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如果你走进茶的世界,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从绿茶的清香中,你可以看到春光的明媚,体味亲情的温暖,感悟友情的尊贵。你还可以在茶韵中寻求希翼,在茶雾中感悟历史。</p><p class="ql-block">“茶,南方之嘉木也。”罗源是七境茶的故乡,七境茶的故乡,也是陈善的故乡。南宋陈善出生书香门第,从小天资聪慧,九岁就会诵读五经,二十岁负笈郡庠,郡儒见其文章大加赞赏。陈善有志功名,经过岁大比两场府县考试,准备进京参加省试。陈善上京城考试带足了盘缠、文房四宝。</p><p class="ql-block">临行前,母亲要沏茶给陈善喝,问:“儿啊,要方山茶,还是七境茶?”</p><p class="ql-block">“要正七境堂绿。”陈善答道。</p><p class="ql-block">“去京城也带这么?”母亲问。</p><p class="ql-block">“嗯。”陈善又答道。</p><p class="ql-block">母亲就进屋,拿出七境茶,陈善接过茶,将饼茶碾碎,置于碗中,陈善把水倒入汤瓶,放在炉子上烧,在一边静静地等待,只觉汤瓶里翻滚的水,有风云的变幻,水煎过第二沸刚到第三沸时,陈善赶紧提瓶,注水入茶盏中,一壶冲入,便会立刻觉得茶香四溢,汤未入口已生津,而后喝了起来。</p><p class="ql-block">陈善到了京城,正是值秦桧当权,秦桧主张和议,陈善深知其弊端坚决反对。陈善满怀报国热忱,与在京城太学生上书朝廷,陈言抗金复国之计,支持岳飞一派,反对投降行为。每次省试所作策论都希望皇上恢复故土,别再贻误天下大计,因而三次省试皆因此落榜。</p><p class="ql-block">这期间,陈善从不放弃努力,一有空,就写读书笔记,集了两百多则。一有烦恼就到处走走,散散心,一次,带着人来到浙江永嘉,去拜访好好友,主人见陈善来了,就点茶招待,拿出汤瓶煎水,而后将研细茶末放入茶盏,用勺挑上色翠的茶末放入茶盏,再注入少许沸水,将茶末调成浓膏状。接着一只手执壶往茶盏注水,另一只手用茶筅拂动茶盏中的茶汤,见到泛起汤花,就捧茶盏送到陈善跟前。陈善喝着茶,感觉这味道香甜,非常清爽,好像和家乡的正七境堂绿茶的味道一样,就问主人:“这是什么茶?”“正七境堂绿茶,我是托人从福建捎来的。”主人回应道。陈善想不到在这里也喝到家乡茶,就高兴地来到后花园,坐在鱼池边,只见亭上面梁柱中间有块牌匾,末尾上写有“乞书”两字。他就想起石曼卿、刘潜的事,两人曾经一同在京城会饮,酒楼主人知道他俩很有才华,特地为他们安排舒适的座位,提供美酒好菜,款待了整整一天。到了傍晚,主人拿出笔墨纸砚,请他们写字题名。刘潜、石曼卿面对此景,盛情难却,相互看了,说:“捧出砚台,可以给你们写。”陈善就对同行的人说:“这里的‘乞书’就可以与这故事‘捧砚’作对。”坐在一起的人哄的一声,大笑起来。</p><p class="ql-block">到了家里,陈善泡起正七境堂绿茶,又翻开《东坡集》,读起《叶嘉传》。读着读着,陈善用这壶水泡了一遍又一遍的茶,只觉得味道还是如初。读到《叶嘉传》,读到“遗香后世”、“风味恬淡”、“遂为郝源民”、“容貌如铁”、“氏于闽中者”、“风味德馨”,“管山海之利”等等,只觉得里面写的茶色、觉、味、质与正在喝的正七境堂绿茶一一相合,联想起乡人早先说邑人陈元规写的茶文章,再忆起“市书肆往往逐时增添改换,以求速售”,错编时有发生,就断定这篇《叶嘉传》是邑人陈元规的作品,他就在笔记上写道:“《东坡集》有《叶嘉传》,此吾邑陈表民作也。表民名元规,不及见其人,盖名士也……”</p><p class="ql-block">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秦桧病死。绍兴三十年(1160年),陈善第四次参加会试,终于中了进士。消息传来,家人为此喜欢一场,但总觉得考了这么久才中,有些遗憾。道士说出其中的秘密,说当年陈善是自己“要正七境堂绿”,才有这样的结果,“要正七境堂绿”就是“要正好七进考场才录取”,况且罗源方言“绿”的音和“录”的音是一样的。通过府县举荐之后参加解试,以及四场会试,算来刚好七进考场,如果没有这“七进”,当时选了“方山茶”,也许“方三茬”也能考中进士,但出不了千古一书——《扪虱新话》,道士一遇到天机。大家一听若有所悟。不过,这实际上是应验了“自古雄才多磨难”这一名言,是啊,从来少见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