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岁月宣城水东古镇一日游

游龙

刚过九九重阳节,又迎来金桂飘香的金秋十月。早已议定的下半年芜湖市老年学会医疗保健分会新老会员60人“宣城水东古镇一日游”于2024年10月14日早晨启程,大家分乘二俩大巴车,离开九华广场直奔100多公里外的宣城水东古镇。 游玩的第一个景点就是宣城龙泉洞。根据宣城龙泉洞洞壁上所刻的历代文人墨客题词考证,700多年前龙泉洞已经被喜爱山水的古代驴友所见识。后因年代久远,洞口坍塌被堵而远离尘世。 1978年当地因大旱缺水,当地农民四处寻找水源时无意中被发现,引起当地政府重视而被重新发掘,1982年正式对游客开放。 龙泉洞现在属于私营,虽然大家几乎都是享受免票的老人,大家还是买了人均30元的团体票。溶洞的运营是需要成本的,尤其是溶洞黑暗,需要多种光源照射道路和溶洞景观,所以收点费用也是合理的。 据地质年代考察,龙泉洞为5000万年开始形成,受季风气候影响和雨水侵蚀初步形成溶洞。 大家攀爬的这段溶洞是古地下河,被地下河水冲刷的岩石光滑而形态各异。 龙泉洞为灰质岩,因岩质的不同所形成的钟乳石没有那么晶莹剔透。 和石台县的蓬莱仙洞一样,龙泉洞也存在一些地下暗河,岩壁在流水的冲刷下呈现流线性光滑的地下河道。 形如孔雀的钟乳石大概是龙泉洞的地质奇观了。 常年滴落的泉水中含有碳酸钙,在空气中不断凝结,形成各种形态的钟乳石。 龙泉洞基本上都是灰质岩,基本上都是灰色的。我们所看到的五彩缤纷的各种溶洞景观都是各色灯光所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 形如层层梯田的景观在地质上称为“边石坝”,主要是由水中含有大量的碳酸钙析出沉淀而形成的。边石坝中的一汪汪清澈的泉水,犹如“瑶池”一般。 闪光的麦田 梦幻般的视觉感受! 钟乳石100年才能长1厘米左右,一米长的钟乳石的形成往往需要上万年,我们面前所看到的这三个相垂的钟乳石至少需要几万年或更长时间才能形成。我曾经看过一些溶洞把类似的景观起名为”千年一吻“,实际上应该改为”万年一吻“更为贴切。<div><br></div> 此次参加一日游的会员当中有二个摄影爱好者,也是老年大学摄影班的学员。二个人手持相机穿梭在溶洞之中,用自己的相机中留下溶洞的诸多美景。 一池清冽见底的池水倒影出如此美景,令人惊奇! 倒影 两位摄友合影于龙泉洞窟 心心相印 出了溶洞拾级而下,就可以见到一清朝服饰的文人“施闰章”塑像。<div> 施闰章是清朝著名诗人和学者,也是《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的恩师,对蒲松龄有提携之恩。蒲松龄在《聊斋志异·胭脂》篇末对恩师施闰章极力推崇,而施闰章因门生蒲松龄而传名。</div> 施闰章是宣城人,也算是当地的历史名人了,能在龙泉洞这样的风水宝地建有”施闰章纪念馆“,施闰章也算是含笑九泉了。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老人们在龙泉池前合影留念。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的老同事们也留影于龙泉池前。 伉俪情深,留影于龙泉池前。 龙泉池前有一含泉,声音洪亮者可使泉水喷射十多米高,大家围观这一奇景。 游玩了龙泉洞后已经近中午12点多了,一行60人就近到龙泉洞附近的餐馆吃了一个团餐,餐饮的份量和口味还是不错的。 宣城市水东老街始建于隋唐,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有正街和横街。 每次组织的一日游毫无例外合影留念,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 水东老街除了正街和横街以外,为了提升水东老街的规模和形象,也建造了一些仿古建筑。 有意思的是新建造的衙门与大堂分列两处,审堂与办公分属两处,不知谁一拍脑袋出了这个馊主意! 跨街楼 要想坐花轿拍照,掏出5元来! 这栋建筑有点意思,有点像福建那边的土楼。 水东老街正街人口,可能不是双休日和节假日,街上门庭冷落,显得空空荡荡的。 水东老街的店铺基本上还是以当地的土特产和手工艺产品为主,满足当地老百姓生活和农业生产的物资需求。 老街的管理还是不错的,除了家里用的电动车和三轮车放在自家门前外,店铺前和路面还是比较整洁的。 老街上的“沈家巷”基本保存完好,小巷深深。 大部分的古镇古街好像都少不了彩伞和灯笼这样的标配,无非是想烘托一下气氛,给古镇带来一些喜庆。 水东老街留下为数不多的“十八踏御井”,在石碑底座正面镌刻“明清时期,水东古镇富甲江南,繁盛一时。相传清乾隆皇帝微服私访,驾临老街,走过十八个台阶,来到井边,见周边屋舍俨然,品井水清冽甘甜,龙心大悦,赐名”十八踏御井“。又因在四百米长的正街西侧,均分布了五道古井,此处为首道,因而俗称”一道井“。一道井是正街、横街、当铺街三条主街的相汇处,又是通往水阳江码头的必经之处,此处风格古朴,韵味独特,为文人雅士采风、写生的极佳之处,《剑归》、《太白仙踪》、《枣姑》、《依然的心》等多部影视剧在此拍摄外景。 丁亥仲夏立(2007年)<div> 碑文简要的叙说了”一道井“的历史由来,例证了水东老街悠久的历史文化。</div> 一道井前还有两个历经沧桑的石狮子,几百年来一直默默的护佑着一道井。 从正街到”一道井“原来只有十八个台阶,也就是十八踏。可能历史久远,取水的人长年累月的踩踏,十八级台阶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而重新修建的台阶由原来的十八踏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二十三踏(级)台阶了。 实际上水东老街的地势是比较高的,而地势比较低的一道井和其它的四道井都是地下泉水,冬暖夏凉,清澈甘冽、终年不涸,是全镇饮用和洗漱之处。<div> 一道井为方形,井旁有一石桥,自然的划分出”桥上饮用,桥下浣洗”两个不同用途的用水区域,镇里的居民一直恪守这个生活准则,约定俗成。</div> 正街到一道井的台阶右侧,在一间老屋的护墙上镶嵌有两副雕琢精美的石刻莲藕花瓶浮雕,其寓意“佳偶(藕)天成,夫妻和睦,连(莲)生贵子(莲子)。这也是我在水东街头巷尾所见到的不可多得而保存完好的精美石雕艺术品了。 在横街上有一家挂着”宣州区水东镇史馆“、”皖南民俗博物馆“二块牌子的私人博物馆,对面还有”皮影戏博物馆“,只要花10元钱就可以同时看这二个博物馆。博物馆所在的房子是一个三进二层的大院,雕梁画栋,想当年这里居住的主人也应该是老街上的一个大户人家。<div> 馆藏内容很丰富,都是我们小时候所见到的老物件,勾起我们对历史文化的无限回顾。</div> 博物馆对面就是皮影戏博物馆,如果带着孩子和年青人去看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皮影戏,了解一下传承了千年的历史文化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如果不是古镇旅游热给当地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这些饱经历史沧桑少人居住的老街可能会逐步衰落。从某种意义上讲,古镇催生了旅游经济的发展,反过来旅游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对古镇的维护,延续了古镇历史文化的传承。 ”大夫第“建于明万历年间,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也是水东老街上唯一做官的门第。”大夫第“在古时候就是从五品以上(相当于现在的副厅级以上)文职官员的私宅。 “大夫第”的初建者是一位外来的掌管盐务的官员,官至四品,负责城南一带(水东一带)的盐务。当时水东水路畅通、交通便利,商贸繁荣,而横街是老街最繁华的地段,离通往水阳江的“十八踏”几步之遥,于是这位官员就决定就把自己的府第建在这方宝地。后来这位官员衣锦还乡时将“大夫第”卖给一个在水东做生意的泾县籍的梅姓商人,就是水东古镇老字号梅德泰号创始人。当时泾县梅氏家族在水东经商的产业规模很大,有“梅半街”之说。为了凝聚和团结家族势力,将这个“大夫第”改建为梅氏祠堂。 漫步在清幽的青石板路上,小街显得幽深而宁静。 时光的交错。 街头十分逼真的壁画。 当铺街 五十年代场景的壁画令人回味! 每到一个地方总要带走一点,留下一点。 l 宣城水东盛产枣,当地用独特的工艺加工的”水东蜜枣”也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在那个过去的年代,送一斤水东蜜枣给亲戚和朋友那也是一件挺有面子的礼物。<div> 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水东蜜枣已经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不过到了水东,蜜枣多少要买点尝尝。</div> 老领导和老部下相聚脸上绽放出喜悦的笑容! 老同事们聚在一起,兴高采烈的分享旅游中所见所闻的快乐! 一年二次的医疗保健分会的一日游在今年的金秋岁月中拉下了帷幕,期待2025年再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