹枝词•标志》</p><p class="ql-block">滇池彼岸透芳华,</p><p class="ql-block">奠定基石工业嘉。</p><p class="ql-block">滇越通衢行铁路,</p><p class="ql-block">石龙坝上水电发。</p><p class="ql-block"> 昆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历史上是中国最早建立水利发电站,修筑滇越铁路,使用电报通讯,放映电影,最早出现警察制度,发展商埠的城市。就连滇军也是装备法式,英式,德式武器和大炮的新式军队。抗日战争的滇军、滇工、滇粮、滇币支持云南省坚持八年抗战,在此期间接受百万人口、西南联大等迁移学院、学校、研究机构和难民,以滇军组建的60军、新老3军等40万官兵赴抗日前线参加中条山、台儿庄、武汉会战等各次重大会战,就连西南联大也有800学生弃笔从戎加入中国远征军,10万将士血洒疆场。</p><p class="ql-block"> 云南民族史研究、爨文化研究、当代《竹枝词》研究及传承人张百胜</p><p class="ql-block"> 岁次甲辰龙年甲戌月丙辰日于春城昆明</p> <p class="ql-block">《竹枝词•视窗》</p><p class="ql-block">通衢之路看沧桑,</p><p class="ql-block">历史名城绚丽彰。</p><p class="ql-block">抗战风云燃爨火,</p><p class="ql-block">金秋璀璨更辉煌。</p><p class="ql-block"> 滇缅铁路因抗战建立国际物资通道而起,又因日本侵略进入滇西重镇腾冲龙陵等地而停,甚至为防止被侵略者利用又拆迁。但是,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坚决抵抗侵略者的决心和意志是不可战胜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天共和国的铁路建设举世瞩目,高铁建成已经4.5万公里,滇藏铁路也在积极的建设中,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从昆明乘高铁赴西藏。</p><p class="ql-block"> 云南民族史研究、爨文化研究、当代《竹枝词》研究及传承人张百胜</p><p class="ql-block"> 岁次甲辰龙年甲戌月丙辰日于春城昆明</p> <p class="ql-block">《竹枝词•轨道》</p><p class="ql-block">春城景色彩虹芳,</p><p class="ql-block">鄯善渊源碧水扬。</p><p class="ql-block">轨道通衢兴旺路,</p><p class="ql-block">金秋璀璨赋新章。</p><p class="ql-block"> 在云南历史上,最早发现元谋猿人,在人类象形活动的文字化石——沧源岩画上,记载最早人类原住民的祭祀文化——舞蹈,生产生活——狩猎,岩画本身就是矿物与动物血混合后图画在岩壁之上。麻园站是以麻园村的地名而命名的,麻园是原住民中古滇国和滇族后裔从事农耕的证据。这是土著民族西爨白夷种麻织麻的小区域化形成的地名。因为种麻唯一留下来、未被南诏国杨将军押送永昌的西爨白夷。他们编织的麻布和麻绳是军民两用产品,日常生活和军事活动不可缺少。今天,麻园村已经被城市化淹没,铁路边的昆明木材厂都不见身影,取代的是“创意英国”居民小区以及云南艺术学院老院区。</p><p class="ql-block"> 云南民族史研究、爨文化研究、当代《竹枝词》研究及传承人张百胜</p><p class="ql-block"> 岁次甲辰龙年甲戌月丙辰日于春城昆明</p> <p class="ql-block">《竹枝词•亭廊》</p><p class="ql-block">麻园矗立兆天芳,</p><p class="ql-block">鄯善清馨景色彰。</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铭伟业,</p><p class="ql-block">婀娜舞蹈鼎廊坊。</p><p class="ql-block"> 这昆明西站即今日坐落在昆明北站至石咀站之间的麻园站,有搭建在米轨铁路横亘的法式廊坊。这是艺术与实用结合的建筑物,也是昆明西站的标志建筑。今天,在火车博物馆的艺术启发之下,原来的昆明西站按照车站所在地麻园村的地名,确定为麻园站,米黄色是滇中法式建筑与中国建筑文化结合的产物,土在九宫格的中央,五行色黄。是庄严的色泽。昔日被放弃的车站,经过一番艺术加工,在属地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投资修复下,成为昆明市民怀旧的打卡之地。</p><p class="ql-block"> 云南民族史研究、爨文化研究、当代《竹枝词》研究及传承人张百胜</p><p class="ql-block"> 岁次甲辰龙年甲戌月丙辰日于春城昆明</p> <p class="ql-block">《竹枝词•通达》</p><p class="ql-block">滇池伟岸富彝家,</p><p class="ql-block">世代相传祭祀嘉。</p><p class="ql-block">烈火忠魂铭鄯善,</p><p class="ql-block">碑文勒记绘中华。</p><p class="ql-block"> 《史记•西南夷传》中记载彩云之南是属:拾数滇为大。根据近几年昆明市晋宁区、呈贡区河泊所、古城村的考古发掘证实汉代郡县制益州郡及其下属24县中20县县令印鉴陶泥范,谷昌、连然等均在其中,出土的简牍上记载:滇池以亭行。这是汉代十里一亭的通邮驻兵的驿站,通达京城,实现统治的文字记录。</p><p class="ql-block"> 云南民族史研究、爨文化研究、当代《竹枝词》研究及传承人张百胜</p><p class="ql-block"> 岁次甲辰龙年甲戌月丙辰日于春城昆明</p> <p class="ql-block">《竹枝词•俯视》</p><p class="ql-block">凌空雾散透晴庄,</p><p class="ql-block">轨道通衢跨桥梁。</p><p class="ql-block">鄯善渊源铭历史,</p><p class="ql-block">平息战火自国强。</p><p class="ql-block"> 昆明历史上在抗日战争中,累次遭受日军飞机轰炸,其中昆明西站、北站因为修筑米轨铁路,成为运输线上的节点虽然未能通达缅甸,中途而废,但是成为见证这段历史的标志,一是具有警醒人民牢记历史,砥砺前行的作用,二是成为记录这段历史今朝市民游览的打卡地。</p><p class="ql-block"> 云南民族史研究、爨文化研究、当代《竹枝词》研究及传承人张百胜</p><p class="ql-block"> 岁次甲辰龙年甲戌月丙辰日于春城昆明</p> <p class="ql-block">《竹枝词•陪伴》</p><p class="ql-block">金堂玉马兆芳华,</p><p class="ql-block">一路陪同属念佳。</p><p class="ql-block">军旅警营新胜利,</p><p class="ql-block">今朝摄影漫天涯。</p><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中的主角是陪伴“金堂玉马”一生的军嫂加警嫂的“念佳”。作品中也不乏体现温馨家园的魅力!昆明这个历史文化名城,曾经历经磨难与沧桑,从军人观察事物的角度他的选材,透露出当年的抗战烽火,我们应当从中牢记历史,砥砺前行!</p><p class="ql-block"> 云南民族史研究、爨文化研究、当代《竹枝词》研究及传承人张百胜</p><p class="ql-block"> 岁次甲辰龙年甲戌月丙辰日于春城昆明</p> <p class="ql-block">作者介绍:金堂玉马,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某师副参谋长,转业昆明市公安局某分局历任治安、巡警、经侦大队教导员。作为军人和警察用他敏锐的眼光观察和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退休后业余用照相机的镜头记录生活。在普通人的生活中乐趣无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