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近期央视播出的电视剧“上甘岭”看的人们热血沸腾,英雄的志愿军战士手握冲锋枪不怕牺牲、奋勇杀敌的场景令人热泪盈眶,望着战士手中喷射出火焰的冲锋枪,不由的想起了我曾经有一支同样型号的仿苏式冲锋枪。</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于1968年12月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到陕西高陵县插队落户,1969年3月珍宝岛事件发生后,全国进入了全民皆兵的“备战”状态。在农村插队期间,除了干不完的农活外,参加最多的就是民兵训练活动,当年在“大办民兵师”的政策下,全国各县有民兵师,公社有民兵团,大队有民兵营。农村年满16岁以上的青年社员基本上都参加了民兵组织,我们知青也不例外。参加民兵军事训练,掌握普通武器的使用,提高个人的基本技能,维护社会治安,各级民兵组织在广大的农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于在劳动生产中突出的表现和很强的组织能力,我被任命为大队民兵营副营长,负责军事训练和日常的执勤巡逻等。七〇年九月在县武装部参加民兵干部学习班,系统学习“民兵工作条例”,接受军事知识培训,武器使用与保养、队列操练、射击刺杀等基础常识,并参加轻、重机枪、自动半自动步枪的实弹射击等历时12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同时我兼任大队民兵营武装基干民兵排排长,武装民兵排由22名武装基干民兵组成,每个民兵都是经过严格政治审查,由各生产队挑选出来的家庭出身贫农、身体健康、政治觉悟高的优秀男女青年。每个武装基干民兵常年配有一支七九式步枪,营长佩有一把驳壳手枪,我配发了一只抗美援朝时期的冲锋枪,并将营里唯一的一挺捷克1939年制造的轻机枪也由我保管,子弹由民兵营统一保管,执行任务时才发给每个民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配发给我的这支国产50式7.62mm冲锋枪,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款制式冲锋枪,该枪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以苏联著名的波波沙41式冲锋枪为蓝本,进行多项技术改造的仿制枪械。这只枪号170771的冲锋枪枪管、枪身和弹匣乌黑锃亮,木柄枪托也油光坚硬,有部分凹陷并呈暗黑色,一看就是经历过战争炮火洗礼过的老枪,在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一定击毙过不少美国鬼子,说不定是哪位立过战功的志愿军英雄用过的钢枪?我格外地爱护珍惜这支冲锋枪,除了每周拆卸枪械零件、擦拭上油保护外,平时挂在墙上并用布罩着,每次巡逻执勤回来后用干布拭去枪身上的浮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我的工作日记本中翻到了当年各生产队持枪民兵的名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1970年在县民兵干部学习班学习武器使用时画的枪支草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每年冬天农闲时大队民兵营都要进行军事集训,我亲自教授队例操练、射击要领、武器保养等,面对年令比我大很多的男女农村青年,我表情严肃不讲情面,对不符合要求的动作毫不留情。在雪地训练匍匐前进,对撅着屁股不愿意趴在地上的民兵,照背上就是猛踩一脚。队列训练中我发出的口令宏亮有力、准确,在公社民兵团队例汇报比赛中得到上级的一致好评。当年参加民兵活动是按照出工出勤对待有报酬的,所以民兵组织的开会学习、军事训练、执行任务等深受广大农村青年支持,是非常乐意参加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秋天到了!保护丰收的劳动成果,防止阶级敌人破坏是大队民兵的重要任务。我负责临潼庄村周边的护秋任务,每晚带领民兵分别巡逻在田间小路上。己成熟的包谷地常常丢失玉米棒,偷盗分子为了作案方便,也常带着狗犬放风,一旦发现有人接近,狗叫声往往使得盗窃者逃之夭夭,要捉住盗窃分子必须先对付狗。有次巡逻中发现路边有只大黄狗狂吼,我立刻用冲锋枪瞄准将狗击毙,经过搜索盗贼己不知去向。执勤完后用绳子把死狗拖回我的屋内,突然晃动着血淋淋脑袋的死狗摇摇晃晃要站起来,并呲牙咧嘴地想要咬人,急得我跳到床上用冲锋枪对着狗脑袋连开三枪,狗血溅的滿屋都是,幸好有惊无险,没有伤着人。第二天把狗吊在树上剝皮、开膛破肚清洗干净,狗肉炖了滿满一大锅,香喷喷的狗肉让知青们美美地吃了好几顿,弥补了长期没肉吃的缺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用手中的冲锋枪还做过一件残忍的事情: 我们生产队饲养的大黑马产下了一只小马驹,遗憾的是小马驹先天残疾只有三条腿着地,另一条腿畸形拐向了半空,它整天跟随在母马后面连蹦带跳形影不离。大约半年后生产队长对我讲: 马驹逐渐长大了,白吃粮食也干不了活,还影响母马拉车下地,你用枪把它收拾了。我当时也没有多想,在生产队的库房院里,用冲锋枪对着马驹的脑袋,傻傻的马驹瞪着眼睛望着枪,我扣动扳机“砰”的一声,马驹挣扎了几下直挺挺地躺在了地上,事后大伙都认为我挺狠心的。当然我带着冲锋枪还多次执行过巡逻放哨、战备值班、押送人员、维持会场秩序等任务,除了射击打靶外,真正用冲锋枪只打死过这二只动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71年9月17日,接到县武装部紧急电话通知:根据中央军委14日发佈的“全国处于一级战备状态”的命令,各公社成立武装基干民兵连,进行战备值班,接到空袭、空降、原子弹袭击命令后,武装民兵要迅速集合待命。要求民兵“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组织、军事、政治三落实”,并进行武器装备检查,电话、电线检查,加强对四类分子的管控。当时并不知道发生了“九.一三”林彪外逃事件,都以为国庆节快要到了,要组织民兵战备值班,但我觉得这次战备值班比以往的规模要大,军分区、武装部都很重视。大队分工我负责武装基干民兵排值班,分成三个班轮流在大队部待命,每天24小时吃饭、睡觉都住在营部。当时的气氛很紧张,白天练习射击,擦拭武器,枪不离身而且配发了子弹,夜间在村子周边巡逻,演练紧急集合。期间多次在公社召开会议传迖兰州军区、省军区、军分区的指示:提高警惕,加强战备工作,克服麻痹思想;苏联在边境大规模军事演习,防止苏联搞突然袭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不久县武装部韩部长宣布湾子、通远、药惠、城关四个公社成立高陵民兵独立团,重点任务保卫阎良机场安全。这样高度紧急状态保持了大约十余天,国庆节前几天又突然接到命令:崇皇、姬家、榆楚三个公社民兵所有枪支弹药立刻上交。我也是一头雾水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急忙连夜集中民兵排的枪支上交到公社,从此也告别了跟随我近两年的50式冲锋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至今我还很想念一起共过事的大队民兵营长李学义,他是一位精干的复员军人;教导员老书记李民是受人尊敬的八路军负伤残疾老战士;还有副营长周招弟,也是一位能干的农村女青年。当年我们在大队民兵营合作的很默契,各项民兵活动进行的也很顺利,多次完成上级交给的住务。我当年只有十七、八岁,年青气盛,缺乏经验,工作方法比较急躁,在很多方面都得到他们指点和帮助,回想起知青岁月时的民兵经历,也是我人生中值得留恋的一段时光。</span></p>