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归来,正“秩”青春——北京师大二附中1971级秩年返校

刘翎

<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28日,北京师大二附中1971级同学相隔54年返校日</p> <p class="ql-block"> 为了这一天,当年毕业留校,<span style="font-size:18px;">如今已经退休多年的老同学们</span>半年前就开始了筹备工作。他们称自己为“干活儿群”</p><p class="ql-block"> 他(她)们为这次跨越半个多世纪的聚会完成了三件不起的大事:</p><p class="ql-block">1.编辑一部纪念册。</p><p class="ql-block">2.编辑一部纪念影视片。</p><p class="ql-block">3.组织一次71届同学聚会。</p> <p class="ql-block">  筹备工作的艰辛与不易可想而知,翻阅53年前的入学档案,把十个班级的几百名同学入学档案逐一查找。</p><p class="ql-block"> 通知失散53年而杳无音讯的同学们,撰稿、征稿、采访老师、查找档案,安排会场……,林林总总繁琐而艰难。</p> <p class="ql-block">  干活儿群的几位老同学,不远万里赶到武汉,采访住在养老院里94岁的英语丁老师。</p> <p class="ql-block">  他(她)们对高龄退休在家的老师们一一登门采访,撰写他们的教书育人的事迹。</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4.9.28日</span>相聚的日子终于到来了!</p> <p class="ql-block">  沿着校园熟悉的小路,踏着我青春时留下的脚印。</p> <p class="ql-block">  1968年9月28日,我13岁在师大二附中报道入学。</p> <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28日,我69岁在师大二附中报道返校。</p><p class="ql-block"> 相隔半个多世纪呀!</p> <p class="ql-block">  怎么样,吓你一跳吧?</p> <p class="ql-block">  走廊上并排陈列着当年入学时10个班级全体学生的照片。</p><p class="ql-block"> 那一张张稚嫩的面孔,天真的目光,内心在问自己:我还回得去吗?</p> <p class="ql-block">  这位同学他叫“卢建华”,可是我怎么也找不出他初中时的半点儿模样。我反复盘问他,你到底是谁?临分手时我还说:“你就不是卢建华,你就招了吧!”</p> <p class="ql-block">  母校安排的高中部学生志愿者们服务。他们叫我奶奶。54年前我们比他们这个年龄还小啊!</p> <p class="ql-block">  与孙女辈的志愿者合影,身后的大槐树是二附中四代人成长的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  致敬母校! </p><p class="ql-block"> 致敬老师!</p><p class="ql-block"> 致敬我们逝去的青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