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的从教生涯中,最值得骄傲的是培养出一个高考学霸——总分150的英语考试考取149分,大学毕业之后,又先后出访美、英、德、意大利、越南、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以色列等近20个国家。今天,应学霸夫妇之邀来到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佛山,受到盛情款待。<br>中餐之后,从南门登“理学名山”——西樵山。<br>西樵山,本来的名字叫锦石山,那是因为山上的峰石灿烂如锦而得名。樵,是砍柴的意思。古时候,广州人到东面的罗浮山砍柴,称罗浮山“东樵”;往西面的锦石山去砍柴,就把锦石山叫做“西樵”了。此外,西樵山还有好几个别的名字,比如“茶山”、“三教名山”、“理学名山”、“会唱歌的山”等等。<br><br><br></h3> <h3>这是李总夫妇特意为我们选定的湘菜馆</h3> <h3>西樵山是广东四大名山之一,有着“珠江文明的灯塔”“理学名山”“南狮发源地,黄飞鸿故里”等美誉。从远古的文明火种,到文人墨客的墨香传承,再到近代的变革思潮,西樵山见证了岭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承载了岭南人“求新求变、创新进取”的精神,成为岭南文化一个诗意而厚重的坐标。<br> 景区有72山峰,形成众多水景,232处泉眼,28处瀑布;山间古有34景,以“云崖飞瀑”、“无叶清泉”等泉瀑命名的就有10处;此外还有42洞和无数的奇崖怪壁,例如九龙岩、冬菇石、燕岩等。<br><br>西樵无叶井传说<br> 西樵山上碧云村口,有西樵山上碧云村口,有口水井,开酱主专数百年。看上去平淡无奇,井的上空虽是浓荫覆盖,但井的水面连一片树叶也看不见。即使故意拾一片落叶放进井里,瞬间也随水流去。并水澄碧冰凉,保持常满,溢出井外,最宜泡茶。山里人称它为无叶井。<br><br>民间故事--西樵四方竹<br> 很久以前,西樵山上有一对青年男女相爱,他俩对歌传情,密订终身。可是姑娘家是户势利 人家,嫌弃男家太穷,靠打柴过日子。男子到女家求婚时,姑娘的母亲竟挡住门口唱道:不是花鞋莫行街,不是利斧莫打柴,除非山中天地变,竹子成方送女来。那个男子是个痴情的人,他听了便下决心要叫竹子变方。<br> 他在自己的草棚下,栽了一棵竹子,早晚用力在竹竿上下捏一会儿。捏呀捏的,捏了一年竹竿的下截变方了,但上截还是圆的。捏呀捏的,捏了两年,竹竿的上截变方了,但下截又恢复 了圆形。这时姑娘的母亲就把女儿嫁给了 一个官家。在花轿过门的途中,那姑娘便在轿里自尽了。 男子听说以后,一气之下,拔起棚下的竹株,带着它进佛寺当和尚去了。<br> 这个男子当了和尚以后,天天在禅堂念经,天天仍旧捏着檐下的那棵竹子。经书念了十回、 百回、千回,竹竿捏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终于,一棵方形的竹子在香烟缭绕中出现了,叶 型细长,竿色墨绿,后来从旁长出的新竹也是方的。<br> 和尚便穿上整齐的袈裟,虔诚地把方竹子从禅堂前移栽在那姑娘的坟上。不久,方竹子在坟 地里繁殖开来了,长满了坡坡岭岭。<br> 从此,西樵山上有这么一种习惯:男子向女子求婚,得在女方的家门前,栽下一枝四方竹 ,表示自己对爱情的坚贞。</h3> <h3>目前全世界最高的观音坐像——西樵山观音菩萨圣像。<br>1995年农历6月19日奠基,历时三年营建,于1998年农历2月19日开光并对外开放的西櫵山观音菩萨圣像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坐像,通高为61.9米,寓意观音菩萨成道于6月19日之意,莲座周围上下三层共镶60片莲花瓣。观音菩萨圣像背南朝北,双足交盘趺坐在莲花座上。头戴宝珠天冠,身披天衣,着罗裙,弯眉朱唇,眼似双星,面部亲切慈祥,广视众生,安详凝重,祝愿人间安乐祥和的慈悲法相。观音菩萨圣像莲花宝座,四面环水,有四桥通达,寓意“四方净土、八功德水、四边阶道”的佛界圣境。水桥外宽阔的平台,供游人瞻仰观音菩萨圣像。外环为莲花廊,内设功德墙。莲花廊外壁,以精湛的壁画及浮雕的艺术手法,展现观音菩萨的故事和传说。</h3> <h3>观世音,梵文Avalokiteśvara,译为中文应该是“光自在”"观世音",是“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的简称,又作南无观世音、大慈大悲观世音、师子无畏音、大慈柔软音、大梵清净音、大光普照音、 天人丈夫音、能施众生乐、济度生死岸等。因观世音菩萨曾经发愿,任何人在遇到无论任何灾难时,只要一心虔诚念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时,即会得到观世音菩萨的救度——“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因此,名为“观世音菩萨”。<br>观音菩萨与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一起,被称为四大菩萨。观世音菩萨在佛教诸菩萨中,位居各大菩萨之首,是我国百姓最崇奉的菩萨,拥有的信徒最多,影响最大。菩萨端庄慈祥,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她是大乘佛教慈悲救世精神的最深刻诠释。菩萨是久已成就的古佛,号“正法明如来”,为度众生倒驾慈航,现菩萨身。菩萨有三十二应,佛,天人,罗汉,男、女,童子,官员,居士种种等身相,众生应以何身得度,菩萨则现何身而为说法,随缘救度。菩萨无极之体,当然更无皮囊色身和男女之相的执着了。古印度佛教中,观世音菩萨像既有现男相也有现女相的。到中国南宋以后,女性的观音菩萨相已深植中国百姓心中。<br>“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慈悲即观音,在中国妇孺皆知。观世音菩萨象征泛在的真理,无形而无所不在,在国际上有“人类的仁慈保护者”之称。菩萨行无缘大慈,运同体大悲,大慈与人乐,大悲拔人苦,在智、悲、行、愿之中,观音菩萨在娑婆人间救苦救难的品格,使其成为慈悲的化身。“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自然界的灾变与人间社会祸难不可能消除的情况下,观世音菩萨就是人们心中永远的信仰希冀。<br><br><br></h3> <h3>下午五点,李总说:旅游车只开到五点半,赶紧去坐车吧,就这样我们结束了这次的旅程。这次旅行,我们不仅欣赏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还了解了西樵山的文化和历史。西樵山,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这次旅行,我们收获了美景,也收获了心灵的平静。希望下次还能再次来到这里,再次感受这片土地的神奇与美丽。</h3> <h3>从西樵山下来,李总指着一片仿古的院落说,这是影视城,“西樵国艺影视城”的拍摄基地,《新喜剧之王》就是在这里拍摄的。<br>我和全东只要跑到进门口,一个女士说,要下班了,不卖票啦!无奈,我们只好一边向她打听,一边在外面走走看看。<br>了解到,这里可以称为“中国南方好莱坞”,影视城中打造了许多仿古场景,专供影视剧组进驻拍摄,至今已有多部影视作品在这里出炉,包括好莱坞大片《致命追击》、国产佳片《叶问--终极之战》、《追龙》、TVB热播剧《巾帼枭雄之喋血长天》等,因此同样受到了周星驰和《新喜剧之王》剧组的青睐。<br><br>影视城中的仿真香港街区非常有特色,以 “平民夜总会”著称的大笪地为中心,四周分布着弥敦道、尖沙咀、皇后大道中、旺角等街景,更有油麻地警署等多座象征英国殖民统治的英式建筑,融合天后庙、冰室、拳馆、火车站、电车库这类传统香港风情建筑,巧妙地将二十世纪繁华的港人生活浓缩再现。<br><br>这里除了供各影视剧组拍摄之外,还向游客开放,让普罗大众也能领略电影梦工场的魅力。行走于惟妙惟肖的仿古街区,老香港就风情历历在目,栩栩如生,让人有种奇妙的穿越之感,会在某个转角触景生情,联想到某段尘封的历史。<br><br>更加梦幻的是,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偶遇平时只在荧幕上见到的巨星,刘德华、甄子丹、吴君如、袁咏仪等大牌都在影视城拍摄过,同时人们更能亲眼目睹一众无名龙套演员在这里为梦想打拼的血泪故事。<br><br>正如《新喜剧之王》中描述的一样,一部电影正在准备拍摄,一群化好妆的龙套演员列队候场,副导演根据剧本所需现场选角,给每个人出题试演,“生气”“悲愤”或“皮笑肉不笑”,每人几秒钟,一个表情就决定一个龙套演员是否能入选,选中的留下,其他人只能卸妆离开。<br><br>当一场戏拍摄完毕,龙套演员们的戏份也结束了,在剧组工作人员的招呼下,排队在摄影棚外领取盒饭,一人一份,不得多拿,就连筷子都得一个个发。看到这里,让人不禁觉得有些许悲凉,但同时又想到了周星驰的一句经典台词:人无梦想,跟咸鱼有何区别。即使旁人万般不解,但为了梦想,他们愿意做一个努力奋斗的傻子。<br><br>这里承载了无数人的明星梦,这些龙套演员都是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他们有的学过表演,有的草根出身,他们默默无闻,却都怀揣着一颗对电影炽热的初心,和一份敢闯敢拼的执着。纵然失败是家常便饭,落选总是常伴左右,但他们都依然固执地坚持,等待着一个让自己大红大紫的机遇,因为他们都是追梦人。<br></h3> <h3>美食晚餐<br>晚餐之前,我特意对李总说,越简单越好。谁知,李总搞得很丰盛,尽显广州特色。“食在广州、穿在苏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这一谚语一直流传在民间。<br> 从本意上看,“食在广州”是指精致美味的粤菜,广州粤菜可谓天下一绝,食之为人生一大快事。“穿在苏州”是指苏州丝绸誉满天下,用苏州丝绸做成的衣服,不仅舒适自然,而且华丽美观<br> “玩在杭州”是指西湖美景如画,人们走进西湖,宛若进入了人间仙境。“死在柳州”则是指柳州有好的木材,可以为逝者打一副上好的棺材,那是人生的最好归宿。<br><br> 在以土葬为主的年代,一副上好的棺材确实有其独特的魅力。传统观念认为,棺材是人们最后的归宿,老年人能拥有一副上好的棺材,可以说是梦寐以求的事情,所以就有了“死在柳州”的谚语。<br><br> 柳州棺木誉满天下,并有“死在柳州”之称,据说“死在柳州”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有关。据传柳宗元到柳州做官,最后客死异乡,柳州百姓为了纪念他,特意为他打了一副上好的楠木棺材,棺材内殓着他的遗体,千里迢迢赶回老家去安葬。<br><br> 众所周知,柳宗元是河东人(山西永济人),在交通不甚发达的古代,从柳州到河东需要走好几个月的时间。由于山高路远,人们担心耽搁下葬的日期,就急急忙忙往家赶。<br><br> 等回到河东,开棺重新殓装遗体的时候,人们惊奇地发现,柳公的遗体依然保存得完好无损。柳州棺材也因沾了柳宗元的名人效应而声名大噪。因此古代的达官贵人无不以拥有一口上好的柳州棺材为荣,因此有了“死在柳州”的说法。<br><br> 柳州素有“桂中商埠”之称,是木材的集散地。附近的许多县是山区县,木材资源丰富。沿着水路,这些优质木材运到柳州,又从柳州运往外地,故称“柳木”。“柳木”是柳州的优质木材,用来做家具、做棺材,深受世人的青睐。<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