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66年夏季小学毕业,却没能在9月升入中学,因为“文革”学校停课、停止招生。1968年1月,终于跨进了中学的校门。没有入学考试,取消志愿填报,我和我的小学同学统一就近分配到北京市太平路中学(现为十一实验中学)。</p><p class="ql-block">入校一年半后,我们成了69届初中毕业生,“一锅端”分配去边疆,我选择了内蒙生产建设兵团。十三年后,我从武汉调回北京工作。从那时到现在的42年间,路过学校几次,但没有进去过。</p><p class="ql-block">得知今年10月1日是学校建校60周年校友返校日,我萌生了回学校看看的念头,约了几位老同学前往。</p> <p class="ql-block">返校前夕,整理东西时意外发现了我的中学学生证,真是天助我也!</p><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到校门口,先让它与学校合个影吧!</p> <p class="ql-block">相约而来的同学。</p> <p class="ql-block">进了校门,看到两栋大楼。当年我们在校时可只有一栋楼,也没这么高。</p><p class="ql-block">老师和学生在为迎接校友做准备。我们到得比较早,校园里人不算多。</p> <p class="ql-block">首先签到。</p> <p class="ql-block">四人特意签在一张纸上。</p> <p class="ql-block">一位高二学生为我们当“导游”,边走边热情讲解。</p> <p class="ql-block">太平路中学始建于1964年,2016年改为十一实验中学,进行综合教育改革实验。</p> <p class="ql-block">在新建教学楼的“太平墙”上嵌有24块“太平砖”,取自旧教学楼,与当年建造人民大会堂的砖为同一批次。</p> <p class="ql-block">年愈七十的我们与十七岁的少年并肩走在校园里。</p> <p class="ql-block">教学楼</p> <p class="ql-block">大操场</p> <p class="ql-block">站在操场上看教学楼</p> <p class="ql-block">我们边听介绍边回忆55年前学校的旧景,为母校巨大的变化由衷感叹。接下来,还有更让我们惊喜和赞叹不已的呢!</p> <p class="ql-block">“导游”带我们进入地下室,除了车库,还有许多宽敞的房间,原来学生的若干活动都是在这里进行的呀!当年我们在校时是“弹丸之地”,通过向上和向地下的纵深扩展,如今有诺大的“地盘”。</p><p class="ql-block">我随手拍的几张照片展示一下。</p> <p class="ql-block">健身区域</p> <p class="ql-block">没记住这个房间是搞什么活动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各种乐器</p> <p class="ql-block">这里好像是排演剧目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美术区域</p> <p class="ql-block">军事区域</p> <p class="ql-block">学生的摄影作品</p> <p class="ql-block">书法作品</p> <p class="ql-block">好漂亮的旋转楼梯</p> <p class="ql-block">学术厅</p> <p class="ql-block">图书室</p> <p class="ql-block">在地下一层走廊透过玻璃窗看到地下二层的羽毛球场,还有篮球场呢!</p> <p class="ql-block">走楼梯下地下二层。</p> <p class="ql-block">在羽毛球场,我挥拍与一位女学生打了两下。</p> <p class="ql-block">篮球场上,来个三步跨栏。</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学校,“导游”送我们到教室。不同毕业届别安排在不同的教室。在这里,郭同学还碰到了她同班的同学。</p> <p class="ql-block">坐在教室的课桌前,再拍拍我的学生证。</p> <p class="ql-block">学校为校友安排了午饭。我们从教室下楼去餐厅。</p> <p class="ql-block">自助餐,品种不少,一样来点儿。</p> <p class="ql-block">学校准备的相关书籍资料,免费赠送。</p> <p class="ql-block">此次返校唯一的遗憾是没有见到我的班主任杨立君老师。我在校园里找到人力资源部门的老师询问,她说杨老师和她的先生马炳鑫老师都来了,刚才还看到呢。可再去找却没找到。我在食堂里等,到教室去看,在校园里转悠,都没能碰面。想到两位老师年事已高,可能没吃午饭就离开学校了。真是失之交臂啊!</p><p class="ql-block">我和同学离开学校,又去老教师们居住的三十三号院里寻找,午休时间院子里静悄悄的,没有看到人影,也就无从打听。接着走到十一中学(马老师后来调到这个学校了),在校门口碰到一个返校的校友,他认识马老师,要了我的电话,说回头帮助打听一下。真是碰到了热心人!</p><p class="ql-block">回到家等消息,过了两天他来电话告诉我,马、杨二位老师已经不在三十三号院了,住到孩子那里,具体地址不知道。线索又断了。</p><p class="ql-block">我回到了目前的居住地天津。下一步还得想办法找到我的老师!</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