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之中|沧海桑田那一年

幸福的钥匙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沧海变为桑田需要多久?在西炮台山上,有位老人家说,也就一两百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是一九八七年夏天,学校组织去烟台做课程实习。我们的工厂坐落在西炮台山脚下,往东隔着几道街区便是烟台港。海滨浴场要更远一些,但大伙儿都是头一回见到海,每天午后收了工总是去海边,捉个海星,拾个贝壳,日复一日,乐此不疲,一个暑期下来,人都晒得发了亮。快乐的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直到实习结束,我们即将离开烟台那天傍晚,大伙才又想到去山上看看,那感觉,像是去会见一位相约已久而又险些擦肩的朋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工厂离西炮台山太近了,不消一刻钟,我们已经置身乔木茂密山中。那是个海防公园,除了古旧的城墙和青砖砌成的炮台,没有围墙也不收门票。站在山顶炮台上,实习工厂近在眼前,往东不远处便是海岸。傍晚,大海给太阳的余晖镀成了金黄颜色,炮台上很清静,除了我们几个同学,只有一位老人,刚才晾晒过采来的什么野菜或是草药,正收拾着准备离开。我在四川长大算是见惯山货,奇怪他摆弄的是什么,他见我好奇,说这西炮台山啊以前叫通伸山,也叫通伸岗,山不太高却算芝罘区的一个高处,从前呢这山下就是海,风水好着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很是诧异,就近爬上一只古炮,上边刻着一个皇冠、几个英文字母和一个年代:1840。这古炮长不过丈许,后端肥大而封死,前端开口,活像个大号棒槌,看上去射程有限,当年山下理应是海。可转念一想,1840年距今实在不远,难道说我们的实习工厂在百年前还是一片汪洋?东海扬尘竟致于发生在百十年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人下山了,留下了一个沧海桑田的传说,匪夷所思,令人惆怅。是夜,我们坐在青石砖炮台上,静看夕阳惜下,听夏蝉声此起彼伏。“朝菌不知晦朔,秋虫不知冬春”,我真同情夏蝉,更感慨于苍天尚且易老,人生天地间实则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的爱,有多少是缘于对生命的无奈呢,因为害怕错过,所以才倍加珍惜——这就是我们潜意识里不能错过西炮台山的原因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色渐暗,山下宿舍里的灯也亮了,我们需要下山的时候,一个女同学依依不舍地把手绢系在了炮台边的一棵小树上,她说从这里可以看见宿舍的窗子,理论上回到宿舍也能看见这条手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西炮台山下来,回到宿舍时,天已经黑透了。第二天一早,我们搭乘火车离开烟台,火车徐徐开出烟台站,一转两转,西炮台山竟然又出现在眼前。原来,西炮台山离火车道那么近。我急迫地从车窗向山上眺望,火车渐行渐近,有一刻,我感觉就要看见了,火车渐行渐远,我终于什么也没有看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